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蓝天突变血红色!像世界末日原因何在
讯 日前,有媒体发布消息,表示印度尼西亚的天空出现了异象。印尼蓝天突变血红色!在此前,当地的天空就已经开始变成诡异的橘黄色,如今更是变成了更加诡异的血红色,就像世界末日一样,原因何在?火灾。
据当地媒体报道,印度尼西亚占碑省的慕阿拉占碑(Muaro Jambi)在9月21日起出现了非常吓人的的红色天空现象。从当地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上看,即便是在中午前后,天空也是一片混沌的血红色,已经分不清白昼和黑夜,宛若电影中世界末日将至的模样。有网友吐槽称“这是红巨星下的地球?”
当地居民则表示,在此前,当地的天空就已经开始变成诡异的橘黄色,如今更是变成了更加诡异的血红色。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印度尼西亚正在爆发的火灾有着密切关系。
从2019年9月开始,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的森林中开始冒出浓烟,火灾开始迅速蔓延。比如变成血红色9月21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卫星在飞过印度尼西亚上空时,就观测到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上空漂浮着大量灰色的空气,尤其是苏门答腊岛,部分地区的灰色空气中透出灰黄色,显得浓厚而肮脏。
因为这些岛屿上有大量湿地腐烂植被形成的的泥炭沉积物,因此在大火发生的同时,泥炭的燃烧还释放出了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碳和甲烷是温暖气候的有力温室气体,而PM2.5是众所周知的具有负面健康影响的污染物。据NASA的监测数据显示,在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的空气中有着高浓度的有机碳物质。
这些颗粒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直径约为0.7微米的颗粒物,因为其直径与太阳的红色波长相似,经过散射天空便呈现红色,这种现象也称为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当然,血红色的天空并不可怕,这些细颗粒物本身才是最危险的,因为其颗粒足够小,可以进入肺和血液。研究认为接触这些细颗粒物与呼吸道疾病、心脏病和过早死亡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印度尼西亚许多学校已经关闭,一些机场已经关闭,同时有害的烟雾还蔓延到临近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的大火在9月和10月很普遍,因为农民们这个时候需要纵火来清除农场和土地,比如在加里曼丹岛,这里的火灾通常是为种植生产棕榈油的油棕和造纸用的速生林做准备。事实也是如此,不只是9月21日的火灾严重,从9月初开始,NASA就不止一次的观测到这一地区的火灾。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气象学家杰弗里里德(Jeffrey Reid)表示,这是历史性的一月,该地区正挣扎在四年来最大的大火之中。他指出,尽管该地区每年一年的这个时候普遍发生农业大火,但最近的干旱使泥炭土壤成为了更易燃的燃料,使得燃烧时间延长,从目前来看,气象学家预计直到该岛出现大量降雨为止,火灾才能完全结束。而对于地球来说,持续火灾释放出的颗粒物和温室气体,更是可能对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为您推荐
全球变暖之下中巴边境冰川却增长?背后原因并不简单
空间站实拍2019年风王多利安:17级+风速比高铁快
尼斯湖水怪可能是巨型鳗鱼?现代科学技术采集DNA证实
北极也要没了?8月海冰融化差点破纪录!
实锤了!南极西部冰盖融化真是人类造成的
人类发现新“外星来客”:一颗来自太阳系外的彗星
实拍亚马逊雨林火龙卷!核心温度达1000℃以上
海平面上升印尼2座小岛消失 4座也面临被淹危险
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世界上一些小岛正在逐渐消失,有些甚至已经消失了。近日,据据《雅加达邮报》,因为海平面上升印尼2座小岛消失,另外还有4座也面临被淹危险!
据《雅加达邮报》15日报道,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已有两座小岛因海平面上升消失。位于苏门答腊的Betet岛和Gundul岛目前已分别在海平面之下1米和3米。另有四座岛屿也很可能会被淹没,目前这四座岛仅高于海平面不到四米。
据印尼环境论坛援引数据称,位于苏门答腊的Betet和Gundul岛目前已分别在海平面之下1米和3米。印尼环境论坛执行主任海如(HairulSobri)14日说,这两座岛上无人居住,而Betet岛是属于贝勒巴-森比浪国家公园(Berbak-SembilangNationalPark)的一部分。
贝勒巴-森比浪国家公园的负责人阿凡(AffanAbsori)确认了Betet岛已被海水淹没的消息。该国家公园于201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有着茂密的红树林,是苏门答腊虎、翠鸟等物种在内的栖息地。
海如警告,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来正视和解决不断上升的海平面问题,另外四座岛屿也很可能会被淹没。这四座岛目前目前高于海平面不到四米。
报道称,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对像印尼这样的群岛国家造成了威胁。印尼目前有数百万人生活在低海拔的沿海地带,分布在大约17000个岛屿上。
印尼环境论坛认为,像印尼这样的热带国家更易受全球变暖影响。尤其是在依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苏门答腊南部,有关产业造成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
农业部门过于依赖化肥、工业活动中过多的地下水开采也导致土地沉降与流域生态破坏。
2020年春节放假安排时间表
2020年春节天气预报
2020春节高速免费出行攻略
为您推荐
小年北京大部多云到晴天 最高3℃四九开始后升温
澳洲成功抢救濒临灭绝树种 野生松树林全球只有200棵
河北山东陕西等多地大雾 未来10天有两次降水过程
全国雾霾预报:东北黄淮华北扩散条件差出现重度霾
40年罕见大雪让沙漠变“雪海” 库木塔格沙漠一片雪白
阴冷来袭!长江中下游体感寒冷 华北黄淮出现雾和霾
讯 锡纳朋火山是印尼现存的129座活火山之一,高度大约2460米,其位于北苏门答腊省省会棉兰市西南60多公里处。印尼当地时间2月7日,锡纳朋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浓烟滚滚十分震撼,周边村庄居民被迫紧急疏散。
印尼锡纳朋火山大规模喷发,浓烟滚滚十分震撼!
