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你错过了2019年的流星雨,没关系,新年的年初我们将迎来第一场美丽的流星雨景象,即象限仪座流星雨。那么2020年第一场流星雨观赏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2020象限仪座流星雨时间表。
2020象限仪座流星雨时间表 2020年第一场流星雨观赏时间
2020象限仪座流星雨观测时间:1月4日16时20分 最佳观测地点:北美洲地区
象限仪座流星雨,是个主要的流星雨,为了避免与十月出现的另外一个主要流星雨“十月天龙座流星雨”混淆,故此采用个废弃了的星座来命名,亦是国际天文联会唯一的一个用不存在星座来命名的流星雨。较旧的中文天文书刊多采用原名,现时仍有部份中文刊物称这个流星雨为“天龙座流星雨”。
象限仪座流星雨,是个已经废弃的星座,流星雨原名“天龙座流星雨”,它的辐射点原本位于天龙座,现今已经转移到牧夫座。象限仪流星雨,为传统大流量的流星雨,对于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来说,都是最陌生的一个,就连它的母体彗星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迷。一种观点是象限仪流星雨的母体彗星为C/1490Y1和C/1385 U1,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它是小行星2003 EH1所带来的。这个流星雨或许是地球经过小行星 2003 EH1(原来是彗星,疏松物质被太阳吹散后,剩下的彗核变成是小行星) 在轨道上的残留物所形成的 。
象限仪是一个古老的星座。象限仪座流星雨是每年年初都会发生的一个比较大的流星雨,据预测每小时达上百颗。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活动期为1月1日到5日,极大一般在1月3日左右。极大时的平均天顶流量每小时为120,经常在60~ 200之间变化。流星的速度属于中等,41km/秒,亮度较高。
观测象限仪座流星雨要点
虽然预测流星雨的理论进步不小,但在时间和数量上仍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故此有志进行科学观测的朋友应于极大期前后1至2天均作观测。
象限仪座在1月4日凌晨0:15分升出地平线,在极大期间,于东北方距地平线约15度的低空。虽然流星雨辐射点在象限仪座,但流星出现时不一定是辐射点附近天区,而是距离辐射点40至60度的地方,所以请选择天空视野开阔的地点进行观测,最重要是西北方无遮挡。
郊外天空固然较黑,能看到更多暗的流星,但考虑到交通、天气变幻莫测等因素,若能在居所附近(例如花园平台)能找到一处天空视野范围广阔的地点也是上选。流星雨只需用肉眼观看即可,基本上不需借助望远镜。观测时的应带备星图、红光电筒、地席或摺椅。
如要进行天文摄影,需配备具有B快门(可作长时间曝光)的相机和高速菲林。将镜头对焦至无限远,对准象限仪座或其邻近星座,把光圈调至最大,曝光5分钟,应有收获。
象限仪座流星雨近年观测记录
2013年1月2日,新疆天文学会和新疆天文台共同组织开展了象限仪座流星 雨观测活动。来自乌鲁木齐80中的31名天文爱好者在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基地不畏严寒,以极高的 热情进行了整夜的 观测活动。虽然象限仪座流星 雨未能按时赴约,但偶尔来自双子座方向的 流星也让天文爱好者激动不已 。
2014年首次象限仪座流星 雨大流星雨,将于1月3/4日精彩上演,但恶劣的 天气常常令在漫长的 夜晚裹着厚重冬装急切等候的 观测者感到失望。
2017年1月3日晚至4日晨,天津市天文学会秘书长刘洁说,象限仪流星雨适合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观测。从新年之前的12月28日至次年的1月12日,人们都有可能看到该流星雨的群内流星,而其流量最大通常出现在1月4日前后,此时假定辐射点位于天顶的话,每小时的群内流星数目通常可达120颗左右。
刚进入2020年,我们就将迎来一场壮观的流星雨盛宴,即在本月4日的时候,象限仪座流星雨将达到极大值。据专家表示,该流星雨爆发时,每小时可以观看到120颗流星,你准备好了吗!那么2020年首场流星雨几点出现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2020年象限仪座流星雨具体观测时间。
2020年首场流星雨几点出现 2020年象限仪座流星雨具体观测时间
2020年首场流星雨(象限仪座流星雨)具体观测时间:1月3日晚至4日清晨
观测地点:中国各地均可观测(北半球纬度高的位置更加)
