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立”字节气一样,立夏也象征着一个季节的开始,即立夏便是夏季的开始。对于一个新的季节的开始,古人总是很重视的,因为这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必须要有仪式感,而这些迎夏的仪式一直传承至今,形成了一种习俗,尤其是食物方面,更是有特殊的寓意。那么,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立夏全国各地特色美食盘点。
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夏全国各地特色美食盘点
1、蛋
立夏吃蛋,不仅能经受“疰夏”考验,还能带来生活圆满。立夏有吃蛋的习俗,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缺乏、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
2、立夏茶
为迎接立夏,我国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在立夏的那一天,妇女们要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说是立夏饮了七家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
3、立夏羹
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俗话说“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tuo),一脚跨过河”。立夏前后常有大风出现,名“龙王暴”。立夏日发东风,俗以为有水灾,谚谓“立夏东风雨涟涟”。立夏日打雷,日后必多雷雨,谚谓“雷打立夏,三天来一下”。
4、立夏饭
旧时立夏节,宁波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饭”,称之为立夏饭。现在宁波城乡部分家庭依旧保留这种古风,只是立夏饭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种食物:蚕豆、大豆、竹笋、芥菜,外加酱肉或咸肉,叫五样米。
5、君踏菜
宁波人立夏还有吃君踏菜的传统,君踏菜是立夏前后上市的一种时令蔬菜,据说吃了君踏菜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君踏一样光滑。
6、麦蚕
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7、黑米饭糕
黑米饭糕也是宁波传统的立夏点心之一,是将乌树叶捣烂泡水后,用乌树叶汁泡糯米使其染色变黑,再将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后手工压制成糯米糕,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乌树叶香味。
立夏民俗民风盘点
迎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崔骃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中饭是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桌上必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乡俗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嵊谚有旺生,寓人双腿也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寓意拄腿。带壳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立夏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
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民间相传诸葛亮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据说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吒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过了数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嘱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斗,每次去则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秤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这一传说,虽与史实有异,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想了解2019立夏节气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2019立夏节气专题
2017春节将至,2016还没能好好玩?没关系,下面的全国旅游路线图一定帮得到你,去一下自己附近的景点看看吧。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花点时间让自己放松一下:
冬季适合去哪里旅游
呼伦贝尔冬天哪里旅游好 冬天去呼伦贝尔旅游攻略
冬天去国外哪里好玩又便宜 冬天国外旅游推荐
2017冬天去国内哪里旅游最好
情侣冬天去大理好玩吗 大理情侣游好去处推荐
冬天去三亚旅游好玩吗 三亚冬季旅游攻略
冬天去三亚旅游穿什么 冬季三亚旅游指南
又是一年春天,全国各地将迎来新一年的油菜花开放期,全年由南至北,从3月开始到8月都能赏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此时,有些地方花期已经到来,你做好准备了吗?具体2020油菜花什么时候开花?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2020年全国各地油菜花观赏期一览表。
