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降水达到暴雨级别的时候,气象部门就会发布一定级别的预警信号,以提示人们要做好防范措施。那么,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几个等级呢?和其他气象灾害预警一样,暴雨各级别预警也由不同颜色代表,具体暴雨预警颜色等级从小到大排列是怎么样的?一起来了解。
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几个等级 暴雨预警颜色等级从小到大排列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从小到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具体含义如下:
蓝色预警
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黄色预警
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橙色预警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红色预警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我国暴雨分布情况:
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台风暴雨的点雨量往往很大。
中国属于季风气候,从晚春到盛夏,北方冷空气且战且退。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形成一场场暴雨。中国大陆上主要雨带位置亦随季节由南向北推移。华南(两广、闽、台)是中国暴雨出现最多的地区。从4至9月都是雨季。6月下半月到7月上半月,通常为长江流域的梅雨期暴雨。7月下旬雨带移至黄河以北,9月以后冬季风建立,雨带随之南撤。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中国暴雨日及雨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山地多于平原。而且东南沿海岛屿与沿海地区暴雨日最多,越向西北越减少。在西北高原每年平均只有不到一天的暴雨。太行山、大别山、南岭、武夷山等东南面或东面的坡地,都是这些地区暴雨日的中心。
我国每种自然灾害都会划分不同等级,不同级别程度,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不同。那么,森林火灾一般划分几个等级?森林火灾最严重是几级?按照不同等级,森林火灾预警又怎么划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森林火灾等级划分标准。
森林火灾等级划分标准 森林火灾最严重是几级
1、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2、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3、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4、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
另外,根据森林火险等级、火行为特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森林火险预警级别划分为四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森林火险等级划分五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其中三级、四级、五级为高森林火险等级。一级为难以燃烧的天气;二级为不易燃烧的天气;三级为能够燃烧的天气;四级为容易燃烧的高火险天气;五级为极易燃烧的最高等级火险天气。
森林火灾的预警等级
蓝色预警:本行政区内出现二级森林火险,森林可燃物难以燃烧、难以蔓延,低度危险、应做好防火准备。
黄色预警:本行政区内出现三级森林火险,森林可燃物较易点燃,较易蔓延,中度危险,进入防火状态。
橙色预警:本行政区内出现四级森林火险,森林可燃物容易点燃,易形成强烈火势快速蔓延,高度危险,进入防扑火紧急状态。