象限仪是一个古老的星座。象限仪座流星雨是每年年初都会发生的一个比较大的流星雨,据预测每小时达上百颗。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活动期为1月1日到5日,极大一般在1月3日左右。极大时的平均天顶流量每小时为120,经常在60~ 200之间变化。流星的速度属于中等,41km/秒,亮度较高。
r是象限仪流星雨的一个重要参数。r所代表的就是同一流星群内亮流星数目所占的比例,如果一个流星群的r值为3,那么某一星等的流星数量就是比它亮一个星等的流星的3倍。r值越小,亮流星所占例也就越金。绝大多数的流星群r值都在2.6以上,而象限仪流星雨的仅为2.1,可见是一个亮流星很多的群,也非常适合照相观测。
关于辐射点的问题,尽管很早就确定流星辐射点是赤经229.5度,北纬49.4度。但是正如G.E.D.Alcock和J.P.M.Prentice指出“很难确定象限仪流星雨的辐射点”,有时候竟然可以观测到13个辐射点一起向外辐射流星。
虽然流星雨辐射点在象限仪座,但流星出现时不一定是辐射点附近天区,而是距离辐射点40至60度的地方,所以请选择天空视野开阔的地点进行观测,最重要是西北方无遮挡。
郊外天空固然较黑,能看到更多暗的流星,但考虑到交通、天气变幻莫测等因素,若能在居所附近(例如花园平台)能找到一处天空视野范围广阔的地点也是上选。流星雨只需用肉眼观看即可,基本上不需借助望远镜。观测时的应带备星图、红光电筒、地席或摺椅。
观测流星雨注意事项
首先,流星雨并不是象想像的那样如同下雨一般,只要流星都是从一个辐射点出来的,就可以认为是流星雨。每年可称为流星雨的有近40个,你只要想一下每年你都能看到几颗流星就会明白了。预报所说的流星雨的流量是指在流星雨达到极盛时,每小时内视力正常的人在无灯光、无月光、天气晴朗且无风的情况下在天顶处能看到流星数量。能达到这个条件是很难的,所以实际上能看到的流星数量是要大打折扣的。每年比较大一些的流星雨有1月4日前后的象限仪流星雨、4月22日前后的天琴座流星雨、8月13-14日的英仙座流星雨、11月17-18日的狮子座流星雨和12月14日前后的双子座流星雨。
其次,流星雨的预报很难准确到小时,因为形成流星雨的物质质量都很小,稍微受到引力扰动就会改变到达地球的时间。
再次,观看流星雨千万不能用望远镜,用肉眼就可以了,使用望远镜反而会因为收到的视场小而严重影响效果。
最后,我的意见是,如果你不是爱好天文,而只是想看流星暴雨的话,别报什么希望。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媒体记者不懂天文,炒作的结果。他们以为流星雨都和2001年的那次一样。但如果要观测的话,必须去野外,至少去郊外。因为市内的灯光干扰会让你什么也看不到。
如果真的下定决心要看流星雨,那么准备一个躺椅或者睡袋,观测流星雨是样躺着观测的;还有蒙着红布的手电,这样手电的光不会刺激眼睛;一份星图;收音机,可以和陕西授时中心对时;如果要做那种很认真的观测,还要做好纪录。另外,夏天注意防蚊虫,冬天注意防寒。
每个流星雨都会有辐射点,所谓的流星辐射点就喷射出流星的那一点。那么,一般每年象限仪座流星雨辐射点是什么位置呢?今年1月4日象限仪座流星雨辐射点在哪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2020年象限仪座流星雨辐射点。
2020年象限仪座流星雨辐射点 1月4日象限仪座流星雨辐射点在哪里
2020年象限仪座流星雨辐射点:位于牧夫座的头部上方
牧夫座是全天88星座之一,位于北天室女座的东北方,宽度约30度,深度约50度,它突出的大角星是天空第四亮星。除热带之外的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看不到完整的牧夫座。在北半球春天和初秋的天空中,牧夫座是一个显眼的星座,它在5月1日左右的午夜到达其定点。
象限仪座(QuadransMuralis)位在武仙座右脚、牧夫座左手和天龙座之间,并不是现代88个星座之一。象限仪座流星雨在170多年以前才被发现,与狮子座、双子座等流星雨相比,它的规律和特点还不为人们所熟知。该流星雨被认为是每年最活跃的三大流星雨之一,该流星雨极大值时的每小时天顶流量(ZHR)可达200多颗,并且它是一个中等速度的流星雨,非常适合无线电雷达的观测。
它最初由法国天文学家拉郎德(Jér?meLalande)于1795年创立,不过,这个名词并不被现代天文学承认,所以只能拿来当作“俗称”。1922年,它和其他一些星座一起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从拥挤的星空中排除,从而确定了今天国际上通行的88个星座。而象限仪座这个名字却通过其著名的流星雨保留了下来。象限仪流星雨是每年几个最强的流星雨之一。
什么是流星雨辐射点?
