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处暑

2020/4/1 16:10:14
万年历日历:处暑知识
处暑知识
处暑是末伏么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节气意味着暑天的结束,秋天凉爽就要开始了。因此很多人都等着处暑后就要出去秋游了。但事情总有例外的时候,例如,在2016年已经到了处暑节气,三伏天还没有结束,暑热还在继续。因此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处暑是末伏么?处暑是什么节气?下面为您讲述。

处暑是末伏么

处暑

处暑不是末伏。年处暑是在8月23日,而今年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0日。出伏后三天才是处暑。

处暑是什么节气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

处暑吃什么养生

蜂蜜

处暑节气,天气依旧干燥多风,秋燥也不知不觉地侵袭人体,口干舌燥、皮肤粗糙等也随之而来。不如早晚一杯蜂蜜水,让您远离秋燥困扰。

莲子

处暑时节,很多人依旧夜卧贪凉,睡眠不好,脾胃不调,导致腹胀、腹泻等诸多身体不适,莲子可以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厚益肠胃。

百合

处暑过后,秋燥会损伤人体肺阴,咳嗽多痰等不适也会随之而来,百合的药用及食用价值颇高,中医认为其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保健功效,可搭配莲子服用,效果更佳。

处暑

蜂蜜莲子百合粥:莲子30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将莲子洗净,泡开。百合、粳米分别洗干净,与莲子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用小火熬煮,粥黏稠即可,待温后加入适量蜂蜜。


南方处暑吃什么

南方和北方在节日的食俗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就处暑节气来说,南北饮食差异非常明显。那么,一般南方处暑吃什么食物呢?南方处暑所吃食物也不是一概而论的,每座城市有所差异。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南方人处暑桌上必备美食。

南方处暑吃什么 南方人处暑桌上必备美食

1、龙眼

“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老福州“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定要吃龙眼泡稀饭,很多人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是有益的。

2、白丸子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3、酸梅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乌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劳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所以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此外,吃多了肉时,喝酸梅汤还能帮助体内酸碱值达到平衡。处暑后养生最主要的就是养肺,而银耳、山药、白萝卜、百合、白芍、梨子等“白色食物”最易入肺,建议多食,少吃一些辛辣食品。

4、吃鸭子

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是在“处暑”时节吃鸭子。鸭子,特别是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据悉,那里的鸭子味甘性凉,肥瘦适宜。如果没有空,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有空的人都会在家炖上“萝卜老鸭煲”或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这就是俗语中说的,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5、凉茶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不过,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南方处暑解暑吃什么?

莲子

有补肾、健脾、养心、安神、抗衰老的作用。用莲子配白茯苓、怀山药、糯米、白砂糖等蒸煮成糕,每日服用,有益寿之效。

推荐吃法:最简单的是到点心铺买些莲子糕、莲蓉夹心糕和鲜奶椰丝莲子饼来吃,也可以用莲子做馅蒸馒头吃,或是和红枣一起煮汤喝。

银耳

可以润肺止咳、生津养阴,还具有消除肌肉疲劳、健脑防衰的作用。

推荐吃法:先将银耳洗净后放入砂锅中熬至浓稠酥软,再将西红柿洗净后去皮捣烂,放入银耳羹中煮开,加入冰糖适量调味;也可以将银耳和黑木耳一起洗净后,蘸芥末酱油吃,味道很鲜美。

苹果

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适合在贴秋膘的季节食用。

推荐吃法:可以将苹果切片后烤了吃,干干的苹果片,吃起来别有风味;也可以将苹果和山药去皮后均匀地切成小块,放入果汁机搅拌成汁,最后用蜂蜜调味。

山药

能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

推荐吃法:将洗净后的山药捣碎后加糖调成馅,与糯米粉一起制成汤圆食用;也可做拔丝山药;或是去皮用淡盐水洗后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糖桂花酱,当冷盘。

