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源于

2020/4/1 16:10:06
万年历日历:源于知识
源于知识
复活节起源于哪个国家

在西方社会中,复活节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 与圣诞节想必也是丝毫不狲色,到来复活节周日那,天大大小小的商店都关门放假, 上班族基本都能享受四天的长周末。这时候人们就会走进教堂做祈祷,人们相信耶稣是真的复活了并且永远的活在我们心中。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复活节节期在什么时候?还要复活节起源于哪个国家?精彩下文继续。

复活节起源于哪个国家 复活节节期在什么时候

复活节起源于哪个国家 复活节节期在什么时候

复活节是基督宗教最重大的节日,宗教起源与节期在以色列。

复活节(主复活日)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通常与耶稣受难日一起放假。今天,许多与复活节相关的民间风俗都不是起源于基督教的。耶稣基督只吩咐门徒要记念自己的死亡。

复活节节期在什么时候

根据西方教会的传统,在春分节(3月21日)当日见到满月或过了春分见到第一个满月之后,遇到的第一个星期日即为复活节。东方教会则规定,如果满月恰好出现在这第一个星期日,则复活节再推迟一周。

关于复活节的日期,每年虽都不同,但有一原则。为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据《圣经新约全书》载:耶稣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复活。根据主后325年由康士坦丁大帝所召集的教会第一届尼西亚大会中作了如此规定,复活节在每年春分后第一个圆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基督教多数教派都纪念这个节日。庆祝活动的具体内容各地不一,最流行的是吃复活节蛋,以象征复活和生命。每逢圣诞节前后几日,上海各教堂都举行丰富的礼拜活动,参加人数也极多,气氛热烈。

耶稣

复活节前的那一个礼拜,称为「受难周」(Passion Week, Holy Week)。受难周的礼拜天(主日),叫做「清净礼拜棕梠日」(Palm Sunday),该日,耶稣骑驴最后进入圣城耶路撒冷,沿途接受万民欢呼:「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可十一 1–11)受难周的礼拜四是耶稣设立圣餐日,是后世教会举行圣餐礼拜的起源,这夜,也是耶稣与门徒最后相聚之日,圣餐毕后,耶稣与门徒在客西马尼园中祈祷时,便被犹太人捉去了。受难周的第五天,礼拜五,耶稣终于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天叫做「受苦日」(Good Friday 可十五)。教会在礼拜四与礼拜五都有特别聚会,个人在神前忏悔,默想耶稣为世人受苦。这一天,也是世界万国妇女祈祷日。

复活节后第四十天是「升天节」,门徒们都聚集在橄榄山,亲见耶稣在那日升天而去。圣经说:「祂就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祂接去,便看不见祂了」。但天使向众人宣告:「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祂怎样往天上去,祂还要怎样来」。后一句话,是指耶稣还要再临这个世界,审判万民。

复活节的来源

复活节

复活节原是古代异教的「春节」,是庆祝春回大地的节日,源于古巴比伦的爱情、生育与战争女神伊丝塔(Ishtar,美索不达米亚女神),后来伊丝塔成了西欧的黎明和春天女神「依丝翠(Eastre)」。证据之一是两个名字有相似的读音;另一证据是 Eastre 的涵义为东方(East),因为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 。

希斯录着的两个巴比伦说「Easter」(音译『伊斯特尔』,即复活节)。Easter是个名字,源自迦勒底,跟基督教没有关系。Easter其实就是「阿斯塔特(Ashtart)」,即天后『贝尔斯特』的头衔之一。考古学家莱亚德在亚述的碑铭上发现,「贝尔特斯」即是古巴比伦的生育和战争女神『伊什塔尔』。这就是『复活节』(Easter)的来历。

