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汤圆

2020/4/1 16:10:42
万年历日历:汤圆知识
汤圆知识
小年吃汤圆

春节吃汤圆还是吃饺子?冬至吃汤圆还是吃饺子?最后在问一个小年吃汤圆还是吃饺子?一连三问,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南北汤圆与饺子的大对决了。这估计是误解的难题,就跟端午吃甜粽还是咸粽一样一样的,这样的问题太难了,所以我们今天就简单来说说,小年吃汤圆和饺子的事情吧!

小年吃汤圆 小年吃汤圆还是吃饺子

小年吃汤圆 小年吃汤圆还是吃饺子

小年在不同的地区吃的传统美食不同,有些地方小年吃汤圆,有些地方就吃饺子。大多都是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

吃汤圆

汤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到现在很多地方都保留着新年吃汤圆的习俗,小年夜全家围在一起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并且他吃起来口感香甜,也寓意着新年甜甜蜜蜜。

吃饺子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旧时,不论贫富,只要是顶门成家过日子,就要在锅台上边的墙上,供奉灶王爷的尊像,在像的两边贴幅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按。”每家都把灶王爷奉为神明,由它来主宰一家兴衰祸福,由于四季常住灶间,察看一家人的活动,自然成为“一家之主”。

吃饺子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

关东糖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清人写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糖饼”。关东糖在东北的农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贩叫卖:“大块糖,大块糖,又酥又香的大块糖。”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吃糖瓜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炒玉米

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为什么南北小年日子差一天

小年

南方小年是哪天?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这天,阳历是2012年1月17号。南方人相信灶王爷上天后到腊月二十四回到凡间,南方过的腊月二十四就是为了“谢灶”——感谢灶王爷的美言,所以就产生了小年有过腊月二十三有过腊月二十四的现象。

北方小年是哪天?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这天,阳历是2012年1月16号。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送神的日子。传说灶王爷要在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各家的表现,各家各户为了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不搬弄人间是非,就用叫做“灶糖”、“麻糖”之类的粘性食品粘住灶王爷的嘴。我们平常过的小年有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之说,这与小年实际与灶王爷上天的传说有关。


元宵节吃汤圆还是吃元宵

元宵节就要到了哦,今天已经是2月24号了农历来到了正月初九,我们在耐心等待6天元宵节就会和我们见面了。随着元宵节的到来新一轮的南北之争又要被大家吵翻天了,元宵节吃汤圆还是吃元宵?虽然不管是汤圆还是元宵煮出来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在我国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划分,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至于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我们下面来说一说。

元宵节吃汤圆还是吃元宵 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

元宵节吃汤圆还是吃元宵 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

北方一般吃元宵,而且都是芝麻或花生的,做法上是滚,比较干,像汉子。

在南方的话汤圆比较多,而且各种各样的馅,芝麻,花生,水果,肉,是包出来的,面不是实的,含水较大,比较圆润,像姑娘。

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

元宵节吃汤圆还是吃元宵 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

北方元宵是“滚”出来的

【原料】糯米粉、黑芝麻、油、冰糖

【做法】

1、将黑芝麻炒一下,炒的过程中要不停地翻动不要炒过,冷凉后放在粉碎机里磨成粉状,然后放适量油在少量开水里将冰糖化开放进芝麻里。

2、拌好的馅料放在保鲜膜上,用手按压成圆饼形,用刀把馅料切成粗细均等的小方块,制作好的馅料放在冰箱冷冻10分钟。

3、冷冻好的馅料取出放在笊篱中,把笊篱放在糯米水中浸泡并立即提起,使馅料表面均匀地蘸一层糯米水。

4、再放在保鲜碗中和糯米粉,用力摇动,使馅料被糯米粉均匀地包裹,包好的元宵再用水煮一会就可以了。

南方汤圆是“包”出来的

【原料】炒熟黑芝麻65克、砂糖35克、黄油75克、糯米粉200克、温水

【做法】

1、炒熟的黑芝麻和砂糖一起放在料理机里面打碎。

2、黄油放小锅里面小火慢慢加热,把黄油全部融化就可以不要太热,然后把黑芝麻糖粉倒入搅拌均匀。

3、放冰箱冷藏至凝固后按每个15克,搓成圆形备用。

4、糯米粉加入温水,和面揉好分开大概30克一个,搓成圆形再要两只手拇指轻轻按压成小碗状,取一个馅料放入。

5、左手按住馅料,右手拇指和食指配合慢慢收紧,一点点缩小最后捏紧收口,再放到干糯米粉里面滚上一层干粉。

6、烧开水煮汤圆,煮至汤圆漂浮上来就差不多了,多煮会口感更好。

浮元子

吃元宵或汤圆的注意事项

1、可搭配辛味食物降低脾胃损伤

在吃汤圆或元宵时,不妨配点辣菜护脾胃。因为它们含糖特别高,而太甜的食物会影响脾胃。中医说“甘入脾”,味甘的食物如汤圆,有“缓滞”作用,适量摄取能为肠胃带来能量。所以最好搭配一些小菜,比如蒜泥茄子、洋葱拌木耳等,不仅爽口解腻,营养也更均衡。

