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什么时候开始

2020/4/1 16:11:02
万年历日历:什么时候开始知识
什么时候开始知识
2020春节火车票可以提前多少天买

随着2020年春节时间的接近,大家对于春节火车票的开抢时间越来越重视,因为有十几亿人在盯着春节火车票,你说不多加注意些,春节还能够回家过年吗?想知道2020春节火车票可以提前多少天买,2020春节火车票可以提前多少天买,千万别错过带来的20202020春节火车票预售时间表。

2020春节火车票可以提前多少天买 2020春节火车票什么时候开始抢

2020春节火车票可以提前30天购买,2020年春节时间在1月25日,按照30天火车票预售期推算:

2020年除夕火车票预售期:2019年12月26日开始抢票。

2020年春节火车票预售期:2019年12月27日开始抢票。

2020年1月29日正月初六当天,2019年12月31日(周二)开始抢票。

2020年2月7日元宵当天,2020年1月9日(周四)开始抢票。

2020春运是什么时候

2020春节春运时间:1月10日~2月18日(农历十二月十六~正月廿五) ,共40天。

因此2020春节火车票预售时间:2019年12月12日至2020年2月18日

根据往年经验,春运头几天火车票并不会特别难买;一般从春节前一周的火车票才会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因为大部分旅客会选择小年后开始返乡。而从2020年1月14日起至1月24日(农历除夕)止应该是2020年春运客流高峰期,那么从2019年12月16日至12月26日就是2020年春运的售票高峰期。

2020年春运火车票预售时间表

2020年春运第一天的火车票(2020年1月10日):2019年12月12日开抢

2020年春运第二天的火车票(2020年1月11日):2019年12月13日开抢

2020年春运第三天的火车票(2020年1月12日):2019年12月14日开抢

依此类推。

春运最后一天,2020年1月20日(周一)开始抢票。

春运重点线路是哪些路线

春节前重点地区通常是京津、长三角、福建、珠三角地区。

节后重点地区一般是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阜阳地区。

春运工作重点干线为: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京哈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焦柳线、襄渝线、宝成线、湘黔线、黔桂线、川黔线、同蒲线。

2020春节火车票抢票攻略

1、12306网站每日6:00~23:00提供服务。

2、摸准放票时间勤刷票,自2014年11月起,铁路部门已对互联网、电话订票的起售时间有调整,即8:00—18:00)每个整点和半点均有新票起售,没一次抢到票的小伙伴们请勿灰心,务必勤刷多尝试!

3、学会“捡漏儿”不要以为显示没有票就一直没有票,说不定还有人退票。多刷新,勿灰心,说不定你就能捡到一条梦寐以求的漏网之鱼。2020春运火车票有三次“捡漏”机会:

一是起售45分钟后,如果部分抢票网民未及时支付,票源将返回票仓;

二是开车前15天,是退票高峰期;

三是在开车前48小时和24小时,也是“捡漏”的好机会,售票系统往往会放出部分剩余车票。

4、学会中转,利用中转站到达目的地,别一个劲儿死心眼地瞪着抢不到的票票干瞪眼哦。

5、单日购票张数有限制根据规定,一张有效身份证件同一乘车日期同一车次只能购买一张车票,一次最多购买5张车票。

6、可利用自动刷新功能锁定坐席。在12306网站的“车票预订”页面,右侧查询按钮下有个“开启自助查询”选项,选择后自动提交。一次最多可以同时选择5名乘客,选择对应的时间和坐席后,系统每间隔5秒自动刷新车次坐席情况,查找到对应的坐席后,系统自动锁定坐席,输入验证码即自动提交订单,大大提高了抢票效率。

7、“跳站买票”或许容易。在购买过路车车票时,旅客可以从出发城市的前一两个车站买起,然后在本站上车,避开热门车站,可提高购票成功率。一些热门线路,长途旅客比较多,短途车票不好购买,可以试试购买长途车票,虽然这样会损失一些钱,但能顺利回家。

8、留意加开的临时列车。春运期间,铁路部门会在热门方向加开临客。临客车票不受预售限制,一旦确定开行临客,就会发布公告,并第一时间放票。留意这些公告也能增加抢票机会。

9、熟悉订票流程,可缩减订票操作过程的时间,缩短的每1秒都为你抢票争取了机会。网上订票可提前演练几遍,验证码输入一定要快;电话订票一定要提前将乘坐火车时间、火车列次、身份证号提前准备好。

10、合理利用各种网络抢票插件、抢票软件(抢票成功率的重点,因为抢票插件比人的点击速度快,验证码输入也更快)

