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吃腊八粥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毕竟从小就是这样过来的。但是腊八节又被称为什么节?腊八节在什么时候?腊八节源于什么宗教?这就不见得认认都知道了,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腊八节的起源问题,关于腊八节的来源一直是众说纷纭,有多个不同版本的传说故事!
腊八节又被称为什么节 腊八节源于什么宗教
腊八节又被称为什么节 腊八节源于什么宗教
腊八节,俗称“腊八” 也叫作“法宝节”,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腊八节源于什么宗教
腊八节又被称为什么节 腊八节源于什么宗教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粥传说
腊八粥传说
相传,在古印度 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并不只有在母亲节这天才要“特别”去关心母亲, 365天里,每一天都是母亲节,康乃馨被视为送给母亲的花,因此母亲节贺卡多以康乃馨等鲜花、多彩爱心的设计主题为主,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也多是这样的形式。想要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掌握这两点就够了。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各国习俗
中国: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会用贺卡和康乃馨来表示爱,忘忧草(萱草花)也有人建议以忘忧草来感恩母爱
挪威:母亲节定于二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阿根廷:则在十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庆祝母亲节。
黎巴嫩:在春天的第一天庆祝母亲节。
南非:母亲节则定于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称母亲节为Materice,于每年圣诞节的前两个礼拜庆祝。庆祝的习俗是:小孩子们在母亲节的清晨溜进母亲房间,将母亲绑在床上,母亲醒来时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便哀求孩子们放开她,并以她预先藏在枕头下的小礼物作为交换。
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母亲节则与教会有密切的关系。12月8号是纪念圣母玛利亚的日子,同时也是孩子们表达对母亲的爱的节日。
瑞典在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在母亲节前夕,瑞典红十字会会举办塑料制的母亲花的义卖,义卖所得将作为赞助育有许多小孩的母亲的度假经费。
巴拿马:也叫圣灵怀胎的日,大意是为了让巴拿马人重视家庭,敬重母亲,所以在1924年5月11日,巴拿马第一个母亲节,1930年改为12月8日, do a Hercilia de Arosemena第一夫人所签定,但这只是这个网上的消息,不知是否准确,当时很多商号也响应了母亲节给母亲打折,并定为国定假日,非常有意义的节日。
埃及: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是埃及的母亲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青少年都要给母亲赠送鲜花和礼物,为母亲举办音乐会和文娱演出,并评选出全国最理想的母亲。母亲节时尚妈妈的礼物
印度:每年四月五日是印度的妈妈节。这一天,凡是生了孩子的妈妈都要穿上五彩缤纷的纱丽,戴上精美的首饰,来到公共场所尽情娱乐,以显示做母亲的女性风采。
中非:每年五月二十九日,中非共和国就要隆重庆祝传统的妈妈节。这天,妈妈们身着盛装,怀抱孩子在首都班吉市举行盛大游行。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也要参加她们节日的活动,使节日更加隆重热烈。
法国:每年五月二十九日是法国的母亲节,节日这天,全球各地的妈妈都怀着喜悦的心情接受孩子们“节日愉快”的美好祝愿。法国首次庆祝母亲节是一九二八年,当时的法国总统为此颁布了一项法令:母亲节是国家的正式节日。法国人的母亲节则更像是一个为全家人举行的生日会。子女会为母亲送上精心挑选的礼物,包括珠宝和富有意义的礼物。法国母亲节定在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晚餐,餐毕端出一个为母亲而做的蛋糕。
