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并不是年年都有的,这就导致了2月29日出生的人并不是年年都能过生日的,那么2月29日出生的人几年过一次生日?这就要看几年才有一次2月29日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2月29日几年能过一次生日的详细介绍。
2月29日出生的人几年过一次生日 几年才有一次2月29日
按照农历 年年过。按照公历四年一次
特殊的生日
「特殊网友」留言说,自己家里只会过农历生日,但是他偏偏却在闰五月出生,因此「每19年才有一次闰五月能过生日!」此外还有一名网友更惨,「闰十月出生,家里的老人告诉我,这辈子你只能过一个农历生日,就是出生那天。」
因为闰月在10月非常稀少,「21、23、27、28、32、34和38世纪」都不会出现闰十月,而且从2020年开始往前算200年,只有19世纪1870年(庚午年)和20世纪1984年(甲子年)2次发生闰十月,下次闰十月将会在22世纪2166年出现。
闰年计算
2017年经过研究,闰年的计算应该如下:
口诀1:4年1闰,400年97闰,3200年(97*8-1)闰,86400年(27*(97*8-1)+1)闰(20926闰)
口诀2:4年1闰,128年31闰,86400年(675*31+1)闰(20926闰)
一个回归年,H=(365*24*3600+5*3600+48*60+46)秒=31556926秒=15778463*2秒
1天 D=86400秒=43200*2秒
一个回归年=H/D天=15778463*2/(43200*2)天=365.2421990740740740740740740740....天
4年一闰:365*4+1=1461天=15778800/10800天
4个回归年为(15778463/43200)*4=15778463/10800天
4年一闰,公历比回归年时间多337/10800天
增加百年不闰400年再闰规则后:
400个公历年天数为365*400+97=146097天=15778476/108天
400个回归年为(15778463/43200)*400=15778463/108天
公历比回归年时间多13/108天
增加3200年不闰规则后:
3200个公历年天数为365*3200+97*(3200/400)-1=1168775天=31556925/27天
3200个回归年为15778463*3200/43200=15778463*32/432=31556926/27天
公历比回归年时间少1/27天
增加86400年再闰规则后:
86400个公历年天数为365*86400+(97*8-1)*(86400/3200)+1=365*86400+775*27+1=31556926=852037002/27天
86400个回归年为15778463*86400/43200=15778463*864/432=15778463*54/27=852037002/27天
公历比回归年时间少0天
结论:一天定义24小时即86400秒,需要86400年一个循环才能消除公历和回归年时间差。
(365*24*3600+5*3600+48*60+46)=31556926秒(15778463*2)
1天=86400秒;(43200*2)
一个回归年等于15778463/43200天=365.2421990740740740740740740740....天
4年一闰:365*4+1=1461天=15778800/10800天
4个回归年为(15778463/43200)*4=15778463/10800天
4年一闰,公历比回归年时间多337/10800天
增加128年不闰后:
128个公历年天数为365*128+128/4-1=46751天=31556925/675天
128个回归年为(15778463/43200)*128=15778463*2/675天=31556926/675天
公历比回归年时间少1/675天
增加86400年再闰规则后:
86400个公历年天数为365*86400+31*675+1=31556926天
86400个回归年为15778463*86400/43200=15778463*2=31556926天
公历比回归年时间少0天
结论:一天定义24小时即86400秒,需要86400年一个循环才能消除公历和回归年时间差。
口诀:4年1闰,128年不闰,86400年再闰。
民国这段时间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时期,有人说民国时期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有人说民国时期战乱不断生灵涂炭;但是也有人说,民国时期是自由与激情共进,人才辈出的时候。也许我们现在对于民国的认知还是很片面的,但是这不能阻止我们探索的脚步,民国从哪一年开始的?国民时期有什么特点?民国时期一共有几年?下面我们穿越国民时代。
民国从哪一年开始 民国时期一共有几年
中华民国纪年以1912年为开始 以1949年为终,共38年.