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是信仰上帝和耶稣基督的宗教,是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的。虽然基督教渊源于犹太教,两教都是信仰上帝的,基督教圣经中的旧约就是犹太教的宗教经典,但两教却是水火不能相融的互相对立的宗教。正因为两教的敌对性质,耶稣才会被犹太人钉死在十字架,早期的耶稣信徒们则被犹太人残酷迫害,不得不逃出耶路撒冷流散在罗马帝国,从而把对耶稣的信仰带到耶路撒冷以外更广泛的地方,进而使基督教脱离了犹太人宗教的狭小的范围,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说基督教是耶稣创立的说法并不准确,虽然耶稣建立了基督教的思想体系的最主要部分,但真正基督教的建立者应该是罗马人保罗,在圣经新约里的《保罗书信》是基督教成为正式宗教的基础理论。保罗和信徒们是在罗马帝国范围内建立基督教和传教的,早期基督徒们也是在罗马帝国使基督教发展壮大,最终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

所以说这个问题准确些的回答是:基督教思想最初来源于耶路撒冷地区的犹太教,基督教则起源于古罗马帝国,由使徒保罗建立,并由早期基督徒们在古罗马帝国发展壮大,最终成为罗马国教,随后更是传遍欧洲以及更广泛的地区,成为了世界性的宗教。


愚人节可以撒谎起源于哪国

愚人节可以干什么?愚人节最常见的活动就是撒谎,与人互开玩笑。对于这一习俗的由来,是有迹可循的,那么你知道愚人节可以撒谎起源于哪国?愚人节为什么可以撒谎吗?不知道的话,可以来瞧瞧的解析哦,还有愚人节谎言大全欣赏。

愚人节可以撒谎起源于哪国 愚人节为什么可以撒谎

愚人节来历很多,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

1、1582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决定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高利历(即通用的阳历),以元旦为一年的开始,改变了过去以四月一日为新年的开端。但一些守旧派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的历法在这天送新年礼,庆祝新年。聪明滑稽的人在四月一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2、据英国历史学家的考证:“愚人节”的起源乃是出于印度佛教那句“到达彼岸”的话。而英人百科全书里面则是记载着:“愚人节”乃是公元十五世纪宗教革命之后始出现的一个说谎节日。那时西班牙王腓力二世曾经建立一个“异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被视为异端,在每年四月一日处以极刑,也就是死刑。臣民们感到非常恐怖,于是每天以说谎取笑为乐,来冲淡对统治者之恐惧与憎恨。其后,沿用日久,演变为今日之“愚人节”。

3、相传距人类始祖亚当之后约一千六百五十年间,上帝以洪水来毁灭世界,但仅留下亚当的第三个儿子慧德的后代诺亚,他以一条人造的大船保全了一家大小的生命。洪水稍退之后,诺亚便放出一只白鸽,想探求一块洪水消退之后的陆地,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四月一日。所以后人认为,在这一天去做一种毫无意义的事,就好像一只白鸽做了白工一样,行为愚蠢,为“愚人节”之起源。

4、据古罗马残籍记载:罗马在每年四月初举行“蔓姜会”,某年“蔓姜会”,主宰之神雪丽丝之女白洛赛苹娜在极乐园采摘水仙花时,遇见冥府王菩拉多,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示爱,菩拉多便娶白洛赛苹娜为冥府王后,当他们两个返回地府时,菩拉多乃差使地府中之鬼怪发出吃吃之笑声,以愚弄雪丽丝,而雪丽丝果被愚弄,她乃循着声音的来源寻觅。因此,他们便以每年之“蔓姜会”为“愚人节”。

5、根据基督教徒的说法是:“愚人节”是为了纪念耶稣受难的日子,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前,被迫到处奔走后人以四月一日这一天来纪念他此种无辜地被人活活钉死,其实含有警惕之意义。

6、愚人节与古罗马的嬉乐节(Hilaria,3月25日)和印度的欢悦节(Holi,到3月31日为止)有相似之处。

7、在时间的选择,与“春分”有关,在这时间天气常常突然变化,恰似是大自然在愚弄人类。

8、英国有一个民间传说,认为愚人节与一个名叫“哥谭镇”的城镇有关。传说在13世纪有这样一个传统,凡是国王巡视过的道路都会收归公共所有。哥谭镇的民众不愿失去他们的主干道,于是散布了谣言,希望能够阻止国王的巡视。国王遂派遣消息官前去打探,消息官到达村镇之后,发现满街都是疯傻之人。国王便放弃了巡视的计划。于是愚人节便由纪念哥谭镇镇民的谎言而来。

愚人节谎言大全

1.我想你,想你红火原石的手,想你红如苹果的脸,想你红润如玉的嘴,想你红颜知己般的温柔体贴...想你想的我都想不起你是谁了,呵呵4月1日愚人节快乐!