红色预警:本行政区出现五级森林火险,森林可燃物极度干燥易燃,林内湿度低、温度高、风力大,林火极易蔓延,极度危险,进入特别紧急防扑火状态。
森林火灾种类
地表火:火沿林地表面蔓延,烧毁地被物,为害幼树、灌木、下木,烧伤大树干基部和露出地面的树根等。一般温度在400℃左右,烟为浅灰色,约占森林火灾的94%。按其蔓延速度和为害性质又分为两类:急进地表火蔓延快,通常每小时达几百米至千余多米,燃烧不均匀,常留下未烧地块,为害较轻,火烧迹地呈长椭圆形或顺风伸展呈三角形;稳进地表火,蔓延慢,一般每小时仅几十米,烧毁所有地被物,乔灌木低层枝条也被烧伤,燃烧时间长,温度高,为害严重,火烧迹地呈椭圆形。
树冠火:火沿树冠蔓延,主要由地表火在强风的作用下引起。破坏性大,能烧毁针叶、树枝和地被物等,一般温度在900℃,烟柱可高达几千米,常发生飞火,烟为暗灰色,不易扑救,约占森林火灾的5%,多发生在长期干旱的针叶林内,一般阔叶林内不大发生。按其蔓延速度和为害程度又分为两类。急进树冠火又称狂燃火,蔓延速度快,火焰跳跃前进,顺风每小时可达8~25公里,树冠火常将地表火远远抛在后面,形成上下两股火,火烧迹地呈长椭圆形。稳进树冠火又称遍燃火,蔓延速度慢,顺风每小时为5~8公里,树冠火与地表火,上下齐头并进,林内大部分可燃物都被烧掉,是森林火灾中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火烧迹地为椭圆形。
地下火:又称泥炭火或腐殖质火。火在林地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中燃烧,地表看不见火焰,只见烟雾,蔓延速度缓慢,每小时仅4~5米,持续时间长,能持续几天、几个月或更长,可一直烧到矿物质层或地下水层。破坏性大,能烧掉土壤中所有的泥炭、腐殖质和树根等,不易扑灭。火烧后林地往往出现成片倒木。约占森林火灾的1%。火烧迹地呈环形。多发生在特别干旱的针叶林地内。
扩展阅读》》》》
发生火灾逃生方法 火灾逃生常识
如何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
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知识问答
森林火灾的危害有几点 森林大火的后果有多严重
森林火灾是怎样引起的 导致森林火灾的原因是什么
龙卷风也分强弱,一般比较弱的龙卷风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但如果达到一定级别,那大家一定要想尽办法的躲避逃生了。那么,龙卷风最弱和最强分别是几级呢?龙卷风等级划分是怎么样的?下面小编为您介绍龙卷风及其破坏程度等级划分。
龙卷风等级划分 龙卷风及其破坏程度等级划分
龙卷风按它的破坏程度不同,分为0-5增强藤田级数,简单来说就称为EF级,由1971年芝加哥大学的藤田哲也博士所提出。
EF0级:风速在65-85mph,约合105-137km/h,虽然较弱,但还是足以把树枝吹断,把较轻的碎片卷起来击碎玻璃,一些烟囱会被吹断。(出现几率极高,53.5%)
EF1级:风速在每小时86-110mph,约合138-177km/h,它们可以把屋顶吹走,把活动板房给吹翻,一些较轻的汽车会被吹翻或刮离路面。(出现几率较高,31.6%)
EF2级:风速在111-135mph,约合178-217km/h,它们可以把沉重的甘草包吹出去几百米远,把一棵大树连根拔起,货车可以刮离路面。(出现几率中等偏低,10.7%)
EF3级:风速在136-165mph,约合218-266km/h它们可以把一辆较重汽车吹翻,树木被吹离地面,房屋一大半被毁,火车脱离轨道。(出现几率低,3.4%)
EF4级:风速在166-200mph,约合267-322km/h,它们可以把一辆汽车刮飞,把一幢牢固的房屋夷为平地,树木被刮到几百米高空。(出现几率很低,0.7%)
EF5级:EF5级风速超过每小时200mph,也就是超过了322km/h,房屋完全吹毁,汽车完全刮飞,路面上的沥青也会被刮走,货车、火车、列车全部脱离地面。(出现几率较低偏高,20%—45%)
龙卷风并没有EF6级。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是根据物理和气象学推算出来的,所以,1999年5月3日俄克拉荷马城的龙卷风不是EF6级,而是EF5级,但是电视台也报道过当天超过每小时512公里的风速,而且在一个雷达上估测到了318mph的大风,这就表明龙卷风的破坏力量很大,不要相信有EF6级龙卷风,那是虚构。
龙卷风是怎么形成的?