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孙中山在南京宣布解职,参议员随即于2月15日全票选举袁公继任,袁任命唐绍仪为内阁总理,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29日,组阁完成.新朝初建,南北统一。最终于1912年8月25日在同盟会的基础上组建了民国第一大党,国民党。在随后的大选中,国民党大获全胜,获得参众两院841席中的392席,成为国会第一大股东。国民党选举获胜,袁世凯于1913年10月10日上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经各省代表召开的“行政会议”,袁指定成员参加的“政治会议”、“约法会议”,以及一些列运作,一部完全符合袁世凯意图的《中华民国约法》终于在1914年5月1日问世。
国民时期的政府变更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此后,到1949年为中华民国时期。中间经历了几届政府:孙中山临时政府(1912年1月~3月),首都在南京;北洋政府(公元1912年~公元1928年)首都在北京;南京国民党政府(公元1928年~公元1949年)首都为南京。其中北洋政府时期,执政的北洋军阀变换频繁,从袁世凯到段祺瑞,再到曹锟和张作霖。
中华民国的特点
中华民国(1912——1949),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
中华民国简称民国,是孙中山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时正式和公开提出来的。
1904年秋,孙中山在美国发表的英文著作《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当中旗帜鲜明地率先提出:
中国未来新生的共和国当以“中华民国”为国号;只有“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
——这是“中华民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1905年8月,孙中山将此前所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誓词作为同盟会宗旨写进《中国同盟会总章》,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的政治纲领。就在此时,他最终为将来新生的共和国确定了“中华民国”的国号。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创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明确表示:
“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
表明中华民国政府之设立,完全是为了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管理国家,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应该属于全体国民。
国旗与国徽
民国初期采用铁血十八星旗,五色旗,后再全国推广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国徽有三款,北洋政府的十二章国徽,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国徽及汪伪南京国民政府的修改版青天白日国徽。国歌一般指的是北伐成功后的《三民主义歌》。但在升国旗的时候使用《中华民国国旗歌》。
国家领袖历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自1911年孙文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起,至1949年10月1日止,正式担任过中华民国总统职务的有:
孙中山(1911年12月29日---1913年10月10日 政党或派系:中国同盟会)
袁世凯(1913年10月10日——1916年3月22日;1915年12月12日——1916年6月6日 政党或派系:北洋军阀)
袁世凯(1915年12月12日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黎元洪(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1922年6月12日——1923年6月14日 政党:进步党、研究系)
1917年张勋在7月1日至发动政变,宣布清朝复辟。7月12日黎元洪政权遭段祺瑞的“讨逆军”推翻。
1922年6月12日黎元洪复任大总统
冯国璋 (1917年7月6日——1918年10月10日 政党或派系:直系军阀)
1917年7月6日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大总职
徐世昌 (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 政党或派系:皖系军阀)
曹锟 (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 政党或派系:直系军阀)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其推翻,后无担当此职者。
蒋介石(就任时间:1948年5月20日——1949年1月21日 政党:中国国民党 副总统:李宗仁)
1949年1月21日蒋发布“引退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理总统。
李宗仁(就任时间:1949年1月21日——1949年10月1日 政党:中国国民党副总统:无)为代行职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总统法律上取消职权。
历史被铭记往往有着他独特的印记,抗美援朝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但是我们现在依然能 清晰的看到曾经的那段岁月的痕迹。现在很多50年之后出生的人,名字都有了“抗美”或者是“援朝”的印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抗美援朝是哪一年开始的,后来抗美援朝打了几年?下面就我们就开始了解那段历史。
