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中元

2020/4/1 16:11:21
万年历日历:中元知识
中元知识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吗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吗?中元节是几月几日?今年中元节是几月初几?这样的问题很多,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大家对于中元节的时间是不了解的。其实,今年的8月25日就是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节到了。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同时这天你也要注意,这是民间的鬼节到了。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吗 今年中元节是几月初几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有一些地方是七月十四中元节)。今年的8月25日就是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节

中元节也叫作鬼节,七月半,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七月十四日),即是民间的“鬼节”,在佛教中被称为“盂兰盆节”,这一天也是一年一度的“佛欢喜日”。民间的鬼节与佛教的中元节、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

民间的“鬼节”

七月十五之所以为“鬼节”,大概是因为人们要在七月初一到十五这半月里给先人烧纸钱和祭祀,这种人魂对话的气氛,使得人们产生了鬼的节日之说。中国民间鬼节中,七月初一为开鬼门,死去的先人就要魂归人间,检察后代们是否善恶,后人也要乘机祭祀他们;七月十五,为鬼节。过了七月十五,就关鬼门了,七月三十之前,如果有人还没有祭祀自己的先人,他的先人就要游魂人间。

民国时,城隍庙香火鼎盛,人们在城隍庙焚化纸锭。前一夜,乡村妇女纷纷汇集城隍庙,席地而坐,烧香念佛。民间祭祖一如清明,只是以馄饨代替团子。桐乡县东南部与海宁市西北部农村,七月半吃馄饨。

建国后,“伴城隍”等活动被废止,但民间祭祖、吃馄饨等习俗仍延续。如今,云南一些地区的民间仍有七月半烧纸钱、泼水饭等习俗,还传民谣曰“六月二十四的水,七月半的鬼”;另外,也是一些野生菌类和薯类生长的时令标志,民谚“五月端午,鸡枞拱土;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烂;九月十三,鸡枞烂滩”说的便是。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元节为什么吃鸭

在部分地区有着鬼节必须吃鸭子的习俗,究其原因有着这样三个传说:

古籍说: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可惜过 不了奈河,于是用鸭子拖魂过河,所以是吃鸭不是吃鸡。

鸭子是用来祭拜用的祭拜祖宗时,所用的纸钱、衣物是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的,所以,鬼节时一定要吃鸭子。

鸭属寒,盛夏吃正合适。广西有吃鸭子的风俗,“鸭”就是“压”,吃鸭子就能压住这天上来游走觅食的鬼魂了。

中元节烧纸要注意什么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金纸种类

金纸种类繁多,加上还有专神专用的,不下十余种,一般来说一定会有天公金,给玉皇大帝的,拜任何宫庙都一定先拜天公炉,所以必然先烧天公金给最大的老板玉皇大帝。寿金,给天上神明用的,上面印有福禄寿三仙的金箔。刈金(四方金),给在人间与人类亲近的神明、祖先使用,上面只有金箔。

有的纸钱会用细红纸扎起来,那是补运(财)的,千万别扯断,整叠放下去烧,散了就补不起来了!纸莲花是用来度化冤亲债主的;有的金纸上面印上实物图案,是象征焚化后会变成物资给予灵体补给。

二、烧纸程序

香烧到三分之一时,即可烧纸钱,先拿起放在供桌上的纸钱向神明禀告姓名、生日、住址、答谢神恩等,在纸钱上写上自己的资料后,即可到金亭焚化。焚化时先从大张的开始烧,因为越大张的是给职级越高的神明。

三、不要搅碎

有时纸钱太多塞满了不易燃烧,此时可以小心翻动让空气流通助燃,但不要搅碎金纸,以保持“票面完整”。


关于中元节的传说

我国的传统节日总是有很多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可能是该节日的起源由来。近期我们将迎来一年的中元节,那么,关于中元节的传说有哪些?中元节是关于谁的故事呢?中元节又叫鬼节,是不是与该故事有关呢?下面为您讲讲中元节的故事。

关于中元节的传说 中元节是关于谁的故事

关于中元节的传说一

每年农历7月14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叫盂兰盆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在俗称的盂兰盆节。盂兰盆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倒悬”指的的是释迦十大第子目莲的母亲死后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目莲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现在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农历7月举行普渡会,也叫鬼节。一般来说古时候都不愿在这个月作嫁娶等重要事。

关于中元节的传说二

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鬼节这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关于中元节的传说三

据说修长城的时候,秦始皇总嫌修得慢,催命似的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把民工们给逼得没黑带白日地干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不论啥天气,不管啥季节,都不许停工。累死病死的人海了!弄得家里没人管,地也没人种,一片一片的良田变成了荒野。真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啊!

