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解释

2020/4/1 16:10:39
万年历日历:解释知识
解释知识
立冬的冬是什么节气

说立冬的时候才发现现在的朋友们已经将二十四节气遗忘的很远很远了,远到都撤不回来了,或者就根本不知道立冬节气是个啥,所以才会疑惑立冬的冬是什么节气。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立冬节气怎么解释的,立冬节气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来科普一下立冬!

立冬的冬是什么节气 立冬节气怎么解释

立冬的最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节气的气候特点

立冬天很凉

天文学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按照气候学划分,我国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此时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华北及黄淮地区一定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以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江南及华南地区,及时开好田间“丰产沟”,搞好清沟排水,是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的重要措施。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林区的防火工作也该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了。

立冬节气的民间习俗

立冬民间吃饺子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在食俗方面,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立冬时,到市场买倭瓜,已很少见。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同时,古代认为瓜代表结实,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冬至也叫“过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贺,民间互相拜贺、宴请。普通百姓则食馄饨,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

而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名词解释

小满是我们国家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小满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天中的第二个节气,二十四节气都是有着其特殊意义的节日,那么什么是小满节气,小满节气习俗简介

小满

什么是小满节气

(古籍解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时,麦穗饱满,尚未成熟,万物生长稍得盈满,尚未全满。

(气象学解释)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在小满节气里,我国除西藏、青海、黑龙江、吉林外,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都将达到22℃以上,气候意义上的夏季也就开始了。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

小满

(农谚解释)

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安徽、江西、湖北3省有“小满不满,无水洗碗”的说法;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区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的农谚;四川省还有“小满不下,犁耙高挂”之说。这里的“满”字,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而是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节气习俗简介

抢水祭车神

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水车在小满时启动,农户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这一习俗流行于浙江海宁一带,有演习之意。多由年长执事者约集各户,确定日期,安排准备。至是日黎明即群行出动,燃起火把于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大家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岸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苦菜端上桌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小满前后也是吃苦菜的时节,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

小满是一个夏季刚开始的一个节气,也是一个养生的好时节,大家可以在小满的时候好好的开展一些养生的活动,让这一年能更加健康的生活,也是不错的做法!以上是为您整理的“什么是小满节气”,希望您会喜欢。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小满内容吗?不妨点击》》》小满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名词解释

闰年与闰月都是历法中用来平衡的单位,只是他们平衡的东西不同,闰年是平衡地球公转与公历历法的关系,闰月是平衡农历历法与回归年的关系,那么什么是闰年闰月,闰年闰月的区别

闰年

什么是闰年

一年有365天5小时48分46秒。然一年之日数,必须是整数,故一年为365日,余下的5小时48分46秒,积至4年月满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为闰日,谓之“闰年”,无闰日之年称“平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

但4年之闰余,仅23时15分4秒,今润一日,未免超过44分56秒,积至100年,为17时58分24秒,约合一日之四分之三,故每百年废一闰,至第400年又不废。如是每4年至一闰,每400年置三闰,记超过2时53分20秒,须八个四百年后,即3200年后,始补足次一日之差。

什么是闰月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5366天,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的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或连续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农历每100个历月利,约有53三个大月和47个小月。农历基本上以12个月为一年。但12个朔望月时间是354。3667天,较阳历的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三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月,为了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三年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了闰月的一年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究竟润哪一个月由节气来决定。

闰年

闰年闰月的区别

闰年是为了公历历法而服务的,而闰月是为了农历历法服务的,两种调节单位服务的对象不一样。

闰年闰月都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后人所要好好了解与学习的,闰年闰月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有帮助的,他们稳定了时间,也是一个十分不错的东西!以上是为您整理的“什么是闰年闰月”,希望您会喜欢。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闰年内容吗?不妨点击》》》闰年的计算方法


名词解释

近日,一个新词汇出现在热搜榜上,即人类世。对于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概念,大家当然是充满着好奇的。到底什么是人类世呢?地球已进入人类世是怎么回事?进入人类世意味着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

