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全国

2020/4/1 16:10:58
万年历日历:全国知识
全国知识
献血证全国通用吗

一般如果你所献的血符合国家规定,便可获得一本献血证。那么,献血证全国通用吗?献血证的使用范围是咋样的?能不能通用,还得看发证的情况,所以献血证是手工写,就没法通用,但如果是电脑录入打印版,通常可以通用。

献血证全国通用吗 献血证的使用范围是咋样的

要看你所在城市,所发的献血证。

看城市血站机构是否把你的信息输入全国互通网络。如果只是局域网,发给你的证是手工书写者,则只能在你所献血的城市使用;若是采血前登记信息电脑连网可进行查询,发给证为打印版,那么一般能在全国使用。

献血证通用范围在献血证上有标注,应注意其上标记。若有不清楚的,可咨询当地的采血部门。

为什么有些无偿献血证不能通用,主要有如下原因:

1、无偿献血证是将来献血者用血返还的凭证之一,国家98年《献血法》实施后,各地根据《献血法》制定了本地的无偿献血返还政策,这些政策有所不同。国家还没有对无偿献血的返还政策统一一个标准。

2、每一本献血证上都有献血所在地的中心血站或献血委员会所设的无偿献血办公室的印章或钢印,一般来说,献血者所发的献血证应有印章或钢印才是有效的证件,

3、如果你持的一本献血证上面印有别的地区的中心血站或献血委员会的印章,再到另外一个地区血站献血,献血后再用这个献血证来填写是不妥当的,因为上面印章是别的地区的中心血站或献血委员会的印章。

献血证的用途:

1、医疗用血后的血费报销。无偿献血证是奉献爱心的证明,是健康的储蓄,一个献血证相当于1200元人民币,献血1000毫升以下时,自己可以三倍报销医疗用血;献血1000毫升以上时,本人可无限量用血。父母、子女和配偶可以报销献血等量的医疗用血费用。

2、用血紧张时优先用血的凭证。

3、到外地就医时用血享受当地用血待遇的凭证。

4、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享受权利:

凡无偿献血者有受表彰和奖励的权利。献血量的计算:全血二百毫升按一次,四百毫升按两次计算。成份血每一个机采单位按肆次计算。

金奖 :无偿献血40次。

银奖:无偿献血30次。

铜奖:无偿献血20次。

献血者人格不受侮辱,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力。献血者参加献血可享受免费体检、血液检查的特遇。根据江苏省公民临床用血及互助保证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免交用血互助保证金,并且自己或本人直系亲属用血可以免费用血。


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

和其他“立”字节气一样,立夏也象征着一个季节的开始,即立夏便是夏季的开始。对于一个新的季节的开始,古人总是很重视的,因为这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必须要有仪式感,而这些迎夏的仪式一直传承至今,形成了一种习俗,尤其是食物方面,更是有特殊的寓意。那么,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立夏全国各地特色美食盘点。

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夏全国各地特色美食盘点

1、蛋

立夏吃蛋,不仅能经受“疰夏”考验,还能带来生活圆满。立夏有吃蛋的习俗,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缺乏、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

2、立夏茶

为迎接立夏,我国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在立夏的那一天,妇女们要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说是立夏饮了七家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

3、立夏羹

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俗话说“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tuo),一脚跨过河”。立夏前后常有大风出现,名“龙王暴”。立夏日发东风,俗以为有水灾,谚谓“立夏东风雨涟涟”。立夏日打雷,日后必多雷雨,谚谓“雷打立夏,三天来一下”。

4、立夏饭

旧时立夏节,宁波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饭”,称之为立夏饭。现在宁波城乡部分家庭依旧保留这种古风,只是立夏饭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种食物:蚕豆、大豆、竹笋、芥菜,外加酱肉或咸肉,叫五样米。

5、君踏菜

宁波人立夏还有吃君踏菜的传统,君踏菜是立夏前后上市的一种时令蔬菜,据说吃了君踏菜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君踏一样光滑。

6、麦蚕

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7、黑米饭糕

黑米饭糕也是宁波传统的立夏点心之一,是将乌树叶捣烂泡水后,用乌树叶汁泡糯米使其染色变黑,再将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后手工压制成糯米糕,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乌树叶香味。

立夏民俗民风盘点

迎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崔骃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中饭是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桌上必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乡俗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嵊谚有旺生,寓人双腿也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寓意拄腿。带壳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立夏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

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民间相传诸葛亮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据说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吒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过了数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嘱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斗,每次去则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秤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这一传说,虽与史实有异,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想了解2019立夏节气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2019立夏节气专题


今年6月6日是什么节日

今年6月6日是什么节日,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吗?据所知,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今我们的眼部疾病很是严重,特别是青少年们,经常用眼过度造成近视或者更严重的眼部疾病,因此爱护眼睛的活动宣传要积极行动起来,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好视力。