尽管这样,秦始皇还是嫌慢。他怀疑监工的人不忠,就派自己的亲支近脉带着圣旨到工地去传旨监工。长城可长了,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中间分了好些段。秦始皇把家族人往各工段分完之后,还剩山海关一段没人可派了,就把他自己的三闺女派去了。

这个三闺女长一脸大麻子,特别的丑,人们在背后都管他叫“麻皇姑”。别看麻皇姑长得寒碜,心眼儿可特别好,有一付同情穷苦百姓的好心肠,对她爸爸大兴土木修筑长城,打心眼儿里反对,可又敢怒不敢言,只好在心里头憋着。

这个麻皇姑接旨之后,在许多宫女、随员的护送下来到长城东段的山海关工地,立即宣读了圣旨,又张贴出告示。告示上的“许可日干夜休要管春种秋收”这句话,可救了命啦!民工们跳着脚地欢呼:“皇上开恩了!皇上开恩了!”从这天起,民工们白天干,祓间休,累可歇,病可医春秋可以回家种地。原来那些监.工的再也不敢按老例去对待民工了。

过了两年,秦始皇从各工段的奏本里发现顶数山海关一段的进度慢。怎么回事呢?莫非是闺女软,女流之辈压不住阵?

于是,秦始皇亲自出马,来到长城最东段工地察看。查来查去,查到了毛病,原来是麻皇姑给篡改了圣旨,把“不许日干夜休,不管春种秋收”改成“许可日干夜休,要管春种秋收”。这一下子可把秦始皇给气得直翻白眼。叫来闺女一问,麻皇姑承认了,还把秦始皇的残暴无道兜了个底朝天。秦始皇眼珠一瞪,上气不接下气地对随从说:“杀!杀!把她给我杀了!”

麻皇姑被杀的原因传到百姓的耳朵里,大伙才闹明白这两年能缓缓气活过来,不是皇上开的恩,原来是麻皇姑用脑袋给换来的。百姓的心里产生了对麻皇姑的无限崇敬和怀念,就把她七月十一来到工地的日子,七月十五被杀的日子牢记在心里。

每年到这两天,百姓们就成帮搭伙地到麻皇姑的坟前去祭奠,离坟地远的就在本地立上麻皇姑灵牌来祭奠。一来二去的,这两个日子就成了麻姑节了。后来,长城东段这一带的人们借这节日也来祭奠本家死的人, 就成了鬼节。


中元节可以去寺庙烧香吗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语说“七月半,鬼乱蹿”,七月十四、十五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候有经验的老人就会告诉晚辈,鬼节到来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比如不要晚上外出,不要挂风铃招鬼。那么,中元节可以去寺庙烧香吗?你想知道中元节能烧香拜佛吗?下面小编就要放大招了!

中元节可以去寺庙烧香吗 中元节能烧香拜佛吗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你信佛那么是可以去的!如果你不信佛最好还是不要去了,因为民间自古就有中元节不去寺庙,不夜宿残破古庙的说法。

因为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是我国佛教中两个最大的节日之一,又称为僧自恣日、佛欢喜日,是佛教徒举行供佛敬僧仪式及超度先亡的节日,也是敬拜菩萨祭奠祖先的大节日。这一天佛教寺庙中会举行超度历代宗亲的法会,根据戒律的要求,僧尼在每年农历的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必须结夏安居。另外,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

去寺庙要注意什么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心诚:首先心要诚,去的前一天要净身沐浴更衣,女性来例假不能去。

2、上香:买香的时候不能说买香要说请香,掏钱的时候一定是自己掏,不能借别人的香火钱,进寺庙只需烧一柱香(3根即可,以免引起火灾;上香时候香举得高度和额头一般高即可,香点燃后猛的向上一提火即可熄灭不可用嘴吹熄。先上香后拜、也就是上完香后就可以跪下磕头了。