2.不管天多高,海多深,钢多硬,风多大,尺多长,河多宽,酒多烈,冰多冷,火多热……我只想告诉你,这些都不关你的事!愚人节快乐!

3.愚人节,真心祝你“愚”时俱进,沉“愚”落雁。

4.通知:明天上午有领导视查工作,各位同事请按要求统一着装。男士:西装领带短裤拖鞋;女士:泳装西裤皮鞋!

5.小乌龟对龟妈妈说:“猪说现在新出了一款清理手机内存的软件,只需用力摇好晃就能给手机轻松瘦身!”龟妈妈说:“好孩子,别听他们瞎说,那大街上的驴才用力摇晃脑袋呢,咱不上他们的当!”

6.美女复美女,美女何其多,你若待美女,无法讨老婆。

7.小时候,咱俩两小无猜,我唱歌你伴舞,我能唱二百首歌,你就能跳二百支舞,所以人们亲切的叫我二百歌,叫你二百舞。

8.没有钱的浪漫,牵着你的手漫步在满布白沙的海滩;1元的浪漫,在冷清的公共电话亭旁拨通电话关心你;10元的浪漫,在炎热的夏日买支棒冰让你消暑解热。

9.保持开机状态时间最长的用户将获得免费通话时间100分钟。

10.天气预报:今天夜间本地区会下人民币,西北方向有时有支票,局部地区还会有金块!气象部门提醒市民备好大麻袋,准备发财!祝愚人节愉快!

11.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个笨蛋,他非常笨,别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只会摇头或回答“没有”,这个故事你听过吗?

12.在你的眉宇间我看到沧桑,在你的眼中我看到自信,在你的额头我看到岁月,在你的唇齿间我看到韭菜,快去刷牙!

13.人活着真累,站着直想睡,上车得排队,吃饭没香味,喝酒还易醉,上班特疲惫,唉,就连给小狗发个短信还得收费。愚人节快乐!

14.那天我看见你了,在超市!你悄悄的把手伸到条码扫描器上,只见屏幕显示:猪蹄8元。你以为机器坏了,把脸凑过去看,屏幕显示猪头肉5元!

15.昨天,我梦见你了,真的!阳光是那么明媚,你站在蔚蓝的海边,我拿小棍一捅你:嘿,这小王八,壳还挺硬!哈,愚人节快乐!


母亲节起源于什么时间

并不只有在母亲节这天才要“特别”去关心母亲, 365天里,每一天都是母亲节,康乃馨被视为送给母亲的花,因此母亲节贺卡多以康乃馨等鲜花、多彩爱心的设计主题为主,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也多是这样的形式。想要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掌握这两点就够了。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2018母亲节简单贺卡图片 2018简单漂亮的母亲节贺卡

各国习俗

中国: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会用贺卡和康乃馨来表示爱,忘忧草(萱草花)也有人建议以忘忧草来感恩母爱

挪威:母亲节定于二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阿根廷:则在十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庆祝母亲节。

黎巴嫩:在春天的第一天庆祝母亲节。

南非:母亲节则定于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称母亲节为Materice,于每年圣诞节的前两个礼拜庆祝。庆祝的习俗是:小孩子们在母亲节的清晨溜进母亲房间,将母亲绑在床上,母亲醒来时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便哀求孩子们放开她,并以她预先藏在枕头下的小礼物作为交换。

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母亲节则与教会有密切的关系。12月8号是纪念圣母玛利亚的日子,同时也是孩子们表达对母亲的爱的节日。

瑞典在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在母亲节前夕,瑞典红十字会会举办塑料制的母亲花的义卖,义卖所得将作为赞助育有许多小孩的母亲的度假经费。

