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已如离线之弦,正飞速向我们靠近,只有2天的时间就是小暑了,我们带来了一下小暑节气诗句希望这些诗句能清凉了整个小暑时节,也许你能体会到什么是清净自然凉。好了话不多少,我们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小暑节气的诗词都有哪些吧!希望你有不一样的收获。
小暑节气诗句 小暑节气的诗词都有哪些
小暑节气诗句 小暑节气的诗词都有哪些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宋代:刘克庄 久雨六言四首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唐代:武元衡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幸有心期当小暑, 葛衣纱帽望回车。——唐代:韩翃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宋代:方回 夜望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唐代:耿湋 登沃州山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唐代:独孤及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唐代:李频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宋代:晁补之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小暑日寄山甫二首
宋代:刘克庄
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插架签存先世旧,堆床笏美一时观。
远书且问平安好,前哲曾嗟嗣守难。了却台参早怀檄,暂归亦可小团栾。
偈颂二十二首
宋代:释道生
两曜劈箭急,一年弹指间。
始见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
通身寒暑无回互,笑倒当年老洞山。
《消暑》
唐代: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____高骈《山亭夏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____王籍《入若耶溪》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____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____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____范成大《喜晴》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____赵师秀《约客 / 有约》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____高骈《山亭夏日》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____陈文述《夏日杂诗》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____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____陶渊明《四时》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____司马光《客中初夏》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____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____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____李商隐《赠荷花》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____王安石《初夏即事》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____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____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____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____苏舜钦《夏意》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就是小暑节气,今年的小暑节气在7月7号,这样算来只有2天的时间了,面对这个即将到来的节气,很多朋友都有一些懵懂,小暑节气是什么意思呢?小暑节气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小暑节气的含义,后头还有关于小暑节气的其他内容敬请期待,小暑节气是啥意思来了解一下你就有数了。
小暑节气的含义 小暑节气是啥意思来了解一下
小暑节气的含义 小暑节气是啥意思来了解一下
7月7日是小暑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气候
小暑气候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前后,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小暑节气
小暑节气不穿上衣会更热
盛夏中,有些人喜欢光着上身乘凉,认为赤膊凉爽。其实未必如此。养生专家提醒,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时,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
专家解释,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还和皮肤辐射有关。当外界温度超过37℃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来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来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更加闷热。所以,盛夏时节最好不要光着上身。
专家建议,适当穿些衣物,一来可隔热,二来可以阻挡紫外线的照射。紫外线既容易产生热量,又容易造成晒伤。小暑节气,太阳距地面较近,晴天时空气中紫外线含量在一年当中是比较高的,因此,应该多加小心。
此外,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做些调整,以迟睡早起为宜。虽然个体差异很大,但大多数人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晚上10时至11时就寝,早上5时半至6时半起床;午饭后半小时进行短时午睡。此外,三餐及锻炼、用脑、休闲的时间均应明确。这种“定时”在夏季、尤其是盛夏时节尤其重要。
小暑
中暑的预防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诊,加强预防可以大减少发病率,中暑的预防应注意几点:
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
2、科学合理的饮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切忌节食。
3、做好防晒措施。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帽子、衣着宽松。
4、合理饮水。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中暑了怎么办
1、立即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有利于散热。
2、补充水及电介质。
3、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病人的头部太阳穴;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药物。
4、重度中暑病人除以上3点处理外,应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二十四节气中,大家都挺惧怕小暑和大暑的到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跟小暑大暑中的“暑”有关?小暑到底是什么意思,小暑天气会热吗?下面一一为大家解释这些问题,不过在解决问题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2020小暑是几月几日,只有知道2020小暑是哪天才能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哦。
2020小暑是几月几日 2020小暑是哪天
阳历时刻:2020年7月6日23:14:20,星期一
阴历日期: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六,星期一
开始时刻:2020年7月6日23:14:20,星期一
结束时刻:2020年7月22日16:36,星期三
小暑是什么意思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都是这样。小暑是每年的7月7号或者7月8号,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小暑三候指的是什么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
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