西洋参

可抗疲劳、抗缺氧,秋天人们会出现阴虚少气、口干口渴、萎靡乏力的情况,在煮粥或炖肉时放入一些西洋参,不仅能镇静防秋燥,还能温和滋补。

推荐吃法:可以用西洋参片冲泡喝,非常简便。甚至在吃火锅时,在里面放入西洋参,也可以有效进补。

了解更多处暑节气更多内容请点击:24节气之处暑节气

处暑相关推荐:

处暑吃什么养生 处暑时节防燥滋润汤粥都在这

2019年处暑后还会热吗热多久 2019处暑多久就凉快了

关于处暑的说说 2019处暑节气适合发朋友圈说说

处暑的民间风俗有哪些 处暑之际各地民俗活动盘点

处暑吃鸭子的寓意 处暑为什么要吃百合鸭


大暑和处暑哪个热

暑是热的意思,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三个带有暑的节气,分别是小暑、大暑和处暑,对于大小暑,小暑的热是比不过大暑的了。若是拿大暑和处暑比较,大暑和处暑哪个热呢?想知道最热的节气是大暑还是处暑,就别错过的介绍哦。

大暑和处暑哪个热 最热的节气是大暑还是处暑

最热的节气是大暑。

作为热的代名词“暑”,根据程度不同,在我国古代被分成小暑、大暑、处暑。其中,小暑比刚立夏时温度要高,随着日期的推进,也会偶有极端高温天气出现;大暑在小暑基础上更进一层,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时期,同时这一时期由于降雨、蒸发缘故,空气中湿度较大,形成“桑拿天”现象,是一年中最酷热难熬的时期。

处暑中的“处”字,有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暑天即将结束;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所以大暑与处暑两相比较,可以知道大暑是比处暑热的,同时大暑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炎热即将过去,尤其是北方城市显着。

大暑期间怎么降温

防暑第一招:及时补充水分

成年人一天需要喝八杯水,在大暑时期更要补充水分,喝水时也有讲究:口渴时不要暴饮,要缓缓喝下;喝水时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盐,以补充流失的盐分;同时喝热水比和冷水要好。

防暑第二招:避免高温出门

从中午到下午3点左右,天气是非常炎热的,尤其是在下午2点,在一些大城市气温高达39摄氏度以上,所以避免高温出门,避免长时间滞留于高温环境中。

防暑第三招:多吃水果蔬菜

在整个夏天,要多吃水果蔬菜,例如:苦瓜,西瓜,冬瓜等,这都有清热解毒降暑的功效,若能根据相应的季节,调整好相应的饮食结构,那么你的身体自然棒棒的!

防暑第四招:不要剧烈运动

夏天可以说是户外运动最好的季节,也是最坏的季节,所以对于那些外出运动的朋友,首先尽量在3点以后出门,其次在运动过程中强度不要太高,我们是去运动强身健体,不是打仗。

处暑养生小常识

1、调起居解秋乏 增加睡眠一小时

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2、秋燥易伤津亏阴

中医学认为,秋季是多事之秋,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度阶段,从立秋到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秋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色,故有“秋老虎”之说。

此时应该多喝水补津液。除了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以补水外,保持居住环境的湿度也是润燥的重要环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家中种些花或养鱼,不然的话早晚多往地上洒点水,或用湿拖把擦地等。

3、适量运动保阴气

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尤其是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如登山是秋季户外运动的不错选择。

4、养脾胃祛湿是关键

虽然处暑过后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气温上还没真正进入秋天,桑拿天、雷雨天气依然较多,天气闷热,因此近期还要注意防暑祛湿,养护脾胃,夜里不要贪凉,不要多吃冷饮,以预防胃肠道疾病。因为胃喜湿不喜寒。

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食欲感不强,因此饮食上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过凉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现在仍然很湿热,比较适合吃健脾祛湿养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米、莲子、扁豆、冬瓜,也可以吃些茯苓,如茯苓夹饼等。


关于处暑的图片

整个夏天全国都弥漫着高温潮湿闷热的气息,这是空调都不能改变的事实。有条件的朋友不妨出去避暑,享受山山水水的慰藉与清凉,还能缓解工作时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好好放松一下。当然,如果你已经忙成狗了,不妨打开电脑欣赏一下关于处暑的图片,不占用多少时间还能感受秋季的清凉哦!这里有处暑节气高清图片大全等你来欣赏哦!