所谓流星雨辐射点是指流星雨进入地球大气圈时,仿佛从天空向四面迸发,辐射而出的那一点。其实它们在空间里的实际轨道是平行的,都是沿着平行于辐射点与观测者的联线方向下落的;只是由于透视的效果,看起来就好像彼此相交于一点,就像人们看平行的铁路轨道彼此在远方汇合在一点。据统计,已记录到的辐射点约为1200个。流星雨常以辐射点所在的星座或星座亮星命名。
怎么找辐射点?
以英仙座流星雨为例:
首先,你知道了你要看八月份的英仙座流星雨,然后你就要明确两点,流星雨的辐射点是不是在本星座,其次就是你要知道流星雨出现的时间以及极大值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英仙座的ZHR都在150左右,而极大值是很具有观看价值的,所以你可以只记录下英仙座流星雨极大值的时间,我们比如是8月12日上午4点。
知道时间之后,你就需要进一步查找当天的各种观测指标。我们前面已经提过,我们的观测时间是8月12日上午四点,所以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用到一款星空模拟软件,这种软件在百度上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很多免费使用的软件。有了这种软件后,一定要设置好你要观看的地点,这个地点的精度可以很低,但大致要正确。有了专业的星空模拟软件并明确了观测地点之后,你就可以看一看当地的夜空,并熟悉一下操作的技巧。
设定好模拟的地点之后,你就可以设定你的观测时间。首先你必须知道的点,流星雨的辐射点是随着星空移动的。也就是说,你所找到的辐射点一定是与星座锚定,而不是与月亮或者太阳系的行星锚定。一般情况下,如果观看的时间都应该是极大值的时间,所以我们按照前面的信息,设定为4点整。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因为在你看来,辐射点是在一直移动的。比如,你计划看两个小时,那就把当天三点到五点,每隔半个小时截屏星图,用来供当时观看。
确定好时间之后,就需要查看当天的天象了。天象说白了就是月亮。我们都知道月明星稀这个道理,但在看流星雨的时候却总是忘记。如果你看流星雨的时候,头顶上顶着一个满月,你肯定是看不见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月亮亮一半以上,就基本上无法观看流星雨了,因为流星还是很暗的。当然,如果月亮比较大也不要伤心,你可以等月亮落下去再看,因为月亮,地球,太阳构成了复杂的三体系统,所以月亮的升降不是固定的,但可以预测,所以你用星空模拟软件就可以看看当天月亮的升起和降落。如果月亮落下去,虽然也会有影响,不过不是很大,依旧可以观看,不过如果你的辐射点也跟着月亮落山了,那就没办法了。
如果满足,你需要找到你观看地点的观看时间的星空,并且对观看时间附近的天空进行截图,如果有功能最好截屏成星图。然后,我们前面说要看英仙座流星雨,一般如果你不是专业看流星雨,你只需要知道英仙座在哪里就行了。这样我们就找完流星雨的辐射点。
今年第一场流星雨就在本周六,即1月4日这天。该流星雨名为象限仪座流星雨,一般每年1月1日-5日之间出现,而今年在4日这天达到极大值。那么到底2020年1月4日象限仪座流星雨在哪看最佳呢?我国能看到吗?下面为您介绍2020年首场流星雨观测地点。
2020年1月4日象限仪座流星雨在哪看 2020年首场流星雨观测地点
2020年首场流星雨(象限仪座流星雨)观测地点:中国各地均可观测(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更加)
具体观测时间:1月3日晚至4日清晨
据国际流星组织称,流星雨每小时产生50到100颗流星,流星雨最好在午夜之后和黎明之前观看,这时天空是最黑暗的。本次流星雨将在格林威治时间1月4日上午8点左右达到峰值。
但是,在国内最佳观测时间是1月3日晚至4日清晨,而且4日凌晨零时后无月光干扰,更利于观测。
虽然从名义上,从12月27日到1月10日的大约两周内,该流星雨都算是处于活跃期。然而,流星雨峰值只会持续短于24小时,而且你必须在极短的峰值时间内处于地球的夜晚。由于象限仪座流星雨的辐射点在天球上非常靠北,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观察更佳。
象限仪流星雨,为传统大流量的流星雨,对于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来说,都是最陌生的一个,就连它的母体彗星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迷。一种观点是象限仪流星雨的母体彗星为C/1490Y1和C/1385 U1,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它是小行星2003 EH1所带来的。这个流星雨或许是地球经过小行星 2003 EH1(原来是彗星,疏松物质被太阳吹散后,剩下的彗核变成是小行星) 在轨道上的残留物所形成的 。