蟋蟀居宇指,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
鹰始鸷是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天气会热吗
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
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小暑时节养生保健四大注意事项
1、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2、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3、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4、不要贪凉冲凉水澡、少进冷食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殊不知,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在古代,人们对小暑这样炎热却美丽的时节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很多诗人用笔纪录下了关于小暑时节发生的一切,天气,景色,或者是一些事件等。下面我们来鉴赏一下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暑的诗句,即经典的有关小暑时节的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小暑的诗句 经典的有关小暑时节的古诗词一
《咏廿四气诗 小暑六月节》
唐代: 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小暑日寄山甫二首》
宋代: 刘克庄
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
插架签存先世旧,堆床笏美一时观。
远书且问平安好,前哲曾嗟嗣守难。
了却台参早怀檄,暂归亦可小团栾。
《十八日小暑大雨》
宋代: 韩淲
申祷山川便作霖,耘苗时候想田深。且欣小暑能如此,更愿新秋得似今。
早稻欲花将就实,晚禾成叶未抽心。天应不忍焦劳意,直自初栽已望阴。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代: 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二十四节气小暑的诗句 经典的有关小暑时节的古诗词二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代: 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宋代: 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登沃州山》
唐代: 耿湋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夜望》
元代: 方回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
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犹在,末俗何为路未平。
似觉草虫亦多事,为予凄楚和吟声。
想了解更多小暑节气内容,请点击进入》》》》》》小暑节气专题
小暑节气相关推荐:
小暑吃三宝贝习俗 小暑为什么吃三宝
24节气小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节气介绍
2019小暑节气如何养生 小暑时节生活起居5大要点须知
24节气小暑图片 最新二十四节气之小暑漂亮图集
进入小暑节气之后,我们就算是真正踏入了夏季,气温越来越高,我们的身体水分越来越少,如果饮食不当,没有及时补充水分,那么我们中暑的机会就会增加,而且还会诱发多种疾病。那么,小暑吃什么好,小暑吃什么养生呢?以下是推荐的小暑养生食疗配方,快点来看看吧。
小暑吃什么养生
藕
我国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早在清咸丰年间,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中医学认为,藕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热病烦渴、吐血、淋病等症。熟食则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固精的功效。
需要指出的是:煮藕时忌用铁器,以免引致食物发黑;没切过的藕可在室温中放置一周的时间,但因藕容易变黑,切面孔的部分容易腐烂,所以切过的藕要在切口处覆以保鲜膜,可冷藏保鲜一个星期左右。
黄鳝
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最近一段时间鳝鱼最为滋补,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人们爱吃脆嫩的鳝鱼片,在烹调时,只是在锅中爆炒几下就出锅。这样烹调鳝鱼,虽然味鲜美,但对人体的健康不利。因为黄鳝体内有一种寄生虫,如未熟透,就杀不死此虫。它进入人体半个月后,会使人的体温突然升高,并出现厌食,同时,在颈颌部、腋下及腹部皮下出现疙瘩。这就是发生了寄生虫感染。所以,炒黄鳝一定要熟透,以防引起感染。
绿豆芽
小暑节气的第三大宝是绿豆芽。常吃绿豆芽,能清肠胃,解热毒,利湿热,洁齿,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临床上用绿豆芽煎汤治疗疖疮、烫伤等外伤感染。绿豆芽中含有的核黄素可用来治疗口腔溃疡,还能调五脏、通经脉、解诸毒,可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食少体倦。
烹饪方面,炒豆芽时应热锅快炒,使维生素C少受破坏。绿豆芽性寒,烹调时宜配上一点姜丝,中和它的寒性。炒绿豆芽时加入一点醋,既可防止维生素B1流失,又可以加强减肥作用。
绿豆
绿豆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夏天人体出汗多,体液损失较大,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用绿豆煮汤来补充是最理想的方法。它既能够清暑益气、止渴利尿,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还能及时补充无机盐,对维持水液电解质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煮绿豆汤要控制好时长。由于绿豆的防暑活性成分可能主要以多酚类抗氧化物质为主,保持它们的活性,对于绿豆的防暑功效十分重要。在煮制中应盖上锅盖,尽量减少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同时,煮制时不妨把煮沸10分钟之内的汤取出单独饮用。
新米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小暑养生食疗配方推荐
粥类食疗食谱
丝瓜粥
丝瓜100克,粳米250克,食用油10克,精盐3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丝瓜粥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瘘、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等病症。
扁豆粥
粳米250克、白扁豆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扁豆粥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夏季中暑所致的吐泻、食欲不振等病症。
冬瓜赤豆粥
冬瓜500克去皮切丁,赤小豆30克。先将赤小豆加水煮沸后放入冬瓜和冰糖适量同煮成粥。有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止烦渴之功效。
汤类食疗食谱
冬瓜荷叶老鸭汤
冬瓜500克、鲜荷叶半块、老鸭1只,姜2片。各物洗净,冬瓜切厚块,鸭斩块,汆水捞起;适量清水放入煲内烧开,放入所有材料煮沸,转中小火煲两个小时,下盐调味食用。清热解暑、益胃生津。
冬瓜绿豆排骨汤
绿豆洗净,提前浸泡1~2小时;冬瓜洗净,去瓤,无需去皮,切厚块;排骨洗净,斩块,汆水捞起;将8碗水倒入煲内烧开,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饮用。功效:清热解暑,减肥消肿。
绿豆百合薏米汤
绿豆50克、百合20克、薏米100克、冰糖适量。薏米和绿豆洗净,提前浸泡2小时;百合洗净;将薏米、绿豆和百合放入煲内,倒入适量清水煮沸,改文火煲40分钟,下冰糖煮至融化即可。清热养阴,健脾祛湿。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跟多关于24节气的节气,因为古代唯一识别气候的也就节气了,所以人们会对节气特别关注。那么,古人写下了哪些关于小暑节气的诗词呢?你读过哪些诗经中描写小暑的诗句?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那些比较美的有关小暑的古诗吧。
关于小暑节气的诗词 诗经中描写小暑的诗句
《诗经小雅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奚其适归?
冬目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谷?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暑节气相关推荐:
二十四节气小暑的诗句 经典的有关小暑时节的古诗词
关于24节气小暑的图片 2019小暑节气创意插画图片
古人小暑节气诗词唯美 8首描写小暑美好景象古诗鉴赏
关于小暑养生祝福语 2019小暑养生知识提醒问候语
描写小暑的祝福语 2019小暑祝福语一句话优美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