3、尊重佛祖菩萨:进门时候一般是男左女右,也就是说男的走左边女的走右边,进大厅时不可走大门正中间要走两侧,寺庙的门槛是不可踏的,听说门槛是佛的肩膀,一定要抬高自己的脚不要踩着门槛。另外不可对高大尊敬的神像指指点点,那是对神仙的不尊重,更不可以大声喧哗,与拜佛无关之事不要在神仙面前讨论;以表对菩萨的心诚及尊重(当然不知者不罪。

4、许愿:佛祖会满足每个人许下的愿望,许了愿一年实现后一定要还愿,感谢菩萨显灵。许愿可许保平安延寿之类的愿望千万切忌不可随便许发财的愿,(这一点上网查查就明白了我也说不清楚。还有就是不可随便乱许愿,许了又把它抛到脑后,如果你没把握还愿就千万别随便许愿。拜神的时候你想的是什么或者你身处何境那么你求的签也就印证了;也就是说你有难处佛祖会给你点化,不知所措会得到菩萨指点,你的为人及你的心理佛祖都会在签上显灵。许愿一般在上午的10:00--11:00是最灵的。

5、功德:也就是说只要你拜了就有功德,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功德箱内丢些香火钱,钱不在多少自己自愿随便;如果没有、佛祖不会计较只要你来拜了就有功德。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每位神仙都可以拜到,如果时间不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拜。

6、拜完菩萨后:拜完神仙后可以请些经书回来学习(经书则无价之宝。还可以请些玉珠及护身符,还有人请观音菩萨,如来佛祖还有财神等......。我们出门的时候一定要走偏门。我们回来后就要把我们请回来的神仙安置好,神仙佛祖菩萨千万不能放在我们的卧室内,否则沾了邪气就不灵了,以及我们请的护身符玉珠都要找个干净的地方放好;佛祖喜欢清静。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入寺须知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

①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具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②拜佛——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

以上录自《礼敬佛陀》

其实,还有更详细的要注意的地方,你有空可以自己看下这本书

③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自可随便坐看,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④拜僧——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礼,不必再继续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⑤法器——寺中钟鼓鱼磐,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不可戏动。

⑥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先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新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中元节为何不能出门

今年的鬼月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现在打开手机你会发现现在已经是农历七月了,所以这时候你还敢在深夜加班独自回家吗?尽量还是不要吧,因为古时候根据流传下来的经验,中元节最好不要出门,尤其是夜里不要在外面游荡。那么,中元节为什么不能出门?下面来看看你中元节是怎么来的你就知道了。

中元节为什么不能出门 中元节是怎么来的

中元节为什么不能出门 中元节是怎么来的

在中国民间的传统观念中,农历七月是地府鬼门大开的时候,万鬼都从阴间来到人间,探视亲友子孙或寻求供奉。

因此,在传统观念中,这段时间中的一部分“鬼”被认为是与现世的人们有着血缘联系的祖先的灵魂。这些“鬼”是需要各家各户祭祀的。

当然,被放出来的不会只是“祖先鬼”。中国传统的清明与中元都祭祀祖先,但中元这个“鬼节”与清明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但旨在让故去的先人早日解脱超生,而且还顾及孤魂野鬼。所以“普度亡魂”也是这个特殊日子的关键词。

有鬼门大开的时候就有鬼门关闭的时候,按人的逻辑来说,鬼也不会在人间停留太长时间。一种说法认为,在接受祭祀和供奉后,鬼们会在农历七月底返回阴间;而另一种说法就大大延长了鬼在人间停留的时间,该说法认为七月半是“放鬼之时”,经农历十月的寒衣节,再到次年的清明才是“收鬼之时”。所以,按照这两种不同说法,鬼们可能要在人间停留一个月或者半年多的时间。

中元节是怎么来的

中元节是怎么来的

“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以及与之相关的祖灵崇拜。古时由于生产能力与认识水平有限,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的确,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起先是天子诸侯的事,然后自上而下影响到民间。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礼记月令》中写到在孟秋(农历七月),“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对于祭祀亡灵,是个很好的选择。

如何给鬼过节:中西方鬼的待遇

如何给鬼过节:中西方鬼的待遇

正是因为中西方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对鬼的想象不同,这也就造成了鬼在两边过节时会享受不同的待遇。一般来说,在中国的鬼主要是接受供奉、祭祀;而西方的鬼则被人们引导离开,人们生怕“鬼上身”。