印尼锡纳朋火山大规模喷发,浓烟滚滚十分震撼!
印尼锡纳朋火山大规模喷发,浓烟滚滚十分震撼!
相关推荐
摄影师拍芬兰北极光森林 美若梦幻!
墨西哥科利马火山喷发自带闪电 画面极具震撼
印尼火山夜间喷出蓝色火焰 游客戴防毒面具冒死拍照
讯近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卡哇伊真火山喷发了,所不同的是,印尼火山在夜间喷出的是蓝色的火焰,这着实既吓人又让人惊艳。许多游客就不顾危险,宁可戴着防毒面具,冒死也要前往火山喷发地点拍照。
在普世的印象中,火山喷发出滚滚熔岩,冒着有毒蒸汽,颜色也是鲜艳、骇人带着危险意味的红色,但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的卡瓦伊真火山却在夜间喷发出“蓝色”的火焰,诡异而绚烂的蓝色火焰照亮夜空,吸引了众多不顾危险的游客前往近距离围观。
印度尼西亚32岁摄影师唐尼·奴格雷哈·普拉塔玛近日前往爪哇岛旅行时,在夜间拍摄到了让人惊叹喷发画面,火山向天空中喷射出16英尺(约4.8米)高的明亮蓝色光束。
据专家介绍,这种蓝色光芒并非来自熔岩和火焰自身,卡瓦伊真火山口附近地面存在着大量的高纯度硫,这种气体暴露在氧气中被岩浆点燃时,便会呈现出蓝色,继而产生这难得一见的奇观。
这种奇观只有在晚上才能看到,尽管火山喷发的气体对人体有害,但游客为了能一睹美景,还是戴着防毒面罩冒着危险攀爬到附近的最佳观赏点观看。
唐尼拍摄的视频中,很多游客将自带的蓝色光束射向天际,增加这一美景的观赏性。当太阳出现在地平线上时,火山仍喷出蓝色火焰,让人赞叹不已。
为您推荐
实拍夏威夷火山喷发 疏散1万人爆发6.9级强震
夏威夷火山有颗少女心 粉色火山灰破坏房屋
夏威夷多处火山喷发 房屋汽车被岩浆吞噬
夏威夷火山喷发的后果 海水炸弹对熔岩没用
实拍夏威夷火山喷发 岩浆仅30米远居民惊魂
夏威夷火山持续 旅游业损失3千万毒气蔓延
夏威夷火山喷出3657米火山灰 千人撤离有人拍照
导语:印尼锡纳朋火山持续喷发红色岩浆,据当地的报道,锡纳朋火山是印尼129座活火山之一,自2013年9月起活动频繁。 此后活动频繁,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已经喷发了200多次。
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区,锡纳朋火山持续喷发红色岩浆,锡纳朋火山自上周起喷发活动频繁。
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区,锡纳朋火山持续喷发红色岩浆,锡纳朋火山自上周起喷发活动频繁。
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区,锡纳朋火山持续喷发红色岩浆,锡纳朋火山自上周起喷发活动频繁。
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区,锡纳朋火山持续喷发红色岩浆,锡纳朋火山自上周起喷发活动频繁。
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区,锡纳朋火山持续喷发红色岩浆,锡纳朋火山自上周起喷发活动频繁。
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区,锡纳朋火山持续喷发红色岩浆,锡纳朋火山自上周起喷发活动频繁。
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区,锡纳朋火山持续喷发红色岩浆,锡纳朋火山自上周起喷发活动频繁。
印尼属于热带地区,具有非常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这一气候的特点就是降水比较丰富,而且并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那么具体印尼气温常年怎么样呢?印尼常年热不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关于印度尼西亚一年四季温度情况。
印尼气温常年怎么样 印度尼西亚一年四季温度情况
印尼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分别。北部受北半球季风影响,7-9月降水量丰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风影响,12月、1月、2月降水量丰富,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
全年高温多雨。太阳辐射年变化小,并由于太阳在一年内的春分、秋分前后两次通过天顶,所以气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变化,年温差一般不超过5℃,尤其是大洋上,通常不超过1℃。气温日变化比年变化大,日较差可达10-15℃。但日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日最低气温很少低于20℃。
印尼12个月的天气情况:
日均最高气温(℃):31℃、31℃、32℃、32℃、32℃、31℃、31℃、31℃、32℃、32℃、32℃、32℃
日均最低气温(℃):23℃、23℃、23℃、24℃、23℃、23℃、23℃、22℃、22℃、23℃、23℃、23℃
平均降水总量(mm):313、260、216、215、200、208、171、144、147、183、235、274
平均降水天数(天):21、19、18、18、17、15、11、14、13、15、19、20
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形成原因:
主导原因:太阳辐射
印尼位于赤道地区,南纬12°到北纬7°范围内,太阳辐射年变化小,并由于太阳在一年内的春分、秋分前后两次通过天顶,所以气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太阳辐射(热带雨林气候的太阳辐射量一般在10至180千卡平方厘米)形成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气候变化单调,全年皆夏。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下雨,黄昏雨歇,天气稍凉。
次要原因:海洋面积广阔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约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约190.4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16.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专属经济区),这样的海洋环境导致对流运动旺盛,所以印度尼西亚的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次要原因:海洋面积广阔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约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约190.4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16.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专属经济区),这样的海洋环境导致对流运动旺盛,所以印度尼西亚的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