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单个,很多时候它们都组团出现的,尤其是在台风活跃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台风同时生成出现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而通常如果有两个台风一起出现,那么就会产生双台风效应。那么,什么叫双台风效应?双台风效应又称作什么呢?一起来了解。
什么叫双台风效应 双台风效应又称作什么呢
双台风效应又称藤原效应,指两个台风靠近时,它们将绕着相连的轴线成环状,且互相作反时针方向旋转,旋转中心与位置依两个台风相对质量及台风环流之强度来决定。旋转时正常一个走得快些,另一个走得慢些,有时也可能合二为一。这个现象,是由日本气象学家藤原博士于1923年在水流实验中首先观测到的,所以也称藤原现象。
藤原效应源于日本气象学家藤原(Fujihara)博士于1921至1923年一系列的涡旋实验及观测。他发现两个距离很近的气旋性涡旋会受到对方的影响,互相沿着两者中心所形成的轴线心,呈气旋性方向移动。两个涡旋并有彼此接近及合并的趋势。
虽然双台风效应的定义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但是,双台风效应却可以是千变万化,并不一定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它可以是其中一股热带气旋完全支配另一股的移动方向,或两股热带气旋互相排开,或一个跟随一个移动,甚至它们之间不发生双台风效应。因此,每当两股热带气旋互相靠近时,预测热带气旋的路径往往会变得十分困难。双台风效应这个名词可谓是亚洲区域对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独有的称谓。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则被称为“齿轮气旋”(pinwheelcyclone)
常见类型:
单向影响型:当一般较强与一般较弱的热带气旋互相接近时,较强的那股热带气旋会支配着较弱的热带气旋的路径,令那股较弱的热带气旋绕着它作反时针方向旋转。例如1994年的台风添姆(Tim)对热带风暴云妮莎(Vanessa)的影响。
相互影响型:当两股热带气旋的强度相当时,那么,两者便会互相围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直至两者受到其它天气系统影响其移动,或其中一方减弱,才会脱离互相影响的局面。例如1986年的台风韦恩和台风维娜、2009年的台风莫拉克和天鹅、2010的强热带风暴狮子山和热带风暴南川、2011的强热带风暴米雷和热带风暴海马。
合并型:比较强劲的那股热带气旋可能会把小的热带气旋吸收,令它成为自己环流的一部份。情况就如1999年初的玛吉把南海的低压区吸收一样(但要距离够接近,及那股弱的热带气旋不受其它天气系统影响其移动才行)。
史上比较有名的“双台风效应”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依然让台湾居民记忆犹新。在“莫拉克”中遭受灭顶之灾的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罹难人数约380人。截至当年8月25日18时,全台湾在此次风灾中的遇难死亡人数461人,失踪192人。
然而在莫拉克靠近台湾之时,2009年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于8月5日6时20分在广东台山沿海登陆。它的路径异常复杂。在“光临”了广东之后,继续向西移动,进入北部湾以后,又绕海南西部沿海盘旋几乎将近一圈,才依依不舍地减弱消失。
与“莫拉克”的“汹涌”相比,“天鹅”登陆前后“举止优雅”。在登陆广东之后,盘桓在粤西停留48小时才进入北部湾;正是由于在这里获得孟加拉湾源源不断的水汽,又在此停留,带来延绵降水。
为何“天鹅”忽然西行?除了大气环流的引导,双台风效应也发挥了作用。张玲说,这是一种双台风典型的互旋效应。就好像两个人手拉着手,以手为圆心,逆时针转圈一样。
“莫拉克”是两个台风中位置偏东的一个,受到大气环流等大背景的影响以及“天鹅”逆时针旋转的作用力,产生向西北方向的合力,从而转向移动。同时,“天鹅”这个偏西的台风,受到的引导气流则为西偏南方向转偏东方向。这样看起来,“天鹅”和“莫拉克”就有围绕中线点连线相互旋转的趋势。
想了解台风更多消息,请关注》》》》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我们经常能听说“蝴蝶效应”,但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其效应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知道什么是蝴蝶效应吗?这种效应是谁提出的?这种效应的由来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关于蝴蝶效应简单意思解释。
什么是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简单意思解释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他称之为混沌学。当然,“蝴蝶效应”主要还是关于混沌学的一个比喻。也是蝴蝶效应的真实反应。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
这句话的来源,是这位气象学家制作了一个电脑程序,这个可以模拟气候的变化,并用图像来表示。最后他发现,图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只张开双翅的蝴蝶,因而他形象地将这一图形以“蝴蝶扇动翅膀”的方式进行阐释,于是便有了上述的说法。
罗伦兹发现,由于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后来,罗伦兹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在大气运动过程中,即使各种误差和不确定性很小,也有可能在过程中将结果积累起来,经过逐级放大,形成巨大的大气运动。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天气是不可能的。
于是,罗伦兹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他于是认定这为:“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又称“蝴蝶效应”。
我国古代“蝴蝶效应”记载: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关于蝴蝶效应的描述:
原文:
楚之边邑曰卑梁,其处女与吴之边邑处女桑于境上,戏而伤卑梁之处女。卑梁人操其伤子以让吴人,吴人应之不恭,怒,杀而去之。吴人往报之,尽屠其家。卑梁公怒,曰:“吴人焉敢攻吾邑?”举兵反攻之,老弱尽杀之矣。吴王夷昧闻之,怒,使人举兵侵楚之边邑,克夷而后去之。吴、楚以此大隆。吴公子光又率师与楚人战于鸡父,大败楚人,获其帅潘子臣、小帷子、陈夏啮。又反伐郢,得荆平王之夫人以归,实为鸡父之战。凡持国,太上知始,其次知终,其次知中。三者不能,国必危,身必穷。《孝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楚不能之也。(《吕氏春秋察微》)
译文:
楚国有个边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吴国边境城邑的姑娘同在边境上采桑叶,游戏时,吴国的姑娘弄伤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吴国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恼火,杀死吴人走了。吴国人去卑梁报复,把那个卑梁人全家都杀了。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说:“吴国人怎么敢攻打我的城邑?”于是发兵反击吴人,把吴人老幼全都杀死了。吴王夷昧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领兵入侵楚国的边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离去。吴国和楚国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吴国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和楚国人交战,大败楚军,俘获了楚军的主帅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陈国的大夫夏啮。又接着攻打郢都,获得楚平王的夫人而回。这就是鸡父之战。凡是主持国事,最上等的是要了解事情开始时的情势,其次是要预见到事情的结局,再次是要知道事情发展的经过。这三点都做不到,国家一定危险,自身一定困窘。《孝经》上说:“高却不倾危,就能长期保持尊贵;满却不外溢,就能长期保持富足。富贵不离其身,然后才能保住他的国家,而且安定他的人民。”可是楚国做不到这一点。
为您推荐
(图)南宁七彩祥云最全实拍全景图 持续1小时紫霞仙子在哪?
(图)北京鱼鳞云奇观实拍 2000米以上高空的云长这样
巴西东北部现神奇土堆 多达2亿个面积等同英
忘川水和孟婆汤区别 忘川和孟婆汤的意思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