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时候,民间有艾灸的习惯,简称三伏灸。为什么三伏天时节人们要艾灸呢?因为夏季气候高温潮湿,通过艾灸可以预防或治疗相关疾病。此外,人们还有“冬病夏治”之说,即夏季通过艾灸调理,可以提前预防冬季疾病。除了上述说的,艾灸的好处与功效还有很多,但是艾灸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艾灸时还要注意一些事项。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三伏天艾灸的作用和禁忌必知。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三伏天艾灸的作用和禁忌必知
1、经络的调节作用,温热性能的药物对局部的刺激,有类似灸法的效应,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效果。而且通过经脉的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防病保健的作用。
2、局部的刺激作用,局部的药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一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3、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同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发全身经气,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药理效应。
4、利用“三伏天”这全年最热的时段,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刺激人体穴位,并通过药物的作用,起一个良性的,有利于机体增强抵抗力的,扶正祛邪的作用。(另外,在冬季还有三九灸,同样是利用全年最冷的时段,灸治疾病)
三伏天艾灸注意事项
1、合理针灸量:三伏天进行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艾灸的量,如果直接艾灸的话,应该选择中速或者小猪,坚决艾灸,等间接性艾灸的话是用大众或者综述,另外也要根据患者体质的强弱和年龄,等,选择合适的艾灸量。
2、合理的选择体位:在进行艾灸的时候,要选择合理和正确的体位,尽量要让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如果是年老体弱的人三伏天进行艾灸的话,要避免选择有疤痕的地方,不然会因为过于疼痛而引起昏厥。
3、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三伏天艾灸的时候要注意时间控制在3到5分钟,如果胸部和四肢针灸时间要短一些,腰部和背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一些小孩子、老人、妇女艾灸时间稍短一些,青壮年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
4、合理的爱就顺序:进行艾灸的时候一般的顺序是先上后下,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在经脉选择上应该是阳经后阴经,一定要注意顺序,千万不能随意颠倒,不然会引发意外。
5、正确的调理:在进行艾灸前一定注意局部的清洁和干爽,在艾灸之后如果操作不当的话,可能会引起局部的烫伤,烫伤之后千万不能把疱弄破,如果破坏的话要及时的进行消炎处理。同时饮食方面应该以清淡为主,千万不能吃油腻和生冷的食物,夏季艾灸之后不能马上洗澡、冷水洗手、不能同房。
6、要避免烫伤:艾灸时要调整好艾火和皮肤之间的距离,如果患者局部寒气大的话忍耐力是很强的,会让艾灸火慢慢的靠近皮肤,把皮肤灼伤。艾灸时直到皮肤发红为度,每次艾灸10到15分钟最好。
7、要注意艾灸的次数:身体强壮、病情轻、病程短可以艾灸1到2次,如果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可以艾灸数月或者一年以上,第一次艾灸时每天进行一次;长期艾灸三天进行一次。
艾灸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我们人体有很多个穴位,如果你看过人体穴位图,那么应该知道穴位是密密麻麻分布在我们人体的任何位置的,所以,我们三伏天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如何选择穴位,千万不能选错哦,后果很严重!那么,三伏天艾灸哪些穴位?据说艾灸关元穴会短命是真的吗?到底艾灸关元会短命吗?我们一起来了解。
三伏天艾灸哪些穴位 艾灸关元会短命吗
常见病痛穴位的选择:
头痛: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发热: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
盗汗: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呕吐: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水肿: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腹水:肾俞、三焦俞、水道、中脘、水分、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水泉、公孙、太白。
腹痛: 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2、下腹部:天枢、关元、内关、公孙。
哮喘: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咯血:肺俞、曲池、尺泽、三阳络、郄门、血海。
衄血: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尺泽、温溜、孔最、合谷、少商。
心悸: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
腰背痛:大杼、肝俞、肾俞、次髎、委中、承山。
脚跟痛:仆参、水泉、申脉、照海、局部灸。
便秘:左腹结、天枢、神门、支沟、大肠俞、足三里。
便血(肠出血):天枢、温溜、合谷、大肠俞、秩边、阳陵泉、承山、梁丘。
休克:百会、神阙、大陵、足三里、人中。
惊厥:大椎、曲池、阳陵泉、足三里、手足十二井。
失语:哑门、廉泉、天突、内关、通里、合谷。
疟疾:大椎、间使、足三里、后溪。
身体虚弱: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
中毒:筑宾灸能下胎毒、药毒。水毒取肾俞,食物中毒取大肠俞。
输血输液反应: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
血沉速率快:大椎、阳陵泉、膈俞。
艾灸关元会短命吗?
