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寒诗词我们找了一些,其中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让人看了有些许微凉,而元稹所作的《小寒》却透着春天将近的淡淡欢喜。同样的小寒节气,但是表达出来的感情却大不相同,小寒节气诗词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二十四节气小寒诗词 小寒节气诗词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小寒
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微雨
陆游
晡後气殊浊,黄昏月尚明。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
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
呼童取半臂,吾欲傍阶行。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浣溪沙
舒亶
燕外青楼已禁烟。小寒犹自薄胜绵。
画桥红日下秋千。
惟有樽前芳意在,应须沈醉倒花前。
绿窗还是五更天。
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
黄庭坚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后山。
小园独酌
陆游
横林摇落微弄丹,深院萧条作小寒。
秋气已高殊可喜,老怀多感自无欢。
鹿初离母斑犹浅,橘乍经霜味尚酸。
小酌一卮幽兴足,岂须落佩与颓冠?
小寒养生
两头保暖要做好
小寒时节,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物,尤其是要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以免惹来疾病。
1、出门时,头部保暖非常重要。戴顶帽子可有效防止身体的热量从头部散失,即使是顶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2、俗话说“寒从脚下生”,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搓搓脚心,能在防寒保暖的同时解除疲劳、促进睡眠。
特别提醒:冬天天气冷,有人习惯蒙头睡觉,这样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蒙头睡觉会使被子内氧气变少,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易使人产生缺氧症状。
身体般练有原则
小寒时节正好处于“二九”、“三九”期间,俗话说“冬炼三九”,此时虽说天气寒冷,却也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好时候。不过,小寒时节锻炼身体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寒冬时期,人们早睡晚起,因此最好要在太阳出来,气温有所升高后才进行身体锻炼。在出现大风、大雾、寒冷空气袭来的天气时,最好不要在室外进行锻炼,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活动。第二,寒冷的天气里,体表的血管遇冷收缩,血流较慢,肌肉的a滞性增高,致使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下降。因此,为防止发生运动损伤,在进行锻炼前要先做好暖身的准备活动。第三,锻炼过程中,要适当减少所穿衣物,宜穿合适的运动服,待暖身准备活动做好后,可以脱掉厚衣裤进行锻炼。锻炼结束后,要及时穿上外套,以免受寒。
小寒节气到来之后,气候就变得极其寒冷,为了应对这低温天气,我们必须要懂得一些养生知识,让自己有健壮的体质来抵御冬天的寒冷。那么,小寒节气到来之后,我们生活各方面该注意什么呢?下面为您介绍小寒养生知识要点须知,即关于进入小寒后起居饮食的调整。
小寒养生知识要点须知 进入小寒后起居饮食的调整
1、起居
在起居方面,此时节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每天多睡一小时,可以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增加身体的强壮程度。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因此,最近到立春前,入睡前都别忘记泡脚。以热水洗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特别是那些“夜猫子”,久坐到深夜的人,睡觉之前更加不要省却这个步骤。
这个节气,最要防的就是寒冷。在应对严寒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添加衣物,但往往身上穿得十分厚实而忽事了头部的防寒,甚至把帽子事为无足轻重的东西。其实,人的头部和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在寒冷的条件下,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就会迅速从头部散去。这种热散失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冬天在室外戴一顶帽子,即使是一顶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因此,小寒气节中的起居养生注意事项,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人家,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饮食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冬天天气本身就很寒冷,一些生冷的食物寒性更大。在这个时候吃的话容易直接刺激胃部,使得它不正常的收缩,轻则引起食欲不振,重则还可能会导致呕吐、抵抗力降低等等。同理,辛辣的食物一样是具有强刺激性的,大量食用容易导致急性胃炎的发生。
本身胃不舒服的人,进入冬季后胃就更容易发病,如果再不能饮食规律的话,就更容易引起胃酸分泌异常,加重胃部的负担。因此,每天按时有规律的吃饭才是最佳的保胃措施。如果不能一天三顿正点进食的话,可以改为一天5-6次,分次进食,一次少量,只要是每天有规律的即可。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肠胃,还不会耽误到其他的事情。
3、运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尤其是懒癌晚期的小伙伴更要动起来!