什么是人类世 地球已进入人类世是怎么回事

人类世是指地球的最近代历史,人类世并没有准确的开始年份,可能是由18世纪末人类活动对气候及生态系统造成全球性影响开始。这个日子正与詹姆斯瓦特(JamesWatt)于1784年发明蒸汽机吻合。一些学者则将人类世拉到更早的时期,例如人类开始务农的时期。2010年6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微生物学著名教授、人类消灭天花病毒的功臣弗兰克芬纳称人类可能在100年内灭绝,“人类世”将终结。

人类活动已经对整个地球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对于是否需要在全新世之后划分出专门的“人类世”,尽管众声喧哗,但事关重大,地质学家们目前还尚未作出决定。

人类世的提出:

早在1873年之前,人类就意识到自身对环境的影响。意大利地质学家安东尼奥斯托帕尼将它称为“人类世时代”,他的定义是“一个全新的地球力量,世界将被这种更伟大的能量主宰”。

1926年,V.I.韦尔兹基也把人类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称为“进化发展的自然方向,对周围环境有意识影响的效果越来越明显”。韦尔兹基进而使用“人类圈”——— 世界的思想———这个概念来说明,人类大脑对我们未来和环境不断增加的影响力。

在过去的300年中,人口数量已经增加了10倍达到60多亿,预计到本世纪,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地球30%-50%的陆地资源已经被人类所占用。与此同时,人类饲养家畜的数量达到14亿,它们产生的甲烷也对热带雨林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导致二氧化碳的增加和物种灭绝的加速。人类对土地的耕种和开发利用也加速了对土壤的侵蚀,这比自然速率要快15倍。

同样,水坝的修建和河流的改道目前非常普遍,人类对水资源的消费量已经比100年前增加了9倍。渔业已经扑杀了超过25%的浅海生物,35%的温带大陆架。此外,在20世纪,能源的消耗增加了16倍,导致每年1600万吨的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之中———为自然排放量的2倍多。与此同时,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农业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显著增加———二氧化碳增加了30%,甲烷增加了100%。这些现象在过去40万年中都没有过。由于目前的现象还只是由25%的人口产生,经济活动的增长还将令环境恶化。

由此看来,目前的后果非常严重:酸雨,烟雾和全球气候变暖等。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近一项估算,本世纪地球的温度将升高1.4-5.8°C,很多有毒物质被释放在环境中,即便一些非有毒的物质,对大自然也是有危害的———例如氯氟碳导致南极臭氧层空洞。

为什么要划分人类世?

科学家的解释,现代人类对地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物种的影响都是空前巨大的,体现为,既造成了地球大气的显著变化,也促成了地球物种的改变,这两者都是地质变革的标志。

但是,地球上的宙、代、纪、世、期都要由“金钉子”来区分。金钉子指的是岩石、冰川、沉积物或树木年轮中物质的标记,显示地球的运行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有人认为人类世应从7000年前开始,当时人类开始将森林大规模变为牧场和耕地,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急剧增长;一些人支持将起点定为3000年前,当时冶炼污染了大地。

不过,作为金钉子的标准更可能是核试验的钚于1951年首次在地面被发现,未来将会在10万年内存在于全球沉积层中,然后衰变为铀,并进一步衰变为铅。而自从人们发现在新西兰以南约640千米的坎贝尔岛上孤零零地长着的一棵北美云杉的年轮层显示放射性碳在1965年达到峰值后,有研究人员倾向于将人类世的开始定为这一年。这恰好与AWG的29名成员赞成以20世纪中期作为人类世的起点相吻合。

无论是把人类世的起点定在1951年还是1965年,都意味着,不只是放射性元素对地球造成了永远的影响,而且从这两个相近的年代开始,世界进入快速的全球化,迅猛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推动人口膨胀,也日益加剧了对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影响地球大气变化的证据表现为,在1994年至2007年间,海洋吸收了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的31%,意味着海洋现在吸收的碳量明显增加,每年超过2万亿吨。但是,如果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持续上升,超过了海洋所能吸收的程度,就一方面可能让海水急剧酸化,造成更多的海洋生物死亡,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只能存在于大气中,使得气温持续升高的同时,让每个人和每种生物都生活在极端天气之下,引发生存危机和物种危机。

