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当天,我国个地区都要吃一些必备食物,不过每个地区吃的都有所不同。那么,你们家乡一般处暑要吃什么呢?为什么要吃这些食物?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处暑当天必吃的5种食物,一起来看看吃这些食物的原因是什么吧。
处暑要吃什么 处暑当天必吃的5种食物
鸭子: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是在“处暑”时节吃鸭子。鸭子,特别是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据悉,那里的鸭子味甘性凉,肥瘦适宜。如果没有空,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有空的人都会在家炖上“萝卜老鸭煲”或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这就是俗语中说的,处暑送鸭,无病各家。杭州人习惯将鸭子分为老鸭儿、嫩鸭儿、呆大鸭儿,就营养来说,老鸭瘦肉多,水分含量少,相对口味和营养都会好一点,适合煲汤解暑气,而肉鸭则多用来做烤鸭、酱鸭等。对如何辨别老鸭和嫩鸭,这里有一个小窍门:老鸭一般毛长得比较齐,嘴和脚掌比较硬,颜色发黄、发黑,摸上去骨头比较硬。另外,同样的个头,老鸭比嫩鸭分量重。
凉茶: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不过,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酸梅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龙眼:“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老福州“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定要吃龙眼泡稀饭,很多人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是有益的。
白丸子: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处暑为什么要吃鸭子?
1、民间一直流传吃鸭子的习俗
处暑吃鸭子的习俗一直流传。民间吃处暑鸭,有很多种吃法: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五花八门。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到处暑,北京人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自家可以烹制鸭子煲山药、白斩鸭、清蒸鸭等,并按自己的口味调制些调料汁,鸭子,就能吃出各色的味道来。如果喜欢泡菜口味的鸭汤,可以买来四川泡菜与鸭子同煮,但千万不要放酱油,汤的颜色白白的,味道是酸中带鲜,口感特别清爽。
2、天气原因
“处暑”到来表示炎热的暑天就要终止了,在我国许多地方,处暑意味着凉秋的开始。从这一天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差增大、昼暖夜凉;但是有的地方也会出现“秋老虎”的短暂高温天气。营养人士称,此时饮食应遵从处暑时节润肺健脾的原则,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鸭子是属于适合处暑之际的润燥食物。
3、鸭子本身营养价值高
鸭的营养价值很高,鸭肉中蛋白质含量约16%~20%,比猪肉(13.3%)高,而脂肪含量(19.7%)比猪肉(37%)低。鸭肉是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比较多的肉类,而钾、铁、铜、锌等元素都较丰富,鸭蛋中矿物质、维生素A含量也高于鸡蛋。
鸭全身都是宝。鸭肉味甘、咸、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骨蒸劳热、小便不利、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乌骨鸭药用价值更大,结核病患者可以减轻潮热、咳嗽等症。老母鸭能补虚滋阴,对久病体虚者或虚劳吐血者均有补益作用。“人有唇干口燥它能缓之,人有阴虚发热它能解之”。鸭血具有补血、清热解毒之力。鸭蛋具有滋阴补虚、清热润燥之功。
了解更多处暑节气更多内容请点击:24节气之处暑节气
处暑相关推荐:
北方处暑吃什么 处暑当天北方人必备美食
处暑吃什么水果 二十四节气处暑时令润燥水果
描写处暑的诗 处暑优美诗句精选赏析
处暑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好 处暑各地食俗大汇总
处暑喝什么汤 2019处暑养生滋润汤6款
2019处暑养生短信 处暑养生温馨提示短信祝福语
二十四节气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的处字是什么意思
今天处暑是几点 处暑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
处暑天气图片大全 处暑2019最新最好看的图集
从二十四节气的排序来看,处暑节气已经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了,但是对于很多地方来说处暑的天气还是像夏天一样炎热难耐,迟迟看不到属于秋天的凉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2020年处暑时间:2020处暑是几月几号,还有关于处暑的详细解释和习俗等着你哦!