“小寒大寒,冷成一团”。虽然天气寒冷,但为了让身体棒棒哒,我们应“相时而动”,即根据不同节气,顺应不同的气候、环境,进行适宜的运动。
中医有“血遇寒则凝”的说法,认为人体内的血液,温则易于流动,寒则容易停滞,如血流不畅,则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诱发中风等。因此,三九天虽冷,但也要多运动,以加强气血运转,给身体带来温暖和活力。
寒冷天气运动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小编推荐如下:
阳光充足,适合户外运动
上午9~11点和午后2~4点,阳光充足,是锻炼的最佳时机;清晨和傍晚均不是冬季锻炼的适宜时间。除了注意选择阳光充足、背风的地方和无雾的天气外,准备活动时间要比春夏季节延长,节奏减缓;内容可以是由慢到快的走或跑、伸拉韧带、活动关节,使心率比安静状态时快20~30次/分。
准备活动可以结束的标志是:头脑清醒、身体轻巧、周身温暖、关节韧带柔韧有力,对运动充满渴望。
健步走:走步即走补
冬季锻炼的内容也以有氧耐力性练习为主,我们推荐走步锻炼。“走补,即走步锻炼,也称”健步走“,具有简便、不受场地限制的优点,是最常用的有氧锻炼方式;但也存在热能消耗较小、单调枯燥等不足。
建议选择各种各样的走步形式交错组合,以增强走步的运动强度,提高走步的趣味性。
4、精神
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此时阳气潜伏,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宁神定志,莫要劳神忧事。
了解更多小寒节气知识,请关注》》》》小寒节气专题
小寒节气相关推荐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知识 小寒时节饮食6大注意事项
小寒养生食谱推荐 小寒时节最佳家常菜谱精选
小寒吃什么传统食品 小寒当天南北各地所吃特色美食
小寒喝什么茶 自制小寒节气暖身养生茶饮
小寒节气适合吃什么点心 小寒节气不容错过的美味
小寒吃什么肉 小寒最佳御寒肉类食物推荐
2020小寒这天领证可以吗 2020年小寒当天能不能领证结婚
2020小寒节气是几点几分几秒 今年小寒最准确的时间点
今日小寒各地吃什么食物 细数小寒节气传统美食
二十四节气在立春之后重新开始,但是我们如果按照公历年划分的话,新年到来之后是小寒节气开始的时候。因此我们如果想知道2021小寒是几月几日?打开日历我们要从1月开始找2021小寒是哪一天了,关于小寒我们下面详细来说一说。
2021小寒是几月几日 2021小寒是哪一天
2021小寒是2021年01月05日,星期二。
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在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是最低的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
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大寒。
小寒三候
雁北乡(xiàng)。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鹊始巢。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雉始雊(gòu)。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气候
中国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中国隆冬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小寒节气,东亚大槽发展得最为强大和稳定,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达到最为强大且稳定,西风槽脊尺度达到最大,并配合最强的西风强度。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
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少数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而人们记忆犹新的1975年冬,气温最低的节气竟是大雪哩!
华南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华南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只所以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小寒节气如何防寒保暖
1、注意起居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
“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天气寒冷,则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人家,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注意适当锻炼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3、注意泡脚驱寒
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所以小寒养生做好驱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脚凉,即所谓寒从脚下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中药泡脚,可以用当归、红花、鸡血藤等中药材放于锅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温水中泡脚使用。泡脚之后可以用5分钟揉搓足心涌泉穴,可以收到较好的驱寒效果,还可以促进睡眠。
俗语有云,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在二十四节气中,小寒大寒是公认的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那么两者相比,大寒最冷还是小寒最冷呢?想知道24节气小寒大寒哪个最冷,那就别错过的介绍哦。
大寒最冷还是小寒最冷 24节气小寒大寒哪个最冷
24节气中小寒最冷。据多年气象资料记载,小寒基本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日子,只有少数年份大寒气温低于小寒;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其中“三九”是最冷的时段,也总在落在小寒节气内;民间也常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这究竟是为什么?