人类世来了,不只是意味着地球和人类社会历史进入转折期,也意味着人类的责任更为重大,不仅要对自己的生存负责,也要对其他物种和地球自然环境负责。


名词解释

“龙吸水”听起来就是非常玄幻,我国对于一些比较少见现象总是有很多说法,就像“龙吸水”一样,人们认为是龙在戏水,故有此名。但对于这种现象,其实是有解释的。到底什么是龙吸水?龙吸水的水去哪里了?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

什么是龙吸水 龙吸水的水去哪里了

水龙卷俗称龙吸水或龙吊水等。水龙卷(waterspout)是一种偶尔出现在温暖水面上空的龙卷风,它的上端与雷雨云相接,下端直接延伸到水面,一边旋转,一边移动。

水龙卷是一种偶尔出现在温暖水面上空的龙卷风。实质上这是一种涡旋,空气绕龙卷的轴快速旋转。受龙卷中心气压极度减小的吸引,水流被吸入涡旋的底部,并随即变为绕轴心向上的涡流。要是有上旋式的陆龙卷向海面移动,行进的过程中也会形成水龙卷。

许多水龙卷形成在离雷雨系统很远的地方,甚至出现在相当晴朗的天气里。水龙卷可以是相当透明,刚形成时,只有经由它在水面形成的不寻常图案才会注意到它之存在。水龙卷能把海上船只和海水吸入空中。更有趣的是1949年南半球的夏天,新西兰下了一场“鱼雨”,鱼从天而降,这就是海龙卷的作用。

从水龙卷群发生成长的过程,可以把其分成多个成长阶段。在水龙卷群中最成熟的要推“母龙卷气旋”,往下依次是龙卷气旋族、龙卷气旋、龙卷涡旋、龙卷漏斗、吸管涡旋,构成一个完整的家族。

其相互关系是:母龙卷气旋是由多个龙卷气旋组成的,它的作用范围在10-20公里,其威力属水龙卷之首;龙卷气旋是由各个龙卷涡旋组成,作用尺度在3-10公里;龙卷涡旋也称小龙卷气旋,是由多个龙卷漏斗组成,作用在1-3公里范围内;龙卷漏斗也是通常所见的漏斗云,它的尺度约为300米,一根漏斗云里,有两个甚至三个以上吸管涡旋,所以也称母涡旋;吸管涡旋是水龙卷群中最年轻的,它的尺度一般不超过30米,但其破坏力却是最大的,有时比台风威力还大,主要是它那涡旋轴范围小气压梯度特别大,压力差可达20百帕以上,为台风内部平均气压差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因此其内部风速极大,多在每秒100米以上,要比台风大几倍,所经之处常能造成极严重的灾害。

近年龙吸水现象盘点:

2009年8月3日,栖霞市境内的长春湖面上出现“龙吸水”景观。当天16时许,长春湖面上突然腾起一条参天水柱,顷刻间大雨倾盆。

2009年10月4日早晨7:30,渤海湾海面惊现3条龙吸水壮观景象。它们将大量海水吸到空中,随后带来雷阵雨。

2009年8月23日上午,早上9点半多行至洱海边时,天气骤变,水面上空乌云密布,一条水柱似苍龙出海般连于海天之间。由于洱海上空的浓积云发展旺盛,上下对流运动加剧,温差增大,所以形成此奇观。

2010年7月27日早上9点多,在香港和深圳之间海域出现了罕见的龙卷风,在海面上形成了难得一见的3条龙吸水景观。

2010年09月06日早上,淅淅沥沥的雨中,一条“蛟龙”自苍茫的天际坠入湖水……这一听来犹如神话的故事,真实地发生在位于青藏高原、湖面海拔3200米的青海湖。9月1日,青海湖两次显现龙吸水气象景观,高原神湖再添奇异色彩。

2012年8月18日,美国密歇根湖惊现“五龙吸水”罕见奇观。

2012年8月22日中午,广西北海市南澫海域先后出现四股“龙吸水”奇观。当天中午12时许,北海市上空突然乌云密布,雷声轰鸣,下起倾盆大雨。12时45分左右,该市南澫海域上空先后出现四股“龙吸水”奇观,并被附近居民拍摄下。目击市民称,四股“龙吸水”先后出现在相同方位,整个过程约持续7分钟。图为第四股“龙吸水”

