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的时候我们有很多事情要重头,这也让很多人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例如,新的一年年假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不知道每年年假几月份开始,很多人想请年假也是顾虑重重,其实劳动法不规定每年定什么时候开始休年假。
新的一年年假从什么时候开始 每年年假几月份开始
劳动法不规定每年定什么时候开始休年假,只要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年假,指给职工一年一次的假期。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2008年1月1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还指出带薪年假不包括国家法定节日等相关规定。
休年假条件
根据国务院公布并于2008年1月1日实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08年9月28日制定公布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休年假的前提条件如下:
主体: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
时间: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年假工资计算
1、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职工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不休年假的补偿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十条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第十一条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绩效工资制的职工,日工资收入的计发办法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每年在夏季的时候到来,但具体开始时间多有不同,那么,一般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你知道每年三伏天是哪一天开始吗?三伏天开始的时间是按照传统的“干支纪日法”,即每年“夏至三庚”为入伏,具体情况以下为您介绍。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每年三伏天是哪一天开始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个庚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初伏);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进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但是还没过立秋,再过十天(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中伏的十天(有时是二十天),是最热的。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21世纪新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数年1单数年6、Y年、[ ]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时减1小于8时加9(2096年例外减1),比如2006年GR = (1 -[6/4]) 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三伏天一般有多少天?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为什么会那么热呢?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古时候我们因对冬天的办法十分的单一,从冬至之后人们就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在这期间,人们最普遍的做法就是躲在家里来面对数九寒冬的天气。那么数九寒冬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从那天开始算数九的相关介绍。
数九寒冬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从那天开始算数九
数九寒冬从农历节气冬至这一天人们开始数九,“数九寒冬”,意思是从数九开始就真正的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了。汉族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是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古代汉族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了。
数九之后天气还冷吗
我们知道,一年最冷时段的开始一般是从数九开始的,而通常数九的结束,也意味着寒冷的结束,那么,今年数九什么时候结束呢?数九结束就真的就不冷了吗?其实,按道理说,数九是最冷时期,那么这段时期过了,就说明寒冷也逐渐走远,但是,因为我国各地气候不同,所以数九结束与否并不能作为各地是否变暖的标准。
就北方大部地区来说,数九结束了,寒冷并没有结束。北方各地的数九歌中,最后一句大都是“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也就是说该地区数完数九之后,还要加一九才能有回暖的迹象。当然,对于北方一些纬度比较高的地区来说,数九数完了离暖和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南方地区,数九歌中很多都是数完数九就是一片暖春景象。四川地区数九的最后一句是“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意味着农民这个时候已经下田播种庄稼了,即便是老人这个时候下田也没问题了,证明天气非常暖和了。江南一带地区的数九歌是“九九八十一,耕牛没得歇。”同样反应出了春耕。和上述北方数九歌一对比,南方春耕比北方要早上一九,这也说明了南方数九结束暖得比北方快一些。
数九天冻伤后如何处理
冻伤患者首先应迅速离开低温现场和冰冻物体,并移至室内。如果衣服与人体冻在一起,应用温水融化后再轻轻脱去衣服。保持冻伤部位清洁,外涂冻伤膏,切记冻伤部位不能用热水泡或用火烤。最好为患者加盖衣物、毛毯进行保温。
对于冻伤患处,可用温水(38℃—42℃)浸泡,注意水温不宜超过45℃,浸泡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再用毛巾或柔软干布进行局部按摩,用花椒或辣椒秸煮水浸泡患处或用生姜涂擦局部,也有治疗作用。
患处若破溃感染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吸出水泡内液体,外涂冻伤膏、樟脑软膏等,保暖包扎,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冻伤后注意哪些事项
1、尽快脱离寒冷环境,进入温暖环境后,迅速脱去冷湿或紧缩的衣服和鞋袜,盖上棉被进行保温。
2、迅速复温是关键。其方法是采用40℃一42℃恒温热水进行浸泡,在15—30分钟内可使体温迅速恢复接近正常。判断标准为皮肤潮红,肢体有温热感,即可停止。
需要注意的是,浸泡时间不宜太久,水温不宜太高。复温期间可对肢体进行轻柔的按摩,但千万不能进行太急剧的按摩,以免引起皮肤溃烂,同时急剧的加热会影响治疗效果。
如何预防冻伤和低温伤害
1、在寒冷环境工作的人员应注意防寒、防湿。
2、衣着保暖不宜透风,减少体表外露,露在外面的部位应适当涂抹油脂。
3、保持衣着、鞋袜干燥,沾湿后要及时更换。
4、寒冷环境下避免久站或静止不动。
5、进入高寒地区之前,应进行适应性训练。进入高寒地区后,可食高热量的食品。
每年北京入春之后,柳絮也就开始飘飞了,不过,柳絮飘飞时间每年都有所不同,但时间也差不多。那么2020北京柳絮什么时候开始呢?就往年来看,一般在4月初就开始了,具体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2020年北京飞絮时间表一览。
2020北京柳絮什么时候开始 2020年北京飞絮时间表一览
2020北京柳絮开始时间:4月12日前后(达到飞絮标准),预计今年柳絮大概5月下旬结束。
春季飞絮实际上是雌性杨树、柳树自然繁衍的现象。杨、柳树的特性是雌雄异株,更通俗地说,杨树、柳树分公树和母树。合适的气象条件下,雌性杨树、柳树的果实成熟炸裂,出现飞絮。飞絮里携带的黑色颗粒,就是雌树的种子。白絮借助风力在空气中飘飞,然后落地生根、生长壮大。
那么,杨树、柳树的果实何时炸裂呢?这和气温、光照、风速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尤其是气温条件,需要积温和近期气温都满足“指标”。
简单来说,积温是过去一段时间的气温需要达到480℃;同时,近期日平均气温也许达到14℃以上。受树龄、局地小气候、树种分布等的影响,部分树木的飞絮时间也可能会略早一些。干燥、高温、光照充足、湿度小以及一定的风速是利于杨柳絮“放飞自我”的天气条件。
柳絮飘落期怎么预防?
