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节食

2020/4/1 16:15:06
万年历日历:节食知识
节食知识
梅雨季节食物怎么防霉

梅雨季的气候是非常潮湿的,这便很容易导致很多东西发霉腐坏,尤其食物比平日更难保存长久,而我们吃了发霉的食物,便会危害到身体健康。那么,到底梅雨季节食物怎么防霉好呢?以下就为您介绍梅雨季节食物防霉的最佳技巧。

梅雨季节食物怎么防霉 梅雨季节食物防霉的最佳技巧

1、肉类

香肠、香肚、熏肉之类食品最容易长霉,可以在其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食用油,再将它挂在通风较好的地方晾着,就可以防霉变。此方法适用于所有肉类腌制食物。

2、调味品

食用油、酱油、黄酒、醋都会滋生白色的霉膜,只需在食用油中加少许茴香、花椒、丁香、桂皮;在酱油中滴少许花椒油;在醋瓶内加入少许芝麻油或熟花生油;在黄酒内放几颗红枣或黑枣,就可防止这些调料氧化长白膜。

3、大米

大米中放入少许干海带,干海带的吸湿能力很强,能使大米保持干燥不霉变。使用一段时间后,把干海带拿出来晒干,还能继续使用。粮食如果储存不当,可能会发生霉变,尤其是在闷热潮湿的梅雨季节。保存粮食的关键是保持粮食的干燥:将粮食存放在通风干燥处;厨房的湿度较大,阳台有可能有雨水进入,均不宜储存粮食;将粮食离地存放;存放粮食的容器不应过于密闭,可采用具有透气性的编织袋或陶罐等。

4、面粉

最好不要放在布袋里。用密封袋保存面粉,让面粉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面粉返潮发霉。如果短时间内吃不完,可以放在冰箱冷冻室内。

5、花生豆类

分装成小包装,直接放进冰箱冷冻室即可。

6、香菇

放在密封的容器内保存,忌太阳曝晒,如已发现香菇稍有霉花,可刷去霉花并加以烘烤,不要水洗。腊肠等腌制品天气湿热时易长霉菌,产生致癌性的黄曲霉素,可以用棉签蘸上少许菜油,均匀地涂抹在表面,然后将其挂在通风较好的地方防止霉变。

7、酱油、醋

在瓶里滴一层熟油,让酱油、醋与空气隔绝,可防止酱油、醋滋生霉菌。

8、茶叶

把茶叶装在干燥、没有异味的密封容器中,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

食物发霉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有研究表明:霉菌污染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可能导致食用者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经常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可以使食用者发生肝癌。另外,多种胃肠道疾病和肿瘤的发生也与霉菌毒素污染食物存在一定关联。


复活节食物

复活节是一个典型的基督教节日,耶稣被盯死后的第三天复活了,于是人们在耶稣复活的这天庆祝复活节。这个节日流传到我国之后,宗教的节日意义已经被淡化,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复活节吃什么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复活节食物介绍。

复活节食物 复活节吃什么

羊肉、面包、火腿、火鸡、蔓越莓酱、苹果派。

传统的复活节食物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家庭自己做的面包和火腿。复活节前,每家每户的主妇们都会做很多各式各样的面包和火腿,在复活节当天与彩蛋一起带到教堂和大家分享。

另外一部分是复活节的家庭大餐。内容和圣诞节的大餐基本一致,火鸡、蔓越莓酱和苹果派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然,现在有很多人不在家里烤面包和火腿了。每年复活节都有很多专门的复活节食品售卖会,除了超市,有时候也在教堂举行。 复活节中美国人的食品也很有特点,多以羊肉和火腿为主。

复活节中美国人的食品也很有特点,多以羊肉和火腿为主。传说,有一次上帝为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之心,命令他把独生子以撒杀掉作祭品,亚伯拉罕万分痛苦,最后,他还是决定按上帝的旨意去做.就在他举刀砍向儿子的一瞬,上帝派天使阻止了他.亚伯拉罕便将一只公羊为祭献给了上帝。以后,用羊作祭品祭祀上帝就成了该节的习俗。吃火腿的习惯,据说是英国移民带入的。当初,英国人用吃火腿表示对犹太人禁忌肉食品内含血的蔑视;今天,已发展成复活节的传统食物。不过,人们在复活节期间依然经常吃复活节罐头。