2020年处暑时间:2020处暑是几月几号
2020年处暑时间:2020年08月22日 星期六
什么是处暑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西北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处暑习俗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
处暑养生
处暑早晚防凉
处暑过后,暑气消失,天气逐渐转凉。早晚凉,中午热,昼夜温差开始加大,呈现昼热夜凉的气候特点,此时起居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由于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要调整睡眠时间,早睡早起,舒缓形体。保证良好的睡眠,以消除疲劳,保护大脑,增强免疫力。避免中午在室外暴晒,以防暑气伤人。其次,昼夜的温差较大,需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尤其是夜晚及早晨应避免受凉,养护好阳气,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而后,运动调养仍需选择舒缓的活动项目,这样既不会耗费过多的精力,也有助于加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处暑防秋燥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从炎热的夏季转向凉爽的秋天,人们也开始从防暑降温逐渐过渡到防寒保暖上来。此时,可能大家比较关注脚的保暖,殊不知肚脐也很容易受寒。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从,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若不注意腹部的保暖,则寒气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如果寒气在小腹部位不断积聚,还会引发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
处暑时节,虽说气温有所下降,但“秋老虎”的出现还是会让人感到炎热难耐,加之秋季空气湿度较小,人体就很容易出现各种不适。一般来讲,空气相对湿度达到40%^-60%时,人体感觉最为舒适,而过高过低都会感觉不舒适。由于秋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小,其相对湿度下降,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在30%以下时,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千涩粗糙,鼻腔千澡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才能避免发展为疾病。中医认为,夏季肌体出汗过多,体内水分储备不足,到了秋天,燥热病邪就容易侵入人体,伤及肺津,继而伤胃津,这样持续下去最终还会损耗肝肾津液,致使身体出现各种“失水”症状,即“秋燥症”。
处暑之后,我国一些地区开始启动入秋模式,日照减少的同时,降水也会减少,所以,这个时候蔬菜要做好施肥、浇水、保温及防病害等工作。具体要做哪些蔬菜管理工作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处暑农事活动之蔬菜管理。
处暑农事活动:蔬菜管理
露地芹菜定植:露地芹菜在8月下旬定植,要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细碎的有机肥4000公斤。精细整地,定植应避开阳光过强的中午,在晴天的下午定植为宜,苗子随起随栽,栽苗不宜过深,以短缩茎埋入土内1厘米,心叶留在地面为宜。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采收出售时间来掌握,肥力中等在入冬前采收的“文图拉”等西芹品种,行株距10-12厘米见方,每亩种植密度5500株;提前采收的每亩密度15000-20000株。应大小苗分开栽,栽后及时浇水。
大棚作物管理:秋季大棚种植的番茄、黄瓜等作物正值开花结果期,越夏茬丝瓜、苦瓜、辣椒、茄子等作物也处于开花结果期,这时天气逐渐变凉,有利于开花授粉和果实膨大,应加强田间管理,促使植株多结商品率高的果实。