原来,在上一个节气——冬至时,地面得到的太阳热量虽然很少,但土壤深层还有一些热量可以向上散发,所以并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到了小寒,土壤深层的热量散失到了最低点,尽管白天稍微变长,太阳的光、热略有增加,但实际上,这是热量最“入不敷出”的时期,于是便成为全年最冷的时节。
既然小寒更冷,古人为什么要在小寒后又加一个大寒,而不是倒过来排列呢?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讲究“物极必反”,认为寒暑交替的“天道”是寒冷之后迅速回暖,如果先大寒后小寒,从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后“回暖”的感觉了,所以把大寒放后面,大寒后迅速回归立春,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小寒季节的特征
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和“街上走走,金钱丢手”两句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节气的寒冷。同时这时正值“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这是因为在上一个节令冬至时,地表得到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等到冬至过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在此节气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小寒”时值阳历1月上半月,农历十二月(腊月)上半月。“小寒”是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意思是天气虽然寒冷,还不到最冷的时节,故名“小寒”。
大寒季节的特征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大寒节气内。所以,应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大寒时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
对于某些作物来说,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冬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苔,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华南冬干,越冬作的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麦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小寒大寒如何防寒保暖
1、脚暖
我们都知道双脚保暖很重要,双脚虽然支撑着人体这个“大厦”,但它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易受影响,且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发冷。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持鞋袜的温暖、干燥;每坐2~3个小时之后,可以起身走动10分钟,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另外,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后,用手掌按摩脚心10分钟左右,也可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2、头暖
人体经脉多汇聚于头部,头部得不到保护,就像热水瓶没有盖子一样,体内阳气最容易散掉。因此冬天出门,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很必要的。冬季气温偏低,选帽子要慎重,应以保暖为主,如毛线编织帽、针织帽、棉帽或绒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耳朵和头部。
3、颈暖
颈部承接这头部,下面接着身体的躯干。称得上是人体很重要的部分。当人体的颈部受凉之后,可能就会导致局部的血管收缩,血液迅速的降低,严重的甚至还会引起眩晕以及大脑供血不足等等的不适的情况。因此,冬天出门一定要备条温暖的围巾,有抵御风寒入侵、预防感冒的作用。
4、膝暖
老人们在冬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好膝部的保暖措施,其实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膝关节的脂肪本来就比较少,很容易收到寒冷的刺激,而且在冬季的时候膝关节周围的血液供应会有所减少,保护和身体的调节能力降低,寒气很容易侵入,容易诱发膝关节疼痛感。因此,对于女性,冬天最好不要穿短裙、七分裤等,骑车、外出锻炼时可戴上护膝,并注意运动不可过量。
5、耳暖
耳朵体积虽小,但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容易散发,且“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你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小寒与大寒节气分别会在每年1月份一前一后到来,即小寒节气在月初,而大寒节气在下旬。因为节气时间都不是固定的一天,所以时间没有或有所不同。那么具体2020小寒大寒是什么时候?到底2020年小寒大寒时间分别是几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2020小寒大寒是什么时候 2020年小寒大寒时间分别是几号
2020年的小寒时间:2020年1月6日(星期一)05:29:59,农历2019年十二月(大)十二
2020年的大寒时间:2020年1月20日(星期一 )22:54:33,农历2019年十二月(大)廿六
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少数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
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几记录虽然表明,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时节,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我省盆地常年冬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苔,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大小寒要怎么保暖?
