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天开

2020/4/28 15:01:07
万年历日历:天开知识
天开知识
冬天开车要热车吗

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开车总是会遇到一些情况,其中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例如开车前是否需要预热。到底冬天开车要热车吗?你一般冬天开车前需要预热吗?冬季开车前当人是需要热一下车的,为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讲解。

冬天开车要热车吗 冬天开车前需要预热吗

需要。冬季开车最好暖车1-3分钟再开。

为什么?

暖车 就是在发动机启动后,在原地等一两分钟左右后再行驶,这样就可以给发动机和变速箱一个预热的过程。

(1)发动机需要气日渐转冷,如果不暖车就发动车辆直接开走,会对发动机造成很大损害。因为冬季气温低,而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是在90℃左右,这样一来就形成一个巨大的温差。如果此时开车直接上路,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运作。

(2)运转部件润滑不足机油的压力是电脑控制不了的,车通过一夜的停放,汽车引擎内的机油流回引擎下部的机油底壳内。早晨发动引擎,引擎的上半部是没有机油的,缺乏润滑,同时机油压力不足。当早晨发动汽车时,会听到咔咔的响声,这就是油压没有升起来,机油还没有输送到液压挺柱上面时发出的响声。大约要在发动后30秒左右,才会因机油泵的运转而将机油运送到引擎最需要润滑的活塞、连杆及曲轴等部件。因此,冬季出车前原地暖车十分必要。

冬天夜间气温较低,机油会变得比较黏稠,流动性也差。早上刚刚发动汽车就立即轰油门开走,汽缸壁上还没有形成油膜,机油也没有送到需润滑的各个部件,很容易使部件磨损,轻则折损使用寿命,重则损坏。

(3)把握好暖车时间,最好在三分钟之内。然后即可慢慢行驶,但速度不要过快,这样可以保证均匀热车,并且不会伤车,又可很好地保护发动机。

(4)上车后不要急着开暖风。在冬季里,很多车主一上车就急着将暖风打开,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汽车暖风的热量来自发动机的余热,在刚开车的时候,汽车正处于暖车阶段,不是正常工作温度,此时打开暖风会增加冷却水的循环线路,从而增加暖车时间。而发动机在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下运行时,会因混合气体过浓,大大增加油耗。因此,上车后车主不要急着使用暖风,这样既费油,又达不到取暖的效果。

冬季停车注意事项

1、注意道路结冰

冬季如果将车辆停在地下车库时,需要注意地库的坡道有没有结冰的现象,确保坡道没有结冰时再将车开下去,如果坡道结冰,建议车主将结冰的路面清理干净再开下去,避免开出地下车库时出现打滑现象,在开车前也要对坡道进行检查,如果结冰,需要处理之后再开出来。

2、注意车门结冰

冬季温度比较低,如果车门上有水没有清理干净就将车停在室外,车门容易结冰,车门被冻住之后,蛮力拉扯可能会将门把手胶条弄坏,需要用温水进行除冰,车门打开之后需要将车门上的积水处理干净,进入车内不要立即开天窗,等车内温度高了之后再开。

3、车灯积水及时处理:

如果是雪后停车,需要将汽车灯罩上残留的雪和水分擦干净,避免在使用时因灯罩上的污渍影响视线,还可以避免汽车灯罩出现冻裂的现象。

4、停车时要开窗散热

冬天停车后尽量将车内的空气散发出去,冬天温度低,车内温度高,车窗玻璃很容易会出现结冰现象,最好将车窗打开,等温度降下来再关上。

5、熄火前哄几脚油门

冬季室外放置的车辆停车熄火前,最好加几脚油门3000转左右,把排气管中的积水尽量排尽,这样有利于第二天的顺利启动。因为排气管中的积水未及时排尽的话,第二天会产生冰堵,阻碍排气,造成启动困难,车体抖动,喘气等故障。