关于处暑的图片 处暑节气高清图片大全

处暑节气到,我让天上祥云带你跑,看遍花花世界要趁早。我让月亮星星围你绕,和孤单寂寞说拜拜了。我让短息祝福已带到,祝你快乐生活乐逍遥。

处暑节到了,天气虽转凉,暑气仍未消,注意保健康;防晒要继续,外套随身带,生活有规律,营养均衡在;身体勤锻炼,微笑常绽放,心情多舒坦,快乐无极限。处暑祝你快乐数不胜数!

处暑到来天转凉,炎热夏天将躲藏;口干鼻干咽喉胀,湿降燥升重预防;蔬菜瓜果选寒凉,少食辛辣更健康;增添衣服对天凉,加强锻炼心情畅;起居作息应调整,早睡早起精神爽。祝处暑快乐,万事顺意!

处暑临,暑渐消;风轻走,水含笑;云深处,雁飞高;花开处,香飘飘;寄思念,愿君好;体康泰,精气绕;前程美,乐淘淘。处暑到了,祝处暑快乐!

处暑节气不可忘,养生保健要牢记:午间热,晚间凉,睡前记得关门窗,增减衣服要恰当。睡觉盖被莫着凉,多食蔬果保健康,幸福生活长又长。

处暑到,心情妙,祝福信息来问好;处暑到,燥热跑,事业丰收少不了;处暑到,好运绕,财源滚滚来报道;处暑到,健康好,幸福吹起集结号。

处处蝉鸣蝶舞,带去无数祝福,数数落叶飘零,带去到处真情,真情祝福到,幸福伴左右,好运追随你,快乐每一秒,处处开心到,暑暑没烦恼。愿幸福!

处暑来到,酷热低下了头,清凉挺直了腰;暑气泄光了气,清爽爽透了心;烦躁溜没了影,微笑浮上了脸;心情敞开了怀,问候悦动了你。愿你处暑无烦恼!

清风,拂去烦躁,心情舒畅;细雨,荡去暑气,清爽宜人;处暑,挥别闷热,敬候清凉;问候,清新扑鼻,沁润心田。愿你笑开怀,处暑乐逍遥!

处暑,处暑,暑尽之时,养生莫疏忽。阴气增,阳气减,睡眠充足要保证;去登山,来散步,小运动能有大用处;戒油腻,多蔬菜,碱性食物吃海带;看预报,记心底,衣服要带莫忘记。愿你处暑之日,幸福如昔!


处暑农事活动:果树管理

处暑时节,各大水果迎来成长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的果苗一定要做好施肥防病害的工作,不然在入秋之后,果树将很难良好成长,进而影响到果实的质量。那么,处暑时节果树该怎么管理呢?为您介绍处暑农事活动之果树管理事项。

处暑农事活动:果树管理

处暑时节果树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很多专家讲果树施肥,都将果树各个季节的施肥效果比喻为"秋施金,冬施银,春季施肥是烂铁"。同样的投入,同样的肥料,施肥的时间一变效果就大不一样。

8月下旬至9月秋梢停长,是果树根系的第三次生长高峰,随着气温逐渐的降低,秋季雨水的增多,微生物的繁殖随之加快,给果树的根系造就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8月下旬至9月也是果树花芽分化阶段,果实膨大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此期肥料不足易导致花芽分化不充实,翌年看似是花芽,开花后却是叶芽,所以秋季施肥很重要。秋季施肥量要占全年施肥量的60%,是解决大小年的关键肥料。

秋季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磷钾肥辅之。如增施大量氮肥,会剌激果树再次生长,减弱果树贮藏养分的能力,使果树不能正常落叶,增加腐烂病对树体的浸染机会。增施有机肥,能够增强树体贮藏养分的能力,为花芽的分化和果实膨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处暑各种果树管理如下:

桃树

8月是桃下毛瘿螨第二次转芽盛期,也是桑白蚧第二代和康氏粉蚧第三代孵化为害盛期,使用20%爱秋(甲维吡丙醚)2500-3000倍液。

1、采收后桃树:用做一次较为细致的夏剪工作,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剪除病虫枝梢、捡净地面落果,集中深埋处理。