11、用工企业 或 5名及以上务工人员组团可在车站专口购买务工人员团体票,春运期间临客的全部票额优先用于团体票的办理。(具体请查看12306订票官方网站公告)

12、电话订票技巧:

电话订票技巧1:电话拨不进去也不要急,号码前加拨本省其他城市的区号,通过其他不太繁忙的接入点接入,本人实践多次,非常有效。

电话订票技巧2:提前拨打电话练习几次,了解流程,快速订票,可不等电话里语音说完即按对应数字键。

电话订票技巧3:提前准备好乘坐日期,车次,身份证号等信息,在后面环节输入时可节省时间,快速定单下票。

电话订票技巧4:放票时准点打入电话,提前打入电话是无效的。


数九是从冬至开始吗

我们都知道最冷在数九天,尤其是三九时间最冷。那么数九是从冬至开始吗?要了解这个事情我们就要知道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根据民间的算法数九是从冬至算起的,每九天一个小节,一共九个九天数九就结束了。

数九是从冬至开始吗 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

数九从每年冬至当天开始计算。

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数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数九歌

“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民间广为流传的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广泛流传的“九九消寒歌”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如河北省北部地区流传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缘凌走;五九半,凌碴散;春打六九头,脱袄换个牛;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九九杨花开,以后九不来。”

“数九”的过程正是寒极转暖、寒消暖长的过程,所以人们常把这九九八十一天称作“九里天”、“数九寒天”。“数九”的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最后一个九天称“九九”。

数九天气怎么样

根据气象观测数据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冷的时期,都是在1月份。故民间有“不过冬至不冷”之说。我国江淮之间到大巴山以北的这一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已降到0℃以下,进入一年中的最冷季节。常言说的“数九寒天”,也就是这个时期了。

人们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冬至10天后,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了解更多关于三九的信息请点击》》》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数九寒冬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古时候我们因对冬天的办法十分的单一,从冬至之后人们就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在这期间,人们最普遍的做法就是躲在家里来面对数九寒冬的天气。那么数九寒冬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从那天开始算数九的相关介绍。

数九寒冬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从那天开始算数九

数九寒冬从农历节气冬至这一天人们开始数九,“数九寒冬”,意思是从数九开始就真正的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了。汉族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是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古代汉族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了。

数九之后天气还冷吗

我们知道,一年最冷时段的开始一般是从数九开始的,而通常数九的结束,也意味着寒冷的结束,那么,今年数九什么时候结束呢?数九结束就真的就不冷了吗?其实,按道理说,数九是最冷时期,那么这段时期过了,就说明寒冷也逐渐走远,但是,因为我国各地气候不同,所以数九结束与否并不能作为各地是否变暖的标准。

就北方大部地区来说,数九结束了,寒冷并没有结束。北方各地的数九歌中,最后一句大都是“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也就是说该地区数完数九之后,还要加一九才能有回暖的迹象。当然,对于北方一些纬度比较高的地区来说,数九数完了离暖和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南方地区,数九歌中很多都是数完数九就是一片暖春景象。四川地区数九的最后一句是“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意味着农民这个时候已经下田播种庄稼了,即便是老人这个时候下田也没问题了,证明天气非常暖和了。江南一带地区的数九歌是“九九八十一,耕牛没得歇。”同样反应出了春耕。和上述北方数九歌一对比,南方春耕比北方要早上一九,这也说明了南方数九结束暖得比北方快一些。

数九天冻伤后如何处理

冻伤患者首先应迅速离开低温现场和冰冻物体,并移至室内。如果衣服与人体冻在一起,应用温水融化后再轻轻脱去衣服。保持冻伤部位清洁,外涂冻伤膏,切记冻伤部位不能用热水泡或用火烤。最好为患者加盖衣物、毛毯进行保温。

对于冻伤患处,可用温水(38℃—42℃)浸泡,注意水温不宜超过45℃,浸泡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再用毛巾或柔软干布进行局部按摩,用花椒或辣椒秸煮水浸泡患处或用生姜涂擦局部,也有治疗作用。

患处若破溃感染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吸出水泡内液体,外涂冻伤膏、樟脑软膏等,保暖包扎,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冻伤后注意哪些事项

