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哪些地方容易地震?一个地震高发的省份,地震发生概率分布也是不同的。有的地区会比较少,有的地区会比较频繁,那是因为这些地区正处于地震带上。那么,台湾地震多发城市是哪里呢?为什么地震会集中发生在这些城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台湾地震分布情况。
台湾哪些地方容易地震 台湾地震多发城市是哪里
依据台湾地区过去的地震分布及震灾损害情形,台湾地震危害度由轻至强烈分为四区 (以行政区划分) :
1、新竹市、台中 、高雄市、桃园县、新竹县、台中县、南投县、彰化县、高雄县、屏东县、澎湖县、金门,马祖地区。
2、台北 、基隆 、台北县、宜兰县、苗栗县、云林县。
3、台南 、台南县、台东县。
4、嘉义 、嘉义县、花莲县。
据台湾媒体报道,根据“中央气象局”资料显示,台湾近百年来已经出现过29万6268次地震,其中7级以上的大地震共出现38次。从1911年改变查报方式后,到今年9月为止已经纪录了18万6531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的地震都是规模在1.8到2.2间的微小地震,占了所有地震次数的89.2%。
“气象局”地震预报中心指出,每年发生地震的次数都不尽相同,不过如果当年度出现规模在6.8以上的地震时,地震次数多半会超出平均值,而这些地震也多半是大地震带来的余震。以1999年发生921地震为例,当年就出现4万2898次地震,几乎是平时地震的3倍以上。
921大地震隔年的地震数则是近几年来次多的一年,根据统计,2000年就发生2万4332次地震,另外今年受到3月31日发生在南澳外海的地震序列影响,今年月到9月也已经发生2万2千多次的地震。
至于在出现地震次数最多的地区,地震中心指出,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台以花莲地区平均每年出现6302次地震最多,其中有感地震则是平均每年发生426次,至于地震发生最少的区域则是台北地区,平均每年发生170次地震,有感地震平均3次。
台湾地震带分布
西部地震带:自台北南方经台中、嘉义而至台南。宽度约八十公里,大致与岛轴平行。地震次数较少,但余震较频繁,持续时间较短暂,范围广大,灾情较重,震源浅(约10余公里),地壳变动激烈。
东部地震带:北起宜兰东北海底自南西延伸,经过花莲、成功到台东,一直到吕宋岛。此带北端自宜兰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延伸至西太平洋海底者相连,南端几乎与菲律宾地震带相接。此带成近似弧形朝向太平洋,亦和台湾本岛相平行,宽130公里,特征为地震次数多。通常震源较西部者深。
东北部地震带:此带自琉球群岛向西南延伸,经花莲、宜兰至兰阳上游附近,属浅层震源活动带。
东部地震带地震次数最多。因台湾东部恰处於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交界处,故其地震活动甚为频繁,但因其多发生在外海,所以造成的灾害相对地较小。特别是花莲县及附近海域。
台湾地震会引发海啸吗?