抗美援朝是哪一年 抗美援朝打了几年
抗美援朝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一共3年。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部队伤亡情况
据有关统计,中国为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共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战费62.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时的25亿美元)。
美国官方公布美国人在朝鲜战争中的作战减员共计142091人,其中阵亡33629人,负伤103284人,失踪或被俘5178人。美国在朝鲜战争纪念墙上公布的数字为阵亡54246人,失踪8177人,被俘7140人,伤103284人,总计172847人。美国在战争中的战费支出是400亿美元,消耗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1953年8月14日公布,从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歼敌(包括毙、伤、俘)109.3万余人。1953年10月23日美联社公布的“联合国军”伤亡总数是147万余人。美国与韩国官方公布各自作战减员数字总和为113万余人(不包括其他“联合国军”作战减员)。
抗美援朝物资真相:霍英东为大陆冒险“走私”
“霍英东靠朝鲜战争时走私起家。”这句话,在一个大范围内已经流传了三四十年。作为主角的霍英东,曾在他八十岁生日到来之时接受媒体采访,辟谣称:“当年我不是走私。”
朝鲜战争1950年爆发。联合国通过了对中国实施封锁制裁禁运的条约。英国殖民管治下的香港,跟随英国政府加入禁运。前线十万火急,中国政府开展了海外组织抗美援朝物资的工作。物资方面,香港有商人采购到了,但却无法运到大陆。在这种情形下,有人想到了霍英东。
霍英东回忆说:“当时全香港大概只有我有这么多船,还有一批伙计,而且我自己是水上人,熟悉港口情况和水情。所以他们找上了我,要求我用船把那些物资运到大陆。我只是负责运输,收取运输费。”
就这样,霍英东开始了运送抗美援朝物资的工作。霍英东清楚记得:“从1950年到1953年的3年间,我们几乎晚晚开工,没有一天停止过,白天要联络、落货,晚上开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我们加班抢运到蛇口,一天都没有耽误过。”“当时,我们运的物资有黑铁皮、橡胶、轮胎、西药、棉花、纱布……但从没有运过军火枪械。”
行动当然是有风险的。霍英东不讳言,当时是要“派”的,海关、水警都要“派”,“派”了就会“安全”一些,但也不是完全“安全”。有一次,船队中最大的一艘英国制渔船“黑猫”号被水警截获了,霍英东作为船东被告上法庭,但当时船还在港水域,没有什么可以入罪的,结果,“黑猫只是被控黑夜航行没有开灯,罚款两百元了事,船货发还。”
霍英东说:“如果说当时我是为了支持抗美援朝、打破封锁禁运,那是骗人的,我没有那么高的认识。但说当时我一点认识、一点想法也没有,也不是事实。”
霍英东同样不讳言,三年的“海上运输”,为他带来了一定的金钱回报,但那些钱不是“易赚”的,那段期间,他起早摸黑承受风险、担惊受怕,人瘦得只剩下不到一百磅。
而更大的代价还在后头。港英政府在法律上难不倒霍英东,就在政治上孤立他,对他进行打压。霍英东当年曾与“船王”董浩云联手投得葵涌一至四号货柜码头,但港英政府立即开出附加条件,要他们保证一年有二十万个货柜;中区“地王”旧海军船坞拆建卖地,全球招标,霍英东第一个中标,港英立即改卖地条件,不卖。当时,所有港英政府的官式活动或上流社会活动,以至捐款兴医助学的善举,霍英东都被排斥在外。
2000年10月25日,北京盛大纪念抗美援朝五十周年,霍英东是唯一被邀请出席的香港人,而且坐上了主席台。“当年我或许还不是很清楚,但今天我可以清楚的知道:我是做对了。对这一切,我无怨无悔。”
国家储备肉的存在是为了防止在特殊情况下,猪肉价格出现明显变动。近来,因为一些情况各地猪肉价格又出现了大幅上涨,所以国家再次启动该政策。那么,一般国家储备肉几年一更换?国家储备肉最久冻多久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国家储备肉几年一更换 国家储备肉最久冻多久
无论是储备肉还是储备粮,都实行轮储制度。也就是说,每隔几个月就会把储备农产品投放到市场上去卖,同时购入新农产品进行储备,以此确保储备品的新鲜。
据了解,冻猪肉原则上每年储备3轮,每轮储存4个月左右。冻牛、羊肉原则上不轮换,每轮储存8个月左右。活畜原则上每年储备3轮,每轮储存4个月左右。
也就是说,国家储备肉随时都在进行轮换,你吃到的肉最长时间也只冻了4个月左右。
储备肉是指国家用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引发市场异常波动和市场调控而储备的肉类产品。
储备肉包括两部分:一是储备的活畜(含活猪、活牛、活羊),二是储备的冻肉(含冻猪肉、冻牛肉、冻羊肉)。
在营养价值方面,储备肉的营养跟新鲜肉没有太大差异,完全可以放心吃。毕竟是用于国家战略储备做的,如果真的有问题,也就没有储备的必要了。
关于国家储备猪肉质量
国家储备肉定点生产厂,所生产的冻白条肉质量须符合GB9959.1-88〔带皮鲜、冻片猪肉〕国家标准(增加不带板油);分割冻猪瘦肉须符合GB9959.4-88〔分割冻猪瘦肉〕国家标准二级。
加工厂质量检验机构完善,实行主任兽医师质量负责制,并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有一定数量的、获得卫检师合格证的卫检人员。
应检工序齐全,检验方法应当符合农业部、卫生部、外贸部、商业部的《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和其他有关规定,规格分级正确。
加工厂应当具备与生产品种、规模相适应的检验设施,完善的仪器设备;旋毛虫检验和肉品化验室设备要符合有关规定。
肉品检验后,应当按《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中有关规定处理产品,并有相应处理设施和监督检查制度。
检验人员要符合《兽医卫生技术(检疫、检验、化验)业务技术等级标准》规定的三级以上标准。