2、继续防控细菌性黑斑病、疮痂病、食心虫对枝梢叶片的再侵染或侵害。

3、对进入成熟期或采收期的品种,要防控食心虫及烂果病的发生,解袋前喷杀虫、杀菌、杀螨的混合药液,解袋后晾半天再喷杀菌剂。

苹果树

主要防治轮纹烂果病,斑点落叶病,食心虫,螨类,蝽类等。采用杀虫、杀菌、杀螨的混合药液:

1、50%喹啉铜3000倍液加10%苯醚甲环唑3000倍液加0.5%依维菌素1500倍液加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

2、80%戊唑醇3000倍液加5%虱螨脲3000倍液加5%噻螨酮1500倍液加4.5%氯氰菊酯1000倍液。

3、0.3%四霉素(梧宁霉素)800倍液或1.5%噻霉酮800倍液加3%甲维虱螨脲1500倍液加20%灭扫利2000倍液。

梨树

主要防治黑星病,轮纹病,白粉病及早期落叶病,食心虫,螨类,蝽类,黄粉蚜等。

参考用药:

1、10%世高(苯醚甲环唑)5000倍液加45%乐斯本(毒死蜱)加5%噻螨酮1500倍液加4.5%氯氰菊酯1000倍液。

2、40%信生(腈菌唑)4000倍液加0.5%依维菌素1500倍液加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

3、50%喹啉铜3000倍液加30%桃小灵(氰戊马拉松)1500倍液加28%唑螨酯5000倍液。有黄粉蚜虫的,要加50%吡蚜酮4000倍液或22%特福力4000倍液。

了解更多处暑节气更多内容请点击:24节气之处暑节气

处暑相关推荐:

处暑吃鸭子的寓意 处暑为什么要吃百合鸭

南方处暑吃什么 南方人处暑桌上必备美食

浙江处暑吃什么 浙江各大城市处暑必吃食物

处暑农事活动:田间管理


处暑的诗句古诗大全

处暑节气位列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位,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节气的到来表示炎热暑期即将过去,对于炎热即将结束的好消息,古人有几句话要说,他们说的话用诗文描述出来了,以下是带来的处暑的诗句古诗大全,一起去瞧瞧描写处暑的诗句以及解释吧。

处暑的诗句古诗大全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唐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元宫词》

明朱有炖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次韵毕叔文苦旱叹》

宋赵蕃

尔何不归乎故宇,却向殊方书闵雨。

江东数月不得书,忆弟看云在何许。

旧传重湖北之北,米贱真成等泥土。

如何比岁公及私,衰竭不能堪再鼓。

贫家一饭有并日,远市朝炊或亭午。

朱门但知粱可厌,我辈翻嫌字难煮。

晚且禾秀早向实,舂箕不须逾处暑。

胡为旱势复如此,坐致诗人形苦语。

如闻巫觋有通灵,肸蛮似逢人问妪。

前朝一雨苦不难,况今磨神无不举。

会当劳以三日霖,绿浪黄云看掀舞。

描写处暑的诗句以及解释

一、《长江二首其一》,南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解读:体察入微,节气的变化很多人都感受不到的,然而从蟋蟀断续吟叫声中,诗人已捕捉到了处暑。

二、《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节选),唐陆龟蒙

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上阶来斗雀,移树去惊蝉。

解读:有化外之意,随遇而安,不是我等俗人所能体会。

三、《次韵毕叔文苦旱叹》(节选),南宋赵蕃

晚且禾秀早向实,舂箕不须逾处暑。胡为旱势复如此,坐致诗人形苦语。

解读:苦于大旱,诗人悲叹和期待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舂箕就是蝈蝈。

四、《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宋代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解读:结合题目可以理解诗人的心情,酷夏就要过去,秋日喜雨,久旱逢甘露啊。

五、《处暑后风雨》南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解读:处暑后秋天来了,但依然带有夏天的痕迹,比如疾风急雨让天气一下子就凉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