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分布

2020/4/28 15:01:23
万年历日历:分布知识
分布知识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我国也是地震多发国之一,就全世界来说,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就国内来说,境内遍布着数十条地震带,那么,具体中国一共有多少条地震带呢?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中国地震带分布图进行了解。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中国一共有多少条地震带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其中,五个地区是:

1、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2、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3、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4、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5、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23条地震带分布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辽宁的铁岭、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5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区:

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四川龙门山地震带:

四川龙门山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之间。东北-西南走向。包括龙门、茶坪、九顶等山。东北接摩天岭,西南止岷江边。绵延200多千米。海拔1000~1500米。龙门山最高峰海拔2345米,海拔由盆地边缘2000米向西逐渐升高到3000米以上,主峰九顶山海拔高达4984米,龙门山是四川强烈地震带之一。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新疆地震带分布情况

新疆是我国地震频发地区之一,每年在这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地震就有几十个,根据数据,这里平均每年就一次6级以上的地震。那么,新疆为什么多地震呢?很显然是因为新疆在活跃地震带上。具体新疆地震带分布情况如何?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新疆地震带分布情况 新疆为什么多地震

新疆有五大地震带,是我国多震省区之一。

不过,虽然地震频度高、震级大、范围广,但多数地震发生在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因此,尽管震区强烈地震比较多,也比较频繁,但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和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危害和影响要小许多。

具体分布:

新疆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的前沿地带,主要有五大地震带,由北向南分别是阿尔泰地震带、北天山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西昆仑山地震带和阿尔金山地震带。地震活动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

乌恰—喀什地区(包括巴楚—伽师)。是中国大陆主要的强震活动区,历史上曾发生过1902年阿图什8级大震。1900年以来平均2.5年发生一次6级以上地震。尤其是1996年—2003年期间,在伽师附近连续发生12次6级地震,形成了近些年中国大陆6级地震集中活动区,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也是最严重的。

乌什—柯坪地区。是新疆6级地震的主要活动区,上世纪以来共发生6级地震22次,约5年发生1次6级地震,地震活动水平高于天山地震带其他区段。

南天山东段(包括库尔勒—轮台—库车—拜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1906年和1949年库车2次7.3级地震和6次6级地震。最近20多年以5级地震活动为主。1998—1999年经历了一组5级地震活动。

北天山地震带(包括乌鲁木齐—西部边界)。曾是新疆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之一,二十世纪上半期发生过3次7级地震和10余次6级地震。

阿尔泰地区。地震活动强度大,但频度相对较低。2003年9月27日,在阿尔泰北部边境的俄罗斯境内又发生7.9级地震。

新疆属于青藏高原地震区

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新疆历史大地震

1902年8月22日新疆阿图什发生8.2级地震,地震导致5000人左右遇难。

1931年8月11日,新疆富蕴发生地震。地震震级为8级,震中烈度Ⅺ度。震中区形成170公里长的断裂带,最大错动幅度达20米。

2001年11月14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青海省交界的东昆仑山发生了8.1级强烈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此次地震震中坐标为北纬 36.1°,东经 90 .9°,震区为海拔 490 0 m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震源深度 1 0 km左右 ,是新世纪发生在中国境内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

(上述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台风雨主要分布在哪里

生活在台风常顾地区的孩子,应该知道台风登陆的位置是没有雨水的,但是周边的城市却是风雨交加,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到底台风雨主要分布在哪里?实际上,台风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风云墙区,具体我们一起来看看台风雨示意图。

台风雨主要分布在哪里 台风雨示意图

台风雨主要发生在垂直云墙区以及内螺旋云带区。

因气流下沉,晴空无云。如果低层水汽充沛,逆温层以下也可能产生一些层积云和积云,但垂直发展不盛,云隙较多,台风区内水汽充沛,气流上升强烈,往往能造成大量降水(200一300毫米,甚至更多),降水属阵性,强度很大,主要发生在垂直云墙区以及内螺旋云带区,眼区一般无降水。

台风在水平方向上一般可分为台风外围、台风本体和台风中心三部分。台风外围是螺旋云带,直径通常为400-600公里,有时可达800-1000公里;台风本体是涡旋区,也叫云墙区,它由一些高大的对流云组成,其直径一般为200公里,有时可达400公里;台风中心到台风眼区,其直径一般为10-60公里,大的超过100公里,小的不到10公里,绝大多数呈园形,也有椭园形或不规则的。

台风在垂直方向上分为流入层、中间层和流出层三部分。从海面到3公里高度为流入层,3-8公里高度左右为中间层,从8公里高度左右到台风顶是流出层。在流入层,四周的空气作反时针(在北半球)方向向内流入,愈近中心风速愈大,把大量水汽自台风外输入台风内部;中间层气流主要是围绕中心运动,底层流入现象到达云墙区基本停止,尔后气流环绕眼壁作螺旋式上升运动;中间层上升气流到达流出层时便向外扩散,流出的空气一部分与四周空气混合后下沉到底层,一部分在眼区下沉,组成了台风的垂直环流区。台风气温愈到中心愈高,气压愈到中心愈低。

台风天为什么会下大雨?