首先,艾灸关元并没有短命的说法,也许有部分人觉得艾灸过后症状加重,或者觉得身体不适之类的情况,但实际上,艾灸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来说,所使用的方式并不一样。
其次,关元穴并不能随意的进行艾灸,要经过正规医生的诊断才能确认您的体质是否适合进行艾灸,如果盲目的自行艾灸,则很有可能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艾炙关元穴,对于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的好处,可以用来治疗中风,遗精,休克,胃肠炎等,还可以治疗生殖、泌尿系统的疾病。但是艾炙关元方法不当的话会短命。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但是确实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有一些阴虚体质的人,是不适宜进行艾炙的,这样反而会造成身体内的火气过于旺盛,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的,身体反而更加难以康复的。如果是女性月经期间,或者有精神疾病的情况,也不适宜进行艾炙的。
艾炙关元穴的时候,需要分清体质,根据体质进行艾炙。还需要注意艾炙的温度,不要太高也不要过低,保持一个适宜的温度,这样才有利于刺激我们的穴位。艾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这样可以避免风寒的入侵。
艾灸关元穴的好处:
艾灸关元穴对于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乏力,以及腹泻,阳萎,早泄等症均有防治作用,尤其是老年人,阳气虚衰,真元不足,宜多用此穴灸之。
艾灸关元穴能通三焦,以调经通下焦为先,主治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肝胆方面的疾病。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脾阳不振,脾肾阳虚等症,如小腹冷痛,腰部冷痛等症,也可以通过艾灸关元穴治疗。艾灸关元穴可温通下肢,有助于治疗风寒湿痹,下肢疼痛及痹症。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艾灸作为三伏天调理体质的最佳方式之一,是有很有多讲究的,毕竟是中医方面的东西,一定要专业使用,不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三伏天艾灸在时间安排方面是有一定规律的,那么,三伏天艾灸多久做一次?三伏灸是每天都灸吗?一起来了解。
三伏天艾灸多久做一次 三伏灸是每天都灸吗
三伏天艾灸, 一般情况下,每天可灸一次,每次灸30分钟即可,大约一周左右为一个疗程。需要注意的是,做艾灸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烧烫伤,皮肤距离身体有保持一定的位置,不能太近,以免烫伤,一般以局部感觉微微灼热为度 。
从年龄方面来看,成人的贴敷时间为1-4小时,小儿1个小时左右。从体质方面看,个人体质不同,如贴药后自觉局部痒、刺痛的,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如贴药后无任何不适反应的,可适当延长贴药时间至四小时或 更长。一般小孩及皮肤较嫩薄的患者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
一天中什么时候艾灸最好?
一天中中午11-13点的时候艾灸最好,最晚不宜超过午后。
午时是人精神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一天中最适合艾灸的时间,在午时(11-13点)前后艾灸效果最佳。这段时间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的阳气最旺的时候,能够互补,通过艾灸达到最佳的效果。
艾灸讲究的是顺应自然规律,一天当中,中午午时最旺,而后逐渐减退,因此,太晚进行艾灸,可能造成夜晚阳不入阴而引起失眠。建议在午时前后艾灸效果最佳。
夏季是最适合艾灸的季节。因为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而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互补,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三伏天为什么要艾灸?