6、不要停在有水的地方

由于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变化,车辆常常在停放一晚之后会发生结冰现象,提醒车主们,将车停在室外,就不能停放在有积水的地方,因为在这些地方停车,晚上积水冻结,将车胎与路面冻在一起,在启动车辆时会令轮胎胎面变形,甚至直接撕裂轮胎。

同时跟据热胀冷缩的原理,轮胎也会有变化。在寒冷的天气中,车主应该适当增加胎压以减少轮胎的磨损消耗。

7、不要把车停在树下面

因为在冬天,随时都可能下雪,如果你晚上把车停在树下面,而恰好这天晚上有雪的话你可就倒霉了。雪小还好,如果雪非常大,压断树枝就有可能砸坏你的车,所以一定不要把车停在树下面,即便是没地方停也最好先看看晚上是不是下雪。


冬天开空调和暖气哪个划算

寒冬的取暖方式其实有很多,我们常见的有暖气、空调、炉子、电热毯等等,但比较舒适安全的就属暖气和空调了。不过,使用它们的费用是比其他取暖方式要贵的。那么到底冬天开空调和暖气哪个划算一些呢?一般冬天开空调一个月电费多少?下面我们一起了解。

冬天开空调和暖气哪个划算

冬天空调成本比暖气费要高。以三台空调来算,按均匀每天运转12小时核算,每天耗电约为70度,每天电费约35多元,每月采暖费用为1050多元。一个冬季约为4020元。

每个地区供暖费都不同,而且还根据房子大小来算。若以市政供暖的价值是每平米不超过5.8元。1吉焦的热量能让1.9-1.97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暖起来。这样一百多平米的暖气费就是2000多块钱。

不同地方的暖气费征收多少是不一样的。但总体上是按取暖面积和取暖热量两种方式:

1、按取暖面积收费:

一般地方征收暖气费是按照房屋面积征收。居住面积越大收费就越高,均价各地方不一样,不过每个地方都会有相应的标准。

按建筑面积计算取暖费的方法,即用户取暖费=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其中建筑面积与取暖面积的核定,以本地政府解释文件为准。

比如:物价局核定取暖费为:每平方米20/年。用它乘以取暖面积,就是每年应交的取暖费金额。

2、按热量计费:

有些地方改进了计费办法,为每个热用户安装热量表,按累计热量计费。

比如:某地居民用热价格44元/吉焦,查得用户热量表上的用热量再乘上热价就是应交的取暖费了。

冬天开空调一个月电费多少?

以1.5P的空调为例,一天开8个小时,看看一个月的电费。

制热功率和制冷的功率一样的,1.5P的功率是1150W,加上电辅热功率算800W吧,所以制热的最大功率为

1150+800=1950W,即是一个小时的耗电量是1.95度。

一个月下来,就是1.95*8*30=468度。(每个地区电费标准不同,以你地区电费标准乘以该度数即可知道费用)

这是按照满负荷运转算的,空调开的时间长了,不是每个小时都按照1.95度算的,如果是能效比高的就更少了。

冬天比夏天耗电吗?

毋庸置疑,冬天开空调一定比夏天更耗电。

虽然空调有制冷和制热功能,但其主要的功能还是制冷,制冷的技术比制热的技术相对简单点,而且室内外温差小点,而制热的温差大,自然功耗也高。

一般是冷的受不了了才开空调,因为空调的制热功率高很多,耗电量挺高的;不比制冷,只要制冷功率是多少,耗电量就是多少,而制热功能下,不仅要看制热功率,还得看电辅热功率。

