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国各地强对流天气频繁,所以经常有强对流天气预警发布,以提示人们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其中,有的地区发布了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那么,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严重吗?具体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是几级?我们一起来了解。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严重吗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是几级
一、雷雨大风蓝色预警(第一级)
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到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到6—7级,或阵风7—8级并伴有雷电,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做好防风、防雷电准备;
2、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雷雨大风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学生停留在安全地方;
3、把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人员应当尽快离开临时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雷雨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二、强降雨蓝色预警(第一级)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每当夏季到来,我们就经常看到天气预报中播报关于强对流天气,但实际上,很多人并不知道强对流天气什么意思。有的人可能认为强对流天气就是雷雨天气,这个认知并不全面。那么,到底强对流天气是指什么天气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强对流天气什么意思啊 强对流天气是指什么天气
强对流天气是指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强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
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a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它常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强对流天气来临时,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鸣、风大雨急等恶劣天气,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
最典型的就是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白天地面不断吸收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温度上升,并且放出长波辐射加热大气。当近地面的空气从地球表面接受到足够的热量,就会膨胀,密度减小,这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就像水缸里的油和水一样,当密度较小的油处于水缸底部,而水处于上部时,一定会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最终油会浮到水面上。同理,近地面较热的空气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并形成一个上升的湿热空气流。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气温下降,空气中包含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滴。当水滴下降时,又被更强烈的上升气流携升,如此反复不断,小水点开始积集成大水滴,直至高空气流无力支持其重量,最后下降成雨。这也是为什么夏天雷雨不像春雨那样细雨绵绵,水滴较大的原因。
如何预防强对流天气?
1、建立抗灾夺稳产的农林牧结构和措施
(一)建立抗灾夺稳产的农林牧结构。在多强对流天气灾害发生的地方,特别是山区需大力种草种树,封山育林,绿化荒山,增加森林覆盖率,做好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有可能减少空气的对流作用,以减轻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发生,农区增加林牧业比重,并增加种植抗强对流天气灾害和复生力强的作物比例;在强对流天气灾害多发区,多种根茎类作物。在关键生育期错开强对流天气灾害多发时段。成熟作物要及时抢收。
(二)对于防风: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巩固建筑物,以防雷雨大风、龙卷风等风害,改变生态环境,防止土壤沙漠化,保护水源,疏导沼泽。
(三)作物受灾后需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强对流天气灾害发生后,作物除遭受机械损伤外,还有许多间接危害,因此,应根据不同灾情,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抗灾能力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培育优良的抗强对流天气灾害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抗灾能力。
2、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水平和加强对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理论研究
(一)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水平
首先要对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和移动作好预测预报,可利用气象雷达监测,加强气象台、站联防来预报强对流天气的发生,监视它的活动,还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连续拍摄的云图照片,对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移动及消亡进行探索、追踪,配合天气形势图分析,有助于判断强对流天气出现地区的预测预报,从而可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水平;及时发布预报信息,以便在强对流天气出现以前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强对流天气包括多种类型,例如短时强降水、雷雨、冰雹等等。而不管哪一种天气,行车遇到都要注意安全,做好应对措施。那么,具体强对流天气行车注意事项是什么?以下为您介绍强对流天气开车安全知识须知。
强对流天气行车注意事项 强对流天气开车安全知识须知
1、雷雨天不要把车停在危险地带。雷雨天气停车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停留在大树、露天大型广告牌和电线杆等这些地方,这些都是夏天雷击的主要对象,当雷雨击倒广告牌或者大树时候,倒下的大树或者广告牌会砸到停靠在旁的车辆。所以最好不要停靠在这类地方,最好把车停靠在正规大型的停车场避雷雨,还要注意一下停车场的附近是否有变压箱、电器、电线杆等设备配音。
2、雷雨天行车时忌打手机听收音。雷雨天气行车时候最好不要打手机听收音,由于车内的电器设备在开通电源后所发射的电磁波极易引来感应雷,建议雷雨天行车时要关闭电话、车载蓝牙、收音机等电器设备。
3、及时开启车辆警示灯。雷雨天一般雨势会比较大,能见度低和视线不好情况下要及时的开启雾灯、示宽灯或者双跳紧急灯,引来后方车辆注意,防止发生追尾。最好能在安全的情况下把车子停在路边,待雨势小点并且能见度高一点再行驶。
4、遇闪电勿触到车内金属物。汽车容易遭受雷击的位置大多集中在汽车的顶棚、车轮的金属圈部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闪电集中汽车后电流会迅速的向地面发展,而在潮湿的情况下,雷雨电流会通过车体表面达到车轴的位置,由于车轮橡胶是非导体,所以雷流会在车轮的金属部分留下电流疤痕,当车轮潮流时、雷电会通过车轮接地;而在车轮干燥的情况下,或者敞篷车,雷电就会危及人身安全。此外也要注意身上导电物体。
5、外置天线要拆下。有些车将天线设计在了车顶部,而这露在外面的天线在雷雨发生的时候极容易充当避雷针,从而吸引雷电对车内电器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建议在雷电多发期的时候可以将外置天线拆下来,保证车辆安全。
冰雹天气开车:
1、冰雹来了,如果自己离家或者车库比较近,就把车停进车库里去吧,或者能躲避的比较大的屋檐下也可以,只要能挡住自己的车子就行。
2、如果你在城市里开车时,下冰雹了,这个时候,应该寻找最近的躲避地点,若是周围有大型商场就好了,一般大型商场会有地下停车库。或者找一个安全的雨棚也可以。
3、如果在无从躲避的乡村路上或者空旷的地方开车时下冰雹了,就得从自己车上所带的装备来考虑了。如果带了防冰雹保护罩,那就好了,马上找个安全的地方靠边停车,罩上保护罩。
4、如果没有保护罩,可以用比较厚的结实的东西遮挡一下,比如车内的抱枕,地毯,如果有被子,那就更好了。
5、如果经常外出旅游,可以准备一个坐立式雨棚或者折叠车库。可以防风雨,也可以有效地防冰雹。
6、如果实在没有其他防护措施,小编告诉您应降低车速,因为你开的越快,收到的冲击力越大。最好找个安全地带靠边停车(注意不能停在树底下或者电线杆下面),开好双闪,坐在后座上(因为前挡风玻璃有可能被砸破,如果坐在前排可能会被砸到),然后静静地等待冰雹停止吧。