1、尽快脱离寒冷环境,进入温暖环境后,迅速脱去冷湿或紧缩的衣服和鞋袜,盖上棉被进行保温。

2、迅速复温是关键。其方法是采用40℃一42℃恒温热水进行浸泡,在15—30分钟内可使体温迅速恢复接近正常。判断标准为皮肤潮红,肢体有温热感,即可停止。

需要注意的是,浸泡时间不宜太久,水温不宜太高。复温期间可对肢体进行轻柔的按摩,但千万不能进行太急剧的按摩,以免引起皮肤溃烂,同时急剧的加热会影响治疗效果。

如何预防冻伤和低温伤害

1、在寒冷环境工作的人员应注意防寒、防湿。

2、衣着保暖不宜透风,减少体表外露,露在外面的部位应适当涂抹油脂。

3、保持衣着、鞋袜干燥,沾湿后要及时更换。

4、寒冷环境下避免久站或静止不动。

5、进入高寒地区之前,应进行适应性训练。进入高寒地区后,可食高热量的食品。


2020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天开始之后,高温湿热天气情况会达到巅峰,我们一定要注意防暑,做好各项养生调理。那么,一年中,我们应该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防暑降温呢?今年三伏天是哪些日子?2020年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下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2020三伏天具体起止时间。

2020年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2020三伏天具体起止时间

2020年三伏天时间:7月16日~8月24日

2020年初伏: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

2020年中伏: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

2020年末伏: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2007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时间是7月15日、中伏庚申日,7月25日、末伏庚辰日,8月14日。8月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由于夏至后的第五庚日(庚午)是8月4日,而立秋是8月6日,所以2007年的中伏是20天。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因此,数伏天气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我国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开始,至今从未错记,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个奇迹。由于干支纪日与农历各月无一定对应规律可循,除推算个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领域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龙”等杂节气时才使用。

三伏天谚语

1、遇到伏旱,赶快浇灌。

2、不热不冷,不成年景。

3、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4、伏天雨丰,粮丰棉丰。

5、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6、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7、六月连阴,遍地黄金。

8、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9、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

10、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11、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12、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13、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栽白菜。

14、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

15、伏天雨丰,粮丰棉丰。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2020中伏什么时候开始

中伏

2020年中伏从7月26日开始,具体时间是:2020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总共20天。

中伏是什么意思

中伏是夏天的第二个伏天,到了中伏就代表着气温到达了一个顶峰。

夏天一共有三个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这三个伏天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三伏天,中伏就是中间的那个伏天,是三伏天中时间跨度最大、气温最高、暑气最重。

中伏怎么养生

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其他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中伏怎么养生

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蛋白质供给需充足

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其中,鸭肉富含蛋白质,可及时补充夏日高温带来的过度消耗,且鸭属水禽,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特别适合苦夏、上火、体内有热者食用。在食用鸭肉时最好炖食,也可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这样既可荤素搭配起到营养互补的效果,又能健脾、益气、养阴。

中伏怎么养生

防治“情绪中暑”

其一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其二是心理纳凉,以“心病要用心药医”的原理,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摇曳、飞泉漱玉,使你心旷神怡、心平气和。

其三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应午睡0.5—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近年中伏天数

2011年中伏共20天。

2012年中伏共10天。

2013年中伏共20天。

2014年中伏共10天。

2015年中伏共20天。

2016年中伏共20天。

2017年中伏共20天。

2018年中伏共20天。

2019年中伏共20天。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2020

三伏天的开始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时间,而是要以“夏至三庚日”为准。我们知道,节气夏至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所以三伏天开始的时间自然也就不同了。那么,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2020年?到底今年三伏是哪一天开始?一起来了解。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2020 今年三伏是哪一天开始

2020三伏天开始时间:2020年7月16日;结束时间:2020年8月24日。具体时间如下:

2020年初伏时间: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共10天。

2020年中伏时间: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共20天。

2020年末伏时间: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共10天。

三伏天计算方法:

三伏天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十或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简而言之,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三伏天如何祛湿?

1、多喝姜茶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祛湿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祛湿保健方法,而三伏天正是最适宜喝姜茶的时节。

2、温水泡脚

三伏天一般会天天洗澡,但是却很少有人泡脚。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温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部众多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睡前用40℃温水泡脚,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3、多吃发汗利水的食物

多吃发汗利水的食物,如红豆绿豆、薏米、冬瓜、西瓜、生姜、绿茶花茶等,从皮肤及小便处排出湿气,促进体内代谢运转。也可以喝生姜红糖水、红豆绿豆薏米汤、香菜丝瓜汤、翠衣玉米须汤、绿茶花茶等来达到食疗祛湿的目的。

4、多运动

防湿、祛湿的最佳运动方式是“微动四极”,也就是轻微的活动四肢,使身体的阳气慢慢的恢复,湿气逐渐散去。不可大运动出大汗,这样气随汗泄,气受伤了,水湿的的代谢受到影响,水湿虽然随着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内湿又出来了,最终湿气还是没有去掉。

5、拔火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