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九一八

2020/4/1 16:10:17
万年历日历:九一八知识
九一八知识
918事变手抄报图片

每年的阳历9月18日是我国“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为了让小朋友们了解历史,铭记历史,老师安排了制作九一八事变手抄报的任务。那么,九一八事变的手抄报要怎么制作呢?一起来参考以下918事变手抄报图片,即纪念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选。

918事变手抄报图片 纪念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选

918事变手抄报图片 纪念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选1

918事变手抄报图片 纪念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选2

918事变手抄报图片 纪念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选3

918事变手抄报图片 纪念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选4

918事变手抄报图片 纪念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选5

九一八事变简介: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

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九一八事变是什么意思

早些年间,日本一个弹丸小国,还没有现在举世闻名的本事。为了达到它开疆拓土的目的,先是制定了托亚入欧的基本政策,然后打出了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行动方针,而当时的中国内外交困,在日本看来就是一快上好的五花肉,不咬一口怎么能甘心,应该说不吃下去怎么能甘心,日本就是打着趁你病要你命的注意。就这样九一八事变爆发了,那么,九一八事变是什么意思?我们通俗说的918事变是什么历史事件?下面接着说。

九一八事变是什么意思 918事变是什么历史事件

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

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日军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事件

日军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备队。


九一八事变是哪年

对于九一八事变这段历史,我们都需牢牢记住,勿忘国耻,当然有些人还不知道九一八发生了什么事,九一八事变是哪年,下面就给大家好好介绍下,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主义侵华的开端,在日本攻占了东北地区之后,让我国大片地区生灵涂炭、赤地万里,这样耻辱的时刻,我们是不是要铭记,是不是要自强,所以让我们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九一八事变是哪年

九一八事变是哪年 九一八发生了什么事

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夜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被称为“国耻日”。在国际上,这起事件经常被拿来与纳粹德国的国会纵火案相提并论。日军肆虐东北大地时,国内作战主力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多座城市沦陷,山河破碎。

九一八发生了什么事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918事变为什么要鸣警钟

九一八事变是哪年 九一八发生了什么事

自1995年,沈阳开始用鸣警的形式纪念“九一八”事变,至今已连续举办17年。从2006年起,辽宁全省14市同时拉响警报。每年这一天,都会有大量沈阳市民自发来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与活动。。当前,已有哈尔滨、长春、昆明、合肥、杭州、乌鲁木齐、南昌、齐齐哈尔、金华、本溪、太原、西安等百余座城市选在每年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

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订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全市鸣放防空警报,震撼人心,不忘国耻,遏制灾难,但希望那不只是激起老一辈人的回忆,可以配合实地演习,让人们学会如何防空、防灾,不要乱得像炸了的马蜂窝,灾未伤人人自伤;有关部门在大力宣传人防的同时,还可以把防空防灾的科教片与民情相结合,进行文艺宣传,或改编成故事短片播放,让“平战结合、常备不懈、警钟长鸣”的人防部署做到家喻户晓。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1、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2、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九一八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诸实践;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呼吁全国人民“彻底明了国难的真相!”“人人应视为与己有切肤之痛,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4、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的两大政党,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有力的促进了两党的再次合作,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最后发展到全中国,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新局面,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918全国防空警报在哪响

在清朝时期,俄国入侵,清朝政府无力与俄军对抗就将日本请来当外援,日本造就觊觎中国的富饶立即就同意出兵中国。从此日本就在东北三省住下不走了,而清朝拿人手短也没将日本赶回去,这才有了以后的九一八事变。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最早在九一八这天拉响防空警报,目的就是勿忘国耻。那么你知道918全国防空警报在哪响,还有我们再九一八为什么拉防空警报?现在就来看看。

918全国防空警报在哪响 九一八为什么拉防空警报

勿忘国耻

到了九一八这天基本上全国各大城市,都会拉响防空警报。

关于纪念“九一八”事变而拉防空警报不是全国性的规定,而是各地方市政府或市政府下属的防空办公室根据本地实际规定的。

九一八防空警报时间

大部分城市选择在每年的9月18日09:18分拉响九一八防空警报,个别城市因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九一八防空警报过程

九一八

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

预先警报

用途:预先警报时在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鸣响,要求人员开始疏散。

鸣响方式: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

空袭警报

用途:空袭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时鸣响。

鸣响方式: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

解除警报

用途:解除警报是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鸣响。

鸣响方式:一长音,连续鸣3分钟。

九一八为什么拉防空警报

九一八

九一八防空警报是为了纪念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资料

每年九月十八日是每个中国人都该铭记的一天,是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戒的一天,九一八事变让我们山河流失,鲜血成河,风雨飘摇,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让我们陷入了长达十四年的浴血奋战,经历无数的艰难与险阻,牺牲了我们无数的同胞才换得今天的安生,我们怎能不了解和铭记九一八呢?是一定要的,那么九一八事变又称什么?下面和一起去瞧瞧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资料吧。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资料 九一八事变又称什么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资料 九一八事变又称什么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死了多少人

九一八事变当天,张学良下令不抵抗,许多士兵是当场缴械的,所以不存在大规模伤亡。倒是马占山部三个旅在江桥战役中和日军激战,三个旅共有1.6万人,据文献资料称,当时伤亡惨重,具体数字,由于当时处于战争状态,无法统计。

为什么说九一八是国耻日

为什么说九一八是国耻日

毛主席曾经说过,落后就要挨打,81年前的中国正式因为贫穷、落后而受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许多同胞都成为了无辜的冤魂,但我们却无力抵抗,不论是在经济还是军事上都与当时日本无法比拟,虽然918不是唯一的国耻日,但是其意义重大。自1997年开始至今每年都有百余坐城市在9月18日这天拉响防空警报,提醒人们不忘国耻,遏制灾难,更要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1、拉开二战序幕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2、社会性质转变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民族团结抗日

九一八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诸实践;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呼吁全国人民“彻底明了国难的真相!”“人人应视为与己有切肤之痛,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的两大政党,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有力的促进了两党的再次合作,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最后发展到全中国,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新局面,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9月18日是什么纪念日

随着9月18日时间的接近,大家都在问9月18日是什么纪念日,为什么这么问呢?因为网上掀起了一股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活动,而这活动就与9月18日节日有关,据小姐,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源于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开启了正式侵华战争,至此之后,我国就遭受了非常惨烈的战争时代,为了勿忘国耻,就把这一天设为9月18日国耻日纪念。

9月18日是什么纪念日 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

没错,每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中国国耻日”。

关于九一八事变纪念日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在每年公历的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带转折性质的重要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是"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同时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英勇斗争的序幕。2012年9月18日,农历8月3日,星期二为九一八事变八十周年纪念日。

九一八事变介绍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9月12日,他在河北石家庄召见张学良时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 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关枪,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据统计,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8亿元之多。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纪念九一八,落后就要挨打

鲜血与抗争写就的历史警示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1931年的9月18日,是国耻日,也是中华民族觉醒日。中华民族在这一天彻底觉醒,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惨烈抗战,最终赢得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

面对残暴的侵略者,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从来不曾低下高昂的头,在最恶劣的条件下,最艰苦的斗争中,白山黑水间,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

我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订为国耻日的诉求近年来不时出现。沈阳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当前,我国已有哈尔滨、长春、昆明、合肥、杭州、乌鲁木齐、南昌、齐齐哈尔、金华、本溪、太原、西安等百余座城市选在每年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