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华南

2020/4/28 15:01:32
万年历日历:华南知识
华南知识
浙江是华东还是华南

我国除了以南北划分各大省份之外,还以七大区域来划分,即华南、西南、华东、华北、华中、东北以及西北。从地图上看,浙江是在我国的东部沿海一带,那么,到底浙江是华东还是华南?究竟浙江属于什么地区呢?一起来了解。

浙江是华东还是华南 浙江属于什么地区

属于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是政治划分,不是人文和自然划分。如今,华东仍被用作地区用名,包括(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七省一市,其中,台湾因特殊性,而单独列出,统计资料时一般也不包含在内。除此以外,其余六省一市的行政区划代码均以“3”开头。

截至2016年6月,华东地区共有6个国家级新区,分别是浦东新区、舟山群岛新区、西海岸新区、江北新区、福州新区、赣江新区。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2015年9月福建福州新区成立,2016年6月江西赣江新区成立。

华南地区位于中国最南部。北与华中地区,华东地区相接,南面包括辽阔的南海和南海诸岛,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相望,华南地区边界的武夷山、南岭也大致是人类学的分界线,广东、福建有华南虎。西南界线是中国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的边界。在行政区上,华南地区包括台湾省、海南省全部,福建省中南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南部,云南省南部和西南部。

浙江地理位置: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地跨北纬27°02'~31°11',东经118°01'~123°10'。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浙江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的1.1% ,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63% ,平坦地占20.32% ,河流和湖泊占5.05% ,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面积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舟山群岛主岛)为中国第四大岛,在《大清一统舆图》上,中国最大的岛屿是东北一隅的库页岛,比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加在一起还要大。1860年,沙皇俄罗斯通过《中俄北京条约》逼迫清朝政府割让该岛。从此,这个历史上的中国第一大岛变成了现在俄罗斯第一大岛,中国第一大岛从库页岛变成台湾岛,原来的中国的第五大岛舟山岛变成中国第四大岛。

浙北地区水网密集的冲积平原,浙东地区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区的山区,舟山市的海岛地貌,可谓山河湖海无所不有。西南多为千米以上的群山盘结,其中位于龙泉境内的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浙江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脉、盆地为主。四大平原有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


华南前汛期是什么意思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汛期,所谓的汛期是指河水的水位显著上涨的时期。为什么会上涨呢?这就和降水有关系了。在我国华南一带,分为前汛期和后汛期,那么华南前汛期是什么意思呢?华南前汛期和后汛期什么区别?一起来了解。

华南前汛期是什么意思 华南前汛期和后汛期什么区别

华南前汛期是指华南地区一年中第一个多雨的时段,主要出现在4到6月。而在7到9月,受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华南还会出现后汛期,是第二个多雨的时段。因此,为了有所区别,将4月到6月的多雨期称为前汛期。

“前汛期”的由来和广东省的降水特点有关系。在广东省内,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降水都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时间段。一般来讲,4月至6月为第一个多雨季节,降水大多由冷暖空气作用、季风的暴发等所致;7月至9月为第二个多雨季节,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是主因。这两个雨季带来的大量降水会导致河水的显著上涨,因此叫做汛期。两个多雨季节时间一前一后,就有“前汛期”和“后汛期”之分。

前汛期是怎么形成的?

前汛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是适量的冷空气越过南岭,和海面上来的暖湿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什么是适量冷空气呢?因为当冷空气太强,就会将暖湿空气推出海岸线,从而不能在陆地上形成降水;当冷空气太弱,则不能越过南岭,或者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让暖湿空气凝结降水,就这样,两股力量在广东上空较量,你来我往,带来了前汛期丰沛的降水。其二是到了5月中旬后,南海季风开始暴发,季风的北上受到陆地地形抬升等因素的作用,往往会给广东带来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有时冷空气东移出海,回流的潮湿东到东南风也会给广东带来暴雨。这就是华南“前汛期”最典型的特征。

前汛期只有华南有吗?

“前汛期”是华南“特产”,因为在我国境内,华南地区有明显的前后两个汛期,而其他区域主要以一个汛期为主要特征;因此可以说“前汛期”只华南此地一家,别无分店。

华南前汛期和后汛期什么区别?

华南地区位于我国最南端,是一个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热带-亚热带区域。这里多数地方的年降水量在1400-2000毫米之间,但从常年来看,华南地区的降水有两个高峰期,一个发生在4-6月,也就是华南前汛期,另一个发生在7-9月,也就是华南后汛期。

华南前汛期的降水主要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北侧的西风带中,有冷暖气流交汇引起,经常能够看到锋面降水的特点。5月下旬到6月中上旬是华南前汛期的鼎盛期,此时又恰逢端午节前后,因此也被称为“龙舟水”。华南前汛期每年平均有20场左右的暴雨,其特点是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地域上的广阔性和程度上的猛烈性,容易导致内涝、山洪等次生灾害,但有时也可解除秋冬季以来持续的旱情。

华南后汛期主要是有东风波等热带天气系统造成的,尤其是台风带来的降雨,直接影响了华南后汛期降雨量的多少和地区的分布。华南后汛期的降水强度强,造成的局地灾害比较大,但总体上降雨量要小于华南前汛期。


福建是华南还是华东

很多人对于我国一些省份所属区域不太清楚,主要是因为省份土地面积跨越幅度比较大。例如福建,有些城市偏华南,而有的城市却偏华东,那么福建省是属于华南吗?到底福建是华南还是华东地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福建是华南还是华东 福建省是属于华南吗

从气象地理划分,福建属于华南;从行政区域划分,福建属于华东。

关于华南的划分:

全国一级气象地理区划分说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全国二级气象地理区划分说明:南北向基本以北回归线分为南部与北部,东西向以福建与广东、广东和广西交界线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

关于华东的划分:

华东地区位于中国东部,自北向南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台湾省及其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包括赤尾屿、黄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某些礁石组成(台)等。总面积83.43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面积的8.7% ,其中江西省面积最大,上海市面积最小。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我国各省划分如下:

1、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3、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4、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6、西南(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7、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