巴拿马:也叫圣灵怀胎的日,大意是为了让巴拿马人重视家庭,敬重母亲,所以在1924年5月11日,巴拿马第一个母亲节,1930年改为12月8日, do a Hercilia de Arosemena第一夫人所签定,但这只是这个网上的消息,不知是否准确,当时很多商号也响应了母亲节给母亲打折,并定为国定假日,非常有意义的节日。

埃及: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是埃及的母亲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青少年都要给母亲赠送鲜花和礼物,为母亲举办音乐会和文娱演出,并评选出全国最理想的母亲。母亲节时尚妈妈的礼物

印度:每年四月五日是印度的妈妈节。这一天,凡是生了孩子的妈妈都要穿上五彩缤纷的纱丽,戴上精美的首饰,来到公共场所尽情娱乐,以显示做母亲的女性风采。

中非:每年五月二十九日,中非共和国就要隆重庆祝传统的妈妈节。这天,妈妈们身着盛装,怀抱孩子在首都班吉市举行盛大游行。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也要参加她们节日的活动,使节日更加隆重热烈。

法国:每年五月二十九日是法国的母亲节,节日这天,全球各地的妈妈都怀着喜悦的心情接受孩子们“节日愉快”的美好祝愿。法国首次庆祝母亲节是一九二八年,当时的法国总统为此颁布了一项法令:母亲节是国家的正式节日。法国人的母亲节则更像是一个为全家人举行的生日会。子女会为母亲送上精心挑选的礼物,包括珠宝和富有意义的礼物。法国母亲节定在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晚餐,餐毕端出一个为母亲而做的蛋糕。

母亲节油画泰国:每年的八月十二日是泰国的母亲节。节日期间,全国最有意义的活动是“评选优秀母亲”,然后,成千上万的女儿手持洁白的茉莉花作为“母亲之花”敬献给母亲,以表达感激之情。

日本: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日本母亲节。在日本,这个节日充满思念的气氛。为表示对母亲的尊敬,一般以赠送康乃馨为主。

加拿大: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在这天,家庭成员除向母亲送礼物外,并要做各种让母亲欢喜事情,以表示敬爱之情。

瑞士:每年的一月一日至四日为“妇女掌权日”。在这四天里,家庭一切大权由妇女掌管,男人甘愿听从摆布,以示对妇女的尊重。

希腊:每年的一月八日是英诺克莱西亚镇的“妇女接管日”。这一天,妇女接管镇上的领导权,而男人们则代替他们呆在家里干家务活。在希腊,每年逢除夕的第二天,为“主妇休息日”,妇女们丢下家务,尽情吃喝玩乐。

德国:在每年的狂欢节里,另有妇女们的专门活动——“女人节”。这天,妇女们冲进市政大厅,闯入办公室,坐上办公桌,以表示妇女接替政权。八月是汉堡市的“太太节”,节日里,由妇女组织的艺术团分别在全市各家剧院演出,节目内容大都是男女平等。

英国:英格兰为表达对母亲们的敬意,乃订四旬斋(指复活节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四十天)的第四个星期日为“MotheringSunday”,人们在这一天回家探视双亲,并致礼表示敬意。当时,有许多的穷人必须在有钱人家里当佣工,而被迫离家寄宿在主人家里,在这一天,主人们会放他们假,并鼓励他们返家与妈妈团聚。

墨西哥:每年的十二月十二日是墨西哥的“圣母节”,以纪念一位心地善良、乐于救人的圣母。这天,人们身穿民族服装,高举圣母像旗帜,在老人的带领下载歌载舞。


腊八节又被称为何节

腊八节吃腊八粥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毕竟从小就是这样过来的。但是腊八节又被称为什么节?腊八节在什么时候?腊八节源于什么宗教?这就不见得认认都知道了,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腊八节的起源问题,关于腊八节的来源一直是众说纷纭,有多个不同版本的传说故事!