光电辅热功率就达到800W-100W,相当于每天比夏天开空调多出来的功率。

故而冬天比夏天耗电不止一点点。

冬季相关推荐

女人冬天怕冷吃什么好 最适合女人冬季暖身的十种食物

适合冬天吃的菜谱 冬季养肺美味简单的家常菜推荐

冬天冰箱开到几档合适 冬天冰箱温度调到几档最好

冬天的注意事项 冬季养生必须注意的十大要点

冬天有什么水果 冬季时令水果汇总

冬天空调制热一般开到多少度合适

冬天空调制热一般开到多少度合适 冬天空调制热费电吗

冬天开空调需要加湿器吗 冬天开空调要不要用加湿器

冬天开空调干燥怎么办 8大方法解决冬季开空调干燥问题


冬天开车玻璃有雾有什么办法

我们在冬季开车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开着开着,车玻璃上就铺了一层薄雾,如果不及时清理,将会影响我们的视线,危害生命安全。那么,一般冬天开车玻璃有雾怎么办呢?下面小编来为您介绍一些冬天开车除雾正确方法。

冬天开车玻璃有雾怎么办 冬天开车除雾正确方法

1、开窗对流

如果发现车内雾气不大的话,我们可以将两侧的车窗打开,这样车内外空气形成对流,温差也会减小,雾气就会慢慢消失。这种方法的原理和开空调冷风是一样的。开窗对流的弊端非常明显,雨雪天气、高速路、雾气较大时都不可用。

2、冷风除雾

对于大部分车主来说,使用空调系统除雾是最为普遍的。现在市面上基本所有的汽车前挡风玻璃下,都有空调出风口,只需将空调选至相应档位就可利用空调吹出的风除雾。但用冷风还是暖风呢?冷/暖风各有优缺点,如果您着急上路可以用冷风应急。大多数情况我们还是建议您使用暖风。

3、暖风除雾

冷风效果很直接,但有一个最大的弊病,关闭冷风后,雾气会再次出现。所以我们并不建议使用冷风除雾。用热风吹玻璃的效果是好于用冷风的。但由于刚启动时,水温很低,空调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吹出热风,所以等待时间较长。刚吹热风时,车内的雾气会变得更大,这是因为内外温差也更大了,等热风将车内的水分烘干后,雾气就会完全消失。切记,等待雾气完全消失再上路。

4、除雾剂

除雾剂就是专门针对这类水雾现象的产品,将除雾剂喷涂到玻璃内表面,并擦拭干净,在清除玻璃污垢的同时,还可形成保护膜,防止水汽在玻璃上凝结而形成雾层,喷擦一次可防雾5-10天左右。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将洗涤灵按1∶10左右的比例兑上水,涂抹在车窗挡风玻璃内侧和后视镜镜面上,也可起到相同作用,但是只能短期内防止结雾。

5、后挡风加热

大多数车基本上都有“后风挡电加热”功能,按键位置会有所不同,但功能都相同。打开“后风挡加热”开关,只需一分钟左右后挡风的雾气就会消失。

看到这里我想你已经明白怎么做了,如果爱车具备“自动除雾”功能,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什么也不做”,让爱车帮你解决;如果不具备此项功能,那么请在路边等待暖风把雾气吹开再上路,应急的话就吹冷风;以上都不能满足你,那么就在车里常备一个除雾剂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车窗起雾用什么除雾剂好?

1、保斯道 A45 车窗除雾剂230ml,普遍较高,价格实惠,用着也比较方便,这款保斯道A45车窗除雾剂采用科学配方,除雾去污效果明显,可保证视野清晰。

2、保斯道 A45 车窗除雾剂 230ml ,这个价格便宜买的很多,大家可以考虑。

3、龟博士蓝凌的,感觉效果跟洗涤凌一样.不建议用在风挡上,晚上发花。

用法:开车前或停车后,先将挡风玻璃内面擦拭干净,然后将除雾剂喷涂到上面,用干净的干毛巾擦拭均匀即可。宣称喷擦一次可防雾4至7天(但是持续时间更长一些)。适用范围:汽车玻璃,摩托车头盔,家庭门窗玻璃内则及浴室镜子。