中元节节俗本就以“礼敬亡灵”为中心,食物祭品自然是少不了的。而在西方,虽然鬼在人们眼中并不“亲切”,但在“鬼节”喂饱被放出来的鬼们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为鬼供奉食物就成了中西方鬼节的相似之处。

灯,也是“鬼节”的一个重要道具。一提到万圣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南瓜灯。事实上,关于南瓜灯至少有两种说法。其一是人们挖空了南瓜又刻上鬼脸、点上烛火,用来驱散鬼魂;另一种说法是,南瓜灯中的烛火是鬼魂点上的,试图骗取人们上当而跟着鬼魂走,于是活着的人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个嘲讽的脸,用以调笑鬼魂。

西方万圣节:欢乐活泼,娱乐为主

如何给鬼过节:中西方鬼的待遇

万圣节的由来是在公元前500年时,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人们相信,往生人的亡魂会在10月31日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并在活人的身上找寻生灵替身,以获得再生的机会。当地居民因为担心鬼魂来夺取自己的生命,故当10月31日到来时,会将所有灯光熄掉,使得鬼魂无法找寻到活人,并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将鬼魂吓走。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变得含有喜庆的意味。因此现在象征万圣节的妖怪及图画,都变成了古灵精怪的模样,如番瓜妖怪、巫婆等。喜爱发挥创意的美国人,在这一天则极尽所能将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样,特别是孩子们会穿上每年不一样的万圣节服装,拎着南瓜灯的提篓去挨家挨户地讨糖,说着“trick or treak”,这些都让鬼节变得趣味多了。这也是万圣节得到很多人喜欢的原因啦!


中元节上坟时间

中元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所以在中元节这天是要上坟的,只不过上坟的时间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在这个忌讳颇多的七月十五中元节。那么,中元节上坟时间什么时候最好呢?中元节上坟可以提前吗?以下是带来的中元节上坟禁忌事项,快点来瞧瞧吧。

中元节上坟时间

中元节上坟时间在9:00-15:00最好。

去坟地的时间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十月初一的时候,天亮的比较晚,太阳落山却比较早,9:00-15:00这段时间内,是一天中阳气比较旺盛的时段,会加强自身阳气。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中元节上坟可以提前吗

中元节不可以提前上坟。

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这一天鬼门关才会释放全部鬼魂,让他们重返阳间与亲人相聚,所以民间在这一天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如果大家在中元节之前上坟祭祀,那么亲人的鬼魂还没有返回阳间,自然也就收不到你的心意和祈祷啦。当然,各地都有一些当地的习俗,如果你们那个地方是可以提前上坟的,那肯定要尊重当地的习俗提前进行上坟祭祀活动。

民间中元节上坟的时间、具体步骤等等,因为地区的文化差异,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中元节上坟的时间普遍是这个时候:如果要去墓地上坟祭祖,最好选择在上午的时间,而且一定要在正午12:00之前完成祭祖仪式。如果不能上坟的,就要在晚上9点之后,找一个大的十字路口烧纸钱。还有一些地方,从傍晚五点半天黑之后开始,一直到深夜。

中元节祭祀先祖的场地可以在:1、墓地;2、寺庙;3、道观;4、祠堂(家庙);5、遥祭。

中元节上坟有什么讲究

1、先在列祖列宗的坟堆上,摆好饭菜、碗筷、酒杯、茶水等供品,然后在坟堆前上三柱香。

2、给看坟的土地神摆好供品后,再烧一份黄纸,此俗叫做“拜土地神”,亦叫供奉“看坟神”。用以感谢他一年四季守护坟地,保护列祖列宗平安无事。

3、香烧至半柱时,在列祖列宗的坟堆上,烧掉事先准备好的纸钱和衣物。并留少许钱物,分别在其他坟堆上烧掉,唯恐别的鬼魂在上坟人走后,到列祖列宗坟堆上抢钱和衣物。

4、三柱香烧尽时,撤掉供品,并将供品向坟地四周抛撒,此俗叫做“拜四方”。意思是给那些人去上坟的远亲近邻抛撒吃的,不让他们在上坟人走后,到列祖列宗的坟堆上抢吃的。

5、扫墓时穿黑色衣服庄重肃穆,不宜穿大红大绿的衣服,穿素色衣服比较适宜。

6、命理比较弱的人,最好不要单独一人去坟地,最好请身旺的人士陪同。特别是需要合葬、迁坟的话,最好预先有一些防护措施。

7、扫墓回来之后,大部分人都感到有些疲劳,这时,应该洗个澡,换一换衣服。按古代习俗,在进家门之前要跨火盆,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驱除阴气。