管理措施首先要调节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第二是及时整枝打叉、绕秧落蔓;第三是促进坐果,番茄可以采取熊峰辅助授粉或震荡授粉器辅助授粉来增加坐果率;茄子在棚室温度过高时不宜坐住果实,采用安全性好的“丰产剂二号”喷花或蘸花。第四是科学浇水、追肥,在营养生长期控制水肥,促使植株根系向下伸展,控制地上部分茎叶生长过旺。待第一穗果实长至3厘米大小时再浇水追肥,黄瓜在幼瓜开始伸长时浇水追肥。第五要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要预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生,门口和风口用50目防虫网封严,及时控制烟粉虱的危害。
露地大白菜管理:首先是及时间苗、定苗,大白菜在幼苗拉十字时第一次间苗,按7-8厘米间距留苗,在4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去除小苗、弱苗;在8片真叶时定苗。选留壮苗,淘汰弱苗、病虫危害苗和杂苗;第二是对缺苗断垄及时移栽补苗。对于不能及时播种地块,采取育苗移栽种植方式,幼苗有5-6片真叶时移栽,处暑节前后3-4天正是移栽适期,在晴天下午移栽有利于缓苗,栽后及时浇水;第三是及时中耕松土和除草,晴天温度高时的中午在行间浇水降温。7月份播种的贩白菜已进入莲座期,要及时浇水追肥。第四是注意防治病虫害,经常检查病虫发生情况,重点预防病毒、霜霉等病害和蚜虫、甘蓝夜蛾等虫害。
萝卜、胡萝卜的管理:各种萝卜和胡萝卜由幼苗期逐渐进入茎叶生长期,及时间苗、定苗和中耕松土,并结合松土拔除杂草。前期要控制浇水,白萝卜等大型品种待肉质根长至2厘米粗开始迅速膨大时再浇水。在降雨时及时排水,保证田间不积水。
秋茬露地菜花、甘蓝等管理:秋茬露地种植的菜花、甘蓝、生菜等作物进入莲座期,正是发棵长外叶的阶段,首先要中耕松土和“蹲苗”,促进根系生长,避免叶片生长过旺。如中耕后3-5天遇雨还要中耕,以利于根系生长,“蹲苗”期一般在15天左右;第二是及时浇水追肥,在“蹲苗”结束后开始浇水、追肥,每亩开穴追施三元复混肥15公斤;第三要及时防治蚜虫、甘蓝夜蛾等害虫,蚜虫在植株的心叶等幼嫩部位危害,甘蓝夜蛾等青虫类害虫生活习性是白天潜伏夜间危害,所以应选用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和高效低度、低残留农药在夜间或清晨露水未干时防治才有效果。
大葱的管理:立秋以后,大葱生长速度加快,要做好追肥、培土和中耕除草。要间隔15天左右培土一次,每次培至叶身与叶鞘交届处,不可埋没心叶。可结合培土时追施有机肥,每次每亩追施生物有机肥300公斤,或氮磷钾三元复混肥20公斤。并根据天气适时浇水,及时拔除行间和地边的杂草。并注意防治蓟马的危害,采用乙基多杀菌素15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药液应喷在大葱植株幼嫩部位和地面。因大葱叶片表面有一层蜡质,农药喷上去80%的药剂会滑落下来,影响防治效果,应在配制农药同时加入“消抗液”或“有机硅”等农药助剂来保证防治效果。
秋冬茬温室作物定植:
秋冬茬日光温室番茄、茄子、辣椒等喜温作物定植适期是8月下旬-9月上旬,保温性能好的温室可以越冬栽培要适当晚些定植。
1、提前扣好棚膜。选用流滴消雾的EVA功能膜,有条件的温室选用PO膜或PEP膜;种植番茄、茄子的温室最好换用新膜。注意种植茄子的温室不要使用聚氯乙烯农膜,否则会影响果实的着色。下幅农膜的底边暂时可不埋入土中,以便放风。但上下风口和门口要用防虫网封严,阻隔蚜虫、粉虱等害虫进入棚室。
2、做好棚室和土壤的消毒。夏季可利用日光高温方法进行土壤消毒,开支小,效果好;还可在定植前对棚室采用硫磺熏蒸方法消毒,每亩用量3公斤,或每立方米空间用量4克,锯末8克,点燃后密封棚室24小时后再放风排烟。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00-250克或30%速克灵烟剂300-500克,点燃密封棚室3-4小时后再放风,能有效杀灭棚内病菌。
3、施足有机肥做底肥,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细碎的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若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不仅不能及时供给作物养分,而且造成沤根影响作物生长,还会发生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所以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后再施用。若有机肥源不足可施用生物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每亩用量3000公斤。
4、精细整地,要提前10-15天施肥耕地,做到耕透、整平、没有明暗坷垃;做成高出地面15-20厘米的高畦或瓦垄高畦,瓦垄高畦适合没有滴灌设施的棚室,在畦中间挖一V型浇水沟,便于冬季采取膜下暗灌的浇水方式。8月下旬定植的棚室应先定植,待缓苗中耕后再覆盖地膜,以防地温过高而影响根系生长;9月初以后定植的棚室因气温逐渐降低,可以先覆盖地膜后再定植。