强对流天气虽然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但是即便在短短的时间里,还是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因为强对流天气具有突发性,而且强度比较大。所以,为了能将危害降低,相关部门会提前发布相关预警。那么,强对流天气预警分几级呢?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强对流天气预警等级划分。
强对流天气预警分几级 强对流天气预警等级划分
因为强对流天气有多种天气情况,所以预警的涵盖范围也非常广,就我们比较常见的雷雨大风天气预警信号来看,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可分为四种,即蓝色、黄色、橙色以及红色。最低级别为蓝色,最高级别为红色。
其中,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雷雨大风蓝色预警: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到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到6—7级,或阵风7—8级并伴有雷电,且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黄色预警: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达8—9级,或阵风9-10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橙色预警: 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红色预警: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以上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冰雹橙色预警: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冰雹红色预警:2小时内出现冰雹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暴雨蓝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天气预报中,经常会出现“强对流”这种天气,而很多人对于这种天气的概念非常模糊,因为有时候打雷也叫强对流天气,出现暴雨大风等也叫强对流天气,所以到底强对流天气是指什么天气呢?下面小编带您了解强对流天气什么意思。
强对流天气什么意思 强对流天气是指什么天气
强对流天气是指伴随雷暴现象的对流性大风(≥17.2m/s)、冰雹、短时强降水(≥20mm/h),是具有重大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强对气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突发性,约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
这种天气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这种天气破坏力很强,它是气象灾害中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强的灾害性天气。世界上把它列为仅次于热带的气旋、地震、洪涝之后第四位具有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
强对流天气是气象学上所指的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强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它常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强对流天气来临时,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鸣、风大雨急等恶劣天气,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
强对流天气特点:
(1)发生季节早、结束迟。广东的强对流天气一般2月开始发生,至9月以后逐渐减少,个别年份可提前在1月出现,推迟至10~12月结束。
(2)强度大、破坏性强。广东的强对流天气与其它地区强对流天气一样,具有垂直方向速度大、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如出现强对流天气时,一些过程的瞬时风速达12级或以上,甚至超过100米/秒。
(3)水平尺度小,生命史短强。强对流天气是广东各种自然灾害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大风、飑线、冰雹和龙卷风出现均较频繁。
强对流天气的危害:
强对流天气灾害大体上可将其归纳为风害、涝害、雹害。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往往几种灾害同时出现,对国计民生和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强对流天气灾害飑线、龙卷风和雷雨大风最突出的气象要素之一是强风。尽管飑线的水平尺度小,但在其影响的范围内都将发生强大的风、雨灾害,可导致树木折倒,房屋掀翻,瓦砾飞行,人畜受伤受害,庄稼倒伏。由于各类强对流天气有各自的发生季节和发生特点,农业生产为户外作业,又是根据季节来安排的,所以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类作物的危害不尽相同。上述的洪涝、强风、雹是强对流天气灾害中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几种危害。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危害是外力摧毁庄稼,间接危害是由内涝诱发和传播病虫害致庄稼减产甚至绝收。
每种天气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天气系统,了解相关天气系统,便能知道该天气的是如何形成的。那么,强对流天气是什么天气系统的呢?到底强对流天气是怎么引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强对流天气系统,了解强对流天气的形成过程。
强对流天气是什么天气系统 强对流天气是怎么引起的
强对气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突发性,约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
这种天气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这种天气破坏力很强,它是气象灾害中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强的灾害性天气。世界上把它列为仅次于热带的气旋、地震、洪涝之后第四位具有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
强对流其实是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而导致出的天气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白天地面不断短波辐射,温度上升,并且放出长波辐射加热大气。当近地面的空气从地球表面接受到足够的热量,就会膨胀,密度减小,这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就像水缸里的油和水一样,当密度较小的油处于水缸底部,而水处于上部时,一定会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最终油会浮到水面上。同理,近地面较热的空气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并形成一个上升的湿热空气流。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气温下降,空气中包含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滴。当水滴下降时,又被更强烈的上升气流携升,如此反复不断,小水点开始积集成大水滴,直至高空气流无力支持其重量,最后下降成雨。这也是为什么夏天雷雨不像春雨那样细雨绵绵,水滴较大的原因。
强对流天气是气象学上所指的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强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
强对流天气来袭注意事项:
1、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2、人不要站立在电灯下;
3、尽量不要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4、不宜用淋浴器、太阳能热水器,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5、远离建筑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6、雷雨来临前时,要把线路断开,并拔下电源插头,别让电视机、电脑等引雷入室,损坏电器乃到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7、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致人死亡;
8、遇到暴雨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可能倒塌、坠落的物件,切记不要在大树下躲雨;
9、乘车途中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如果当时正在开车,则应尽快停到安全地带,如高速路服务区、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