母亲节油画泰国:每年的八月十二日是泰国的母亲节。节日期间,全国最有意义的活动是“评选优秀母亲”,然后,成千上万的女儿手持洁白的茉莉花作为“母亲之花”敬献给母亲,以表达感激之情。
日本: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日本母亲节。在日本,这个节日充满思念的气氛。为表示对母亲的尊敬,一般以赠送康乃馨为主。
加拿大: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在这天,家庭成员除向母亲送礼物外,并要做各种让母亲欢喜事情,以表示敬爱之情。
瑞士:每年的一月一日至四日为“妇女掌权日”。在这四天里,家庭一切大权由妇女掌管,男人甘愿听从摆布,以示对妇女的尊重。
希腊:每年的一月八日是英诺克莱西亚镇的“妇女接管日”。这一天,妇女接管镇上的领导权,而男人们则代替他们呆在家里干家务活。在希腊,每年逢除夕的第二天,为“主妇休息日”,妇女们丢下家务,尽情吃喝玩乐。
德国:在每年的狂欢节里,另有妇女们的专门活动——“女人节”。这天,妇女们冲进市政大厅,闯入办公室,坐上办公桌,以表示妇女接替政权。八月是汉堡市的“太太节”,节日里,由妇女组织的艺术团分别在全市各家剧院演出,节目内容大都是男女平等。
英国:英格兰为表达对母亲们的敬意,乃订四旬斋(指复活节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四十天)的第四个星期日为“MotheringSunday”,人们在这一天回家探视双亲,并致礼表示敬意。当时,有许多的穷人必须在有钱人家里当佣工,而被迫离家寄宿在主人家里,在这一天,主人们会放他们假,并鼓励他们返家与妈妈团聚。
墨西哥:每年的十二月十二日是墨西哥的“圣母节”,以纪念一位心地善良、乐于救人的圣母。这天,人们身穿民族服装,高举圣母像旗帜,在老人的带领下载歌载舞。
光棍节当天即使有双十一在争抢其热度,那也仅限于凌晨而已,到了白天及当日夜间,单身男女的活动还是占主导地位的,每年光棍节派对,婚姻介绍所,相亲活动更是多如牛毛。那么,你知道光棍节的由来是什么?光棍节源于什么吗?不知道的话,就来瞧瞧的介绍吧。
光棍节的由来
众多说法中,光棍节起源于南京高校的校园文化是被广泛接受的观点,1993年南京大学寝室的四个大四学生每晚举行卧谈,卧谈的主题是讨论如何摆脱光棍状态,他们在卧谈中创想出了以即将到来的11月11日作为“光棍节”来组织活动,从此,光棍节逐渐发展成为南京高校以至各地大学里的一种校园趣味文化,随着一批批学子告别校园,这个节日渐渐被带入社会,并随着成年单身男女群体的庞大,以及群体活动和网络媒体的传播,光棍节在社会流行开来。
光棍节源于什么
光棍节的起源(一)
据说这个节起源于800多年前,也就是1111年11月11日,那天的日期,达到创纪录的8个“1”,正符合单身男女们孓然“一”身的孤单姿态。甚至有人说,设立这个节是上帝的意思。耶稣诞生那天,也就是公元1年1月1日,第一个光棍诞生了。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成为一些光棍纪念的日子,而真正成为节日,就是1000多年以后的1111年11月11日。
光棍节的起源(二)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男子经历了1000次试图结婚的努力,但是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只能一辈子单身,好事者为了纪念他,就以他来命名一个节日——“光棍节”!他的生日就是11.11。
光棍节的起源(三)
传说中,有四个男人都是光棍,没老婆没女朋友没情人也没某某伴侣。他们聚在一起搓麻将。从上午11点打到晚上11点。输赢倒是次要的,奇怪的是,搓麻过程中,不论是谁和牌,自摸或者接炮,都是和四条。
于是自始至终,都在,四条,四条,四条。最后有输得多的人火了,拍桌子说,四条四条,四条什么啊?另外三个说,四条就四条,还四条什么。四条什么?这本来不算个问题,麻将牌里,四条就是四条,没有四条什么的说法。
不过,打完麻将,他们一起去冲澡,答案很快就出来了。输钱的那个人,十分兴奋,边冲水边欢呼,我知道四条什么了,我知道四条什么了!后来,这四个光棍为了纪念终于知道四条是什么,特把这个设为光棍节。事有凑巧,这天刚好是11月11日,日历上,刚刚好,不多不少,也就是四条……
光棍节的起源(四)
“光棍节”既非“土节”又非“洋节”,上世纪90年代初诞生于高校,是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产品之一。随着一批批学子告别校园,近两年“光棍节”的气氛渐渐向社会弥散,特别是一些大学生们,还举办了“光棍”小型聚会。究竟有没有这个节日?有关专家认为,这只属少数人的另类节日,而非正规节日。
光棍节怎么过
吃喝玩乐