这是因为,在有些时候,台风可以从临近的另一个台风涡旋里,或者从西南气流带的暖湿空气中,大量吸进了暖湿空气。这种“能量营养”的供应,有可能让一个将要消亡的涡旋重新变强,从而导致了台风登陆过程中的异常暴雨。

形成过程来说,台风是巨大的上升云团,它的气流是上升的,台风从海洋带来了巨大的水汽,又由于上升气流的作用,遇到地面上空的热气团,水汽的温度降低,从而引起下雨。

台风中心是台风眼,盛行下沉气流,一般为高压,所以会风和日丽的,台风眼外边是漩涡风雨区,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压,往往会有大范围的降雨并且降雨量会很大。

举两个例子:

2009年,中国台湾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暴雨、洪水灾害。这些灾害,就可以归因于当时来到台湾岛附近的“莫拉克”台风,与西侧的“天鹅”台风发生了联系。这两个台风涡旋之间发生了传输水汽的情况,导致了台湾省的水灾。

2012年夏天北京市的“721”特大暴雨,其实也和台风活动有关。当时,华北地区北侧是中纬西风槽涡旋系统,北京位于槽前,南侧中国东南沿海的台风涡旋与孟加拉湾热带气旋的暖湿水汽流亦汇合在北京区域,形成了水汽聚合的多支强水汽输送特殊通道。这种“三涡”共存并相互影响的局面,为局地暴雨形成的中小尺度系统,以及强对流、不稳定大气结构共同作用提供了动力因素与暖湿水汽等条件,才造成了这场特大暴雨,给北京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想了解台风更多消息,请关注》》》》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西藏为何经常地震

西藏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之一,而很多人并不清楚西藏为什么经常地震?地震多发无非就是此处的板块运动比较活跃,而板块活跃一般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这便形成了地震带。那么,西藏地震带有哪些?一起来了解西藏地震带分布情况。

西藏为什么经常地震 西藏地震带分布情况

西藏之所以经常地震,是因为次地区分布有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青藏高原地震带。

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是世界上主要三大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的一支,喜马拉雅山中部地区(北纬28°—38°、东经80°—90°)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的高海拔地区。

喜马拉雅山中部地区(北纬28°—38°、东经80°—90°)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的高海拔地区,地震活动十分强烈,根据现有的地震资料:研究区内的8次7级地震是成组的且基本对称的分布于研究区中,形成了以聂拉木8级强烈地震为柄,以近南北的主压应力方向为轴的扇形,扇面的中间所发生的地震其震级小于7级,7级以上的地震分布在扇面的边缘。而且8次7级强烈地震成对分组,各组间时间间隔基本相对集中。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发生地震时注意事项:

1、迅速远离房屋、建筑物、山体、湖泊,转移到空旷、平坦的地方。

2、来不及转移时,要就地躲藏。俗话说:小地震不用逃,大地震逃不掉。所以,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迅速就近躲藏。家中卫生间是最安全的地方。卫生间空间小,不容易被倒塌的天花板和墙壁砸伤。另外,卫生间有水,能够维持人的生命。

地震时,首选卫生间躲避。其次,要选择储存室、书房、没有煤气的厨房等空间小的房间。室内墙角也是较安全的地方。房屋倒塌时,室内墙角处容易留下一个安全生存空间。另外,可迅速躲避到床、桌、冰箱、洗衣机等坚固物体旁边或下面。

3、要蹲下身体,并用枕头、棉被、书包等顶在头上,保护头部。

4、要用手绢、毛巾、或双手捂住口、鼻及脸部,防止灰尘堵塞口、鼻和迷住眼睛。

5、地震发生后,要减少各种活动,保持好体力,坚定信心,耐心等待救援。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云南地震带分布在哪些地方

云南一些地方经常会受到地震的袭击,尤其还会发生比较高级别的地震,给人们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一般地震多发的地方,是因为该地方就在活跃的地震带是,那么云南地震带分布在哪些地方呢?具体云南处于什么地震带上?一起来了解。