2、油脂含量高,要会挑选

汤圆和元宵的馅料当中不仅仅有糖,更含有相当多的固态油脂。吃3个,就相当于吃1盘炒菜的油。因此,最好优先选择果仁、芝麻、豆沙等馅料的汤圆。另外甜馅常会使糖尿病患血糖失控;花生、芝麻、豆沙等含磷量高,会加重肾脏病患者病情,应特别注意。

3、要趁热吃,老化回生后无益消化

汤圆、元宵、粽子等糯米制品特别是冷却后的这些食品,老人、小孩等消化条件较弱的群体需要慎食,普通人若没有强大的消化能力也要适可而止,最好趁热吃,放凉后就别再吃了。


元宵节为何要吃汤圆

吃汤圆是每年我们过元宵节的保留节目,不知道你喜欢什么馅的,小编钟爱花生馅的,还有红枣豆沙也凑合,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黑芝麻馅儿的。以前的以前还是很喜欢喝黑芝麻糊的,现在是彻底不待见这种食材了。我们年年吃了那么多的汤圆,你知道我们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民俗专家表示,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

吃汤圆的传说

唐朝的时候,李世民当了皇帝,叫百姓开荒种地,栽桑养蚕,纺纱织布,发展生产,国家一天比一天富起来了。老百姓安居乐业,有吃有穿,日子过得非常舒坦。

西边的敌人看到中国粮食成山,牛羊遍地,眼就红了,见天眼巴巴地盯着中国,想来占中国的地盘,抢中国的财物。这天,他们大队人马闯进了边关,边关守将抵挡不住,派人飞马进京报告。唐王听说边关吃紧,就问宰相魏征:“谁能替我出征?”

魏征是个有名的忠臣,想了想说:“派兵马大将郭子仪去吧!”

唐王很同意,就把领兵令箭交给郭子仪,又点拨了十万精兵给他,去讨伐进犯的敌人。出征前,唐王说:“郭将军,祝你马到成功,回京过年!”

郭子仪带着十万兵马,追着太阳走,撵着月亮行,呼呼啦啦开到了边关。一声号令,万兵齐出,拼杀了七七四十九天,打得进犯的敌人死的死,伤的伤,活的就求饶投降。郭子仪把一切事安顿好,才班师回朝。

这一天,唐王正在皇宫里和魏征商量国家大事,他的卫士进来报告:“兵马大将军回来啦。”唐王连忙召见郭子仪,问了边关战事。听说打了胜仗,高兴得连声夸奖,讲着讲着猛地想起出征前说的话。哎呀,年已过了好几天啦,郭将军是有功之臣,可得好好地犒劳犒劳他呀!想着想着,便笑嘻嘻地说:“郭将军出征辛苦,没过上年,我给你补两天,正月十五、十六再过个年,就算是过小年吧!”

郭子仪拜谢了唐王回营去后,唐王又问魏征:“用啥东西款待郭将军呢?”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

“山珍海味文武百官天天都吃,吃腻了。”魏征说:“主上可用江南各州府进贡的好米,做点特殊风味的稀罕食品来款待郭将军。”

唐王听了觉得有理,便传旨给御膳房的厨师。厨师们接了“圣旨”,个个吓得浑身冷汗珠子噗哒噗哒往下掉。咋哩?害怕呀。谁也说不清那稀罕食品是啥样子?弄吧,没门儿。不弄吧,明摆着人头要落地。脑袋又不是菜园子里的韭菜,割了又会长出来,谁不害怕哩。年纪大的愁白了头发胡子,年纪轻的愁得眼窝陷得能捣蒜,个个急得吃不下,睡不着。

眼瞅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正月十五紧擦边啦,稀罕食品还没一点影子。这天晚上,厨师们关了灯熄了火,愁眉苦脸地对坐在一起,抹眼泪的抹眼泪,叹气的叹气,个个愁得揪心,急得头昏脑涨。