叫上一帮单身朋友,好好吃一顿,然后疯狂KTV。这个最简单最粗暴了,一般都是早早的会叫上几个单身的哥们,如果是女孩子也是叫上自己的死党,基本上都是男的跟男的一伙,女的和女的一起,只会了彼此发泄,曾今的我就是这样的,宿舍的哥们一起鄙视不单身的,单身的那天特别光荣,然后出去吃大餐,KTV各种狂嗨,通宵。很适合大部分单身朋友,只是不怎么推荐这种方式,这都是比较无奈的一种做法。第二天,其实比较痛苦的。
放肆购物
适合女孩子,好好款待一下自己。这是群里有个女同学讲的,她们寝室的女孩子,都有这么一个约定,到了光棍节,单身的朋友一起去商场好好给自己购物,没有男朋友,自己给自己买衣服,好好款待一下自己,也不错,回来都是大包小包开心开心的。
参加单身男女聚会活动
光棍节是单身汪的孤独寂寞一起都是机会挑戰,在光棍节,把周边单身男女的情侣都约出去,再让盆友随身携带盆友,一来一往,1个单身男女聚会活动就那么举办了,在聚会活动上,大伙儿随意沟通交流,倘若遇到爱的人还能深化发展趋势,报名参加聚会活动高兴的一起还能提升告别单身的概率,让自身已不过下个的光棍节,一箭双雕。
参加路人欢乐party
以便顺从光棍节的主题风格,许多店家都是依靠这一传统节日举办各种各样欢乐party超过宣传策划的实际效果,因此愿意玩的有艺术创意,自身又不清楚要干什么,比不上找个有趣的主题活动,英勇的报考,有时跟路人一块玩也会发觉不同的快乐,玩耍的一起还能了解许多新盆友乃至能够帮助告别单身的另一半。
cosplay
cosplay起源于日本国,这两年在日本动漫游戏的营销推广下,cosplay慢慢在我国发展趋势起來,大伙儿集聚一起cosplay成手机游戏和动漫中的游戏角色,搞笑幽默又趣味,如今许多儿童游乐园都是在每个传统节日中机构有关cosplay的主题活动,大伙儿要是报考就能够参加变作为动漫人物,与许多一样喜爱cosplay的盆友一块儿逗逼,因此光棍节你如果孤独或是想玩,比不上就挑选1个最喜欢的人物角色来cosplay这一艺术创意游戏玩法吧。
寒食节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我们国家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了,寒食节在古时候的重要性不亚于春节等一些传统大节,直到近代的时候,才逐渐的被清明节所取代,那么寒食节源于什么朝,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
寒食节源于什么朝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寒食节
寒食节的起源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
寒食节作为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寒食节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文化,代表着古人的政治文化思想,是一种受到重视的节日,也是一种有着文化内涵的节日!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食节源于什么朝”,大家快快收藏起来吧。
2018年的元旦节已经过了,现在我们正式进入了2018年的生活。元旦过后我们马上就要在1月24号迎来腊八节,在南方的很多朋友也许听说过腊八节,也许还没有,这个节日传播范围大多集中在北方,南方的很多城市其实是不过腊八节的。那么,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腊八节的起源于传说。
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腊八节的起源于传说
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腊八节的起源于传说
腊八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宗教、农祀节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古称“腊日”;南北朝佛教传人中国后,与佛教节日相重合,又称“佛成道节”。
关于腊日的来历,起源于远古汉族先民的一种冬日祭典。因冬季天寒,农事空闲,人们便进山打猎,以备新旧交替的年底,用猎物作“牺牲”祭祀祖宗与天地神明,祈福禳灾。古文,猎与腊为同字。因此,这种祭典就称为“腊祭”,农历十二月也就顺呼为“腊月”。
在历史上,每年的腊月天子们都要向天祈福,并且大宰牲口,大量蒸酒,举办“腊”这种祭典,以求神灵、祖先保佑,取得来年丰收。“腊鼓鸣,春草生”是汉代流传的民谚,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腊月敲鼓驱疫,迎接新春的隆重仪式和情景。
十二月初八日,古称“腊日”。从先秦时起,“腊日”已被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但在当时腊日不是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时,腊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从此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并祈求丰收和祥瑞。
