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日偏食

2020/4/28 15:01:10
万年历日历:日偏食知识
日偏食知识
日偏食是什么意思

日食的全过程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完整的看到的,其中,就日全食这一现象来说,同一个地方想要见到是非常之难的。不过,日偏食这一天象比较常见。那么到底日偏食是什么意思呢?日偏食是光的什么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日偏食是什么意思 日偏食是光的什么现象

日偏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运行到月球的半影区时,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在此地区所见到的太阳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的天文现象。日偏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

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都不是正圆,所以日、月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因此,观察者在半影内则见到太阳部分被月球遮住,称为日偏食。

日偏食是光的什么现象?

日偏食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日偏食常见吗?

它是最常见的日食现象,因为不论是日全食还是日环食,或者是更复杂的日食,在全(环)食带以外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日全(环)食带内从初亏后到复圆前的绝大部分时间,所见到的都是日偏食,而更多的日食也只是月影本影或其延长线并不经过地面,只是月影外侧的半影经过地面,那么在地面上就只有日偏食了。

观测日全食注意事项:

我们在看日偏食时(也就是太阳未被月球完全遮住时),要戴上专门观测太阳的眼镜。一定要购买合格的太阳观测镜,例如用巴德膜的太阳观测镜。日常的太阳镜或墨镜只用于观测日光下的四周景色,决不能用于直接看太阳。另外,也不能使用不合格的太阳观测镜和滤光片,因为这些不合格产品无法挡住紫外线,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太阳圆缺变化观赏时,同样会严重伤害眼睛。

即使有专门观测太阳的眼镜,也不宜长时间看太阳,在看日偏食时,一次看它十来秒钟,休息三四分钟,再继续看,尽量保护眼睛。

还可以制作针孔投影箱。可用一个1至2米长的纸箱,两端中心各开约10厘米大小的洞,上端用锡纸将洞贴上,再用针在锡纸中心穿一针孔;另一端用白色半透明纸将洞贴上,然后在太阳下试验能否在半透明纸上产生太阳圆面像。要注意,不能用肉眼透过针孔直接观测太阳。

也可以用望远镜投影,通过观测太阳经过望远镜的投影来观看日全食,不可以直接用望远镜观看,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用电焊护目镜,因为电焊护目镜也是观测日全食的最佳工具之一;用照相机看,但一定要有滤光片,直接从取景框中观察日全食也会伤害眼睛。


日偏食形成的原因

日偏食是日食的一种,通常日食主要包含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等几种,而日偏食是当中比较常见的。不过,同一个地区每年不一定能看到日食现象。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发生日偏食现象呢?下面为您介绍日偏食形成的原因。

日偏食形成的原因 为什么会发生日偏食现象

当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都不是正圆,所以日、月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因此,观察者在半影内则见到太阳部分被月球遮住,称为日偏食;在日食时,观察者在本影范围看到太阳全部被月球遮住,称为日全食;周边剩下一个光环,称为日环食。

当月球绕地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几乎与太阳同起同落时,从地球上见不到月球,这时称为朔,日食现象发生在朔的时候。朔的周期约为29.53天。但不是每隔29.53天都发生一次日食,原因是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平面不完全重合,两者之间有5°9'的平均夹角。所以只有当朔时太阳离两个轨道平面的交点在某一角度以内时才会发生日食。

它是最常见的日食现象,因为不论是日全食还是日环食,或者是更复杂的日食,在全(环)食带以外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日全(环)食带内从初亏后到复圆前的绝大部分时间,所见到的都是日偏食,而更多的日食也只是月影本影或其延长线并不经过地面,只是月影外侧的半影经过地面,那么在地面上就只有日偏食了。

看日偏食时(也就是太阳未被月球完全遮住时),要戴上专门观测太阳的眼镜。一定要购买合格的太阳观测镜,例如用巴德膜的太阳观测镜。日常的太阳镜或墨镜只用于观测日光下的四周景色,决不能用于直接看太阳。另外,也不能使用不合格的太阳观测镜和滤光片,因为这些不合格产品无法挡住紫外线,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太阳圆缺变化观赏时,同样会严重伤害眼睛。

历史记载的相关事件:

乌格里特日食:乌格里特日食发生在公元前1374年,持续了2分7秒,是记载中最早的日食之一。乌格里特是叙利亚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根据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学家的描述,太阳在此次日全食过程中“遭到羞辱”。

中国古代日食:公元前1302年,中国的历史学家记录下一次日全食,持续了6分25秒。由于太阳是帝王的象征,日食被视为对帝王的一种警告。根据《天文学史与遗产杂志》2003年刊登的一篇研究论文。日食后,帝王会吃素,举行仪式,拯救太阳。