复活节节日起源

《圣经新约全书》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体复活,复活节因此得名。复活节是基督宗教最重大的节日,重要性超过圣诞节,宗教起源与节期在以色列。按《圣经马太福音》的说法,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三天复活,因而设立此节。历史学家根据《圣经》和先进以色列人逾越节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3月21日)之后月满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就是《圣经》中讲到耶稣复活的日子。由于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复活节的具体日期也是不确定的。但节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

关于耶稣基督之死,按基督教教义,是为了赎世人的罪;耶稣基督的身体复活,是为了叫信徒得到永生。因此,在基督宗教中,复活节具有极度重要伟大的意义。

英国大部分节日都起源于宗教。复活节发生在过了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原是纪念西亚异教神明巴力的同父异母妹妹亚斯塔路降生的日子,亚斯塔路也是巴力的情妇。相传巴力得知妹妹亚斯塔路生于一枚天鹅蛋中,就去灌木中寻找;找到了,就抱在怀里孵化出了一只兔子;兔子长大后成了一个美女,和巴力同居,后来在巴力危难之际还救过巴力一命。英语单词Easter的词源就是亚斯塔路。

节日彩蛋

圣诞节一过,复活节巧克力蛋便在糖果店里摆出来了。那些最小和花样最简单的很便宜,孩子们用自己的零花钱就可以买下来。这段时期上市的彩蛋有两种。

小的一种叫方旦糖,长一英寸多一点,外面是一层薄薄的巧克力,里面是又甜又软的面团,然后再用彩色的锡箔纸包装成各种形状。另外一种是空蛋,稍微大一点,一般比鸭蛋还大一点。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是包着一个巧克力外壳。

只需打碎外壳,吃巧克力片。复活节临近时,糖果店的橱窗里会摆满比这些更精美的彩蛋。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用来吸引孩子们的小礼物出售。上面装饰有毛绒绒的羊毛做的小鸡,小鸡的嘴和脚都粘在卡片上。幸运的孩子可能从亲友那儿得到好几种这样的礼物。

复活节彩蛋是为了给人们带来快乐——确实如此!这些彩蛋精美漂亮且富有装饰性,它们代表着人们的美好心愿,并与你分享季节更替的喜悦。


24节气清明饮食习俗

清明节也是清明节气,虽然看着名字是差不多的,但是清明节和清明节气在习俗尤其是饮食习俗中有很多不同的讲究,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关于24节气清明饮食习俗的相关介绍,还有各地的清明节食俗也一起来看看这些有趣的美食。

24节气清明饮食习俗 各地的清明节食俗

吃青团子祭祖

顾名思义是青色的团子。用麦叶或青菜叶、艾叶、南瓜叶均可,先挤出汁,然后加入少许石灰和水拌匀,用此水与播米粉相拌搓揉成皮面(此时皮面已成育绿色),再以豆沙、玫瑰、芝麻等馅芯包入(以豆沙猪油馅为多),上笼蒸至熟即成。青团子色碧而韧糯,冷时食用清香无比,为清明节上坟祭祖的必备食品,民间有“祖宗亡人吃青团子”之说,这里还有一段与大禹治水相关的传说。

相传古代大禹治水,历尽千难万险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纷纷到他坟上去上供,许多精美的供品都是大家亲手制作。当时,有一位后生说:“大禹一生为民造福,勤劳又节俭,我们献上这么多精美的供品,岂不违背了他生前的意愿,大禺能膜目于九泉吗?我们上的供品,要告诉他今年稻子丰收,明年麦子长势喜人,让他放心。”人们听后,觉得这位后生讲得有理,但又想不出用什么食品来表示,还是那位后生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们何不用自己种的庄稼,糯米和麦叶做成团子上供?这样便可让大禹知道,今年稻谷丰收,明年麦子长势喜人。”大家立即用拼米磨成粉,用麦叶捣成汁,做出了“青团子”上供。从此之后,每年在麦叶返青的清明节,人们便做“青团子”送到大禹墓前上供。

