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过后,我们饮食上就要有所调整了,不能以秋天的饮食习惯来吃了,当然,主要还是看您所在地区的气候来调整。如果你所在的地区大雪时节是比较寒冷的情况,那就要适当进补了。那么大雪养生吃什么菜好?以下为您推荐大雪养生进补5款最佳食谱。
大雪养生吃什么菜 大雪养生5款进补最佳食谱
红薯粥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红薯粥香甜可口,有健脾养胃,还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品。
红薯含有大米、面粉缺乏的赖氨酸,赖氨酸可促进人体上皮细胞的成熟,一直抗癌因子与细胞中蛋白质的结合,可提高人体抵抗力,秋冬吃红薯还有防燥的功效,但不能多吃。
中老年人脾胃虚弱,要多喝点红薯粥,因为它易于消化,保护胃肠,还能促进胃肠运动,使排便更加轻松,还能摆脱便秘的困扰。吃红薯时最好搭配一点咸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桂花枸杞粥
材料:枸杞和桂花10克,大米100克,15克的白糖。
做法:首先把桂花洗干净,大米也淘洗干净;然后枸杞去掉果柄和杂质并洗干净,最后把桂花、枸杞子和大米一起放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煮35分钟,要吃的时候再加入白糖,味道更鲜美噢!
功效:桂花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等功效。煮粥的时候放入桂花,不但能让粥中香气四溢,还可缓解冬日干燥。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
傣味萝卜排骨
材料:
白萝卜、排骨各适量,盐、味精、酱油、辣椒粉、陈醋、葱各适量
制作方法:
1、萝卜去皮,洗净,切成小块;排骨洗净,砍块;葱洗净,切花,备用。
2、锅中加水烧沸,下入排骨煮至八成熟后,再下入萝卜煲至熟透,加盐调味。
3、出锅装盘,撒上葱花,其他调料拌匀作为蘸酱食用即可。
粉葛银鱼汤
材料:
粉葛500克,银鱼200克,黑枣7颗,盐适量,生姜4片、
制作方法:
1、将粉葛去皮,切大块;黑枣洗净,去核。
2、银鱼洗净,沥水;起油锅,爆香姜,下银煎至表面微黄,取出。
3、把粉葛、银鱼、姜、黑枣一齐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煲2小时,汤成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肌、去除湿炎、发汗泻火。
萝卜干腊肉
材料:
腊肉150克,萝卜干80克,盐、味精各3克,酱油、红椒、蒜苗各适量
制作方法:
1、用温水浸泡腊肉后洗净,切成薄片;萝卜干、红椒、蒜苗洗净,切成小段。
2、取一锅,往锅中加入适量的油,油烧热后,倒入腊肉片煸炒至出油,再加入萝卜干段、红椒段、蒜苗段同炒片刻。
3、再加入适量的盐、味精、酱油炒匀即可。
功效:有开胃消食之效
想了解更多大雪节气知识,请点击进入》》》大雪节气(专题)
大寒时节当然是要多吃一些肉类的,因为只有肉类脂肪供给,才能提高我们身体御寒机能。当然,并不是所有肉都适合大寒时节吃的,我们需要选择一些合适的食材来烹饪食用,以达到进补作用。那么大寒吃什么肉养生呢?推荐这8种肉类宜大寒时节进补。
大寒吃什么肉养生 这8种肉类宜大寒时节进补
1、羊肉
羊肉性温热,驱寒滋补,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最宜冬季食用,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
2、鸭肉
鸭肉性寒、味甘、咸,归脾、胃、肺、肾,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
3、鸡肉
鸡肉的营养价值很高,民间有“济世良药”的美称。“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的谚语。是说冬季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需求较多,经常吃鸡进行滋补,不仅能更有效地抵御寒冷,而且可以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4、牛肉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物别适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
5、鸽肉
俗语都有说“一鸽胜九鸡”,鸽子肉的营养一直为人们认可,有壮体补肾、健脑补神、提高记忆力、降低血压、调整血糖、养颜美容、使皮肤洁白细嫩等功效,且易于消化,对老年人、体虚病弱者、手术病人、孕妇及儿童非常适合。
6、鹌鹑
医界认为,所含丰富的卵磷,可生成溶血磷脂,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壁,阻止动脉硬化。磷脂是高级神经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具有健脑作用。
7、文蛤
文蛤主要产于沿海一带,其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苏州吃到文蛤,御封它为“天下第一鲜”。
8、鳗鱼
鳗鱼也叫海鳗,肉质洁白细嫩、味鲜美、鱼刺少,常食海鳗鱼还有活血通络、解毒消炎的功效。鳗鱼的营养成分比传统滋补食品鲈鱼、鸡肉、牛肉、鹌鹑蛋等高得多,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更是陆上动物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日本人在冬天吃香喷喷的烤鳗饭以驱走严寒,保持充沛精力。中国人则把它视为滋阴壮阳补品。