腊八节又被称为什么节 腊八节源于什么宗教

腊八节又被称为什么节 腊八节源于什么宗教

腊八节,俗称“腊八” 也叫作“法宝节”,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腊八节源于什么宗教

腊八节又被称为什么节 腊八节源于什么宗教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粥传说

腊八粥传说

相传,在古印度 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愚人节起源于哪个地区

愚人节现在快成为一个国际化对的节日了,西方再过这个节日,东方也在过这个节日。可能是因为这样的节日大家过起来没啥子负担,自己开心就好,尤其是看别人不开心的时候。所以我们今天来看看关于情人节的起源问题,愚人节起源于哪个地区?愚人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愚人节起源于哪个国家?下面我们将详细讲述。

愚人节起源于哪个地区 愚人节起源于哪个国家

愚人节起源于哪个地区 愚人节起源于哪个国家

愚人节起源说法很多,但是广为流传的是,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

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今天,愚人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节日。

愚人节的4种由来

1、1582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决定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高利历(即通用的阳历),以元旦为新的一年的开始,改变了过去以四月一日为新年的开端。但一些守旧派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的历法在这天送新年礼,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把守旧派这些做法大加嘲弄,给他们送假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的聚会。从此,在这天捉弄人便流传开来。当人上当受骗的时候,捉弄他的人会大声叫:“四月之愚”(“POISSON D’AVRIL”),意为“四月恶作剧”。聪明滑稽的人在四月一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 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愚人节起源于哪个地区 愚人节起源于哪个国家

2、据英国历史学家的考证:“愚人节”的起源乃是出于印度佛教那句“到达彼岸”的话。而英人百科全书里面则是记载着:“愚人节”乃是公元十五世纪宗教革命之后始出现的一个说谎节日。那时西班牙王腓力二世曾经建立一个“异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被视为异端,在每年四月一日处以极刑,也就是死刑。臣民们感到非常恐怖,于是每天以说谎取笑为乐,来冲淡对统治者之恐惧与憎恨。其后,沿用日久,演变为今日之“愚人节”。

3、相传距人类始祖亚当之后约一千六百五十年间,上帝以洪水来毁灭世界,但仅留下亚当的第三个儿子慧德的后代诺亚,他以一条人造的大船保全了一家大小的生命。洪水稍退之后,诺亚便放出一只白鸽,想探求一块洪水消退之后的陆地,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四月一日。所以后人认为,在这一天去做一种毫无意义的事,就好像一只白鸽做了白工一样,行为愚蠢,为“愚人节”之起源。

4、根据基督教徒的说法是:“愚人节”是为了纪念耶稣受难的日子,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前,被迫到处奔走后人以四月一日这一天来纪念他此种无辜地被人活活钉死,其实含有警惕之意义。

愚人节活动方式:

愚人节活动方式

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他们布置假环境。如把房间布置的跟过圣诞节或新年一样。等客人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4月1日的鱼宴,更是别开生面。请帖通常用纸板做成彩色的小鱼,餐桌用绿、白两色装饰,中间放上鱼缸和小巧玲珑的鱼竿,钓竿上系上绿色飘带,挂着送给客人的礼物。

愚人节的聚会上,还要做一些假菜。如用蟹肉作伪装的烧鸡和埋藏在西红柿色拉下面的冰淇淋。

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就是互开玩笑,用假话骗人。有人把用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想捡钱包,他们就会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钱包拽走。小孩们会告诉父母说自己的书包破了个洞,或者脸上有个黑点。等大人俯身来看时,他们就大喊“四月傻瓜”。


七夕起源于什么时候

七夕节古时又称乞巧节或七巧节,现在也叫东方情人节或者七夕情人节。每年到了农历七月初七这就是七夕节的节期,这一天晚上为婚嫁的女子会成群的聚集在一起乞巧,或者斗巧。人们希望在七夕节这一天,向天上的仙女祈求,使自己的针织技艺更加纯熟获得灵巧的双手,同时也祈求能早点找到一个如意郎君。那么你记得七夕节又叫什么节了吗?知道七夕节起源于什么时候吗?七夕节有什么习俗呢?

七夕又叫什么节

七夕节

七夕古时又称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现在也叫东方情人节或者七夕情人节。

七夕起源于什么时候

七夕节根据史料记载最早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乞巧节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七夕的习俗

七巧节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七夕情人节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结语:七夕乞巧是人们追求在针织手艺上的一种进步,希望以这种方式获得织女的赐福。同时也是希望证实自己也是心灵手巧的女娃娃,值得郎君们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