台湾东部海域陡峭的海岸地形,不利于远震海啸波浪的堆积。但是台湾东部的堆积物形成不稳定的斜坡,一旦发生大规模海底山崩,很有可能引发致灾的海啸。
虽然中国的海岸受海啸的影响不大,但中国东部的海岸地区地势较低,许多地区,特别是许多经济发达的沿海大城市只高出海平面几米,受海浪的浪高影响极大。从成灾的角度来看,小海啸,大灾难的情况完全是有可能的,绝不可以掉以轻心。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做好灾害预防工作。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引发的具有超长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当其接近近岸浅水区时,波速变小,振幅陡涨,有时可达20~30米以上,骤然形成“水墙”,瞬时侵入沿海陆地,造成危害。
海啸产生的过程:(1)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2)两个板块紧密接触,俯冲造成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蓄弹性能量;(3)能量积蓄到达极限,紧密接触的两个板块突然滑动,上覆板块“弹”起了巨大的水柱;(4)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原生的海啸分裂成为两个波,一个向深海传播,一个向附近的海岸传播。向海岸传播的海啸,受到大陆架地形等影响,与海底发生相互作用,速度减慢,波长变小,振幅变得很大(可达几十米),在岸边造成很大破坏。
如果你想感受最纯正的江南韵味和鱼米之乡的风情,不是去杭州,而是去杭州周边的小镇和村落,这里各种古镇遍布,各种山水密集,让流连于其中。那么,杭州周边自驾游哪些地方好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杭州周边最美自驾路线推荐。
杭州周边自驾游哪些地方好 杭州周边最美自驾路线推荐
杭州周边自驾游哪些地方好: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桐乡,距离杭州约60公里。千百年来,乌镇的原住居民随水而生,伴水而眠,因此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杭州周边自驾游哪些地方好:千岛湖
千岛湖作为一个AAAAA级景区设施服务都做的非常完善,这里风景秀丽,酒店成群,从各种星级酒店到农家乐民宿一应俱全,因此到千岛湖游玩从价格上也是差异较大。这里森林覆盖率相当高,更有天然氧吧之称的亚热带原始次森林,空气清新,天空湛蓝,湖水清澈,让你从雾霾重重的城市一下子解脱出来!千岛湖的鱼更是美味,各种做法让你一次吃个够!
杭州周边自驾游哪些地方好:西塘
西塘环境不错,是保存得较完美的原生态水乡。这里能够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清静和淳朴的风情。临河的客栈风景很好,民宿很有特色。晚上的酒吧都很热闹,夜景也漂亮,但商业化比较厉害,也许也正因为这样,西塘也是备受年轻人喜爱的一个景点。古镇景区内住宿节假日浮动较大,所以大家可以依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行程。
杭州周边自驾游哪些地方好:莫干山
这个颇具欧式乡村风情、气质独特的地方,几乎给每个旅行者超出预期的体验感。不仅有着山林自然的清幽宁静,独具情调的各式精品酒店、民宿和度假村,还有充满想象力的咖啡馆和主题餐厅。很多人喜欢大海,也有人对山林情有独钟,如果你是后者,那么文艺范儿十足的莫干山,可以满足你对度假的所有想象。
游玩推荐:
西安周边自驾游推荐路线 西安周边游玩好去处
一月份适合去哪里旅游 国内1月份最舒爽最美去处
二月份适合去哪里旅游 2月份国内最值得去的地方
北京周边一日游最佳景点 北京近郊一日游不能错过的景点
长沙周边一日游推荐 长沙周边1日游最佳方案路线
新疆旅游必去景点 新疆旅游一定要去的地方推荐
武汉一日游必去景点 武汉必玩的地方一日游精选
巴厘岛自由行攻略 巴厘岛自由行签证路线及费用
云南一些地方经常会受到地震的袭击,尤其还会发生比较高级别的地震,给人们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一般地震多发的地方,是因为该地方就在活跃的地震带是,那么云南地震带分布在哪些地方呢?具体云南处于什么地震带上?一起来了解。
云南地震带分布在哪些地方 云南处于什么地震带上
1、大关—马边地震带:范围包括滇东北及其与贵州、四川两省交界部位。该带在云南境内曾发生6、5—7级地震3次,最大为1974年大关7、1级地震。
2、小江深大地震带:北起巧家、东川,向南直到个旧一带,南北长500公里,东西宽70—80公里。历史上曾发生6—6、9级地震10次,7—7、9级地震1次,最大为1833年嵩明扬林8级地震。
3、通海—石屏地震带:位于峨山—通海,石屏—建水间。历史上曾发生6—6、9级地震14次,7级地震3次,最大为1970年通海7、7级地震。
4、中甸—大理地震带:沿中甸、下关至南涧—带,长600公里,宽70公里。历史上曾发生6—6、9级地震17次,7—7、9级地震3次,最大为1996年丽江7、0级地震。
5、腾冲—耿马地震带:北起腾冲经龙陵至勐海一带,长500公里,宽70公里。曾发生6—6、9级地震26次,7—7、9级地震8次,最大为1988年11月6日澜沧7、6级地震。
6、思矛、普洱—莱州(越南)地震带:北起思茅、江城到越南的莱州,长300公里,宽150公里,曾发生6—6、9级地震10次,最大地震为1983年越南莱州的7、0级地震。
7、其他还有南华—楚雄地震带。除以上地震带外,在川滇交界的永仁、永胜、华坪—带也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
地震你来了怎么办?