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腊八节的起源于传说
雍和宫腊八粥
腊八粥主料为粘米与红小豆,其他可掺人黄米、小米、高梁米、大麦米、大米、豇豆、小豆、芸豆、豌豆等,所有五谷杂粮。另外,还有大枣、栗子、核桃仁、杏仁、瓜子仁、花生仁等各种果子、果核。总之,凑成八样以上,即可煮食。其制作特点是集多种米谷为一锅,粘烂可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中国南北的腊八粥风味各异,大略区分,北方喜好在粥中加糖成甜食,而南方则加盐及时令蔬菜为咸品。
在清代,北京最大的喇嘛寺院雍和宫每逢腊八必精心煮粥来供佛。在雍和宫内有一口富有传奇色彩的大铜锅,锅的直径达2米,深l米,一次能容数石米,煮成的粥可供数百人食用。当时,一进腊月,朝廷总管内务府就派司员将粥料和干柴一车车运到雍和宫。雍和宫腊八粥的粥料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以外,还有羊肉丁和奶油。粥煮好后点缀粥面的是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待粥料和干柴备齐后,初七——早即生火熬粥。据记载,每锅要下小米十二石,杂粮、干果各——百斤,干柴一万斤,共熬六锅,前三锅放奶油全份果料。粥熬成后,第一锅供佛,第二锅送进宫,第三锅赏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锅赏文武官员和封寄给各省的地方大吏,第五锅分给雍和宫的众喇嘛,第六锅加上前五锅剩下的作为施舍用。
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腊八节的起源于传说
腊八粥民间传说
一
从民间传说上看,食腊八粥还有崇尚勤俭节约的寓意。据说,古时有一户人家,生活糜费,经常糟踏粮食蔬菜。一年农业欠收,到了冬天,天寒地冻,这家人粒米皆无,饥饿难挨,只好求助于邻居。邻居们将平时收集的他家倒掉的粮菜送给他,并告之全是他浪费的东西。此人惭愧万分,随即将这些粮菜煮成杂粥,度过了饥年。此后,人们便流行腊八煮杂货粥的习俗,以教育后人养成节俭持家的美德。
二
相传阴历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教的佛成道节,意为佛祖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相传释迦牟尼青年时出家求道,曾与苦行外道苦修六年,遍游印度各地、寻求人生真谛。一日,他来到摩揭陀国,即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由于奔波劳累,酷热难耐,忽然昏倒在河畔。此时,一位牧羊女路过发现了他,便寻来许多野果与多种杂米混合煮成热粥给他食用。释迦牟尼吃饱以后,元气得以恢复,随后,又跳进尼连河中沐浴,更觉心清气爽。于是,他一连几日在菩提树下打坐静思,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成就了天上正觉,得道成佛。故此,每年腊八日,各地寺院都诵经作法,以纪念佛祖成道。
三
据说,朱元璋小时给富人放牛时,常挨饿,不得不到处偷点东西充饥。一次,不巧被主人捉住后关在一间小房子里,也不给他饭吃。他饿极了,发现屋子的角落里有一个老鼠洞,于是便去扒老鼠洞,想找些吃的充饥。鼠洞扒开后发现里面藏了许多老鼠搬积的大米、豆子、红枣、芋艿等五谷杂粮,于是他便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煮成粥吃,他感觉这顿粥比什么都香。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大鱼大肉不消说,连山珍海味也都吃厌了,觉得什么电不合口味。一天,忽然想起小时候煮老鼠粮吃粥的味道来,就令太监用杂七杂八的粮食、豆类,煮了一锅糖粥。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故叫“腊八粥”。大臣们见皇上吃这种粥,就学着做来吃,民间也跟官员们学,于是,吃腊八粥,就成了一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要来介绍的节日是腊八节,腊八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在北方更为流行,在南方的影响就要弱很多。那么腊八节是哪个教派的节日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说说腊八节起源于什么教,还有腊八节的各种传说我们也一同来看看吧!