云南地震带分布在哪些地方 云南处于什么地震带上

1、大关—马边地震带:范围包括滇东北及其与贵州、四川两省交界部位。该带在云南境内曾发生6、5—7级地震3次,最大为1974年大关7、1级地震。

2、小江深大地震带:北起巧家、东川,向南直到个旧一带,南北长500公里,东西宽70—80公里。历史上曾发生6—6、9级地震10次,7—7、9级地震1次,最大为1833年嵩明扬林8级地震。

3、通海—石屏地震带:位于峨山—通海,石屏—建水间。历史上曾发生6—6、9级地震14次,7级地震3次,最大为1970年通海7、7级地震。

4、中甸—大理地震带:沿中甸、下关至南涧—带,长600公里,宽70公里。历史上曾发生6—6、9级地震17次,7—7、9级地震3次,最大为1996年丽江7、0级地震。

5、腾冲—耿马地震带:北起腾冲经龙陵至勐海一带,长500公里,宽70公里。曾发生6—6、9级地震26次,7—7、9级地震8次,最大为1988年11月6日澜沧7、6级地震。

6、思矛、普洱—莱州(越南)地震带:北起思茅、江城到越南的莱州,长300公里,宽150公里,曾发生6—6、9级地震10次,最大地震为1983年越南莱州的7、0级地震。

7、其他还有南华—楚雄地震带。除以上地震带外,在川滇交界的永仁、永胜、华坪—带也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

地震你来了怎么办?

地震来临自救口诀:

遇到地震不惊慌,镇静听从老师教。

先后有序慢慢走,不抢不挤好宝宝。

来到操场有秩序,一个一个往外跑。

记住地震小儿歌,一定一定要记牢。

自救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为何新西兰火山分布众多

新西兰之所以火山多发,是因为这里分布着很懂个活火山,历史上不乏比较重大的火山爆发事件。有人就疑惑了:为什么新西兰火山分布众多呢?这里地理位置到底是怎样的?下面就来为您介绍新西兰多火山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新西兰火山分布众多 新西兰多火山的主要原因

新西兰火山多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在环太平洋火山带上。

环太平洋火山带的直接成因是板块的移动和碰撞。

火山带东部是由于纳斯卡板块和可可斯板块潜没于向西移动的南美洲板块之下。

太平洋板块的一部分以及细小的胡安德富卡板块则潜没于北美洲板块之下。

向西北移动的太平洋板块的东北部分潜没于阿留申群岛弧之下,较西的部分则潜没于堪察加-千岛群岛弧之下。

太平洋板块的南面部分情况较复杂,一些面积较小的板块从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布干维尔岛、汤加和新西兰与其碰撞。印尼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及阿尔卑斯带之间,东北部的岛屿包括新几内亚靠近环太平洋火山带;南部及西部的苏门答腊、爪哇、峇里、弗洛里斯岛及帝汶岛则靠近阿尔卑斯带。

环太平洋带火山活动频繁,据历史资料记载全球现代喷发的火山这里占80%,主要发生在北美、堪察加半岛、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之国”,南部包括苏门答腊。爪哇诸岛构成的弧-海沟系,火山近400座,其中129座是活火山,这里仅1966-1970年5年间,就有22座火山喷发,此外海底火山喷发也经常发生,致使一些新的火山岛屿出露海面。

火山爆发的根本原因

地球内部温度和密度不均匀,在地幔内部形成地幔对流或地幔柱。当高温物质上升到地球浅部时,由于压力减小而发生部分熔融。在外力作用下,这些熔融物质汇聚在一起并在地球的浅部形成岩浆囊。当岩浆囊的压力大于地层的压力时,岩浆就会沿着断层或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造成火山爆发。

还有一种火山的成因是由于板块相互作用,比如在板块的俯冲带或碰撞带,由于摩擦形成了局部高温,一些含水矿物的脱水也降低了岩石的熔点,这时也会形成岩浆囊,从而引发火山活动。

火山爆发级别的应用实例:

1)2011年艾雅法拉火山爆发,欧洲航空系统瘫痪,是VEI-4。

2)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火山灰和碎屑流埋葬了两座古城,这为VEI-5。

3)1650年锡拉火山爆发,碎屑流横跨整个圣托尼岛,产生海啸波及到了克里特岛,这是VEI-6。

4)公元前6000年马札马火山爆发,摧毁美国西部,火山灰远至加拿大,数十公里无生物存活,这是VEI-7。

5)7.4万年前多巴火山爆发,碎屑流覆盖2万平方公里,空降碎屑覆盖400万平方公里,全世界超过60%生物死亡,人类存活体仅3000~10000人,随即产生6~10年火山冬天和2000年寒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