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的现象,它是从雷雨云底伸向地面或水面的一种范围很小而风力极大的强风旋涡。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影响范围虽小,但破坏力极大。
水蒸气上升到天空后冷凝,形成了云,在高空云团温度比较低,周围的水蒸气不断被冷却,体积也不断缩小,使得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不断地补充因冷凝缩小后的剩余空间。由于云团下面上升的水蒸气是直向上升的,而水蒸气分子在上升过程中受冷,体积收缩越来越小,受地转偏向力作用,逐渐呈漏斗状,此时云下气体分子不断地补充到空间中去,气压差值越来越大,从而产生大风,周围一些空间的气体来时不均匀便形成龙卷风。
龙卷风的形态:
大多数龙卷风呈狭长的漏斗状,几十至几百米宽,能卷起尘土碎片。不过,龙卷风仍然有多种形态。
龙卷风的颜色多样,取决于它们所处的环境。干燥环境下生成的龙卷风几乎是透明的,只是在旋风底部能看到旋转的尘土和碎片。几乎或完全不卷起碎片的漏斗云是灰白色的。当经过水体变成水龙卷时,它们会变得非常白甚至呈蓝色。移动缓慢的龙卷风由于卷起大量残骸和泥土,颜色通常较深,并带有被卷起物的颜色。例如,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上的龙卷风由于红色土壤的缘故会变红。
1976年5月30日俄克拉何马州沃里卡(Waurika)市龙卷风的两张照片。两张照片由两位摄影师几乎在同一时间拍摄。上面一张里,龙卷风顺光,因而漏斗云几乎呈白色;下面一张里,照相机朝向相反方向,龙卷风逆光,阳光被云层遮挡,漏斗云看起来非常暗。
光照条件对龙卷风的外观也有大的影响。同一个龙卷风,逆光(即太阳光从龙卷风背后射下来)时会显得非常暗,顺光(即太阳光从观察者背后射下来)时则会显得比较灰或者非常的白。日落时的龙卷风可以有很多种颜色,如黄、橙和粉红。
雷暴的狂风吹起来的尘埃、暴雨和强冰雹以及夜色都是减少龙卷风可见度的因素。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龙卷风尤其危险,因为此时即将被龙卷风袭击的区域的人们只能靠气象雷达观测或者龙卷风前进时发出的声音才能知晓龙卷风的到来。幸运的是,大多数大的龙卷风都发生在风暴的无雨区,而且大多数龙卷风发生在黄昏时间,这样即使云层很厚太阳光也可以穿过。此外,夜间发生的龙卷风也常常会被频繁的闪电照亮。
包括车载多普勒移动雷达图像和目击者报告在内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龙卷风中心和台风等热带气旋的中心一样,都比较晴朗、平静且气压极低。这一区域晴朗(也可能充满尘埃),风力相对柔和,由于阳光多被漏斗云阻挡,也十分黑暗。有些目击者称,闪电照亮了龙卷风,才使他们得以看到龙卷风的内部。
每个气候预警都分不同的级别,这些级别由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那么,暴雪预警分为几个等级?你所知道的暴雪预警等级划分有什么呢?暴雪预警和其他气候预警差不多,分四个级别,分别由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来代表。下面详细为您介绍。
暴雪预警分为几个等级 暴雪预警等级划分有什么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按等级划分分为4个等级;I级、II级、III级和IV级,其中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程度。
具体发布标准如下:
蓝色预警标准: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黄色预警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橙色预警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红色预警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暴雪的测定方法:
对降雪的观测是气象观测的常规项目,包括降雪量、积雪深度和雪压。
降雪量,实际上是雪融化成水的降水量。发生降雪时,须将雨量器的承雨器换成承雪口,取走储水器(直接用雨量器外筒接收降雪)。观测时将接收的固体降水取回室内,待融化后量取,或用称重法测量。当气象站四周视野地面被雪覆盖超过一半时要观测雪深,观测地段一般选择在观测场附近平坦、开阔的地方,或较有代表性的、比较平坦的雪面。测量取间隔10米以上的3个测点求取平均;积雪深度以厘米为单位。在规定的观测日当雪深达到或超过5厘米时需要测定雪压。雪压以克/平方厘米为单位。
暴雪的特点:
暴雪的出现往往伴随大风、降温等天气,给交通和冬季农业生产带来影响。暴雪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大兴安岭以西和阴山以北的地区,祁连山、新疆部分山区、藏北高原至青南高原一带,川南高原的西部等地区。暴雪发生的时段一般集中在10月至翌年4月。危害较重的,一般是秋末冬初形成的所谓“坐冬雪”。暴雪发生地区和频率与降水分布有密切关系。在内蒙古,暴雪灾害主要发生在内蒙古中部的巴盟、乌盟、锡盟及昭盟和哲盟的北部一带,发生频率在30% 以上,其中以阴山地区雪灾最重最频繁;西部因冬季异常干燥,则几乎无暴雪发生。在新疆,暴雪主要集中在北疆准噶尔盆地四周降水多的地区,南疆除西部山区外,其余地区雪灾很少发生。在青海,暴雪也主要集中在南部的海南、果洛、玉树、黄南和海西5个冬季降水较多的州。在西藏,暴雪主要集中在藏北唐古拉山附近的那曲地区和藏南的日喀则地区。
我国北方每年冬春时节都会有非常明显的大风天气,而不同的风力,气象部门就会发布不同的预警级别,以提醒人们做好防风措施。那么,大风预警颜色等级划分是怎么样的呢?按照标准,大风预警等级最高是啥色?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不同级别的大风预警颜色。