2019年6月12日下午5点前后,我国广东珠海市区附近的浅海上空出现了一道惊人的“龙吸水”景观,离市区非常近。据网友拍摄到的画面显示,从阴郁的云层中延伸出了一道惊人的云柱连接到海水水面上,仿佛海水正被巨大云柱吸入云层中。


名词解释

什么是开斋节?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之一,是我国多个少数民族的珍贵日子。过开斋节就跟过年似的,需要穆斯林们沐浴更衣,清扫房舍,准备美食,送节日礼物和祝福等。或许你还想更透彻的去了解开斋节,因此带来了开斋节的由来简短介绍,快点来看看吧。

什么是开斋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费图尔”的意译。新疆地区突厥语系的穆斯林称其为“肉孜节”。“肉孜”是波斯语,意思是“斋戒”。宁夏部分地区的回族穆斯林则称它为“大尔德”;甘肃、青海和东部地区的一些回族穆斯林也称其为“过年”。对开斋节在各地尽管称谓不同,但实际就是一次规模盛大、礼义隆重的宗教文化节日,其隆重程度犹如汉族群众的春节,藏族同胞过藏年。开斋节前夕,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穆斯林都要提前赶回家中,与家人共度美好节日。

开斋节的由来简短介绍

伊斯兰教经典记载,先知穆罕默德在传教前,每逢莱麦丹月都去麦加近邻的希拉山涧沉思默祷。公元610年莱麦丹月,先知在沉思默祷时突然接到安拉的启示,命他以“使者"的身份传递真主的教诲。后来,先知穆罕默德将这个月定为斋戒月,以示纪念。与此同时,教法学家解释,“斋戒是为了让有钱人品尝饥渴滋味,以使他们不要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要节衣缩食,省出钱来周济穷人”。

历经1400余年演变,开斋节已成为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这一天,穆斯林除沐浴净身,到清真寺参加节日宗教聚礼活动外,还要穿上节日盛装,走亲访友,互道“塞俩目”(祝你平安之意),祈求来年幸福。

开斋节的习俗

1、斋月里的阿拉伯人

斋月里,穆斯林白昼斋戒以历练心性、净化灵魂。所以,斋月里在阿拉伯国家通常可以看到许多人将自己精心准备的食物摆放到路旁免费供路人享用,以此表达他们乐善好施的品行。在沙特和阿联酋从斋月开始,每天晚上很多清真寺里都向穆斯林提供免费食品。

2、开斋节的饮食习俗

“开斋节”既是对圆满完成“拉马丹”(Ramadan)月斋功的庆祝,又是穆斯林家庭合家团贺,聚会相见的良宵美辰。在这天穆斯林男女要淋浴、燃香、更新衣,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听阿訇讲“瓦尔孜”(讲经)。做完礼拜后,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馓子、麻花,有的还要宰鸡、宰羊,烹制本民族本地区独具风味的菜肴。如宁夏回民的清炖羊肉、粉汤饺子、手抓羊肉、糖醋鲤鱼;新疆的抓饭、烤全羊;兰州的牛肉拉面、清蒸鸡;西安的羊肉泡馍等。亲友相见,互道“色俩目”问好祝安。有的请阿訇到亡故亲友坟墓边诵读《古兰经》,悼念亡故的亲人,以寄托哀思,祈求真主慈悯亡人早日进入天堂。

3、斋月里阿拉伯国家的商业活动及特点

斋月里,阿拉伯国家一般都调整上下班时间,阿联酋大多数公司的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到下午两点,沙特规定早上10时开始上班。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较低,商人的活动也相应减少。阿拉伯国家的商务活动通常在晚上进行,商家店铺一般是晚上6、7点钟开始营业至深夜2、3点钟才打烊。有的餐厅饭馆到凌晨4时才关门。斋月期间的食品销量特别大。食品、服装及家电成为需求量最大、最畅销的商品。特别在开斋节前一个星期左右,市场上各种过节商品销量大增,是销售旺季。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同样不同的宗教也有不同的宗教习俗,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