2020油菜花什么时候开花 2020年全国各地油菜花观赏期一览表
1、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
花期:2月中旬至3月初,但2月底—3月是最佳旅游时间。
赏花点:金鸡峰丛、牛街螺丝田等。
罗平是我国的油菜生产基地县,也是蜜蜂春繁和蜂产品加工基地,当全国的其他地方还沉浸在冬日的冰雪世界中,20万亩油菜花2月在罗平竞相争放。
2、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花期:根据婺源历年油菜花花期推测,2020年婺源油菜花最早开花将会在3月5日开始,最佳观赏期从 3月10日至3月25日,4月初清明节开始凋谢。
赏花点:江岭村、篁岭村
江西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算得上3月中国最美的地方了,山景、村庄、梯田巧妙结合远处粉墙黛瓦,近处花香四溢。
3、重庆市潼南
花期:3月
赏花点:重庆潼南县崇龛镇
2009年,潼南被评为“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之一,与其它油菜花海不同,这里并不是单一的满地金黄,而是巧妙地融合多种农作物,市民还可观赏到以油菜为主要背景、小麦为配景形成的“太极”图案。
4、贵州省贵定县
花期:3月上旬至4月上旬
赏花点:贵州贵定县盘江镇境内
每年三月,初春时节,贵定音寨的万亩油菜花总是开得金灿灿的,仿佛漫山飞雪,这里有独特的“金海雪山”,所谓“金海”就是上万亩金黄的油菜花,而“雪山”就是油菜花四周漫山遍野的雪白梨花和李花。2018年12月黔南州贵定"金海雪山"景区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
5、江苏省兴化市
花期:4月初到5月上旬
赏花点:江苏兴化市缸顾乡东旺村
江苏兴化油菜花,位于兴化市缸顾乡东旺村,以千岛样式形成的垛田景观享誉全国,传说垛田是当年泰州知州岳飞大战金兵摆设的八卦阵。
6、 陕西省汉中市
花期:从3月下旬到4月上旬
赏花点:协税镇张坪村、团堆村、桂花村、红寺湖、南湖、黎坪
汉中盆地,自古便是油菜花的故乡,甚至被誉为“油菜花的天堂”,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汉中市,有112万亩油菜花,每年春天,盛开的油菜花与镶嵌其间的麦苗及青山绿水相互掩映,构成汉中盆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7、安徽省黄山市黟县
花期:3月
赏花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卢村、柯村
黟县海拔千米,黄灿灿的万亩油菜花海与云海雾海、黑白色的徽式民居、洁白梨花、粉红桃花的相融合,随手一拍都是好照片。
8、内蒙古呼伦贝尔
花期: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初,7月20号左右是牙克石的油菜花节
赏花点:绥满高速公路、301国道两侧,农垦免渡河、牙克石、莫拐农场
呼伦贝尔除了辽阔的草原之外,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呼伦贝尔油菜花绽放的季节,此时南方的油菜花已然不见踪影,而呼伦贝尔的油菜花海正在竞相绽放。
9、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
花期:7月中旬
赏花点: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境内
青海门源油菜花被誉为世界十大花海之一,它西起浩门河畔的青石嘴,东达大通河畔的玉隆滩,北到甘肃省交接的冷龙岭,南至高峻的大阪山绵延十数里。
10、西藏自治区
花期:7月
赏花点:从拉萨到珠峰的途中;在羊湖 — 江孜 — 日喀则的沿途,都可以看到油菜花美景
在七月,不仅青海湖的油菜花开了,西藏的油菜花也开了,西藏地区属于高原地带,高海拔,低气温造成了油菜花的花期相对较晚,一般在7月上旬才能看到金黄色的踪迹,直到8月末,藏区的油菜花才渐渐凋谢。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地区的油菜花花期:
1、江苏省兴化市缸顾乡千岛菜花(最佳观赏期:清明节后4月中旬)
2、浙江省仙居县油菜花观光带(最佳观赏期:3月下旬至4月初)
3、安徽省黟县卢村油菜花(最佳观赏期:3月25日-4月8日)
4、湖北省沙洋县汉江西岸百里油菜花(最佳观赏期:3月底4月初)
5、重庆市秀山县溪场镇油菜花(最佳观赏期:3月底4月初)
6、云南省罗平县坝子油菜花(最佳观赏期:每年元旦至二月底)
7、贵州省黔西南州万峰林油菜花(最佳观赏期:春节期间)
8、甘肃省民乐县扁都口油菜花(最佳观赏期:7月盛夏)
如果让你说出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你能答出几个呢?是吃月饼、赏月两个,还是加上观潮三个,亦或者是更多。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有很多,多到每个地方都有不同之处,所以整理了全国各地的中秋节风俗习惯,大家快点来看看你家乡有哪些中秋习俗吧。
中秋节的习俗
1、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2、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3、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4、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5、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6、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7、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全国各地的中秋节风俗习惯