1、注意保暖
一般保暖很多人以为只要身上多穿点就行,值得提醒的是,小寒之后出门要注意头部保暖,因为身体的暖气会通过头部散发出去,所以出门最好要戴上帽子。
2、睡前泡脚
脚暖了全身都会暖起来,大小寒时节,一定要注意做好双脚的保暖工作,晚上睡前泡脚很有必要,泡脚时记得搓搓脚心,坚持睡前泡脚不仅可以让全身暖和起来,还可以帮助睡眠。
3、保持室内通风
天气寒冷,很多家庭就喜欢把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畅,含氧量也自然会减少,体质不好比较敏感的人就会感觉到胸闷、压抑,对身体极期不利,所以在小寒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畅。
4、适当运动
虽说小寒大寒天气会非常寒冷,但是还是要进行适当的运动的,运动时间可以选择在有阳光的时候,运动的方式可以采取走步、太极、体操等,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时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寒。
5、注重肾脏保养
小寒大寒时节是肾脏保养的最好时期,方法以按摩法为最佳,部位主要以腰部以及丹田这两个部位,方法是将两手搓热后,分别在腰部和丹田处按摩揉搓,可以疏通经脉,增强肾功能,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了解更多小寒节气知识,请关注》》》》小寒节气专题
更多大寒节气信息请关注》》》》大寒节气专题
小寒节气相关推荐
小寒节气养生菜谱推荐 小寒节气5款好吃保暖食物
小寒出生的人命运如何 小寒当天出生的人命运怎么样
小寒节气可以结婚吗 小寒节气这天结婚好不好
小寒节气适合搬家吗 小寒节气当天搬家好不好
北方小寒吃什么传统食物 北方人小寒节气必备5种食物
2020小寒是哪天 2020小寒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
小寒大寒是什么意思啊 小寒大寒分别代表什么寓意
小寒大寒是最冷的时候吗 小寒和大寒为什么是一年中最冷
小寒与大寒哪个冷一些 小寒大寒天气的特点
二十四节气中最后的两个节气就是小寒和大寒,那么小寒大寒是什么意思呢?虽然这两个节气都是表示天气冷的,但是小寒和大寒请区别对待。一般来说小寒最更冷一些,而大寒已经快到立春了,所以大寒期间就不是单纯的冷了。
小寒大寒是什么意思 小寒和大寒请区别对待
小寒是什么意思
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当太阳到达黄经285°(小寒)时,对于神州大地而言,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
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成为大寒。
小寒中的三候,其物候反映分别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在候鸟中,一候,阳气已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但还不是迁移到我国的最北方,只是离开了南方最热的地方;二候,喜鹊此时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到了三候,野鸡也感到了阳气的滋长而鸣叫。
小寒节气开始,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中国东北北部地区,真是一个冰雕玉琢的世界。都是一派严冬的景象。小寒时节,除南方地区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海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则主要是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在冬前浇好冻水、施足冬肥、培土壅根的基础上,寒冬季节采用人工覆盖法也是防御农林作物冻害的重要措施。当寒潮成强冷空气到来之时,泼浇稀粪水,撤施草木灰,可有效地减轻低温对油菜的危害,露地栽培的蔬菜地可用作物秸秆、稻草等稀疏地撒在菜畦上作为冬季长期覆盖物,既不影响光照,又可减小菜株间的风速,阻档地面热量散失,起到保温防冻的效果。遇到低温来临再加厚覆盖物作临时性覆盖,低温过后再及时揭去。大棚蔬菜这时要尽量多照阳光,即使有雨雪低温天气,棚外草帘等覆盖物也不可连续多日不揭,以免影响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营养缺乏,天晴揭帘时导致植株萎蔫死亡。高山茶园,特别是西北向易受寒风侵袭的茶园,要以稻草、杂草或塑料薄膜覆盖篷面,以防止风抽而引起枯梢和沙暴对叶片的直接危害。雪后,应及早摇落果树枝条上的积雪,避免大风造成枝干断裂。
大寒是什么意思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话,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所以,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工作,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大寒节气里,各地农活依旧很少。北方地区老百姓多忙于积肥堆肥,为开春作准备;或者加强牲畜的防寒防冻。南方地区则仍加强小麦及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广东岭南地区有大寒联合捉田鼠的习俗。因为这时作物已收割完毕,平时看不到的田鼠窝多显露出来,大寒也成为岭南当地集中消灭田鼠的重要时机。
除此以外,各地人们还以大寒气候的变化预测来年雨水及粮食丰歉情况,便于及早安排农事。如“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广西)、“大寒见三白,农民衣食足”(江西)、“大寒不寒,人马不安”(福建)、“大寒白雪定丰年”(贵州)、“大寒无风伏干旱”。
对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华南冬干,越冬作的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到明年麦”。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麦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