更多大寒节气信息请关注》》》》大寒节气专题
大寒推荐:
大寒是最冷的节气吗 冬天最冷的时候是大寒吗
大寒适合种什么菜 大寒为最佳播种期的蔬菜
大寒养生喝什么粥 7款大寒时节养肾滋补粥
大寒节气该吃什么药膳 大寒节气6款滋补强身药膳
在大寒里一般会吃些什么 大寒节气各地普遍吃的食物
大寒时节吃什么养身体 大寒节气体弱者驱寒食谱推荐
大寒节气应该补什么吃 大寒食补食材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大寒养生做到两不 大寒时节要做到不损阳不损阴津
从总体来说冬天还是一个挺好的节气,窝着不动就挺好的,不需要天天出去运动啊,还有好吃好喝的理由了,毕竟冬天是很消耗体能的,立冬来冬天到煲汤进补时这话虽然是小编编的,但是有道理哦,按照今年立冬的由来和习俗,我们就是要进补的,鸡汤就很鲜美,老鸭汤也不错。
今年立冬的由来和习俗 立冬来冬天到煲汤进补时
立冬进补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
立冬节气的由来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习俗
立冬习俗
1、贺冬
贺冬又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每逢立冬,人们更换新衣,拜贺尊长,庆贺此节气的到来。
2、拜师
民国时期,在立冬当天举办拜师活动,是学生拜望老师的节日。家长领上学生,端上一壶茶,提着果品和点心到学校去慰问老师,故名“拜师”。
3、烧香祭祖
清代时期有烧香习俗,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烧香祭祖。烧香一般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吃斋,不吃荤腥。
立冬习俗
立冬饮食
1、南方进补
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来滋补身体。南方盛行冬令进补,故在街头、餐厅中卖羊肉炉、狗肉煲、’姜母鸭等食物,特别受食客欢迎。在家大多数人也会炖药膳鸡汤、羊牛煲来补充能量。
2、北方饺子
在我国北方人们在立冬这天爱吃饺子,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交与“饺”谐音,“子”为“子时”,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饺子也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所以立冬当天,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立冬运动
庆祝立冬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创新,立冬之日,哈尔滨的游泳健将们,为了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寒冬生病,会用冬泳的方式来迎接立冬的到来。
立冬冬泳
苁蓉羊肉粥
配料:肉苁蓉30克,羊肉150-200克,大米适量,食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羊肉洗净切片,放锅中加水煮熟,加大米、苁蓉共同煮粥,以食盐、味精调味服食。
功效:温里壮阳.补肾益精。适用于腰膝冷痛、阳痿遗精、肾虚面色灰暗等
龙马童子鸡
配料:虾仁15克,海马10克,子公鸡1只,料酒、味精、食盐、生姜、葱、水豆粉、清汤各适量。
做法:将童子鸡宰杀后,去毛杂、洗净、装入大盆内备用。将海马、虾仁用温水洗净,泡10分钟,分放在鸡肉上,加葱段、姜块、清汤适量,上笼蒸至烂熟。出茏后,拣去葱段和姜块,加入味精、食盐,另用豆粉勾芡收汁后,浇在鸡的面上即成。服用时,食海马、虾仁和鸡肉。
功效:温肾壮阳,益气补精。适用于阳痿早泄,小便频数、崩漏带下等。
糖醋带鱼
配料:带鱼500克,姜2片,葱1根切段,蒜茸l勺,糖及醋各4勺,水3/4杯,生粉l勺,酒1勺。
做法:将带鱼冲洗干净,抹干水分,切块,用少许盐、酒稍腌,扑上生粉;锅下油,将带鱼放入油锅內炸约10分钟,至金黄色,达到外焦內软时捞出,沥干油分,装盘;下油爆香蒜茸、姜片及葱段,再倒入糖醋料煮开,趁热将糖醋汁淋在鱼身上。
功效: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这样的时节养生一大要点就是进补,通过进补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抵御寒冷,健康度过冬季。那么三九天怎么养生进补好呢?很多人以为进补就是吃很多补的东西,但实际上,进补是非常有讲究的。下面小编为您介绍三九天最佳最补食物及原则。
三九天怎么养生进补 三九天最佳最补食物及原则
三九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人发生口腔溃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那么人们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还有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的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机,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一个好选择。如吃“腊八粥”有助于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养阴、萝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养阴固精、茯苓粥可健脾养胃、大枣粥可益气养阴等等。
