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台风的名字是重复使用的,但也并不是所有台风都能一直被使用,当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时,个别台风就会被永久的从台风名单上去除。那么,为什么要把一些台风除名呢?据说和危害程度有关,那么今年台风利奇马会被除名吗?我们一起来了解。
台风利奇马会被除名吗 为什么要把一些台风除名
国际上给台风除名的标准是:当一个台风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地区)的巨大损失,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地区)可以向台风委员会提请撤换,这个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
据中国气象台称,台风“利奇马”将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影响范围最大、影响持续时间最长、风雨灾害损害损失最大的台风。
“利奇马”可能被除名。
据百度百科:2019年8月10日凌晨1点45分前后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这不仅是2019年以来登陆中国最强台风,也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浙江第三强的台风;9时,台风“利奇马”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地点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境内;8月10日20时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境内减弱为热带风暴级。11日20时50分前后,台风“利奇马”再次登陆山东青岛
截至2019年8月11日13:30 ,台风致浙江32人死亡,16人失联。
另据中国新闻网消息,截至11日17时,台风“利奇马”已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福建等6省(市)651万人受灾,145、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近3500间房屋倒塌,3、5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65、5千公顷。浙江、上海、江苏等地3万多消防指战员共参加抢险救援5890起,营救遇险和疏散转移被困民众6257人。
台风除名原因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通过的最新台风命名法规定,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
以上是热带气旋名字被除去的主要原因。除名还有其他的原因。当某个热带气旋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刷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为此,我国气象局曾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征集台风名字的活动。而被除名的热带气旋也有替补的名字。
近些年被除名的台风:
清松:2013年被除名,原因是英文发音太吓人;
海燕:2013年登陆菲律宾,造成6201人伤亡,1785人失踪,损失8、15亿美元;
海马:2016年登陆菲律宾和中国广东,造成约19、3亿美元损失;
山竹:2018年登陆菲律宾和中国,分别造成伤亡64人和4人。
想了解台风更多消息,请关注》》》》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每一个成名的台风都可能要付出代价,例如会被除名。一般当台风以一定强度登陆,并对一些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的时候,都会被世界气象组织除名,再也不会再采用该台风名字。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台风被除名还有其他原因。具体台风为什么会被除名?台风除名规则是什么?一起来了解。
台风除名规则是什么 台风为什么会被除名
根据世界台风委员会的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于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或者是以名称本身因素而退役的,那么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这就是除名。
以上是热带气旋名字被除去的主要原因。除名还有其他的原因。当某个热带气旋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刷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为此,我国气象局曾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征集台风名字的活动。
2019年年初,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51次届会上,2018年台风“山竹”和“温比亚”被除名。——泰国和马来西亚将在下一次届会上提出新的替代名字。
据了解,自2002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中已有45个被除名。
台风的名字遵守哪些原则?
台风的名字也不能随意提供的,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每个英文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
2、容易发音
3、在各成员国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
4、不会给各成员国带来任何困难
5、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
6、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国认可
7、中文译名由中国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协商统一确定
了解完起名准则,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不同国家和地区给出的名字,都有什么不同的风格吧!
其中,中国是神话控
风神、海神、海葵、悟空、玉兔、白鹿、杜鹃、电母、木兰、海棠
中国提供的台风名字多数来源于神话人物的名字,而且“风”“海”“电”几字还十分切题。满分!
