一般寒潮到来之际,气象部门就会发布不同级别的寒潮预警信号,以提示人们要做好应对准备。其中,寒潮到来时通常会先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那么到底寒潮蓝色预警什么意思呢?一般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后该怎么做?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寒潮蓝色预警什么意思
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是寒潮预警信号中的第一级别,该预警发布预示着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后该怎么做?
1、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热带作物及水产养殖品种应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风措施;
2、把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寒潮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3、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
4、要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5、在生产上做好对寒潮大风天气的防御准备。
寒潮其他预警信号
除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还有以下预警(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2、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3、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当气象部门发布寒潮预警信号时,有关部门及市民要做好防范措施,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将对社会生产、居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气象部门警示,在寒潮预警情况下江、河、湖、海水面上的船舶应及时回港停泊;大风期间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附近逗留;大风降温易引发呼吸道、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请广大居民加强防范,中小学生要及时添衣保暖和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农村注意做好蔬菜的保暖防冻和大棚设施的加固。寒潮到来影响力大,影响范围广,受害可能性极高,有关部门只有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才能把寒潮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点,避免其带来的大范围影响,降低其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农业带来的损害,保护好农业中的塑料大棚及果树蔬菜等。
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气象部分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一般发布该预警时,天气已经是比较冷的了,而且未来一天气温还可能会下降。那么,寒潮蓝色预警发布的时候,气候景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寒潮蓝色预警图片,即寒潮蓝色预警发布时气候景象图欣赏。
寒潮蓝色预警图片 寒潮蓝色预警发布时气候景象图
寒潮蓝色预警图片 寒潮蓝色预警发布时气候景象图1
寒潮蓝色预警图片 寒潮蓝色预警发布时气候景象图2
寒潮蓝色预警图片 寒潮蓝色预警发布时气候景象图3
寒潮蓝色预警图片 寒潮蓝色预警发布时气候景象图4
寒潮蓝色预警图片 寒潮蓝色预警发布时气候景象图5
寒潮蓝色预警图片 寒潮蓝色预警发布时气候景象图6
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的标准:
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预警和预警信号的区别:
预警信号和预警是两种不同的气象服务产品,预警信号由本级气象台发布,时效通常在24小时以内;预警由气象局授权本级气象台发布,时效通常在24小时及以上。以四川省为例:
根据《四川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防御指南》,四川省的寒潮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级,其中寒潮蓝色预警信号的发布标准为:春季(3—4月)和秋季(10—11月),48小时内日平均气温将下降8℃以上或者已经下降6℃以上并可能持续。冬季(12—2月),48小时内日平均气温将下降6℃以上或者已经下降4℃以上并可能持续;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四川省的寒潮预警分为蓝色、黄色和橙色三级,不发布红色寒潮预警。寒潮蓝色预警的发布标准为:预计未来48小时盆地9个及以上地市日平均气温下降8℃以上并伴有5级及以上大风,且日平均气温降至6℃以下。
寒潮到来时,天气肯定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其中包括降温、大风、降雪等。那么,寒潮来袭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呢?一般寒潮到来时天气有什么变化?经历过寒潮的朋友应该知道,寒潮到来时最先是降温,其次伴随出现各种天气,具体变化以下为您介绍。
寒潮来袭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寒潮到来时天气有什么变化
寒潮天气的爆发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西北沙漠和黄土高原,表现为大风少雪,极易引发沙尘暴天气;在内蒙古草原则为大风、吹雪和低温天气;在华北、黄淮地区,寒潮袭来常常风雪交加;在东北表现为更猛烈的大风、大雪,降雪量为全国之冠;在江南常伴随着寒风苦雨。
寒潮天气会引起的风天气。寒潮大风涉及面较广,中国北方地区的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河南北部以及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地均是寒潮大风频发的地区,淮河以南到中国南海中部海域也可以出现寒潮大风。寒潮大风主要是偏北大风,风力通常为5~6级,当冷空气强盛或地面低压强烈发展时,风力可达7~8级,瞬时风力会更大。
在寒潮过程中,最突出的天气是降雪(雨)、大风和剧烈降温。冬季适量的积雪覆盖对于农作物越冬、增加土壤水分、冻死害虫卵、减轻大气污染等是有益的,但寒潮带来过多的降雪,甚至连续数天或十多天的暴风雪,就会造成灾害。在牧区,由于寒潮暴风雪而酿成的白灾,牧草被雪深埋,牲畜吃不上鲜草,干草供应不上,造成冻饿或因而染病,发生大量死亡,对畜牧业危害很大。
寒潮和寒流的区别:
寒潮:
寒潮是中国境内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次数较多,活动范围广大。寒潮,顾名思义是寒冷的空气像潮水一样奔流过来的意思。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冷空气侵袭过来都叫寒潮,一般是冷空气侵袭到某地以后,若能使那些地方的温度在一天(24小时)内降低10℃以上,同时那一天的最低温度又在5℃以下时,我们才把这股冷空气叫作寒潮。但因各地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寒潮标准也不相同。
寒潮的发生原因:侵入中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好像躺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窖里面一样,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寒流:
要清楚什么是寒流,就要先来了解什么是洋流。海洋表层的水,以巨大的规模、相对稳定的速度,缓慢地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地不断的流动,称为洋流,也叫海流。洋流按其性质可分暖流和寒流两种。凡流动的洋流,海水温度比经过的海区水温高的称为暖流,一般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皆属暖流;凡流动的洋流,海水温度比经过海区海水温度低的称寒流,一般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海流皆属寒流。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一般属暖流性质,唯有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由于受南极大陆及海上浮冰的影响,海水温度较低,属寒流性质。
洋流产生的影响:洋流的主要影响是对大陆沿岸气候有很大影响,寒流会使流经海区和沿海地带的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暖流流经的海区和沿海地带,一般较同纬度其它海区气温高、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洋流主要成因:是海面受长期而稳定的风向吹送形成的;此外,还与各地海水的密度、海面的高低、地球自转偏向力和陆地轮廓、岛屿的分布等有关。各大洋洋流的分布和流动的方向虽然很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但天气预报却说有寒潮要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寒冷,我们一定要做好各项防御措施。那么寒潮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保暖是最重要的,其次要注意身体健康方面,再者就是农作物的防寒工作。下面小编就来为年介绍寒潮来袭生活各方面防御方法。
寒潮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寒潮来袭生活各方面防御方法
保暖方面:
南方地区居民由于没有保暖措施,防寒意识较差,容易出现冻伤,甚至冻死事件,应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购置衣物及保暖用品用具,相关机构也应宣传健康防护知识。
北方地区居民虽然有相关保暖设施,但寒潮来临气温骤降时应进一步加强保暖防护,同时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极寒地区居民关注天气预报,注意室内和自身保暖,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提前储备足够的保暖物品和食物,尽量不要外出。
身体方面:
寒冷天气(寒潮)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尤其对于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脆弱人群。但这些脆弱人群,对于寒潮风险的认识并不高,自身防护意识不强,在寒潮来临前或寒潮期间,应加强对脆弱人群寒潮风险的科普宣传,提高脆弱人群自我防护意识。例如关注寒潮来临前的预警,注意根据温度变化,加强室内和自身保暖等。
疾病的预防:
1、心脑血管疾病
低温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因此环境温度的骤变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急剧上升而发生脑卒中;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肌梗死。
2、呼吸系统疾病
冷空气可使鼻咽部的局部粘膜变得干燥,以致发生细小破裂,病毒、细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呼吸道疾病高发。气温骤降可以诱发哮喘等疾病病情加重。
3、其他疾病
长时间在寒冷地带工作生活,气温骤降期间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和活动的人群等,容易引起冻伤、使腰腿痛和风湿性疾病病情加重;对孕妇和胎儿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交通方面:
大风对海、陆、空交通的运营影响都比较大,从事海上作业的人员,应根据天气预报情况采取停止作业、回港避风、加固船只和钻井平台等措施;加强船舶动态监管,做好现场巡查和现场检查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格执行抗风等级的规定,严禁超抗风等级冒险航行。
农业方面:
1、相关部门及时指导设施农业种植企业和农户及早采取加固、保温防冻措施,防范低温冻害及大风危害。城市管理部门应尽快检查户外广告牌等,以防大风刮落伤人。2、各地各相关部门及时同环保等部门申请报备,协调果园熏烟防霜事宜,并准备好柴草、烟弹等防霜物资,密切关注霜冻预警信息,适时采取火墙升温、覆盖保温、联合熏烟等防霜措施;有条件的园区可安排灌溉、喷施防霜剂等措施增强果树抗冻能力。3、目前我区各地风力较大,森林草原气象火险等级较高,且正值清明祭扫及踏青时节,要加强防火巡查及火源管控,严防火灾发生。
讯 寒潮是一种常见的气候现象,它是指冬半年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1月10日,内蒙古呼伦贝尔满归镇再次迎来寒潮天气,并出现浓重冰雾。在冰雾与白雪的交相辉映下,大地呈现出一片白雪皑皑,冰雾蒙蒙的别样景致。
呼伦贝尔寒潮来袭,大地呈现出一片白雪皑皑,冰雾蒙蒙的别样景致。
呼伦贝尔寒潮来袭,大地呈现出一片白雪皑皑,冰雾蒙蒙的别样景致。
呼伦贝尔寒潮来袭,大地呈现出一片白雪皑皑,冰雾蒙蒙的别样景致。
寒潮是怎么形成的
寒潮导致的风雪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讯 每年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称为“寒潮”。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日前,受持续低温和寒潮影响,渤海大连金州湾海域海冰面积继续增大,海冰距离岸边约3公里。整个大连金州湾被三公里海冰围困着。
寒潮来袭,大连金州湾被三公里海冰围困。
寒潮来袭,大连金州湾被三公里海冰围困。
寒潮来袭,大连金州湾被三公里海冰围困。
寒潮来袭,大连金州湾被三公里海冰围困。
寒潮来袭,大连金州湾被三公里海冰围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