大伙正愁呀愁的。有个老厨师脊梁骨顶着墙,头勾搭在膝盖上睡觉了。打着“呼噜呼噜”的鼾声。有的说:“这老头临死了还睡得挺香。”有的说:“别惊动他,说不定他在睡梦里还想出个办法哩。”忽然,老厨师“哎呀”一声,“哧溜”蹦起来,高兴地说:“有门了,有门了!”大伙忙问:“咋有门啦?”老厨师说:“我正闭着眼想法子哩,忽听门吱咛开了,进来个白胡子老头,笑眯眯地问我:‘老伙计有啥难处,我帮你个忙吧。’我把唐王降旨要做稀罕食品的事给他说了,他说:好办,院里有个小红灯笼,你掂回家去吧。”

“我出门一看,天上没有星星月亮,院里黑咕隆洞,眼前呼地亮起一个小红灯笼,我赶忙去掂,那小红灯笼老是晃晃悠悠的飘动,照得地面红亮亮的,飘悠到院中间,红光下有个雪白雪白的圆蛋蛋,我拾起来一看,是个白面团团,摸着湿漉漉,闻闻香喷喷的,这是啥东西哩?我想尝尝,还没塞到嘴里,‘嗖’飞来一支宝箭,小红灯笼不见了,黑影里唐王指着我说:‘大胆!你怎敢偷我的稀罕食品!’劈了我一剑,我一下子惊醒了。”

大伙都听愣了,老厨师又接着说:“伙计们,我琢磨了一下,弄成了,大伙免个死,弄不成,唐王降罪,你们就说是我出的主意,我是黄土埋了半截子的人啦,要杀,杀我一个。”

“平日里我们做蒸大米,炒大米,唐王吃惯了,不觉稀罕,”老厨师接着说,“这回我们变个样,把大米磨成面,照着小红灯笼下的圆蛋样子做,里边包上白糖、红枣、核桃仁,唐王没吃过这东西,不就成了稀罕食品了吗!”大伙听了都乐开了,欢蹦乱跳的,正哭的抹掉了眼泪,叹气的笑咧了嘴。

天明就是正月十五啦!老厨师把活给大伙儿分派了一下,说:“干吧!”大伙磨面的磨面,砸核桃的砸核桃,洗枣的洗枣,厨房里这边隆隆响,那边啪啪响,搓的搓,滚的滚,赶天明就做好一大堆雪白雪白的圆蛋蛋。

正月十五这天,唐王请魏征、郭子仪进宫赴宴。厨师把煮好的圆蛋蛋端到桌上,唐王一看,碗里装的是一个个圆鼓溜球的东西,看着比鸡蛋小,比鸡蛋圆,从没见过,挺新鲜的。拈起一个放到嘴里一咬,里边白的白,红的红,黄的黄,甜蜜蜜香喷喷的,不觉连声赞道:别有风味,稀罕稀罕!又对郭子仪说:“郭将军,这是我请你吃的稀罕食品。”

“这叫啥名呢?”唐王边吃边问。

厨师们先是愁得揪心扒肺,后来又忙得团团转,哪顾得上取个名哩!老厨师眼睛一扑闪,心里头想:糯米面做的,个又圆,色又白,灵机一动,说:“叫白面团。”

魏征听了觉着叫“白面团”不好听,连忙替老厨师打圆场,说:“这白面团个个圆溜溜的,象征着唐王天下统一,国土完整,人民团圆,叫唐圆吧。”

唐王点点头说:“唐圆好,唐圆好。”

唐王正月十五过小年、吃“唐圆”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全国都知道啦,从此,就留下了正月十五过小年,吃“唐圆”的风俗。直到现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十六都有过小年吃“唐圆”的习惯。因为“唐圆”是用汤煮了吃,“唐”和“汤”字音相近,民间叫转了嘴,把“唐圆”叫成了“汤圆”。正月十五这天夜晚又叫上元节,所以汤圆又叫元宵。

吃元宵

元宵节习俗

吃元宵

元宵又叫汤圆,正月十五吃汤圆,是咱们传统的元宵节习俗,寓意着团团圆圆,老辈人们以和为贵,总希望咱们每个家庭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够和和美美,万事团团圆圆,陪在老人身边吃一碗汤圆,图一年的好兆头

送花灯

送花灯也叫送孩儿灯,古时候,元宵节节前,新成亲的夫妻总会收到娘家送来的花灯,因为灯与丁同音,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女儿一家能够添丁进口,人丁兴旺,现在好多影视剧里面也有很多这种镜头,女子在在河里放花灯。

耍龙灯

咱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龙的传人自居,因为龙象征着吉祥富贵,在元宵节的节日里,一起舞龙灯更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现在元宵节好多公园举办等会,估计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