地震来临自救口诀:
遇到地震不惊慌,镇静听从老师教。
先后有序慢慢走,不抢不挤好宝宝。
来到操场有秩序,一个一个往外跑。
记住地震小儿歌,一定一定要记牢。
自救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近来,我国多地强对流天气频繁,雷电频袭,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雷电天气里,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要懂得如何躲避。那么雷电天气时不宜在哪些地方躲避?你知道雷电天气时适合躲在哪里吗?以下雷电天气十二大安全知识知多少?
雷电天气时不宜在哪些地方躲避 雷电天气十二大安全知识
雷电天气不宜在大树下,金属车箱里,以及电线杆或高压电附近的地方。
这是因为站在大树底下,当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大树流入地下向四周扩散时,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电压,而人体站立的两脚之间存在的电压差会造成伤害,通常称为跨步电压伤害。如果万不得已必须在树下躲雨,必须与树干保持3米的距离。
此外打雷时,禁止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如果正在空旷的地方,来不及到室内躲避,应该立即双手抱膝,双脚并拢蹲在地上,身体前屈,胸口紧贴膝盖,低头看地,因为头部最容易遭雷击。千万不要用手撑地,这样会扩大身体与地面接触的范围,增加遭雷击的危险。
雷雨时要注意地形地貌,禁止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不要靠近高大的树木、电线杆、烟囱、广告牌等尖耸、孤立的物体。应立即停止室外活动,尽快寻找避雷场所,可以到低洼、干燥或背风的房子或山洞里躲避。但不能进入毛棚屋、岗亭等无防雷设施的低矮建筑物里躲避。
此外,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大家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雷电天气时禁忌:
1、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要关闭手机,因电话线和手机的电磁波会引入雷电伤人。
2、雷雨闪电时,不要开电视机、电脑、VCD机等,应拔掉一切电源插头,以免伤人及损坏电器。
3、不要站在电灯泡下,不要冲凉洗澡。
4、尽量不要开门、开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
5、乘坐汽车等遇到打雷闪电,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6、不要把晾晒衣服被褥的铁丝,拉接到窗户及门上。
7、闪电打雷时,不要接近一切电力设施,如高压电线变压电器等。打雷时不要靠近、更不能接触任何金属管线,如水管、暖气管、下水管等;
8、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不要把金属物体扛在肩上;
9、雷雨中不要几个人挨在一起或牵手跑,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10、在雷阵雨较大时要远离树木,尽量不要大跨步跑动,可以选择建筑物躲雨,但不宜选择车内躲雨。
11、不要穿戴湿的衣服、帽子、鞋子等在大雷雨下走动。对突来雷电,应立即下蹲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12、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最好穿胶鞋,披雨衣,可起到对雷电的绝缘作用。
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我们经常能从气象预报中看到“倒春寒”一词,有些人仅是从预报中知道这一现象,却没有真正的了解和见识过。那么,一般倒春寒发生的地区是哪呢?每年倒春寒发生在哪些地方?我们一起来了解倒春寒频繁袭击的地区。
倒春寒发生的地区是哪 倒春寒发生在哪些地方
倒春寒在我国一般发生在北方地区,不过南方地区倒春寒现象也是非常显著的,标准还各有不同。
南方各地春播时间有先有后,倒春寒的时段与强度指标也稍有不同。
云南省各月的标准为:
(1)2月标准: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值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5℃;或有一天最低气温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5.9℃(负距平是对月平均气温或月平均最低气温而言的)。
(2)3月标准: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值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6℃;或有一天最低气温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5.7℃。
(3)4月标准: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值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7.5℃;或有一天最低气温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7.2℃。
倒春寒是南方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早稻烂种烂秧的主要原因。常年2-4月,江南地区先后进入早稻播种育秧大忙季节。在此期间冷暖空气相互交绥,当北方冷空气南侵到江南和华南时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常常造成低温连阴雨天气,当日平均气温在12°C或以下,连阴雨3一5天;或在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且日最低气温降到5°C以下,均可造成早稻烂秧和死苗。这样不仅损失大量种子,而且因补种延误播种季节,使早稻成熟期延迟,影响晚稻栽插,使晚稻抽穗扬花期易受低温危害。近30多年中,以1951、1969、1970、1976年的天气气候条件最差,造成严重烂秧,一般烂秧率超过30%,有的达50%。如1970年仅广西地区烂种就达1亿斤以上;1976年,仅湖南、江西、湖北三省就损失谷种达7亿斤。此外,对已播棉花、花生等喜温作物也常常造成烂种死苗;并影响油菜的开花受粉,及角果发育不正常,降低产量;有时影响小麦孕穗,造成大面积不孕或籽实质量低劣。
倒春寒农业如何防范?