冬天绿叶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去瘟毒作用。只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还是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的。冬季的寒冷,还可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使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体尿量增多,使上述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可多吃些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如有钠低者,做菜时,口味稍偏咸,即可补充。
三九天进补原则
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1、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体,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2、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3、补阴针对阴虚体质: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4、补阳针对阳虚体质: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
三九天进补禁忌
戒乱进补:首先,应该了解自己该不该补,属于何种体质,属于何脏何腑有虚。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补益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益肾气为主。但具体到个人,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阴阳共虚等不同,要认真分析,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判定。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犯虚虚实实之戒。
戒惟补药而补:对于想健身长寿者来说,光靠补药不是好办法。还要注意适当的运动锻炼、饮食调整、多用大脑(做脑操)、避邪就静等,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养生。
外感戒补:在患有感冒、咳嗽等外感病症时,不要进补,以免留邪为寇,后患无穷。
补而戒偏:中医认为,气与血、阴与阳虽然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但是又互为生长。冬令进补时也要注意兼顾气血阴阳,不可一味偏补,防止过偏反而引发它疾。
补而戒腻:对于身体状态不太好,脾胃消化不良者来说,首先是要恢复脾胃的功能,否则服再多的补物也是无用。因此,冬令进补不要过于滋腻厚味,以易于消化为准则。
戒以贵贱论英雄:对于如何进补,最好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补药,不要抱着越贵越好、越贵越有效的想法。
冬至节气是很重要的节气,这种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冬至承担的功能上,还有的是因为这个节气所代表自然环境对我们自身的影响。冬天很是伤人,紧靠着熬一个字,熬的无非就是我们的身体。因此,冬至应该吃什么这是要重视的问题,冬至进补就是很好的法子,那么冬至进补怎么吃好呢?下文为您揭晓。
冬至应该吃什么 冬至进补怎么吃好
冬至应该吃什么 冬至进补怎么吃好
宜于冬至进补的食物不少,大致可分为平补、温补、滋补三大类。一般说来,温补宜用热性食物,用于气虚;滋补宜用寒性食物,用于血虚;无气虚血虚则宜用平性食物,是谓平补。
平补:猪肉及其肝、肾、肺等,蛋类、母鸡、鸭、豆腐等,芹菜、萝卜、桂圆、蘑菇类,蜂蜜、蜂乳等。
滋补:甲鱼、鲫鱼、淡菜、海带、海蜇、梨、橘、苹果、香蕉、百合、芝麻、绿豆、赤豆、豌豆、黄花菜、银耳、燕窝等。
温补:羊肉、牛肉及二者的内脏,狗肉,公鸡,鹅,海参,乌贼,鹿肉,大枣、核桃、扁豆,薯芋类,葱、蒜、韭、姜,蚕豆,小麦粉,酒类等。
健康小贴上:冬至进补除了注意食物的选用外,还须注意烹制技法:滋补食品,宜清炖、清蒸或煨汤,口味清淡;温补食品,宜红烧或酱卤,口味浓重;平补食品,可二法兼用,口味则以平和为主。
冬至进补怎么吃好
冬至应该吃什么 冬至进补怎么吃好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从立冬开始至冬至前后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大家称为“补冬”。正确的“补冬”,能使身体强壮而又保持窈窕。
1、八珍:当归、地黄、枸杞、芍药、白术、茯苓、大枣、甘草。
2、四神(又称“四臣”):莲子、芡实、、山药、茯苓
3、四物:当归、川芎、芍药、地黄。
4、单方:人参、当归、田七、杜仲等。 烹调方法:将准备好的汉药,如八味、四味、二味或一味,放入大壶内。接着准备家禽(鸡、鸭)或野禽(雉鸡、斑鸠等),还有猪脚(肘子)、猪肚、腰子、鳗鱼、鳖等,经过处理后再放入大壶中,然后倒入水和酒,或仅使用酒来慢慢炖煮。
煮好的补冬品,有效成分会渗出于汤中,肉里的软骨会松软到入口即化,汉药独特的味道则会满室生香。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具体讲,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能较好地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