1、躲
和其它过敏一样,敏感人群最好脱离过敏原,白天尽可能待在室内。飞絮会持续半个月到一个月,一般中午最多,敏感人群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外出,即便要做户外活动,也要在杨柳絮比较少的时候,比如早晨、夜晚,降雨后会大幅度缓解。室内通风要关好纱窗,注意室内卫生,湿式清扫,必要时开启空气净化器。
2、防絮入鼻
飞絮细小,易被吸入鼻腔,之后的事你懂的,鼻塞、鼻涩、流鼻涕、打喷嚏接踵而来,严重的甚至引发呼吸困难、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敏感人群要像防霾一样防絮,口罩使用时应遵照其使用说明佩戴,佩戴时必须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保持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密闭性越好防护效果越佳。
3、防絮入眼
飞絮入眼,很难清除,会导致敏感人群眼睛红肿、流泪,上面携带的大量灰尘和细菌也会入眼引发炎症。
外出时佩戴纱巾,护目镜、眼镜等,尤其是骑行外出的人,增加了飞絮迎面入眼的机会,一定要做好眼睛的防护。
4、包裹自己
皮肤易过敏的人群,尽量避免皮肤接触飞絮,否则皮肤瘙痒难忍,甚至红肿发炎。
外出要“包裹”自己,戴帽子,穿长衣长裤,尽量避免皮肤与飞絮直接接触。
当皮肤出现过敏症状时千万不要抓挠,轻轻拍打、冷敷、涂止痒药可减轻症状。
5、洗刷刷
有过敏性鼻炎或者对花粉、杨柳絮敏感的人,每天最好清洗鼻腔2-3次。
皮肤沾上杨柳絮后,也要及时清除,最好用温水清洗,有助预防过敏或减轻过敏症状。
6、症状严重,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上呼吸道感染,眼睛红肿感染,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应考虑到医院进行脱敏治疗。
柳树南北方各地度有种植,所以自然也就有柳絮飘飞的时候。不过,因为气候的不同,所以我国各地柳絮飞落的时间也不同,具体时间需要看当年气候情况。那么2020年柳絮什么时候开始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2020年全国各地飞絮时间表预览。
2020年柳絮什么时候开始 2020年全国各地飞絮时间表预览
北方:一般4月11日前后达到杨絮飘,其中,北京的飘絮时间在12日前后,天津则在13日前后,山西、河北北部和山东东部等地一般在4月15日以后。
南方:南方部分地区一般3月底开始。
不过,南方柳絮比较少。
主要是因为因为北方种植柳树种植的特别多,一到春夏季就结的种子就会到处飞,所以北方地区一到春夏就有许多柳絮,而且北方待春季愿意刮风,一刮风柳絮就从树上飘下,飞的满地都是。而且柳树在交通通道左右值的数目偏多。车一走带来的风十左右的柳絮到处飞撒。也是道路上柳絮多的一个原因。
另外,南方柳絮期正值汛期,降水丰富,不利于柳絮飞扬。
柳絮成因和条件是什么?
1、柳絮。柳树的花都是单性花,花没有花被,只有一个鳞片。柳树的雄花有两枚雄蕊,两个蜜腺。柳树的雌花有一枚雌蕊,一个蜜腺。柳树的花虽然没有花被,色彩不鲜明,但具有蜜腺,是借着花蜜来引诱昆虫传布花粉的,所以它是虫媒花。
2、杨絮。杨树的花与柳树的花很相似,结构也很简单,但是没有蜜腺,不能分泌花蜜引诱昆虫传布花粉,只能借风力传布花粉,所以它是风媒花。
3、条件。华北地区,产生飞絮的主要树种为雌性的杨树和柳树。杨絮、柳絮是杨柳树种子成熟炸裂的现象,与天气条件密不可分。华北地区,最早开始飘絮的为白毛杨。
多年物候观测:当春天白天最高气温连续三天超过25℃,相对湿度在70% 以下,天气晴朗且有一定的风时,最有利于飞絮飘扬。
简单来说,积温是过去一段时间的气温需要达到480℃;同时,近期日平均气温也许达到14℃以上。受树龄、局地小气候、树种分布等的影响,部分树木的飞絮时间也可能会略早一些。干燥、高温、光照充足、湿度小以及一定的风速是利于杨柳絮“放飞自我”的天气条件。
数九天很气很冷,这是自然对我们的考验,也是我们人类被虐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数九天我们更要保护好自己,对自己更好才对,所以,数九天养生要好吃好喝!这个可不是吃货小编为自己过冬找的借口,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小编只是充当了科学过冬的搬运工!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今年的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吧!