5、定植质量 选生长整齐、根系发达、大小一致的壮苗定植,要求深浅适宜、密度合理,一般普通番茄品种每亩3000株左右,樱桃番茄品种2200株。每畦多栽2-4株以备补苗用。因气温较高,在晴天的下午定植较好,定植后及时浇足水,以利缓苗。
了解更多处暑节气更多内容请点击:24节气之处暑节气
处暑相关推荐:
处暑吃鸭子的寓意 处暑为什么要吃百合鸭
南方处暑吃什么 南方人处暑桌上必备美食
浙江处暑吃什么 浙江各大城市处暑必吃食物
处暑农事活动:田间管理
处暑农事活动:果树管理
处暑农事活动:禽畜管理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节日,自是从古就有的节日,我们现代人过节气的方式和古人不同,但是看了古人描写处暑节气的诗词后就能略知一二,毕竟诗词在古代算是我们现在的朋友圈。以下是整理的古人写处暑的诗句,快点来看看吧。
古人写处暑的诗句 古人描写处暑节气的诗词
1、早秋曲江感怀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2、长江二首宋?苏泂(其一)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3、长江二首宋?苏泂(其二)
长江无六月,大地绝纤埃。
暑向风前退,秋从雨后来。
问桐知叶落,修桂待花开。
畴昔扁舟兴,分明欲唤回。
4、处暑后风雨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5、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7、七夕处暑清?胤禛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古人过处暑的方式有哪些
出游迎秋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处暑之时,我国正值农历七月,而七月有中元节,一些地区有放河灯之俗。此外,沿海渔民也迎来收获期,这天人们会举办开渔节,欢送出海打渔的人们。那么,具体处暑的民间风俗有哪些?一起来看看以下处暑之际各地民俗活动盘点。
处暑的民间风俗有哪些 处暑之际各地民俗活动盘点
处暑的民间风俗有哪些: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处暑的民间风俗有哪些: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便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处暑的民间风俗有哪些:出游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处暑的民间风俗有哪些:采菱
菱,又写作菠,还叫作黄,生在水泽之间,处处都有。菱的颜色,或青或红或紫,各不相同,其形状有两角、三角、四角以及无角的。菱大致可分为家菱和野菱两种。种在坡塘中的,为家菱,叶子和果实都大;自然生长于湖中的,是野菱,叶子和果实都小,角尖直,刺人。菱性甘平,能清暑泻热,解毒滋补,安中,补五脏,补饥,轻身,凡是江河池沼地带多有出产。每当新秋,或者深绛浅红,或者深绿浅碧,漂浮在水面之上,乡间妇女往往泛以菱桶或兰挠,往来采摘。微风拂面,笑语盈盈,荡漾水中,趣味无穷。而湖光钗影,素袂云鬓,参差掩映于夕晖之下,更是一道胜景。梁武帝有诗道:“江南稚女珠腕绳,桂掉容与歌采菱。”李白也有诗道:“菱歌清唱不胜春。”足见六朝以来,采菱唱咏的风气很盛,文人墨客将其写人诗词歌赋,也十分普遍。
处暑前后,菱角结实正旺,女子身着布衣钗裙,边歌便采,清风徐徐,兰舟微荡,可称人生之乐事。
处暑的民间风俗有哪些:植菱
处暑期间种植菱的好处很多,新鲜的葵角性甘凉,煮熟者性甘平,可代谷充饥。菱的根茎可当蔬菜食用,菱角壳又可入药。老而坚硬的黑色菱壳,烧成灰后,以香油调敷,能治疗头面黄、水疮、无名肿毒等。
如果把菱捣烂浸泡,澄出粉,食用后可以补脾胃,强脚膝,益气耐饥,健力行水,去暑解毒。取菱粉和米制成粥,能益肠胃,解内热。乡间人们常将菱蒸煮后晒干,剁米为炸、粥、果,贮藏起来可以代替粮食用,较嫩的菱则可以直接上市出售。菱不仅可以增加农家的经济收益,而且能够备荒,种植非常容易,不需要多大资本。宋代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曾经招募百姓在西湖种菱,其收益都用来准备修建湖堤。
处暑的民间风俗有哪些:吃鸭子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其因是老鸭味甘性凉。做法也花样繁多,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习俗,通常处暑当日,北京人就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了解更多处暑节气更多内容请点击:24节气之处暑节气
处暑相关推荐:
2019年处暑具体时间 今日处暑几点几分
处暑吃什么菜好菜谱 2019处暑养生滋润食谱精选