冬至饮食原则
冬至应该吃什么 冬至进补怎么吃好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的时候宜少缓,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食宜温热熟饮。
此外,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尽量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时刻保持快乐,心态平和,振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乐趣。避免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同时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
每年的冬至时节一定要注意养生,尤其要注意进补,不能盲补,一定要根据个人体质来进行食补,当然药膳也是可以适当选择。除了进补,冬至要注意各项起居工作。那么具体冬至怎样做好养生呢?冬至起居进补养肾需做到位!
冬至怎样做好养生 冬至起居进补养肾需做到位
一、起居
1、早睡晚起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其次,要注意防风防寒。
2、穿衣适温
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摄氏度,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3、睡勿蒙头
有很多人喜欢蒙头睡觉,特别是冬季由于气温低,更是有人喜欢将头、脸全都埋进被子。在室内空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做会造成氧气不足。蒙头睡觉的害处还在于被子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使被子内新鲜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易使人产生缺氧症状。重者,会因缺氧使人做噩梦,精神恐惧,突然惊醒,久而久之,还可引起神经衰弱等后遗症。
4、冷水洗脸
冬至天气寒冷,很多人早上会选择用热水洗脸,事实上,清晨冷水洗脸不仅能让人变得清醒、精神振奋,还可以预防冬季外出冷空气侵袭而引起的感冒。若能结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阳、颊车等穴则效果更佳。
5、温水刷牙
冬至刷牙最好用温水。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35℃左右的温水是一种良性的口腔保护剂,用这样的水漱口,会使人产生一种清爽、舒服的口感。尤其是在冬至,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温水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太热的水也不好。
二、进补
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补气食品:补气食品,是指具有益气健脾功效,对气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胡萝卜、豆浆、鸡肉等。
补血食品:补血食品,是指对血虚证者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龙眼肉、荔枝肉、桑椹、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海参、鱼类等都有一定的补血作用。
补阳食品:补阳食品,是指具有补阳助火,增强性功能的功效,对阳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狗肉、羊肉、虾类、鹿肉等,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肾阳不足,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无力,夜间尿多,性功能减退等。核桃仁、韭菜、枸杞子、鸽蛋、鳝鱼、淡菜等也有补阳作用。
补阴食品:补阴食品,是指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的功效,对阴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银耳、木耳、梨、牛奶、鸡蛋、葡萄、白菜等。
三、养肾
男性需节欲养精,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应做好精神调养。
第二步:是要节欲保精。
第三步:是要加强身体锻炼。
第四步:便是顺应四时,做好饮食调养。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冬至是“冬令进补”的大好时节。
了解更多》》》冬至节气(专题)
冬至相关:
冬至是冬天的开始还是结束 冬至是冬天的第一天吗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的故事 到底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啊
冬至是什么意思啊 冬至和立冬有什么区别
冬至之后白天越来越长吗 冬至过后的昼夜长短变化
冬至节气养生知识 冬至后生活4大方面调理要点
冬至吃什么水果养生 冬至时节八大补水御寒水果
冬至养生要点和原则 冬至养生之道之十大原则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