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顺口溜

2020/4/1 16:10:37
万年历日历:顺口溜知识
顺口溜知识
立夏养生顺口溜

立夏节气将至,我国各地气候将发生明显的变化,而随着气候的变换,我们的养生方式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那么,立夏之后,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养生方式呢?要注意些什么?下面我们我们通过立夏养生顺口溜——立夏养生注意养心安神防“火”。

立夏养生顺口溜 立夏养生注意养心安神防“火”

立夏之后重养心,养心遵循3口诀:护心血、养心神、防心火!

立夏养生顺口溜:护心血

可以在运动上加强,长跑、游泳、瑜伽、太极等等都是有助于养护心血管的运动。

或者在饮食上控制,比如少吃脂肪高的、糖分多的、太多盐的食物,在夏季尤其要注意少吃冷饮、不要吹太多空调。

护心血食谱推荐:

1、黑木耳炒猪肝

材料:猪肝、黑木耳、葱、姜、料酒、盐、油。

做法:黑木耳泡发洗净撕朵。猪肝洗净切薄片,在水淀粉中抓芡均匀,在热水中焯一下。将猪肝下入八成热的油锅中,加料酒,葱末,姜丝,精盐煸炒至熟,倒出。锅留底油,用旺火将木耳炒至亮滑透香,倒回猪肝,加味精,香油炒匀即成。

功效:补益肝肾,强体抗癌,黑木耳是一种质优味美的胶质食用菌和药用菌,再配伍有补肝作用的猪肝,用来治疗老年肝癌早期病人,不仅有很好的补益肝肾功效,而且能起至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

2、清爽芹果

材料:芹菜(新鲜)、苦瓜、小黄瓜、青椒、青苹果、蜂蜜适量。

做法:取以上5种瓜果,一起榨汁,滤去渣取汁,再加入适量蜂蜜即可。

功效:芹菜味辛、甘、性凉、清热平肝,有健胃、降压等功效,再加上其它的清热蔬果,使果菜汁更有清热解毒、养肝滋阴的作用。尤其对于容易有口苦、口臭、大便燥结、多眼屎等属肝火旺者更是绝配。

立夏养生顺口溜:养心神

夏季昼长夜短,建议晚睡早起,过早睡,阳气还没有沉伏下去,不仅不容易睡着,还睡得不舒服。当然晚睡不代表是熬夜,最晚也要11点半之前入睡,早上6点起床最好。

中午最好午睡半小时-1小时,老人们早起注意防凉,中午注意散热。

养心神食谱推荐:

1、莲心茶

做法:莲心两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如茶饮。每日饮数次。

功效:适用于心火上炎,烦躁不眠。

2、百合粥

做法:生百合100克,粳米100克,洗净,加水1000毫升,煮至米烂,日服两次。

功效:适用于心阴不足之虚烦不眠(口干、干咳)。

3、枣仁粥

做法:酸枣仁50克,捣碎,浓煎取汁。用粳米100克,加水煮粥,煮至半熟时,加入酸枣仁汁同煮,至粥成,趁热服食,可根据个人口味加糖。

功效:适用于心脾两虚,惊悸健忘,失眠多梦。

立夏养生顺口溜:防心火

夏天比较燥热,本身就属火的季节,人容易上火,所以辛辣热气的食物能不吃就不吃。如果真的很馋,就多吃点当季的水果吧。

如果想消暑,可以多喝点茶,味甘带点苦,最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的功能。当然,多吃点苦味的食物也是可以的,比如苦瓜、苦菜、莲子、百合等。

防心火食物推荐:

1、苦瓜

苦瓜虽苦可以清心火,所含维生素C量很高,还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有清暑涤热、明目解毒的作用。另外,苦瓜还有抗癌功效,可增强自身免疫能力。

2、莲心

莲子心具有清心去热、涩精、止血、止渴等功效,可清心火,消暑除烦,用莲子芯冲水喝,还可以治疗便秘。

3、百合

百合能清热又能润燥,与冰糖、绿豆同煮粥、汤,可清火养阴。

4、绿豆

绿豆味甘性寒,可消暑排毒,解烦热,做成绿豆汤无疑是这个夏天最佳祛暑降火的靓汤。

5、西瓜

酷暑难耐,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吃上几块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

想了解2019立夏节气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2019立夏节气专题


谷雨养生常识顺口溜

每个节气都有一些相应的养生知识,虽然有些繁复,但可以总结成口诀顺口溜,方便大家记忆并遵守实行。那么,关于谷雨养生常识顺口溜有哪些呢?我们需要知道哪些谷雨养生保健小知识?下面小编为汇总关于谷雨养生口诀。