亚述日食:公元前763年,亚述帝国——占据了伊拉克——出现日全食,共持续了5分钟。当时的记录在同一段落中提到了此次日食以及阿舒尔爆发的起义,说明古人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耶稣受难日食:基督教福音称耶稣受难后天空变黑,共持续了几个小时,历史学家认为这预示着将有奇迹发生或者黑暗时代的到来。后来的历史学家利用这段描述确定耶稣的死亡时间。一些历史学家将耶稣受难与公元29年发生的持续1分59秒的日全食联系在一起,其他人则认为是发出在公元33年的日全食,共持续了4分6秒。

亨利王日食:1133年,英国亨利一世国王(征服者威廉的儿子)去世,当时曾出现一次日全食,持续了4分38秒。根据马姆斯伯里的威廉的描述,“可怕的黑暗”让人们陷入不安。亨利一世国王死后,争夺王位的斗争让英国陷入混乱和内战。

爱因斯坦日食:古人将日食视为神灵的一种行为,物理学家则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他们认为1919年的日食是科学的一次伟大胜利。此次日食发生时,太阳消失了6分51秒。当时,科学家对恒星在太阳附近穿过时光线的弯曲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根据这一理论,引力是时空扭曲的结果。


今天日偏食是几点几分发生

在2019年的最后,我们竟然还能邂逅今年仅剩的一次日偏食现象。该天象将于今日(26日)出现,而且全国境内都能看到。那么具体时间今天日偏食是几点几分发生呢?我们观看日偏食用什么工具看比较好啊?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今天日偏食是几点几分发生 日偏食用什么工具看比较好

我国今天日偏食:10时56分左右开始(进入西藏阿里地区),15时37分后结束(离开海南)。

今日我国各地天气是否利于观看?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2月26日08时至27日08时,新疆北疆北部、甘肃中部和南部、东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东部、川西高原北部、西藏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黄淮西部、江淮、江汉、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华南西部等地有小雨,其中江淮东部、江汉南部、江南北部和西部、贵州东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雨,局地大雨。

看来我国大部地区天气将不利于观赏,不过北京今天天气还可以。

北京市气象台预计,今天白天晴间多云,北转南风二三级,最高气温4℃;夜间晴间多云,南转北风二级左右,最低气温-7℃。

同时,今天中午我国全境都可以观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越往南太阳被“吃掉”的程度也越大。在北京地区,初亏发生在12时53分,食甚发生在13时47分,复圆发生在14时38分,也就是说整个日偏食将持续将近两个小时。

北京的天气也很“给力”,中午前后能见度较好,比较适宜观测。观看日偏食不可直视,需要注意保护眼睛,最好可以佩戴专业的日食眼镜,以防光线刺眼伤眼。

日偏食用什么工具看比较好?

肉眼观看日食最简易的方法是找一块玻璃,涂上些墨或者用烟熏黑,用它们来观看日食,眼睛就能受到保护,不会被伤害。

也可以利用已曝光过的黑白胶片来作为滤光片进行观测。方法是将软片拉出,在阳光下曝照约30秒,然后作充分时间的显影和定影。将两块(切不可单用一块)底片叠在一起,后用硬卡纸框夹在中间固定住,这样便可用来观看太阳了。

望远镜观测 一般用作观测风景的双筒望远镜,体积小,携带方便,而且视野广阔,容易寻找目标,价格也较便宜,是理想的观测日食的工具之一。

另外,电焊护目镜是观测日食的最佳工具之一,也可以用医院拍摄的X光片子观测,当然还可以用巴德膜的太阳观测镜,它是专门观测太阳的眼镜。

学生在学校也可制作针孔投影箱,用一个1至2米长的纸箱,两端中心各开约10厘米大小的洞,上端用锡纸将洞贴上,再用针在锡纸中心穿一针孔;另一端用白色半透明纸将洞贴上,然后在太阳下试验能否在半透明纸上产生太阳圆面像。要注意,不能用肉眼透过针孔直接观测太阳。

用照相机看时一定要有滤光片。出现日食时不可直接看向太阳,可能会损害眼睛,也不可以直接用望远镜观看,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日常的太阳镜或墨镜只用于观测日光下的四周景色,决不能用于直接看太阳。

另外,也不能使用不合格的太阳观测镜和滤光片,因为这些不合格产品无法挡住紫外线,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太阳圆缺变化观赏时,同样会严重伤害眼睛。

直接从照相机取景框中观察日食也会伤害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