今年6月6日是什么节日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吗

没错,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全国爱眼日介绍

1992年,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设立爱眼日,倡议得到响应并将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爱眼日”。1996年,卫生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2014年6月6日是第十九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

全国爱眼日的由来

1992年9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中国全国倡议,在国内设立爱眼日,并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爱眼日第一次研讨会。这一倡议受到眼科学界和眼科专家们的响应,决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爱眼日”。

1993年5月5日,天津首次举办爱眼日宣传活动。受此影响,从1994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在5月5日举办义诊咨询活动,同时宣传爱眼日的意义。

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1992年9月25日,“全国爱眼日”第一次研讨会召开;1993年3月20日,第二次“全国爱眼日”研讨会在天津举行;1993年5月5日,天津首次举办爱眼日宣传活动;受此影响,从1994年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在5月5日举办义诊咨询,同时宣传爱眼日的意义;1996年,国家卫生部、教委、团中央、中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全国爱眼日的目的

设立全国爱眼日的目的是为了普及科学用眼知识,提高青少年眼健康水平,预防眼疾;同时为了更好的开展宣传活动,每年的全国爱眼日都会确立一个相应的主题。

全国爱眼日活动期间,全国各地将组织动员医疗机构、防盲治盲工作者和眼科医务人员大力开展义诊、咨询、专题讲座等,为群众提供眼保健服务;充分利用学校和家庭等场所,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全国爱眼日的宣传口号

1、加强全民爱眼意识,提高民族健康素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心人们的眼睛。

2、视力1.5不等于没有视疲劳。

3、儿童斜、弱视,切莫错过6岁以前最佳矫治年龄。

4、孩子总眯眼,尽早去查眼。

5、青光眼可致盲,早期防治极重要。

6、任何水晶眼镜对眼睛都有害。

7、不合格眼镜已成公害。


2020高考时间是几月几号

对于今年的高考考生来说,高考时间会不会变化是他们最担心的,若生变故那么这些年的准备全都白费了,若是如期举行又有些担心进度和复习没赶上,毕竟是特殊时期,所以一切都变化莫测。那么,2020高考时间是几月几号?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和一起去看看吧。

2020高考时间是几月几号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时间

2020高考时间是6月7日和6月8日,部分省份会延续到6月9日。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高考时间的变革

从1979年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时间固定在每年7月7、8、9日。20多年来,高考时间的稳定,对稳定中学教学秩序和规范招生考试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这一时段气温有所升高,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各界希望将高考时间适当提前。

为缓解高温天气和自然灾害对高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考生身心健康、提高考试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经调研论证,并报经国务院同意,决定从2003年开始调整高考时间,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2020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有何变化

北京高考改革2020年开始不分文理科

(1)统考科目

本轮高考改革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考试科目调整和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模式的变化。从2020年起,北京市将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2)英语考试

从2018届考生起,英语听力分值保持30分不变,与统考笔试分离,实行机考,一年两次考试,安排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进行,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

(3)成绩构成

从2020年起,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选考每门科目满分100分,高考总分满分值仍为750分。

(4)考生如何确定选考科目

《实施方案》指出,高等院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满足选考科目其中任何1门,即视为符合报考条件。而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院校,考生在报考该校时则无科目限制。

高考改革的分数及科目变化

1、2020年全国将有近十个省份进行高考改革,高考考试科目及模式将有较大的变化。

2、高考改革后,高考成绩由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的等级性考试成绩组成。保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

计入总分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每科满分100分。由考生根据招生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每科可报考1次。

高考前应注意的事项

1、适度运动。

临考前夕,学生大都不爱运动,主要是学习紧张没时间运动。但我还是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运动,比如散步、跑步、打一会儿球,或跳几分钟绳,或在阳台上做一会儿操,等等。这样,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大脑。

2、适度交流。

同龄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同学间适度交流,进行感情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同学之情对增强信心、减缓压力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考前时间宝贵,切不可长谈。除了和同学交流外,还可与老师、家长、亲友交流。

3、充分准备。

认真做好考前的复习和准备工作,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做到胸有成竹,心中不慌,从而预防考试焦虑的产生。

4、处变不惊。

训练自己在面对变化的问题或学习的困难时,能冷静地进行分析、判断,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比如,面对试题的难易,要有“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之心态。

5、防止疲劳。

考试临近,切忌搞疲劳战术,过度疲劳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适感,不利于考试时水平的发挥。


白露节气的习俗

似乎在我们国家,每到一个节日或者是节气,就会有专门属于它的独特习俗。到了白露时节,江南靠水路过活的人们就开始祭祀禹王了。与此同时,人们还有采集十样白,这是白露养生益气的佳品。你还知道那些白露节气的习俗呢?全国各地白露风俗习惯这里盘点。

白露节气的习俗 全国各地白露风俗习惯

白露时节

祭禹王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

祭祀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

秋意凉

采集“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偎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模、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江南地区尤盛白露茶,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到了白露前后又会进入生长佳期。