2019处暑8月23号是几点几分 今年处暑节气精准时间
2019处暑的问候语 有关处暑的祝福语优选
处暑吃什么养生 处暑时节防燥滋润汤粥都在这
2019年处暑后还会热吗热多久 2019处暑多久就凉快了
关于处暑的说说 2019处暑节气适合发朋友圈说说
南方和北方在节日的食俗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就处暑节气来说,南北饮食差异非常明显。那么,一般南方处暑吃什么食物呢?南方处暑所吃食物也不是一概而论的,每座城市有所差异。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南方人处暑桌上必备美食。
南方处暑吃什么 南方人处暑桌上必备美食
1、龙眼
“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老福州“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定要吃龙眼泡稀饭,很多人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是有益的。
2、白丸子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3、酸梅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乌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劳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所以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此外,吃多了肉时,喝酸梅汤还能帮助体内酸碱值达到平衡。处暑后养生最主要的就是养肺,而银耳、山药、白萝卜、百合、白芍、梨子等“白色食物”最易入肺,建议多食,少吃一些辛辣食品。
4、吃鸭子
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是在“处暑”时节吃鸭子。鸭子,特别是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据悉,那里的鸭子味甘性凉,肥瘦适宜。如果没有空,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有空的人都会在家炖上“萝卜老鸭煲”或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这就是俗语中说的,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5、凉茶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不过,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南方处暑解暑吃什么?
莲子
有补肾、健脾、养心、安神、抗衰老的作用。用莲子配白茯苓、怀山药、糯米、白砂糖等蒸煮成糕,每日服用,有益寿之效。
推荐吃法:最简单的是到点心铺买些莲子糕、莲蓉夹心糕和鲜奶椰丝莲子饼来吃,也可以用莲子做馅蒸馒头吃,或是和红枣一起煮汤喝。
银耳
可以润肺止咳、生津养阴,还具有消除肌肉疲劳、健脑防衰的作用。
推荐吃法:先将银耳洗净后放入砂锅中熬至浓稠酥软,再将西红柿洗净后去皮捣烂,放入银耳羹中煮开,加入冰糖适量调味;也可以将银耳和黑木耳一起洗净后,蘸芥末酱油吃,味道很鲜美。
苹果
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适合在贴秋膘的季节食用。
推荐吃法:可以将苹果切片后烤了吃,干干的苹果片,吃起来别有风味;也可以将苹果和山药去皮后均匀地切成小块,放入果汁机搅拌成汁,最后用蜂蜜调味。
山药
能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
推荐吃法:将洗净后的山药捣碎后加糖调成馅,与糯米粉一起制成汤圆食用;也可做拔丝山药;或是去皮用淡盐水洗后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糖桂花酱,当冷盘。
西洋参
可抗疲劳、抗缺氧,秋天人们会出现阴虚少气、口干口渴、萎靡乏力的情况,在煮粥或炖肉时放入一些西洋参,不仅能镇静防秋燥,还能温和滋补。
推荐吃法:可以用西洋参片冲泡喝,非常简便。甚至在吃火锅时,在里面放入西洋参,也可以有效进补。
了解更多处暑节气更多内容请点击:24节气之处暑节气
处暑相关推荐:
处暑吃什么养生 处暑时节防燥滋润汤粥都在这
2019年处暑后还会热吗热多久 2019处暑多久就凉快了
关于处暑的说说 2019处暑节气适合发朋友圈说说
处暑的民间风俗有哪些 处暑之际各地民俗活动盘点
处暑吃鸭子的寓意 处暑为什么要吃百合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