迎紫姑

故老相传,紫姑是一个善良漂亮的女子,为生活所迫,做了富人的小妾,却被别人所妒,冤死在厕所中,后来被封为厕神,在元宵节的夜里,人们会用稻草扎成紫姑的模型来祭祀她,祈求她保佑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踩高跷

踩高跷是汉族的传统活动之一,每逢节日,人们就会搬出家伙事,在一起踩踩高跷,热热闹闹的庆贺一下,同时踩高跷也是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多变,多种多样,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走百病

古时北方地区正月十五或十六,妇女们会成群结队的出去走走,或到桥边走走,或到城门墙处摸钉求子,到了晚上在返回家中。走百病也叫走老貌,经历寒冬之后,老人们也会出去走走,舒展舒展筋骨,越活越年轻。


成都大熊猫集体国宝瘫

导语:2016年是成都大熊猫“高产”的一年,共有27只大熊猫宝宝出生,国内23只,国外4只,其中10对是双胞胎。昨天29日下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内,国内23只“2016级”新生大熊猫宝宝集体亮相。这些萌宝萌态十足,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追捧。创造了自建立以来的最高历史记录。从远处看,躺着一堆好似一锅芝麻汤圆。调皮一点的熊猫宝宝还滚下去呢。谁家的汤圆掉地上啦!!谁的??不要我可捡走了啊!

大熊猫首秀熊猫瘫(图8)

大熊猫首秀熊猫瘫(图1)

大熊猫首秀熊猫瘫(图2)

大熊猫首秀熊猫瘫(图3)

大熊猫首秀熊猫瘫(图4)

大熊猫首秀熊猫瘫(图5)

大熊猫首秀熊猫瘫(图6)

大熊猫首秀熊猫瘫(图7)


冬至为何吃汤圆


春节为何吃汤圆

汤圆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食物,但不常上我们的饭桌,只有在特殊节日的时候,人们才会特意的去准备汤圆,最常见汤圆的节日有冬至、春节和元宵。那么,你知道春节为什么吃汤圆吗?春节讲究吃汤圆象征着什么呢?不知道的话,和一起去了解下吧。

春节为什么吃汤圆

汤圆一般在春节和元宵节吃,各自的寓意有所不同。吃汤圆是汉族人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宁波汤圆”是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春节时间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故至汤圆又叫“浮元子”。春节吃汤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古人有诗云:“宁波家家捣米做汤圆,知足常乐又一天。”

元宵节吃汤圆: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汤圆”,又称元宵;汤圆以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料,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元宵汤圆介绍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

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正月十五元宵节将至。元宵是灯节。在中国,唐朝遗留下来灯节观灯的习惯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另外,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也一直保留到现在,因为在上元节的晚上——元宵吃汤圆,人们也就习惯地把汤圆叫做“元宵”。

元宵佳节,饮食、糕点铺,甚至连马路两边都设摊兜售汤圆,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这天都吃碗热气腾腾的汤圆,象征团团圆圆。

春节讲究吃汤圆象征着什么

汤圆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

在南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习俗,但是绝大部分地方还是会吃汤圆。这种与北方的差异其实来源很简单,与制作食物的谷物有关。饺子皮是面粉所做,面粉来自小麦,小麦则是北方最为常见的农作物。而汤圆由糯米粉包裹而成,糯米属于水稻的一种,水稻在南方农村是遍地都是。古人对于食物的制作将就就地取材,因此形成了北方喜欢吃饺子,南方喜欢吃汤圆的习俗。

春节吃汤圆的由来

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圆。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

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与汤圆有关的传说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吃元宵汤圆有讲究

1、元宵做“配角”。元宵或汤圆的“皮儿”是糯米做的,糯米中含的淀粉是支链淀粉,在肠胃中不好消化吸收。所以,不宜把元宵或汤圆当做主食大量食用,原则是适量为止。

2、注意“馅”井。元宵、汤圆的“馅儿”被不断创新,除了黑芝麻、豆沙、桂花、红豆等主料,其中用了不少的动物油脂。2两的黑芝麻汤圆中含的能量是311千卡,13.8克的脂肪,而其他营养素含的较少。多吃会增加能量摄入。为了健康体重,切莫因“小”失“大”。

3、控糖很重要。为了满足高血糖朋友的需求,不少商家推出了无糖汤圆。无糖汤圆中用木糖醇代替了蔗糖,但其中碳水化合物、油脂的含量并没有减少,与传统的元宵相比,木糖醇对血糖升高的影响可能不那么明显。

4、预防意外。糯米比较黏,小孩子容易被元宵或汤圆粘住食道并阻塞呼吸道而出现意外。小孩子吃汤圆,家长一定要好好照管,最好将汤圆分成小块再给孩子吃,吃完一口再吃下一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