要避免或减轻倒春寒灾害, 首先应掌握当地倒春寒发生规律及各种农作物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采用抗寒品种, 春播作物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并选择背风向阳的秧田, 或采用温室、 地膜、 营养钵等方式育秧就可极大避免 倒春寒的危害。从预防性措施考虑, 要掌握前期的天气特点、作物苗性和未来的长、中期天气预报, 针对性地加强农作物的田间管理, 抑制旺长, 减少弱苗, 培育壮苗, 增强抗寒能力。而春播或移栽作物, 则要巧看天时,调整播种或移栽期,错开低温的直接袭击。如倒春寒已经降临, 水稻抗御性措施是: 搞好水层管理, 以水调温, 早稻播种后两叶期以前抗寒力稍强, 要注意通气,坚持晴天满沟水, 水不上秧厢, 阴天半沟水, 雨天排干水的管水方法。两叶以后, 抗寒力弱, 浅水勤灌、 日排夜灌。低温阴雨结束的夜晚, 要注意防霜,长时间低温阴雨过后, 水稻秧苗较弱, 当转晴时水稻秧田要深灌水, 以防水分吸收和蒸腾的失衡, 造成生理干旱而死。待秧苗恢复后, 再逐渐将水排干。
1、掌握倒春寒发生规律,收听使用倒春寒天气预报。农谚说:“春天的天气,孩儿面”,说明春天的天气多变,时暖时冷,要抓住天气演变过程中的“冷尾暖头”抢晴播种。一般当日平均气温到达12°C、最低气温不低于5°C,播后有3~5个晴天(每天日照在3小时以上)就有利于早稻播种育秧。
2、加强田间管理,改善农田小气候条件。对早稻秧田进行科学排灌,在倒春寒到来时进行深水护秧,采取“夜灌日排”、“晴排雨灌”,调节秧田水热状况。
3、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温室蒸汽或无土育秧,使整个早稻育秧过程完全在人工控制下,保证培育适龄壮秧。
腊八节是吹响春节狂欢的号角,老人也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准备年货往往就是从腊八节开始的。但是这个腊八节并不是全国都如此的,在我国还是有很多的地方是不过腊八节的,在南方地区人们只认可腊月二十三是过年的开始。那么,哪些地方的人过腊八节呢?腊八节是什么地方对的节日我们下面慢慢说
哪些地方的人过腊八节 腊八节是什么地方对的节日
哪些地方的人过腊八节 腊八节是什么地方对的节日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哪些地方的人过腊八节
哪些地方的人过腊八节 腊八节是什么地方对的节日
陕西腊八节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甘肃腊八节
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西宁腊八节
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江浙腊八节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腊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腊八粥则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据说,这种煮粥方法还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
西北腊八节
腊八节在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而且,腊八这天忌吃菜。如果这天吃菜的话,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宁夏腊八节
做腊八饭一般用各种豆类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和陕北一样,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北京腊八节
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