在山西,人们会在这天邀请女婿回家,然后一起吃月饼,也叫做团圆饼,晚上也会让女婿守夜,寓意着一家人和和美美。
上海人,因为中秋时节,也正是桂花开的季节,所以上海人喜欢用桂花雕酒,然后在中秋节的时候,与亲朋好友一起品桂花酒。
在江苏,中秋节的时候,人们喜欢吃桂花鸭。所谓桂花鸭,正是用桂花腌制而成的鸭子。
在浙江,中秋节会吃莼菜鲈鱼烩,因为关于这道菜还有一个美好的典故呢,这里的莼菜所代表的就是思念家乡的意思。
在东北,很多地方都保留着在中秋节祭祖的习俗。这里面非常讲究,所有摆放的东西都有不同的美好寓意。在中秋佳节期间,东北人还会举行很多有趣的活动,比如庙会等等。
在陕西,中秋夜男子会划船爬山,女子要安排酒宴,无论穷富,每家每户都要吃西瓜,以示团圆。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
江苏无锡一带,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会用画有月宫景色的丝绸糊在香炉四周,随着香火燃烧,青烟缭绕,红光点点,别有一番风味。
在江西,有的地方,有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老百姓都会向庙里的菩萨捐款,以求得到菩萨的降幅。还有的地方,在中秋节这天,一家人会一起做“做粑”,这也象征着团圆的意思。
在四川的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要吃蜜饼、吃麻饼、打粑等,并在门口挂上橘灯庆祝,儿童手里攥一把点燃的香,上街奔跑舞动,称为“舞流星香球”。
在台湾地区,中秋节的夜晚有“偷菜求郎”之俗。身着盛装的未婚女子,趁着月光,去别人菜园里偷摘大葱和各种蔬菜,如果能顺利偷到,就预示着以后会遇到如意郎君。所以在台湾地区,有一句谚语:“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
似乎在我们国家,每到一个节日或者是节气,就会有专门属于它的独特习俗。到了白露时节,江南靠水路过活的人们就开始祭祀禹王了。与此同时,人们还有采集十样白,这是白露养生益气的佳品。你还知道那些白露节气的习俗呢?全国各地白露风俗习惯这里盘点。
白露节气的习俗 全国各地白露风俗习惯
白露时节
祭禹王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
祭祀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
秋意凉
采集“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偎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模、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江南地区尤盛白露茶,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到了白露前后又会进入生长佳期。
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股独特的甘醇味道。所以,老茶客们特别喜欢。 一般八月份,白露节气之前采摘的茶叶叫早秋茶;从白露之后到十月上旬,采摘的茶叶叫晚秋茶。相比早秋茶,晚秋茶的味道更好一点。如果说春茶喝的是那股清新的香气,淡淡的青草味,那么晚秋茶喝的则是一种浓郁的、醇厚的味道。经过了一夏的煎熬,茶叶也仿佛在时间中熬出了最浓烈的品性。
秋分在节气当中算是比较特殊的,因为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一年中就两个节气是这种情况,秋分便是其一。因为昼夜平分,所以这天可以将鸡蛋立起来,所以秋分有竖蛋习俗。此外,秋分习俗活动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秋分当天全国各地习俗盘点。
秋分习俗活动有哪些 秋分当天全国各地习俗盘点
秋分习俗活动有哪些: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由于月宫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因此有了“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的传统。
秋分习俗活动有哪些:吃秋菜
秋分是踏秋的正式开始。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
秋分习俗活动有哪些: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习俗活动有哪些: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农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
秋分习俗活动有哪些:竖蛋
竖蛋活动不仅在春分才有,秋分时节同样流行。这项民俗不仅在国内普及,甚至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秋分时节都会有这样的活动。
秋分习俗活动有哪些: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拜神是指到庙、道观或其他宗教场所对神或者其他对象进行的一种祭祀或者表达自己诚意和膜拜的行为或礼节。
秋分习俗活动有哪些: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秋分习俗活动有哪些:吃汤圆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农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不过这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想了解更多秋分节气相关知识内容,请点击进入》》》》》》秋分节气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