我国最佳观测点推荐(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更加):
漠河
对于这个深藏于大兴安领林区、中国最北所在、黑龙江从中流过,河对岸就是俄罗斯,对于繁华都市的孩子们来说,刚踏上这片土地时也许并不适应,极寒的天气、不太方便的交通、不繁华的街道、一早就黑下来的天空,连时时刻刻需要的手机信号都成为一种挑战,但是这里有满天的繁星、大片的原始白桦林、入夜后静谧的村庄,味道浓郁的农家菜,还有怀揣着的小小心愿——踏上过漠河土地,才算是“找北之旅”的完美收官。
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的最北端,北部靠近中国最北的村镇漠河,西与俄罗斯、蒙古接壤。这里的绝大部分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生态环境未经人类工业文明的洗礼,具有原始且古老的自然风貌,以及中俄、中蒙边境异域风情。
当然,我国境内只要当天天气好,选一个绝佳位置也可观测,具体位置参考。
专家表示,首先,我们应该避开光污染严重的地方,尽量让眼睛提前适应黑暗;
其次,观测点的视野要开阔,周围无高山或建筑物遮挡且天气晴好;
另外,因为流星雨的观测需要大的视场,所以肉眼观看即可,使用望远镜反而不易看到;
最后,出行观天象,安全第一条。
一般每年的星座流星雨发生时间都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那么通常象限仪座流星雨发生在几月呢?象限仪座流星雨是每年的第一场流星雨,发生在年初,即一般在1月1日到5日。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最新2020象限仪座流星雨时间表一览。
象限仪座流星雨发生在几月 2020象限仪座流星雨时间表一览
象限仪座流星雨发生在1月,2020年象限仪座流星雨爆发时间1月4日。
如何观测?
虽然预测流星雨的理论进步不小,但在时间和数量上仍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故此有志进行科学观测的朋友应于极大期前后1至2天均作观测。
象限仪座在1月4日凌晨0:15分升出地平线,在极大期间,于东北方距地平线约15度的低空。虽然流星雨辐射点在象限仪座,但流星出现时不一定是辐射点附近天区,而是距离辐射点40至60度的地方,所以请选择天空视野开阔的地点进行观测,最重要是西北方无遮挡。
郊外天空固然较黑,能看到更多暗的流星,但考虑到交通、天气变幻莫测等因素,若能在居所附近(例如花园平台)能找到一处天空视野范围广阔的地点也是上选。流星雨只需用肉眼观看即可,基本上不需借助望远镜。观测时的应带备星图、红光电筒、地席或摺椅。如要进行天文摄影,需配备具有B快门(可作长时间曝光)的相机和高速菲林。将镜头对焦至无限远,对准象限仪座或其邻近星座,把光圈调至最大,曝光5分钟,应有收获。
观测流星雨注意事项:
观测流星的时候,我们的视野方向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要固定,并记录下自己视野的中心位置,用赤经和赤纬表示。
如果大家一起观测,可以各自负责一块天区。即便别人观看的天区出现了流星,也不要随意转过去,以免会错过自己天区中出现的流星。这对于观测者的确是一个考验。
我们观测视野范围越大,就越可能看到更多的流星。因此,我们应尽量选择没有障碍的环境进行观测。视场中被遮挡的情况要记录下来,采用占总视场的百分比来表示。
如果是建筑物或树木还好确定,因为它们是静止的,只需要在改变观测区域的时候记录一次即可。而如果是天空中的云,情况会复杂一些。由于云经常变化,我们应该经常记录云占观测视场的百分比。
如果视场中被遮挡的范围超过20% ,就应该中断观测,也可以改变观测方向。当然在出现流星暴雨的时候可以例外。
观测流星雨误区:
例子:流星雨是很高级的天文观测,没有望远镜不能完成,这个概念是极端错误的。观测流星雨需要有宽敞的视野,如果使用了望远镜,视场会大大减小,观测到的流星的数量会大大减少,而且看到的流星也只能看到镜头中一亮,什么都看不清,所以,要观测流星雨时最好不要使用望远镜,只须我们的双眼和晴朗黑暗的天空。其次,观测流星雨并不是象想像的那样如同下雨一般,F4的专辑让许多人对流星雨产生了错误认识,其实如果观测一些流量比较小的流星雨,或者是观测流星雨的条件不佳(天空不够黑暗),几小时才看到一颗流星也是很平常的事。开头所说的流星雨都是些流量较大的著名流星雨,如果在观测的当天有着晴朗的天空,这些流星雨的流量一般是不会令各位失望的,但无论多大的流星雨,一般而言,在1分钟内平均只能看见几颗,某些可能达到几十颗(如2001年的狮子座流星雨),而像下雨一样多的流星雨是极少的(历史上有发生过,如1833年11月的狮子座流星雨,那是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次大流星雨,每小时下落的流星数达35000之多)。
象限仪座流星雨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星座了,几乎每年年初都会爆发一次,而在新的一年,我们即将迎来它的有一次性爆发,那么今年象限仪座流星雨在哪里观测最佳呢?下面小编为您推荐象限仪座流星雨2020观测。
象限仪座流星雨2020观测 象限仪座流星雨在哪里观测最佳
2020象限仪座流星雨最佳观测地点:北美洲地区 观测时间:1月4日16时20分
象限仪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星座,现代星座的划分中则没有这个星座,其位置大致在牧夫座和天龙座之间,赤纬可达50N左右。该流星雨的速度中等,流星亮度较高,分辨象限仪群内的流星并不难,它们的颜色多有些发红。
r是象限仪流星雨的一个重要参数。r所代表的就是同一流星群内亮流星数目所占的比例,如果一个流星群的r值为3,那么某一星等的流星数量就是比它亮一个星等的流星的3倍。r值越小,亮流星所占例也就越金。绝大多数的流星群r值都在2.6以上,而象限仪流星雨的仅为2.1,可见是一个亮流星很多的群,也非常适合照相观测。
关于辐射点的问题,尽管很早就确定流星辐射点是赤经229.5度,北纬49.4度。但是正如G.E.D.Alcock和J.P.M.Prentice指出“很难确定象限仪流星雨的辐射点”,有时候竟然可以观测到13个辐射点一起向外辐射流星。
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波动
象限仪流星雨流量最不稳定,其zhr值在60至200之间浮动很大。例如在1909年(ZHR=202颗)和1922年(ZHR=79颗)就有过强烈爆发,而在1901年(ZHR=17颗)、1927年(ZHR=20颗)和1940年(ZHR=21颗)流量很小。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还是和这个流星群很短的爆发时间有关。在北半球严冬的夜晚,如此短暂的极大很有可能会被错过。但随着观测技术的革新,极大时刻也被捕捉得非常精确了。
唯一确定的只有极大位置,黄经282.9度,但是需要强调的就是这只是目视观测的结果。1947年到1951年,J.Bank进行了无线电观测,确定极大黄经为282.5度,目视极大和无线电极大时间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波恩廷-罗伯特森效应。也就是说,无线电极大比目视极大平均提前6.3小时。
有趣的是,象限仪流星雨的最大值波动越来越大。英国流星协会的数据显示,1965年到1971年,流星雨最大值最大量达到190,最小只有65;1971年,日本流星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流星群的平均值为101.2。
实际上,根据理论,象限仪流星群的一些变动可能是由于木星引起的。在每一次波动之间有11.86年的周期。不过,木星对流星群的影响还远不止这么多。木星牵扯流星群的轨道,使它后退,计算流星群轨道后退的速度为每世纪0.31度、0.41度、0.54度和0.6度。第一个对这个摄动做出研究的是S.E.Hamid和M.N.Youssef,他们在1963年把1954年以来拍摄的流星照片和木星在过去5000年间引起的摄动互相比较,结果发现5000年前母体的轨道夹角是72度。至于为什么流星群分成了两块,他们也找到了答案。他们指出母体在5000年前、4000年前和1500年前都在很近的地方经过木星,结果轨道发生了很小的改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改变的效应越来越明显。1963年底,Hamid和Whipple又进一步指出象限仪流星雨和宝瓶座流星雨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因为在1300-1400年前,它们的轨道很相似。“并且,他们补充,“它们的流星状态都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