谷雨养生常识顺口溜 谷雨养生保健小知识

谷雨立夏口诀:嫩阳娇弱,阴盛阳虚。形渐萧萧,气遂腾腾。

意思是:雨水开始增多,谷物开始生长。主消化的小肠在这个时候也开始活跃起来了。所以我们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灸小肠的部位(肚脐下腹)。同时多吃五谷杂粮养护肠道脾胃。治疗上热症清利下焦,而寒症以温补为宜。注意血寒和肾寒的病人不要灸小肠。

顺口溜:

饮食调理养脾胃,保暖感冒要注意;

神经疼痛要提防,过敏来源别忘记;

燥热食物要少进,进补食物勿盲吃;

蔬菜水果不能少,心情愉快要保持。

谷雨养生保健小知识:

谷雨到来,暮春到了,万物生长渐旺,天气也渐热。中午气温较高,但早晚气温仍较低,因此早晚时要适当加穿衣服,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后吹风,以防感冒;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时还要预防花粉过敏,预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的发作。

此时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另外,由于谷雨时节雨水较多,要防湿邪侵入人体,出现肩颈痛、关节疼痛、脘腹胀满、不欲饮食等病症。

在情志、运动方面也如清明节养生一样,保持心情舒畅、心胸宽广,听音乐、钓鱼、春游、太极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甚至动肝火。

此时,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逐渐转暖。此时南方空气湿度大,谷雨养生需要防范神经痛疾病。北方柳絮飘飘,所以外出防过敏时第一要务,此时多吃些补血益气食物,既能增强体质抵御疾病。

想了解更多关于谷雨节气内容,请点击》》谷雨节气专题


关于过年习俗的顺口溜

过年的习俗有多少,多到数不清,从腊月开始到正月,几乎每一天都有多多少少的习俗,为此不少人流传出了关于过年习俗的顺口溜,就为了让大家记住每年过年都有哪些重要习俗。以下是盘点的各地春节习俗顺口溜,大家快点来瞧瞧吧。

关于过年习俗的顺口溜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二十三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三拜过灶王爷,就进入正式的过年准备了,所以打扫房子就成为年前第一项准备,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就是过年前的大扫除。

二十五,炸豆腐。为什么要在这一天炸豆腐呢?因为民间传说这一天,玉皇大帝要下凡到民间微服私访,恰逢在家“看家”的灶王爷到宫里述职(汇报工作)去了,所以没法替家里的主人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了。人们又怕玉皇大帝知道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再向他祈福不灵验了,所以故意装穷,才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二十六这天炖羊肉,据说是因为“大鱼大肉”在过去的人们眼里,是年夜饭的最高境界,提前炖好的羊肉,热透了在除夕的饭桌上端上来,是对全家一年辛劳的犒赏。

二十七,杀公鸡,在腊月二十七杀鸡也是有讲究的。杀好的鸡,不是在当天吃的,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时候也不能吃完,要留下一点,有一些吉利到明天。

二十八,把面发,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时,这也是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的缘故。

二十九,蒸馒头,以前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因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老北京人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年菜中的蒸食除了馒头外,还有蒸喜、蒸花卷、蒸枣泥方圃、蒸豆沙圆包、蒸子孙馒头、蒸如意卷等等。

在年三十晚上,中国人一般都会整晚通宵守岁,所以就叫做“三十儿晚上熬一宿”;而大年初一的一项重要活动,便是到亲朋好友家中和街坊邻居那里祝贺新春,也就是拜年。此外,人们也会在这一天出门逛逛热闹的庙会,观赏精彩的秧歌和高跷表演,为节日助兴,因此有“大年初一扭一扭”的说法。

各地春节习俗顺口溜盘点

北京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山东

腊八粥,熬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锅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推煤鼠,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姐姐拉着弟弟扭一扭。

陕西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

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儿捏饺儿,

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河南南阳

二十三,过小年,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杀稻鸡,二十八,贴花花(指贴对联、窗花、年画等),

二十九,去灌酒, 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湖北

二十三打土尘, 二十四送灶神,

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鱼肉,

二十七洗金漆(洗澡), 二十八刜鸡鸭,

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方言读yā)鐤罐咵。

年初一,开门就作揖, 初一拜家庭,

初二拜亡人, 初三初四拜丈人。

东北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贴花花,

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

广东

年到初一二,家家打斗叙。

年到初三四,人客来来去。

年到初五六,有酒又无肉。

年到初七八,家家捧粥钵。

年到初十边,依旧同先般。

年到十五六,食了余剩肉。

耕个耕,读个读。

福建漳州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够饱,

初四豆干炒,初五假开,

初六拍囡仔尻穿,初七平宵,

初八摸,初九敬天公,

初十地公生,十一有食福,

十二转去拜,十三人点灯,

十四结灯棚,十五元宵暝,

十六倒灯棚,十七人相找,

十八打瞌睡,十九买物配,二十做功课。


农民一伏二伏三伏顺口溜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而在如此炎热的天气里,人们总结出了一些生活经验,让大家及时了解该时节的气候特点,以便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那么,农民一伏二伏三伏顺口溜都有哪些呢?这些顺口溜有什么寓意?下面为您介绍关于三伏天数伏顺口溜。