有人说洗洁精也不错,用干净抹布把玻璃擦干净,一定要擦干净(是内侧哦,因为洗洁精是涂在玻璃内侧的),然后等自然风干,再用稀释过的洗洁精(洗洁精和水比例是1:10,或者水再少一点也行)擦在玻璃上。

其他除雾剂:

洗洁精

性价比最高的,莫过于拿洗洁精兑水(比例1:6),用毛巾或海绵涂抹在车内玻璃上了。抹上后,再用擦车毛巾搽干不留水印,一般可以保持在20小时内有效。虽然这效果并不持久,但也算个简单经济的方法。

方法:

①用干净抹布把玻璃擦干净,一定要擦干净(是内侧哦,因为洗洁精是涂在玻璃内侧的)

②然后等自然风干

③再用稀释过的洗洁精(洗洁精和水比例是1:10,或者水再少一点也行)擦在玻璃上

对比:前挡、后挡和前侧窗涂了,后侧窗没有涂,对比相当明显


2020夏天开始的时间到结束的时间

和其他季节一样,夏天的开始也有天文上,气候上等不同的说法,而不同的说法,其入夏的时间也是不同的。虽然民间喜欢把立夏当做夏天的开始,但真正的夏季还是要达到温度标准的。那么如果是按照气候标准,2020夏天开始的时间到结束的时间什么时候呢?下面一起来看看2020年夏天的起止时间表。

2020夏天开始的时间到结束的时间 2020年夏天的起止时间表

2020我国夏天开始时间:最早4月开始,最晚11月结束。

以下是我国各地夏天起止时间表:

沈阳:6月20日前后到9月10日前后;西安:5月30日前后到9月5日前后

北京:5月20日前后到9月15日前后;郑州:5月20日前后到9月15日前后

青岛:5月25日前后到9月20日前后;成都:6月5日前后到9月15日前后

南京:5月30日前后到9月25日前后;合肥:5月30日前后到9月30日前后

武汉:5月30日前后到9月30日前后;苏州:5月30日前后到9月30日前后

上海:6月5日前后到10月5日前后;杭州:5月25日前后到10月5日前后

重庆:5月20日前后到9月30日前后;长沙:5月20日前后到10月5日前后

南昌:5月15日前后到10月10日前后;福州:5月5日前后到10月25日前后

南宁:4月25日前后到10月30日前后;广州:4月15日前后到11月10日前后

入夏时间怎么确定?

季节是每年循环出现的地理景观相差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我国对四季的划分通常有天文、气象、节气、农历、物候、候温等多种方法,但上述方法都有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对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大的情况显然不合理。

在气象业务中,依据的是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气候季节特指从天气气候的角度划分的季节,在气候季节划分中,采用5天滑动平均值,即以当天及前4天为一组计算平均值。根据该标准,春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且小于22℃,夏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2℃,秋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小于22℃且大于等于10℃,冬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小于10℃。以今年北京为例,来自市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从5月16日起,北京的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滑动超过22℃,达到气象学上入夏的标准,5月16日即为北京今年的入夏日。

由此可知,气象部门需基于当年日平均气温序列计算5天滑动平均气温后,才能对季节起始日进行初次判断。如果初次判断的起始日期比常年日期偏早15天以上,需进行二次判断后方可最终确定。气象部门也会通过官方网站、电视报纸等渠道对外公布季节更换日期。


大雾天开车的顺口溜

很多人对于一些繁复的交通技巧是比较懒得去了解的,知道出现事故后才追悔莫及。像在大雾天气里,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些交通安全知识,哪怕是记住一些大雾天开车的顺口溜,也能在紧要关头救你一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大雾天开车安全事项口诀吧。