中国有句古话叫冬病夏治,夏天治病能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艾灸、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根据穴位的主治病证,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药物注射、艾灸、埋线、刮痧、拔罐,或内服药物等,其中艾灸和穴位贴敷运用最为广泛。
“冬病夏治”三伏灸便是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艾灸具有温补、祛痰、行气、通经祛寒等穴位,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的效果。
女人经期可以艾灸吗?
中医专家表示,需辩证看待,因人而异。以下掌门师兄来为大家详细解说。从理论上来说:月经期是女人身体最亏虚的时候,这时让艾灸补补,也属正当时。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月经期艾灸不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艾灸可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并且艾灸也可以调理身体治疗痛经等病症。对于这个问题争议很大,每个专家有不同的说法。但是调理身体一定要以效果为准,作为冯存仁堂艾灸贴的创始股东,在接触大量的女性灸友后,总体反馈是经期艾灸效果不错!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艾灸根据不同时段,分为不同种类的艾灸,其中,在节气时节艾的灸称之为节气灸。节气灸可以根据该节气的气候情况来调理身体。例如,小满节气湿气不叫重,可以利用艾灸来祛湿等。那么,小满节气艾灸养生我们该注意什么?以下为您介绍小满艾灸穴位好处及注意事项。
小满节气艾灸养生 小满艾灸穴位好处及注意事项
小满节气艾灸穴位推荐:
肾俞、中脘、足三里、隐白
温和灸,每日一次,每次每穴艾灸10—15分钟,5月21日小满节气开始前3天施灸,一直灸至小满后5天结束。
肾俞
取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足三里
取穴:在小腿前外侧,膝盖凹陷处下方约3寸(4横指),距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
隐白
取穴:在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开0.1寸,红白交处。
小满节气艾灸好处
1、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夏季阳气旺盛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阳气旺盛,同样人体的阳气生发的最旺盛,但是很多人由于个人体质的原因或者疾病的困扰,可能阳气生发的并没有正常体质的好,所以这个时候艾灸可以疏通人体阻塞的经络,使得人体更好地适应节气生发的特点,阳气旺盛,自然就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艾灸神阙、关元、足三里可以很好的帮助你生发阳气。
2、冬病夏治的好时节
小满时节,阳气最旺,这个时候气候也变得越来越热,阳气生发的同时在体内潜伏很久的寒邪和湿邪往往也最容易出来,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艾灸的话,那么很容易就会让寒邪外出,尤其是冬天易发的疾病,这个季节艾灸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鼻炎、哮喘等冬季常犯的呼吸系统的疾病也有非常好的调理作用。这个时候艾灸大椎、神阙、足三里都有很好的驱寒保阳的作用,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症状,辩症施灸。
3、调理夏季常见病
因为小满时节,天气比较炎热,这个时候天气闷热潮湿,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很容易引发脚气、湿疹等疾病。这个时候艾灸阿是穴和丰隆、水分等穴位,可以帮助人体更好地预防乃至去除湿疹。
小满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很多人开始吃冷饮等凉性食物,导致人们经常会拉肚子或者脾胃不及,所以这个时候艾灸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位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健脾胃,理气血。
小满节气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时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着凉;
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温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时内不要洗澡;
灸后不要吃寒凉饮料、水果和海鲜;
饭后1小时不宜艾灸;女性经期不宜艾灸;
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状态下不宜艾灸;
灸后若有余艾,要用熄灭筒彻底熄灭或放入罐中盖严熄灭;
灸后若出现极大不适或病情加重,请前往医院辩证施治。
想了解更多小满节气知识,请关注》》》》2019年小满节气专题
小满节气相关推荐
2019小满节气谚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小满谚语农谚
2019小满节气短信祝福语 简短的小满节气祝福语大全
2019小满节气的特点 节气小满的气候特征简介
2019小满节气手抄报图片 24节气小满手抄报简单好看图集
2019小满节气的资料 二十四节气小满手抄报内容精选
2019小满吃什么养生 6样小满时节祛湿排毒食物食谱