大风预警颜色等级划分 大风预警等级最高是啥色
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其中,最高级别是红色。
具体如下:
大风蓝色预警标准: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
大风黄色预警标准: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大风橙色预警标准: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大风红色预警标准:与橙色预警相同,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
大风天气出行注意事项:
1、走路、骑车尽量避开“狭管效应”
要注意走路、骑车时少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给行进中的行人带来一定的危险。
2、要注意不要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长期逗留
有的广告牌由于安装不牢,在强大风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倒塌;而一些老树上于已经枯死,根基不牢,也有可能在大风天气中断裂,对行人造成危险。
3、要注意轻型车的安全
由于轻型车重量较轻,所以在高速行驶中可能被大风掀起。应在轻型车上放一些重物,或者慢速行驶。
4、要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
因为在大风天气中,顺风或逆风虽不会对骑车造成太大危险,但是一旦侧风向骑行,有可能被大风刮倒,造成身体损伤。
5、外出做好防护工作
要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系统造成损伤。
对于自然灾害,我国都有相应的预警信号及应对措施,其中台风也根据强度划分了其预警信号。那么,具体台风预警信号分为几个等级?根据我国最新的台风预警信号划分,主要分为四个颜色台风预警信号,也就是四个级别,到底哪个台风预警最高最可怕?一起来了解。
台风预警信号分为几个等级 哪个台风预警最高最可怕
新版台风预警信号:
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2、台风黄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3、台风橙色预警信号表示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4、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旧版预警信号:
分别是绿色、黄色、红色和黑色。
绿色台风信号表示热带气旋24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影响本地,平均风力可达6至7级。
黄色台风信号表示热带气旋12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影响本地,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
红色台风信号表示热带气旋12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影响本地,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
黑色台风信号则表示热带气旋12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影响本地,平均风力12级以上。
所以,从最新版台风预警信号来看,红色预警信号最可怕。一般该级别发布之后,预示台风已经八九不离十要强势登陆本地了,而且将会带来一定损害。
红色预警信号发布的历史记录:
2012年8月8日受台风“海葵”影响,浙江、江苏、上海等多地迎来强降雨,上海8日中午已把台风预警升高至最高级别的红色,江苏局部地区将发生特大暴雨。
据悉,当年7日20时至8日13时30分止,上海普降暴雨,个别地区出现大暴雨。最大降雨量已接近130毫米,最大风力达10-12级。预计未来6小时内上海的风力将维持或略有增强。此外,一条螺旋雨带正横扫上海,大风暴雨将持续。
据上海市防汛指挥部8日14时汇总的初步信息,上海全市汛情基本平稳,城市运行基本正常有序。电力中断79处,已全部修复。全市有13处下立交出现短时积水,其中3处实行了临时封闭交通的措施。部分地区出现4起居民窗户玻璃被风吹落事故。个别地区有房屋受损和围墙倒塌的现象。此外,暂无灾情报告。
台风“海葵”是于8日凌晨3时20分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鹤浦镇登陆的。据介绍,此次台风是12年来首个在宁波市境内正面登陆的台风,全市平均过水面积达168毫米,沿海出现1.4-2.2米增水,甬江口接近历史最高潮位。
受台风影响,宁波受灾市镇91个,受灾人口73万余人,紧急避险转移安置44.3万人。截至目前,未发生人员伤亡、失踪报告,未发生水库垮坝、重要海塘决堤等重大灾害性事件。
“海葵”从8日下午起将对苏南地区造成明显风雨影响,8日至10日江苏省南部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截至8日11时,江苏省长江口、海上、湖上作业船只共召回18475艘,转移人员17.14万人。
另据记者从浙江省高速交警部门获悉,由于“海葵”的影响,G15甬台温高速1528km+300m处)发生严重山体滑坡。(来源百度百科)
想了解台风更多消息,请关注》》》》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