想了解台风更多消息,请关注》》》》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一般情况下,台风的名字都是提前取好了的,如果不出意外,这些台风名字都会一直重复循环使用下去。当然,其实每年都可能有至少一个台风的名字被除名,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将台风除名?台风除名有什么用?一起来了解。
为什么要将台风除名 台风除名有什么用
对于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热带气旋或因其他原因,台风委员会成员都可以申请将该热带气旋名称从命名表中删除。如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的2005年第19号台风“龙王”、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它们都因为破坏力巨大,正式被除名。
各成员提交或后期替补的名称都需遵守几项基本原则。
每个名称不能超过9个英文字母,这是为了避免发布预警信息时单词太过复杂;名称要容易发音;不能在各成员使用的语言、宗教、习俗中带有不良含义;选取的名称应得到台风委员会全体成员的认可。
另外,中文名2~3个汉字,其对应的拼音不超过9个字母;朗朗上口易于媒体广播;无不恰当的含义;不能使用商业品牌名称;不能与曾用和现用台风名称重复。在中国上报备选名字且被台风委员会成员国(地区)通过后,即成为官方认证的台风名字。
只要符合这几项基本原则,取什么名字全凭各成员喜好了。比如中国喜用“悟空”“杜鹃”等神话和花类名称;香港爱用“珊珊”“玲玲”等女孩儿的名字;韩国常常选择“飞燕”“浣熊”等动物名称,当然,还有喜爱用水果命名的泰国。
台风名字的使用与退役
据气象专家介绍,为了方便传播,20世纪初气象预报员就开始为台风命名,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性的名字,以后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地区)提供,每个国家(地区)提出10个名字,总计140个名字循环使用,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西北太平洋上的台风命名由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其中,中国负责10个台风名的命名。目前,我国提供的台风名有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即将被除名)和海棠。另外,台风龙王和海燕之前因为带来的灾害影响太重,已被台风委员会除名。
台风命名表使用以来,台风委员会总计除名40个台风名字,其中有32个是因为台风造成严重的灾害,每一个被除名的台风都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想了解台风更多消息,请关注》》》》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每当一个强台风过境后,都有可能被除名,尤其是那些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损失的台风,更是会被永久除名。那么,到底台风除名是什么意思?台风除名有什么意义?台风的除名是世界气象组织的一个规定,相关规定内容,以下为您介绍。
台风除名是什么意思 台风除名有什么意义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通过的最新台风命名法规定,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
以上是热带气旋名字被除去的主要原因。除名还有其他的原因。当某个热带气旋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刷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为此,我国气象局曾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征集台风名字的活动。
而被除名的热带气旋也有替补的名字,如2002年的有查特安更名为麦德姆;鹿莎更名为鹦鹉,凤仙更名为红霞。2003年的有伊布都更名为莫拉菲,鸣蝉更名为彩虹。2004年的有苏特更名为银河等。
140个名称循环使用
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据传,20世纪前叶,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这是台风第一次有了名字。
1945年,在西北太平洋地区,人们开始用人名来命名台风。由于缺乏组织和沟通,同一个台风往往被周边国家起了好几个名字。名称混乱使得发布的预警信息也变得模糊。
1997年,台风委员会第30次年度会议认为,亚洲风格的名字更能使人们对台风提高警惕,提高警告效用,因此建议设定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命名制度。2000年1月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热带气旋命名表正式启用。
这张表上一共有140个名称,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出10个名称。名称均以英文形式呈现,中国气象局和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协商确定中文译名。
这140个名称始终处于循环使用的状态,直到“退役”的那一天。
想了解台风更多消息,请关注》》》》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虽然说台风的名字是一直被重复使用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永远不会改变,因为有的台风名字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会被除名,永久的消失在名单表里,然后再用新的名字替代。那么,台风除名什么意思呢?台风为什么要除名?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台风除名的原因。
台风除名什么意思 台风为什么要除名
世界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于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或者是以名称本身因素而退役的,那么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这就是除名。这样,就必须要补充一个新名字加入命名表。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国或地区再重新推荐,新名称需在第二年之前将新名称提交至台风委员会,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
