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假日

2020/4/1 16:10:51
万年历日历:假日知识
假日知识
2020放假日历

虽然说现在才11月份但是2020年放假时间及调休官方版已经公布,但是换个角度想想2020年放假通知公布了也就有期待了,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2020年的计划也要准备起来了,所以这里送上2020放假日历给大家参考一下2020年我们都有哪些假期福利吧!

2020放假日历 2020年放假时间及调休

2020年元旦节1月1号,星期三

2020年元旦放假时间:1月1日,放假1天,不调休。

2020年春节1月25号,星期六

2020年春节放假时间:1月24日至2日2日放假调休,共10天。1月19日(星期日)上班。

2020年清明节4月4号,星期六

2020年清明节放假时间:4月4日~6日,放假3天;与周末连休。

2020年五一劳动节5月1号,星期五

2020年五一放假时间: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6日(星期日)、5月9日(星期六)上班。

2020年端午节6月25号,星期四

2020年端午放假时间:6月25~27日,放假3天;调休上班时间:6月28日(周日) 上班。

2020中秋国庆都在10月1号,星期四

2020年中秋国庆放假时间: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2020高速免费时间表

高速公路免收费的节日: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四个重大节假日。

2020年春节高速免费时间:1月24日00:00-2日2日24:00,共10天免费高速通行时间。

2020年清明节高速免费时间:4月4日00:00—4月6日24:00,共5天。

2020年五一劳动节高速免费时间:5月1日00:00—5月5日24:00,共3天。

2020年国庆节高速免费时间:10月1日00:00—10月8日24:00,共8天。

高速攻略免费通行时段:从节假日第一天00∶00开始—节假日最后一天24∶00结束,所以大家可根据节假日放假时间推算出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时间。

免费通行的计费时间点:车辆驶离高速公路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即只要车辆驶离高速公路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是在免费时段里就是免费的。

免费车辆: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

2020年加班费计算

1、标准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按照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和《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规定,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在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第44第1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第44第3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3、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加班费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企业不需要支付加班费。但是应当注意,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职工工作的,仍然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费。

4、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春节法定节假日几天

春节是我们国家的法定节假日,那么春节法定节假日几天呢?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春节的法定节假日有3天的时间,分别是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但是春节的放假时间可不止有3天,那么春节放假几天?下面就有详细解答。

春节法定节假日几天 春节放假几天

春节法定节假日3天,分别是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但是春节放假有7天,从除夕到正月初六。

春节的起源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春节、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农历正月初一“首”,春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春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阳历计年,遂称阳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的决议,把公历的一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春节习俗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编写《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4、守岁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5、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6、拜年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中元节有放假吗

中元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俗称鬼节。这天是不宜出门的,而且还有很多忌讳,那么中元节有放假吗?每年中元节属于法定节假日吗?虽然这天有很多不能做的事,但终究不是法定节假日,也不是纪念假日,所以中元节不放假。

中元节有放假吗 中元节属于法定节假日吗

中元节不放假,不属于法定节假日。

2019年8月2日人社部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是新年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劳动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国庆节放假3天。所以,中元节不是法定节假日。

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还有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14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中元节也不在其范围内,所以不放假。

除非遇到周末,或者特殊日子,否者中元节不放假。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俗称亡人节、七月半,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与清明节、寒衣节并称为三大鬼节。

而在佛家的说法里,七月半这天要感恩报答父母的生长养育之恩。因此在中元节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让人谨记父母的恩德。

中元节,可以说是佛教、道教与世俗的融合。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以及与之相关的祖灵崇拜。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

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

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古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中国传统民俗。

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节,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2020节假日日历表

2020年节假日日历表新鲜出炉,想知道2020年放假及调休安排的朋友可别错过哦,2020年有多少个幸福的时间段,有多少天可自由支配的法定假日,皆在以下的带来的2020年日历放假安排表中了,而且还有相关加班工资的计算内容哦。

2020年节假日日历表 2020年放假及调休安排

2020年元旦节1月1号,星期三

2020年元旦放假时间:1月1日,放假1天,不调休。

2020年春节1月25号,星期六

2020年春节放假时间:1月24日至2日2日放假调休,共10天假期。1月19日(星期日)上班。

2020年清明节4月4号,星期六

2020年清明节放假时间:4月4日——6日,放假3天;与周末连休。

2020年五一劳动节5月1号,星期五

2020年五一放假时间: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6日(星期日)、5月9日(星期六)上班。