大雾天开车的顺口溜 大雾天开车安全事项口诀

起动之前先坐稳,车内仪表检查准。 油压电压都稳定,切记调准后视镜。一拧钥匙一脚油,手脚配合要紧凑。 踩住离合挂倒档,松开手闸向后望。

出库倒车要注意,来往车辆看仔细。 轻踩油门慢离合,平稳启动不熄火。车身出库快打轮,车尾方向要对准。 车身摆正快回轮,踩住离合刹车稳。

移库倒车要注意,宽窄程度看仔细。 位置狭窄分次移,车身两侧留余地。拐弯倒车须留意,内侧车身看仔细。 倒车镜中测距离,注意回轮有时机。

调头倒车要安全,不让后轮出边线。 操纵打轮要熟练,防止掉沟出危险。挂上一档看前方,起车平稳不要抢。 车动加速换二档,逐级增档要流畅。

路面行驶要沉着,思想集中慢行车。 十次肇事九次快,麻痹大意事故来。路好不开英雄车,路阻不开赌气车。 十分把握七分开,留着三分防意外。

快速反应要敏捷,判断情况要准确。 犹豫不决要误事,优柔寡断失良机。交通信号要留意,提前减速别忘记。 公路标志看仔细,行车方向要注意。

交叉路口情况杂,车前左右细观察。 交通规章要牢记,出事就在一两米。并道之前打转向,后视镜里看车辆。 车辆尾随可转向,侧面有车让一让。

躲避打轮要灵活,高速行车把稳舵。 车速慢减要换档,及时减档才正常。窄道会车靠边行,注意行人随时停。 转弯减速不能急,脚搭刹车别大意。

人多车多别硬挤,不要生气不能急。 手忙脚乱发脾气,一旦出事来不及。刹车之前挂空档,减速滑行不匆忙。 快道行车有四忌,每条必须要牢记。

一忌超速快行车,二忌压速慢行车。 三忌思想开小差,四忌路口右转弯。超车之前看车辆,道路畅通左转向。鸣笛加速超车急,猛踩油门别犹豫。

转向减速再回道,后面车辆要关照。 雨天路面视距差,注意减速防侧滑。雾天能见度太差,宽示灯开防碰擦。 夜间行车麻烦多,身体疲惫别开车。

农村公路比较窄,控制车速不能快。 遇到牲畜别惊吓,不鸣喇叭让一下。掌握车距很重要,行车安全很有效。 沉着灵活别着急,全凭目测有距离。

车速较快远距离,以防刹车来不及。 出租车后远距离,随时停车要注意。雨雪雾天远距离,视线不清能见低。 向阳行车远距离,日光强烈太刺激。

停车之前左转向,空档滑行看车辆。 靠近路边把车刹,车一停稳拉手闸。行车平稳又灵活,精神饱满乐呵呵。 开车死板又着急,头脑紧张傻兮兮。

行车不怕路艰难,胸有成竹避风险。 违章车祸遭大难,痛苦悔恨人心寒。纵使车流千千万,驰骋万里闯难关。 机智果断保平安,归家团聚尽开颜

大雾天开车安全事项:

1、出门前,应当将挡风玻璃、车头灯和尾灯擦拭干净,检查车辆灯光、制动等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另外,在车内一定要携带三角警示牌或其它警示标志,遇到突发故障停车检修时,要在车前后50米处摆放警示牌,提醒其他车辆注意。

2、不要用远光灯。雾天行驶,一定要使用防雾灯,要遵守灯光使用规定:打开前后防雾灯、尾灯、示宽灯和近光灯,利用灯光来提高能见度,看清前方车辆及行人与路况,也让别人容易看到自己。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雾天行车不要使用远光灯,这是由于远光光轴偏上,射出的光线会被雾气反射,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开车的人反而什么都看不见了。

3、雾中行车时,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限速行驶,千万不可开快车。雾越大,可视距离越短,车速就必须越低。专家建议当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10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能见度小于100米大于5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40公里;能见度在30米以内时,时速应控制在20公里以下。

4、适时靠边停车。如果雾太大,可以将车靠边停放,同时打开近光灯和应急灯。停车后,从右侧下车,离公路尽量远一些,千万不要坐在车里,以免被过路车撞到。等雾散去或者视线稍好再上路。