中元节上坟禁忌事项

1、不可在墓地照相

大家扫墓的目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的照相,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就有阴阳失衡的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运势。

2、忌穿大红大紫

中元节是不能穿的大红大紫去上坟的,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的。不过总有人会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内衣上不经意使用了红色。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

3、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中元节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中元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4、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

中元节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5、身体不佳,时运不济者避免扫墓

一个身体正处于生病状态,或是虚弱状态的,或者最近运气不佳,诸事不顺的人最好不要去参加扫墓活动,因为此类人正处于总体运势低迷的状态,极易招致晦气,说的难听点就是邪灵上身,因为阴晦之物最喜气运低迷的人,这种人缺乏人气,容易侵犯。


中元节祭奠有什么讲究

我国对于祭祖这件事上历来都很重视,而且不同的祭祀节日,都有着具体的祭祀办法和规矩。清明节扫墓修坟,中元节上坟烧纸钱,而在下元节的寒衣节,人们就以送衣服为主。这三个不同的祭祀节日都分派了不同的任务,务必要让先人们住得好还有钱花,吃好穿暖。由此可见,我国的祭祀也是有不同讲究的,那么中元节祭奠有什么讲究?这些禁忌千万要记住,不然容易触怒先人。

中元节祭奠有什么讲究 这些禁忌千万要记住

祭祀

1、烧纸钱的数量多少并不在乎,主要是纸钱上面打的钱多少的个数,有很大的讲究,单凭一个“钱”字,是金戈戈三个字组成,所以纸钱上面的钱数,也应该用“金银铜铁锡”来计算,一为金、二为银、三为铜、四为铁、五为锡,六为金、七为银、八为铜、九为铁、十为锡,十一为金。

“神七鬼八”。一般求神、还愿、解灾、过节、死了人烧老福纸,还是用六个眼(六个钱)和十一个眼(十一个钱)一排的钱纸为最佳。祭神、开灵、做斋应该用七个眼(七个钱一排)的最好。送鬼送花盘,七月半烧,应该用八个眼(八个钱)一排的最妥。在烧纸的时候,若遇到不燃的情况,不可把钱纸拨乱了,这样鬼神很难齐整,鬼神又要来索取,这样烧纸钱的主人家庭人口难安。

纸钱

2、香的颜色现在社会上一般都只有红、黄、青三种,这三种香并非凡是烧香都可用,其中是有着明显区分的。

红色——代表喜庆,一般用于喜事场中,过时过节,搞庆祝方面最为合理。

黄色——代表敬意,一般用于祝寿、请神、拜佛、解灾,最为合理。

青色——代表阴暗的含意,一般用来收鬼、送花盘、开灵、做斋等事方可。

因此:在每次烧香前,都宜先考虑要烧什么颜色的香才好,才能得到上乘福荫,才不会烧错香。不论什么东西,都不是越多越好,烧香亦是有极限的,一般烧香是一柱为好(三支),一柱为开泰香,主家庭圆满,父慈子孝,福禄齐来,健康长寿。

上香烧纸

三柱(九支)为进取香,主六亲和睦,地邻安稳,名利双收,健康长寿。九柱(又称为九品,把香横顺插成三柱一排,四方形体)为转还香,可以四通八达,转迁升位,万物不存,四大皆空。此香一般情况不可烧,用于每年正月初一去旧迎新。

上坟祭祖的禁忌

不能嘻笑怒骂

因为墓地是阴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这样做不单只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对附近的灵体构成滋扰。更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会被视之为亵渎,遇到不好的气场,那便惹到一身麻烦回家。

祭祀上坟

孕妇不能上坟

通常来说怀孕的妇女要避开清明拜山活动,不仅如此。严格说来,女性来例假,最好也不要参加此类活动,特别是不能在下午三点后参加清明拜山活动。提醒朋友们:咱们祖国辽阔,南北方对于扫墓的习俗略有不同,比如:南方通常儿女均前往扫墓,而北方一些地方,则通常女儿不前往扫墓,如果是出嫁的女儿则随夫前往扫墓。

上坟祭祀不能穿红着绿

特别忌穿到大红大紫的衣服,应穿上素色的服饰。另外,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本命年者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