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股独特的甘醇味道。所以,老茶客们特别喜欢。 一般八月份,白露节气之前采摘的茶叶叫早秋茶;从白露之后到十月上旬,采摘的茶叶叫晚秋茶。相比早秋茶,晚秋茶的味道更好一点。如果说春茶喝的是那股清新的香气,淡淡的青草味,那么晚秋茶喝的则是一种浓郁的、醇厚的味道。经过了一夏的煎熬,茶叶也仿佛在时间中熬出了最浓烈的品性。


2020全国消防日是几月几日

消防是我们不能松懈的安全保障,每年因为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触目惊心,在一次次的火灾背后都有沉重的伤害。因此关于消防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那么你知道2020全国消防日是几月几日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2020全国消防日是哪一天的相关介绍。

2020全国消防日是几月几日 2020全国消防日是哪一天

2020年11月09日 星期一

70年代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根据国际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建议世界各国火警电话采用“119”号码。这是为了避免火警电话用"0"号开头与其他通讯服务相互影响;而且火灾具有突发特点,为保证通讯畅通无阻,应将其并入“11”号开头的特别服务中去。

11月9日的月日数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而且这一天前后,正值风干物燥、火灾多发之际,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冬季防火工作。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在一些省市进行“119”消防活动的基础上,于1992年发起,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日”。

我国为什么选用“119”作为火警号码

我国为什么选用“119”作为火警号码?原来,“1”在古时候念作“幺”(yāo),它跟“要”字同音。“119”的意思就是:“要要救”。

而11月9日的月日数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而且这一天前后,恰恰正值风干物燥、火灾多发之际,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冬季防火工作。所以为了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在一些省市进行“119”消防活动的基础上,于1992年发起消防安全日,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

消防部队每年出警50万起挽回500亿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防法》赋予了公安消防部队更宽广的职责,使命更加光荣。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26余万起,出动车辆43余万辆次、官兵274余万人次,共救出遇险被困人员3.5万余人,抢救和保护财产价值275余亿多元。消防部队的接警作战起数、出车辆次和官兵人次同比分别增加2.7%、3.5%和2.2%。特别是抢险救援、社会救助及其他出动占出动总数的71.9%,所占比重同比增加了3.1个百分点。

全国消防力量知多少

我国消防力量主要由公安消防队伍和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组成,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力量。公安消防部队总员额有15万余人,执勤消防车辆近2万辆;政府专职消防队和企业专职消防队共有7800余个12万余人,执勤消防车1.2万多辆。此外,中国消防志者队伍迅速壮大,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开展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全国共组建消防志愿者服务总队400余个,服务大队7700余个,注册消防志愿者50余万人。

国外的消防

古罗马

世界文化发源地之一,各种建筑堪称一绝.然而,火灾给这个文明古国带来过巨大灾难.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入侵罗马,撤走时在全城放火.古罗马城早期的一切建筑及其档案资料、文物书籍大多被焚;公元64年,古罗马城又遭大火,延烧六日;公元80年,再遭火劫,延烧三日.这几场大火给这座城市以毁灭性的打击.可怕的火灾使古罗马居民诚惶诚恐.为了避免火灾,他们造了一个火神,名叫伏尔甘,象征破坏性的火.人们在诗歌中描述着各种火灾都是伏尔甘降临的.每年8月22日,古罗马居民都要举行伏尔甘节.节日那天,人们向熊熊燃烧的火堆投掷小鱼等物品,以向伏尔甘祈求免除火灾。

西班牙

西班牙华林西瓦城的200多座建筑宏伟、富丽堂皇的"楼房",每年3月19日午夜12时整都会燃起熊熊大火,直冲云霄,照亮全城.不知内情的外来游客会以为这个60万人口的城市一定是遇上大火灾了.其实那些在各大街道和广场上燃烧的大房屋全是纸造的,眼前所见只不过是该市一年一度的"放火节"奇观.大约一刻钟之内,这场人为的大火将烧掉总造价约150万美元的纸屋.。

欧洲

波兰、匈牙利、奥地利、瑞士、德国的巴伐利亚州以及英国和意大利的一些地区都把5月4日定为该国或该地区的消防节.那么是为什么呢?还得从公元184 年的5月4日说起.那一天,古罗马的军事长官弗洛里安因传播基督教而被判处极刑(沉入河底).1184年,弗洛里安的遗骸转移到波兰克拉科夫的一个教堂里.不幸的是,1528年4月24日,那里发生了一场灾难性火灾,城市的大部分建筑被毁,而保留弗洛里安遗骸的那个教堂却完好无损.从此,人们都说是这位圣徒参加了那次救火,所以使得城里的一些建筑包括保留弗洛里安遗骸的那个教堂免遭火劫,许多神话也由此而生.这样,从16世纪后半期起,他的名字逐渐成了消防的象征,他的像出现在消防部门的旗帜上和徽章上.同时,他的遇难日也成为消防员的节日。想查询更多节日时间内容,请点击》》》节日时间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