5、勤用喇叭。在雾天视线不好的情况下,勤按喇叭可以起到警告行人和其它车辆的作用,当听到其它车的喇叭声时,应当立刻鸣笛回应,提示自己的行车位置。两车交会时应按喇叭提醒对面车辆注意,同时关闭防雾灯,以免给对方造成眩目感。如果对方车速较快,应主动减速让行。

6、保持车距。在雾中行车应该尽量低速行驶,尤其是要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车距,不要跟得太紧。要尽量靠路中间行驶,不要沿着路边行驶,以防与路边临时停车等待雾散的人相撞。

7、切忌盲目超车。如果发现前方车辆停靠在右边,不可盲目绕行,要考虑到此车是否在等让对面来车。超越路边停放的车辆时,要在确认其没有起步的意图而对面又无来车后,适时鸣喇叭,从左侧低速绕过。另外,也请注意小心盯住路中的分道线,不能轧线行驶,否则会有与对向的车相撞的危险。在弯道和坡路行驶时,应提前减速,要避免中途变速、停车或熄火。

8、不要急刹车。在雾中行车时,一般不要猛踩或者快松油门,更不能紧急制动和急打方向盘。如果认为确需降低车速时,先缓缓放松油门,然后连续几次轻踩刹车,达到控制车速的目的,防止追尾事故的发生。


2020初伏从哪一天开始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其中初伏是三伏天的开始阶段,一般有十天时间左右,那么你知道2020初伏从哪一天开始?今年初伏是哪天2020吗?到了初伏,人们的饮食习惯就会发生改变,那初伏的习俗和食物都有哪些呢?和一起去了解下吧。

2020初伏从哪一天开始 今年初伏是哪天2020

2020年初伏的日期: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庚子年(鼠年)五月廿六。

2020年三伏天详细时间

2020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公历2020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

中伏:公历2020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

末伏:公历2020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2020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

初伏介绍

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这是真正暑天的开始。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为10天。

初伏习俗

头伏饺子

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入伏这天吃饺子,是希望能平安度过夏季,祝愿祈福之意。

头伏萝卜

所谓“头伏饺子二伏菜”,从传统意义上讲,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储存的大白菜和大萝卜,所以种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萝卜就显得很重要。所谓的“头伏萝卜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后,第一个10天称为头伏,这个季节就要种萝卜了,第二个10天称为二伏,这时就要种白菜了。

伏日吃面

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而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这是一种民间的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初伏吃什么最好:饺子

进入初伏后,气候开始变得炎热,人呢胃口也开始变坏,吃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印象里是具有开胃解馋作用的,因此,初伏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吃上一碗可口的饺子。

初伏食谱大全

红豆炖鹌鹑

功效:补益气血,排湿丰胸。

材料:现杀鹌鹑、新鲜红豆、通草、火腿、干香菇。

方法:1,买来或鹌鹑,宰杀后进行清洁。

2,新鲜红豆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沥干。

3,干香菇泡发备用。

4,通草清洗后用纱布包裹备用。

5,鹌鹑焯水去沫;将焯过水的鹌鹑和其他材料一起放在砂锅里面。

6,小火炖1个小时。

7,捞起纱布包。

8,放入火腿片,再炖半个小时,放入调味品后即可食用。

青梅黑豆爽

功效:减肥瘦身,美容养颜。

材料:新鲜青梅、新鲜黑豆、琼脂、冰糖少许。

方法:1,将新鲜黑豆研磨后去皮,然后加水揉成泥状。

2,在黑豆泥中加入冰糖和少量的水,然后放入蒸笼蒸熟。

3,琼脂加水蒸化。

4,青梅去核后切成一颗一颗,和琼脂汁一起倒进黑豆里面。

5,搅拌均匀后放在冰箱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