久而久之,这一风俗便沿袭下来了,人们至今不忘扫墓带上“青团子”表示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和哀思。

荠菜团

清明节上坟所带的糕点中,必有家庭自制的荠菜团。早春三月,农村田埂边荠菜甚盛,且此时的荠菜鲜嫩无比。荠菜,性凉,味甘,有明目降血压的功能。农村姑娘多在此时手提竹篮、小刀,到田埂挑挖荠菜,或自己食用,或上街叫卖。荠菜团,便是用荠菜作馅、以播米粉为皮面傲成的粉团,由于荠菜有明目的功能,故又称眼亮团,荠菜团多以荠菜拌肉糜为馅(咸味),或以荠菜拌箱猪油作馅(甜味),另用糯米粉加沸水搓揉成皮面,做成团子状。

有两种煮法:一是上笼蒸煮称团子;二是下沸水锅烧煮称汤团(即元霄)。不论是蒸煮还是烧煮,不论甜味、咸味、其味均鲜美无比。既是清明节上坟的必备糕团,又是三月的时令美食。

荠菜糕

又称眼亮糕。以孺米粉揉入荠菜做成糕,再加入生板猪油,上笼蒸熟,待糕冷却,切成片,再油煎食之,其味确不一般。也是清明节上坟的糕点和三月的时令美食。

荠菜做糕、做团,或与其他菜肴相配入俱均需先作处理:荠菜买回后,先去掉黄叶,剪去根,洗净,用钵或祥,现可用铝锅,加少许食盐,将荠菜腌渍半天,然后,再挤去汁水,将腌渍过的荠菜切成细末待用。荠菜不仅可制糕团,更可入撰,如荠菜妙肉丝、荠菜炒年糕、荠菜虾仁豆腐典、荠菜黄鱼羹等,均鲜美无比,不仅是家庭餐桌的好菜,还是各地高档价馆的时令名菜。

野火饭

旧时,人们扫罢墓,便在野外烧煮饭菜石用泥砖搭成灶状,就地取野草或小树枝作燃料,将带上的小铁锅支在临时灶上烧饭。菜肴多为上坟的供品,待米饭煮好,人们便席地而坐,在野外大嚼起来,被称为野火饭,如今称为野炊。

现时清明节上坟的人们也仍喜欢在野外就餐,享受春季的大好风光,领略郊外的乡土风情,确实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只是现时的野餐,已不用再烧煮了,主食一般都带面包,蛋糕之类,除了上坟的吃食之外,还带上啤酒、饮料、卤菜等。到时,一张塑料布往野地里一摊,各种吃食放上,人们席地而坐,便可享受野餐的无穷趣味了。

各地的清明节食俗

清明这日,各地还有一些食俗。通常,清明节早上吃鸡蛋、单饼,喝麦仁、玉米仁或高粱米稀饭。

在农村,这天则常用小米饭、豆饼、干饭喂马、骡、牛、驴等大牲畜,以镐赏其一年的辛劳,故有“打一千,骂一万,清明节管顿饭”之说。

如江南一带清明时节有吃青团子的习惯,而广东各地则比较流行清明吃祭祖过后的烧猪肉。除此之外,广东三大民系还各自习惯在清明节做些地方特色的食物。这些节日食物,不是注重祭祖所带来的祈福心理,就是侧重时令特色给人们带来的保健作用。潮汕俗语“时节吃时果”的意思就是到了时令就该吃应时的果蔬。此时的果蔬及相应食物,不但味美,还有养生效果,如潮州人清明节吃朴籽稞,就有清热祛火的功效。

泉州清明节的食俗是吃“润饼菜”和“清明馃”。

“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再卷胡萝卜丝、肉丝、坷煎、芫萎等混锅菜肴,即可食用,甜润可口。

“清明稞”是以糯米、小麦、地瓜干等碾粉作皮,包上糖豆沙馅,蒸制而成,香甜适口。清明节吃“润饼菜”和“清明馃”,当为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