2019小满养生食谱推荐 小满节气养心安神食物做法
三九天有些人的体质需要艾灸调理,但艾灸并不是说一次就能起到作用的,必须要有一定的疗程安排,而且多久做一次,需要做多少次,都是有讲究的。那么三九几天灸一次艾灸呢?三九艾灸要炙几次?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三九几天灸一次艾灸 三九艾灸要炙几次
一般前三天,每天灸一次,以后间隔一日灸一次,或间隔两日灸一次,可连续灸治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或一年以上。如果用于健身灸,则可以每月灸三五次,终生使用,效果更好。
所以,三九天艾灸至少艾灸至少6次左右。
不同穴位不同功效:
1、补中益气穴位:肾俞、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查找穴位,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穴位查询平台)。
穴位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2、五脏俱补穴位: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查找穴位,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穴位查询平台)。
穴位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
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灸通经活络。
艾灸后注意事项
1、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3、艾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4、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艾灸后多久可以洗澡?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做完艾灸后多久能吃东西?
通常情况下,艾灸后立即吃东西没啥大碍。只要艾灸完之后,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饮酒、及吃冷冻寒凉等食物即可。艾灸主要是通过温热之性起到活血的作用,主要是作用于机体表面的,没有太大必要担心吃什么食物。
三九天的一大调理方法就是艾灸,不过,和其他时节一样,三九艾灸也要讲究时间的安排,不能随便选时间。由于每年三九天时间可能不同,所以艾灸时间也是不同的。那么2020三九天艾灸的时间表是怎么排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2020三九艾灸的准确时间安排。
2020三九天艾灸的时间表 2020三九艾灸的准确时间安排
预灸:2019年12月12日至21日
一九灸:2019年12月22日至30日
二九灸: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8日
三九灸:2020年1月9日至17日
加强灸:2020年1月18日至27日
三九灸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在12月中旬左右可以开始首灸,之后每9天之后再完成一九灸、二九灸、三九灸和加强灸通常效果更佳。
哪些人不适合三九灸?
1、天灸对阳虚质和气虚质的人效果很好,但阴虚火旺体质者、湿热体质者不适合天灸,天灸所用都是性温通、温阳的药物,体质湿热的人一旦贴药,就像火上浇油。
2、呼吸道感染、咳喘伴有发烧、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的患者,禁用“三九灸”。不仅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3、患有心绞痛、心脏病的人,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人禁用“三九灸”。
4、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人,禁用“三九灸”。因为“三九灸”会加重心肺的负担,引起水肿、心慌、气急,严重的还会发生心衰。心肺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多见,所以老年人禁用“三九灸”。
5、皮肤娇嫩、局部溃破、长有疱疖、皮肤严重过敏患者,禁用“三九灸”。
6、孕妇、2岁以下的孩子,禁用“三九灸”。
三九灸和三伏灸有什么区别?
1、时间不同:三九灸是在每年冬天最寒冷的三九天使用;三伏灸是在每年夏天最炎热的三伏天使用。
2、原理不同:三伏灸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以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经络腧穴的进行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祛湿的作用。而三九灸根据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选择在冬季三九天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通过中药药物贴敷在特定治疗作用的穴位上,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
3、作用不同:三伏灸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在疾病缓解期的时候治未病,预防重于治疗。既可以除去刚刚感受的寒湿之邪,也可以去除体内久伏的寒湿之邪,从而改善体质,恢复健康。而三九灸疗法是三伏灸疗法的补充。三九灸,在三九天行天灸疗法贴敷穴位,以辛温药物敷贴特定穴位,可辛温散寒、活血逐痰,能使人体阳气更加充沛,温阳益气,健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