农民一伏二伏三伏顺口溜 关于三伏天数伏顺口溜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三伏天的电扇 忙得团团转。

三伏天的冰块 见不得阳光。

三伏天的冰棍人人喜爱。

《夏九九歌》:“百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度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问家家打炭墼。”“三伏”相当于二答、三、四九的时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有“热在三伏”的谚语。

其他: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夏至无雨三伏热(川)

夏至无云三伏烧(陕)

夏至鸣雷旱三伏(桂)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头伏萝卜,二伏荞麦。

夏至三庚数头伏。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二月二龙抬头顺口溜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关于这个节日在民间有很多的俗语,从不同的方方面面来描述这个节日。有龙抬头理发啦,还有龙抬头的的习俗啦,还有关于龙抬头人们的活动啦。下面我们我就来看看二月二龙抬头顺口溜都有哪些内容。

二月二龙抬头顺口溜 二月二龙抬头的俗语

1、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2、二月二,龙抬头,吃炒豆,理新头

3、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4、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5、二月二,敲瓢叉,十窝老鼠九窝瞎,还有一窝不瞎的,送给南岭老八家。(老八,指专吃老鼠的蛇)。

6、二月二,龙抬头,虫虫蚂蚁往外游。

7、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8、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9、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

10、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11、二月二,龙抬头,农家忙着修犁头。

12、仲春二月二,谷种好落地。

13、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门脑贴‘甘露’,精耕细作多流汗,今年又是大丰收。

14、二月二敲门枕,金子银子住家滚。

15、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

16、二月二,敲梁头,大囤满,小囤流。二月二,敲案桌,打得粮食没处搁。二月二,敲锅台,大小元宝滚出来。二月二,敲门墩,坐下不动也生金。二月二,敲门垴,大的领着小的跑。

龙抬头的对联

春风二月接祥瑞;化雨一龙送裕如。

牛拼沃野勤俯首;龙洒甘霖勇抬头。

青枝绿叶,向日方荣,趁二月春光,把酒纵观前代事;白臾黄童,闻风毕至,愿四郊秋赛,吹箫再谱太平歌。

膝前种五树桂,天上拜五花封,正仲春鳦降鹒鸣,共祝五旬寿母;报国提一旅师,传家罗一床笏,看诸子文通武达,同披一品仙衣。

春也要分,秋也要分,像今岁还刚过了几天雨水;东能融合,西能融合,想四季都有通人翘首风旗。

龙抬头与武则天的传说

武后登基惹玉帝 龙王为民请甘霖

公元690年,一代女皇武则天正式登基,宣布改唐为周,不仅定都“神都”洛阳,还把名字改成了一个“曌(zhào)”字,意即“日月当空”。

这事儿传到天庭,玉皇大帝盛怒,认为武则天此举有违天道,并命令龙王三年不予下雨,令大地干旱三年。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抗命施法降了一场大雨,但不巧又被玉帝知道了,便被玉帝赶出天宫,被黄巾力士镇压在泰山之下。

但是,黎民感念龙王降雨深恩,日日备足美酒佳酿,向天祭祀祈祷,终于感化了玉帝。某年二月二,获赦的龙王从泰山下挣脱封印而出,昂首挺胸,须髯偾张,直往九霄云上去,那景象被百姓看见,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腊月二十三顺口溜

关于腊月二十三顺口溜,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听说过,今天我们就将大家熟悉的腊月二十三小年谚语做一个集锦,不同地区的腊月二十三小年谚语还带有自己的独特气息,朗朗上口也是代表了一方的风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关于小年的谚语吧!
腊月二十三顺口溜 腊月二十三小年谚语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你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二十三小年谚语
(一)
二十三,糖瓜儿粘;
二十四,写对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儿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二)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道友(春联);
三十合家欢乐吃饺子。
(三)
天津年俗文化(年前、年后的习俗)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帖吊酉;
三十的夜里闹一宿;
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盒子往家转(赚);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包饺子(捏小人)。
(四)
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合子往家转;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初六捏面团;
初七、初八炸年糕;
初九、初十白米饭;
十一、十二喝稀粥;
十三、十四窜汤丸;
正月十五月儿圆;
吃了元霄把灯看。

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
自古以来老百姓对于每年腊月的祭灶活动都非常重视,但具体祭祀时间各地不尽相同:民间有“官三、民四、家五”之说,即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普通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祀活动。现在我国则以北方地区腊月二十三,南方腊月二十四祭祀最为普遍。
老百姓认为灶神是自家的保护神,几乎每家灶房都有灶神的神位。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即便是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会把神像直接贴在墙上。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将民间传说的张单和原配妻子丁香供奉为灶王与灶王奶奶。灶王爷像上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面写着“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这无不显示出民众对灶神的美好期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