比如2004年的台风云娜,意为“喂,你好”,但据统计,“云娜”台风在浙江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81.28亿人民币,它被永久性除名,退出了国际台风命名序列。2005年19号台风轮上“龙王”的名字,它一路肆虐,给华东地区带来巨大的威胁,据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龙王的到来给华东地区带来了强降水,其中福州地区一小时降水量突破了历史极值,超过了152毫米,这是历年来台风影响最严重的。由于它的到来,在福建造成了74.78亿元的经济损失,导致近百人死亡。于是,国际台风委员会决定将中国台风名称“龙王”从命名表中删除,这是中国大陆提供的台风名称中最先退役的一个名称。
再比如“Vicente”(中文译名:韦森特),于2015年第47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遭到退役,并通过由“Lan”(中文译名:兰恩)取代;但退役原因与韦森特所引发之灾情无关,而是与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命名表产生同名冲突。类似的例子还有韦森特(1208号)是继翰文(从未被使用)、库都(从未被使用)、欣欣(0301号)、婷婷(0408号)、彩蝶(0514号)、清松(1301号)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台湾每年皆会受热带气旋吹袭,但由于台湾省气象台不是世界气象组织的成员,不仅无法提供台风名称,更无法提出退役要求。
2018年被除名的台风——山竹
超强台风山竹(英语:Super TyphoonMangkhut,国际编号:182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6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Ompong)为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2个被命名的风暴。“山竹”(泰语:??????)一名由泰国提供,是一种水果。
2018年9月7日20时,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9月15日,台风山竹从菲律宾北部登陆 [3];15日18时,广东省防总决定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17日晚20时,因很难确定其环流中心,中央气象台停止对其编号。
截至2018年9月18日17时,台风“山竹”已造成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5省(区)近300万人受灾,5人死亡,1人失踪,160.1万人紧急避险转移和安置;据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台风“山竹”还造成5省(区)的1200余间房屋倒塌,800余间严重损坏,近3500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74.4千公顷,其中绝收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来源百度百科)
由于“山竹”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影响,2019年2月27日召开的台风委员会第51次届会上,中国提出将“山竹”正式除名
想了解台风更多消息,请关注》》》》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就“马利奇”影响情况来看,应该是一个要被除名的风了。每一个厉害的台风都逃不过被除名的命运,毕竟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那么,你知道台风利奇马为什么被除名吗?究竟台风利奇马被除名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为您解答。
台风利奇马为什么被除名 台风利奇马被除名是什么意思
台风利奇马可能被除名原因: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
据百度百科资料,截至2019年8月12日5时50分,山东省因灾死亡5人、失踪7人;截至2019年8月12日10时,浙江省因灾死亡38人,因灾失踪10人。
据应急管理部信息,台风“利奇马”已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福建等6省(市)651万人受灾,145.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近3500间房屋倒塌,3.5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65.5千公顷。
据weatherman_信欣网友分析,以上数据截止11日17时,而利奇马影响还没结束,灾情数据可能还会继续扩大。11日晚到12日晨辽东半岛,12日白天到13日晨,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也出现强降雨。从今晨最新预报看,今天白天到夜间,辽宁-吉林中部-黑龙江南部还有大到暴雨,辽宁北部和吉林中部局地大暴雨。渤海还有6-8级大风。
“利奇马”被除名后谁来取名?
正在被除名边缘挣扎的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是LEKIMA,来源于越南,又是一种水果的名字。
所以,“利奇马”被除名后将由越南取名替换。
各成员提交或后期替补的名称都需遵守几项基本原则。
每个名称不能超过9个英文字母,这是为了避免发布预警信息时单词太过复杂;名称要容易发音;不能在各成员使用的语言、宗教、习俗中带有不良含义;选取的名称应得到台风委员会全体成员的认可。
只要符合这几项基本原则,取什么名字全凭各成员喜好了。比如中国喜用“悟空”“杜鹃”等神话和花类名称;香港爱用“珊珊”“玲玲”等女孩儿的名字;韩国常常选择“飞燕”“浣熊”等动物名称,当然,还有喜爱用水果命名的泰国。
据了解,自2002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中已有45个被除名。这些名称将永远代表它最后一次跟随的台风。热带气旋命名表上每一个名字的序列都是固定的,当某一名称被除名后,提供该名称的成员需提交一个新的名称,填补这一序列空缺。如:
2017年第13号台风“天鸽”,由新名字“Yamaneko”代替,意为野猫,由日本提供。
2017年第21号台风“天秤”,由新名字“Koinu”代替,意为小狗,同样来自日本。
2017年第23号台风“启德”,由新名字“鸳鸯”代替,由中国香港提供。
2006年第21号超强台风“榴莲”,由新名字“山竹”代替,由泰国提供。
想了解台风更多消息,请关注》》》》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