承担国家储备肉任务的冷库,必须设专职的卫检人员对入库的商品进行严格的验收,查验随车检疫证明,查验车内卫生及肉表卫生,测试车内温度和肉品温度。肉品中心温度高于-8℃时不得直接进入冷藏库。
事业情况
2020年尾金鼠年,对1986年炉中火命的人来说可为是上升期,本来他们在胆子很大,目光长远,在今年会遇到自己的机遇,如果可抓住都可让自身激发起无限的潜能可得到事半功倍事情,有好的成绩。
财运情况
对1986年炉中火命的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存在,而在2020年的事业上升,也让正财的收入提高了不少,如果1986年炉中火命的人愿意思考愿意努力,都可顺利用到其他方式赚到工资以外的钱财。
爱情情况
在2020年的爱情运势不错,不管爱情还是婚姻,都没有多少矛盾,之前的误会都会在今年越来越好,单身的1986年炉中火命也会遇到自己的另一半,而结婚的1986年炉中火命的人在今年也会迎来回归自己的家庭,让一切都顺利美满。
在中国的节日中,有一个节日我们无法忘记,也绝对不能忘记,这个日子就是日本战败投降日,不仅预示着日本抗战胜利,更是对抗战中所遭受伤害的反思,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是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那么,几年几月几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日是哪一年哪一天呢?快随一起来了解下吧。
几年几月几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日是哪一年哪一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日是每年的8月15日。
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具体过程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各国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
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予以拒绝,并先后三次扩军动员,准备进行本土决战。
当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
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8月17日,日本天皇发布敕谕,命令所有武装部队停止一切战斗行动,向同盟国投降。1945年8月19日,日本大本营的十六名代表根据麦克阿瑟的命令抵达马尼拉,听取有关盟军进驻日本本土和签署投降书的指示,并接受由同盟国拟定的投降书文本。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04分,受降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军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等日本投降代表团11人代表日本向盟国投降。由美国、中国、英国、苏联以及其他对日作战的战胜国受降。此后,驻海外的日军陆续向盟国投降。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了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中国陆军司令何应钦在南京陆军司令部礼堂接受日本侵略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递交的投降书。
整个八年抗战,中国军民英勇作战。在敌后战场歼灭日军52万余人、伪军118万余人,合计171万余人。正面战场歼灭日军约53万余人。两个战场合计歼日军105万余人,伪军118万余人,总计223万余人。
连同投降日伪军232万余人,中国战场共歼俘(包括受降)日本军事力量455万余人(其中日军232万余人,伪军213万余人),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损失约占其总损失的70%。
中国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各国广大人民与海外爱国华侨的同情和支持。得到了苏、英、法、捷、比、美等国物资上的援助。一些国家和组织还派出了军事、医疗等等方面的志愿人员,直接参加了中国的抗战,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他们!
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胜利,不仅扞卫了中华民族的生存,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坚持长期抗战,粉碎了日本的战略企图,打乱了日本发动战争的时间表。
按照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初期的企图,要求速战速决,迅速灭亡中国,然后掠夺中国丰富的资源,以中国为“兵站基地”,“北进”侵略苏联,“南进”对英、美作战。
但中国的持久抗战,使日本陆军主力陷于中国。当德国于1939年9月在欧洲发动战争时,日本虽想乘机扩大侵略战争,但是,力不从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才以部分兵力发动太平洋战争。这样,中国的抗战就为盟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同时,中国拖住了日本陆军主力,就使日本用于南洋作战的兵力大为减少,减轻了盟国在太平洋的压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处于两线作战的困境,因此日本对苏作战的企图始终未敢付诸实施。中国的抗战是使苏联避免两线作战的重要因素之一。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第二年开始以每年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新中国重新将抗战胜利纪念日定在了每年的9月3日。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