腊八节是哪个教派的节日 腊八节起源于什么教
相传腊八节源于佛教,与释伽牟尼有关,属于佛教的节日。但是这个说法是经不起考究的,其实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源于古时候的腊月祭祀文化。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系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成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腊八粥与佛教的传说
民间流传较广的说法,是说喝腊八粥起源于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但此说也有矛盾。据说,古时候有个净饭国,这个国的太子叫释迦牟尼,他在二十九岁上出家修行。有一天他走到尼连河附近,又累又饿,昏倒在地。有一位牧女很同情他,便将身边带的杂粮加些野菜野裸,用泉水熬成乳糜的粥,喂他吃下,他才得以振起精神,静坐在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
后来,佛教徒们为了纪念他,便把腊八这天称为“成道节”,每到这天就举行诵经活动,还煮粥敬佛。由此积久成俗,人们每逢这天都喝腊八粥。
还有一种说法与此近似。据说,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修道时,正闭目养神,人们忽然见天降五色雨,佛祖面上顿放红光,坐化圆寂。这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佛教徒们从此每年腊月初八这天,都以五色米谷加些果品熬成粥,敬奉佛祖,称之为“七宝五味粥”,俗称“腊八粥”;教徒们这天也都喝这种粥,表示对佛祖的怀念。在佛教的影响下,许多人也相信由此可以得福而喝起了腊八粥。这一习俗随着佛教的传开,在民间也越传越广。
不过,这种把释迦牟尼和腊八粥联到一起的说法,与历史事实是有矛盾的。如《魏书释老志》、《集说诊真》等古籍中,都记载说释迦牟尼乃是“二月十五日而入涅架”;《隋书经籍志》也说释迦牟尼是“二月十五日去世”。释迦牟尼乃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的伟大。历史人物,这些记载当是可靠的。释迦牟尼本名悉达多乔达摩,出生在今尼泊尔境内,是和我国孔子同时代的人,释迦牟尼乃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上面这些传说,可能与佛教的盛行和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对释迦牟尼的尊敬,有极大的关系。
腊八节与朱元璋
到了明朝,腊八粥的身价一下子上升了百倍,成了朝廷的珍贵食物,每到腊八节,皇帝要把它作为节令佳品赏赐王公大臣。至于民间,则对喝腊八粥更加重视了。据民间传说,明代腊八粥身价提高的原因,是朱元璋闹的。相传,朱元璋幼时家境贫寒,只好给财主佣工放牛。朱元璋并非本分之徒,放牛的责任心不强,乱哄乱赶,把牛腿给摔断了。财主见他如此顽皮,又心痛牛,一怒之下就把朱元璋关了“禁闭”,不给他饭吃。朱元璋饥饿难挨,挖空心思找吃的,忽见一只耗子从洞中跑出,他灵机一动:“耗子洞里准有存食!”于是,把耗子洞挖开。不出他所料,耗子洞。里果然吃的东西很多,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芋芳、红枣,什么都有。虽然每样东西不算多,但加到一起倒也可观。朱元璋如获至宝,把这些食物一股脑儿煮了一锅粥。}朱元璋已经好几天没吃上东西,这时只觉粥香扑鼻,吃起来味道更是甘美异常。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有一天,他忽然想起了被财主关“禁闭”时吃的那锅耗子食粥,顿时满口生香,忙叫太监找齐他能记起的东西,叫御厨熬了一锅粥。他一吃,果然清新可口,非常高兴。皇上吃的东西,总得有个好名称,不能叫“耗子食”呀。据说,这天正赶上是腊八,朱元璋就给这种杂七杂八凑的粥定了个名字,叫“腊八粥”。并且作为珍品,分赐给王公大臣吃。从此,文武大臣仿着吃,老百姓也跟着学,越吃面越广,越吃越有经验,制法更多,也更好吃了。想了解更多腊八节信息请点》》》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