今年的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 数九天养生要好吃好喝好睡
2018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22日冬至开始。
数九寒天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冬季的一种中国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当天开始计算,每九天为一个单位。“数九”的习俗很多,以“九九歌”最为广泛和悠久。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中国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后代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直接影响人民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当时中国人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数九天九九歌
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 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在吉林:三九四九冻死狗,在江苏则是“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可见气温相差很大。
江浙沪等南方地区流传的是:“头九暖,二九寒,三九冻得百鸟乱,四九腊中心,冻死腊虫精,五九四十五,刀斩勿入土,六九五十四,再冷无意思,七九六十三,衣帽两可挽,八九七十二,猫狗找阴地,九九八十一,百草报青叶。”
数九天养生要好吃好喝好睡
数九天“偷懒”有理,多睡无罪
数九天人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蛰伏和潜藏。中医认为,人体的活动有一个发动机,这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肾阳”。但是到了数九寒天,“肾阳”就会蛰伏在腰腹处。它仿佛一吹就灭的火苗,只有倍加呵护才能慢慢壮大。因为肾阳虚弱,人们在冬天才会出现尿频尿急。肾水不能上济心火,所以冬天不少人因心肾不交而失眠。肾阳不能温煦脾胃,所以冬天就容易脾胃虚寒,腹泻胃痛。
数九寒天,白昼短,夜晚长。这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多休息、避免过度劳作。所以,数九寒天一定要生活得懒一点,晚上睡好觉的同时还要睡好午觉,不要过度从事锻炼和家务劳动。在身体倦乏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长时间工作。这些都是对肾阳的保护。
“傻”一点,难得糊涂是良训
数九严寒之际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大医院急诊室里都会有一些因为情绪激动、与人吵架而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人的心血管在冬天手受低温的影响,容易呈现紧张、痉挛。对于动脉硬化的患者而言,“受冻”的血管本来就处于危险状态。这个时候,迫使疾病发作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就是情绪波动。愤怒、激动、兴奋、紧张、焦虑、忧虑等,都可能引发悲剧。高血压患者在这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
但令人遗憾的是,数九寒天里往往要发生很多事:年终评比、业绩考核、亲友相聚、家人团圆、千里返乡、春运忙碌……正因如此,数九寒天,我们不妨“傻”一点,不要太敏感,凡事不要放在心上,不去计较和攀比,不去给自己增添太多负担。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遵从郑板桥留下的千古良训:难得糊涂。
馋嘴很正常,理直气壮做吃货
数九寒天是进补的好时机。尤其是对于北方人,这一点尤为重要。一方面,冬季进补会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增强免疫力。另一方面,冬季进补也是养护阳气,使之不断壮大旺盛的的需要。正因如此,数九寒天,人们有必要“馋”一点,理直气壮地做一个吃货。
数九寒天,畏寒怕冷、精神倦怠、乏力无神的人应该多吃一点牛羊肉补充气力,滋补肾阳。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应该吃一点鸡肉来补中益气。四肢不温、感冒之后特别不爱好的人,可以多吃一些大葱,或者用大葱羊肉来包饺子,让这些温性的食物来帮助身体散寒。对于体内有火、阴虚阳亢的人,则要多吃一些新鲜的萝卜来清内热。如果分不清自己的体质,就可以吃一点有清补作用的高蛋白食物,比如海参、虾仁、牡蛎等。但是,油炸、烧烤类的食物尽量要少吃,以免身体蓄积太多内热,在外感风寒的情况下出现“寒包火”。
“娇娇滴滴”过数九,人人都该金贵点
数九严寒是各类慢性病的诱发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胃病、风湿骨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等,无不是在数九寒天有加重的趋势。这就提示我们,数九寒天务必要金贵自己,生活得“娇”十分必要。
我们首先要注意保暖。从头到脚,不能有什么地方不受防护。尤其是年轻人,千万不要觉得身体好而忽视对膝关节、腰部、颈部、肩部的保暖,否则到了年老时,一定会有疾病找上来。第二,人们在饮食上要吃得“娇嫩”一点。坚硬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不新鲜的食物、剩下的饭菜、储存过久的蔬菜,尽量都不要食用,以免给脾胃造成额外负担。第三,人们在出行的时候务必小心一点,人际罕至的地方,冰雪路滑的地方,崎岖不平的地方不要去,以免发生骨折等意外。第四,环境不好、有烟雾的地方不要去,雾霾天少出门,以免影响呼吸系统。在平时,对于自己身上的慢性病,要处处加小心,勤测血压和血糖。这样的“娇嫩”生活,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