2020年端午节6月25号,星期四

2020年端午放假时间:6月25——27日,放假3天;调休上班时间:6月28日(周日)上班。

2020中秋节,国庆节都在10月1号,星期四

2020年中秋国庆放假时间: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2020年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加班怎么算

一、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如果基本月工资是800元,那么双休日加班的双倍工资计算应为:800(元)/20.92(元/天)*2=76.48(元/天)。

二、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如果在“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应当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5月2日、3日加班应当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

日工资基数的计算方法为:月工资除以一个月计薪的天数,今年中国节假日调整后的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以一个约定月薪为1500元的职工为例,他的日加班基数就是1500元除以21.75天即69元;如果企业安排他在5月1日加班,则应支付其不低于69元的3倍即207元的加班工资。

5月2日加班,单位首先应安排补休,否则须支付两倍的日工资基数。此外,对于经过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以在明确工作量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工作、休息时间的“不定时工作制”岗位,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资。

法定假日相关知识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对法定节日放假的相关规定

第一类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中规定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自2008年开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地方性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其他特定群体的节日限于特定群体或局部地区。

第二类

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还有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14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三类

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


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几天

我国的节日总类繁多,有全国性的节日,也有地方区域性的节日,有传统节日,也有现代的节日。但如果按照可不可以放假来划分,那就有国家法定假日和非国家法定假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哪些?还有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几天的问题。

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几天 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哪些

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有11天,分别是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端午节1天,五一劳动节1天,十一国庆节3天,中秋节1天。这七大节日都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第四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一条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六条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什么是法定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按照《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也就是说11个节假日即使不上班也应计薪,除去不计薪的104个双休日,月计薪天数应为(365-104)/12,即21.75天,再由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得出日工资水平。以北京市月平均工资3008元为例,则劳动者节假日加班应以138.8元为基数,发放三薪或双薪。

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

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如果在“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应当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5月2日、3日加班应当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

日工资基数的计算方法为:月工资除以一个月计薪的天数,今年中国节假日调整后的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以一个约定月薪为1500元的职工为例,他的日加班基数就是1500元除以21.75天即69元;如果企业安排他在5月1日加班,则应支付其不低于69元的3倍即207元的加班工资。

5月2日加班,单位首先应安排补休,否则须支付两倍的日工资基数。此外,对于经过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以在明确工作量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工作、休息时间的“不定时工作制”岗位,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资。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如果基本月工资是800元,那么双休日加班的双倍工资计算应为:800(元)/20.92(元/天)*2=76.48(元/天)。


2020单休法定节假日放几天

按照我国的规定,每年全体公民能享有11天的法定节假期,但是对于一些单休的单位来说,他们一周要上班6天的时间,只有一天能休息,他们2020单休法定节假日也是11天吗?详细的情况我们下面来看看2020单休法定节假日放几天的详细介绍。

2020单休法定节假日放几天 2020单休法定节假日也是11天吗

2020单休法定节假日也是11天,其中元旦节(元旦节当天)1月1日,一天。春节(初一、初二、初三)1月25日、26日、27日三天。清明节(清明节当天)4月4日,一天。劳动节(劳动节当天)5月1日,一天。端午节(端午节当天)6月25日,一天。中秋节(中秋节当天)10月1日,一天。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三天。

如果用人单位是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劳动者,工作日正好是休息日的,属于正常工作;工作日正好是法定节假日的,则应按本人日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工资。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加班加点的时间,均按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法定节假日

1、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共计11天。

2、种类

第一类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中规定(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 (四)劳动节,放假1天 (五)端午节,放假1天 (六)中秋节,放假1天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二类

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还有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14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三类

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

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法定节假日工资计算

应付工资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下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制度工作时间(即全年总天数减去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由此前的251天减少为250天,则每月工作日由的20.92天调整为20.83天。

该《通知》还首次提出一个“月计薪天数”的概念,用以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而俗称的节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双薪正是以日工资、小时工资为计算基数。《通知》明确指出,按照《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也就是说11个节假日即使不上班也应计薪,除去不计薪的104个双休日,月计薪天数应为(365-104)/12,即21.75天,再由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得出日工资水平。以北京市月平均工资3008元为例,则劳动者节假日加班应以138.3元为基数,发放三薪或双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