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鉴赏

2020/4/1 16:10:17
万年历日历:鉴赏知识
鉴赏知识
有关七夕的诗句

七夕节从我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在古代人们叫它乞巧节,这天女孩们会穿针乞巧。当然,该节日后来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被赋予了爱情的寓意,即又是情人节。那么,古人描写了哪些有关七夕的诗句?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关于七夕节的古诗四句鉴赏。

有关七夕的诗句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四句鉴赏一

《七夕》

唐代: 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赏析:

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七夕相会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这首以这样一个凄婉哀怨的悲剧故事为题材的小诗,抒发了钟情男女的哀怨与离恨,诗人对这对有情人寄予深深的同情。

首句“烟霄微月澹长空”由写景人手。一弯残月挂在高高的夜空,显得孤寂凄凉。这为牛郎织女七月初七的相会提供了背景,同时渲染一种气氛,这种气氛与人物的心境相合。从首句对环境的描写,使读者即便不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也会感悟到《七夕》令人感伤的基调。

“银汉秋期万古同”中“秋期”二字暗扣题面,“万古同”三字承上句意,表现了自然界银河天象的永恒状态。意思是说,“秋期”的银河总是“微月澹长空”,从而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意境。另一方面也说,分居银河东、西两边的牛郎织女,一年之中只能怀着深长的情思隔银河相互眺望,“惟每年七月初七夜渡河一会”。这是多么可悲、可叹的故事!于是,诗人以咏叹的抒情笔调写道:“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每年七夕,苦苦等待的有情人终于相聚在一起,说不尽绵绵情话,道不完思念爱慕之意;他们会珍惜分分秒秒难得的时光,温存相守,彼此慰藉,享受着无比的欢乐与幸福。遗憾的是良宵苦短,短暂的欢聚后,留给他们更多的则是无尽的相思和难耐的凄寂。相会的欢乐,离别的痛苦,这一切都发生在七月七El夜,由牛郎和织女来品味。

全诗紧紧围绕“七夕”神话着笔,景合情切,不蔓不枝,最后以尾句中的“此宵”扣合题面“七夕”。

有关七夕的诗句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四句鉴赏二

《七夕》

宋代: 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赏析:

诗的作者从牛郎、织女七夕踏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发端,别出新裁,表达了作者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前两句设问:弄不懂牛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是怎么想的,非得邀天上的仙女来织满天的锦绣云霞。这里的“须”字,是一种怀疑和否定,从正面来解释,就是没有必要来邀请织女作这一切。这两句来得非常奇,出人意料,因为很多人把把牛郎织女的神话作为美妙的故事来接受,对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从未提出过质疑。以为神胜过人,天上的仙女自然比人间的一切都要聪明许多。但诗人却对此表示怀疑。前两句的这种怀疑只涉及到神话故事本身,但这已足以造成悬念。这两句为诗的末联所发的奇论,做了有力的铺垫。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己多”。这两句是说:每年人们都要在七月七日晚上向天上的织女乞求赐予刺绣、纺织等的聪慧、智巧,但实际上,人间的智巧己经是很多了,多得有点可怕。诗人在这里并非是在赞扬人间的机巧,而是来了一个大转弯,诗人此时想起的不仅仅是人间创造幸福的巧智,还有行恶的智巧:有巧取牵夺,互相倾轧,以及繁复、杂多而又绞尽脑汁的勾心斗角。诗人赋予末一行诗中的“巧”的含义已经不同于第三行诗中“巧”的含义。恰是这种新的含义,不无道理,但又非常出人料想地拓宽了诗思的领域,这就便诗的情思和哲理向更深处开掘,一使诗具有了横空出世、奇崛诡辩之美。当人间充分运用他的机巧来进行勾心斗角的时候,要邀织女来已无意义。从四句诗的整体和诗情的深入来看,诗人的愤世嫉俗之情表现得很是恰当、巧妙、深刻。

七夕相关推荐:

2019七夕节吃什么 七夕节风俗所吃食物大盘点

2019七夕情人节送女友什么礼物 七夕节送她礼物口红包包首选

2019七夕情人节发多少红包合适 七夕发多少红包女朋友最开心

2019七夕是什么时候 2019年7夕是几月几号


关于雨的诗句

多雨季节,总让人有无限愁思,忧愁关心的人身边有没有带伞,忧愁雨水泡坏了庄稼,忧愁换洗的衣服渐渐变少,更忧愁这雨扰了玩乐的心情。古人对雨的忧愁用诗句描绘了出来,那么关于雨的诗句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带来的写雨诗句古诗大全,一起去鉴赏下吧。

关于雨的诗句

1、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2、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有美堂暴雨》

3、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秦观《春日》

4、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牧《秋思》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3、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文同《北斋雨后》

14、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1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16、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其二》

1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18、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佚名《诗经郑风风雨》

19、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0、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陈与义《海棠》

2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2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23、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24、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写怀》

25、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蒋捷《虞美人听雨》

26、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27、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28、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9、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30、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31、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33、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34、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35、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36、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37、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李白《妾薄命》

38、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39、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40、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41、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42、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4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44、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45、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文天祥《南安军》

46、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47、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48、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49、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50、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写雨诗句古诗大全鉴赏

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如果要论写雨之柔和,韩愈的这一句在许多人那里怕是都能拔得头筹。大道上,小雨细腻润泽,在雨色的映衬下,远看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却稀疏零星。“润如酥”,传神地写出春雨的柔和绵密,与草色青青一起,烘托出春景之清新可爱。

二、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同样写春雨之细密温柔,宋代诗人志南的这句名句从另一触感着墨,“沾衣欲湿”,用衣裳欲湿未湿写出春雨若有似无的柔和细腻之感,而“杏花雨”“杨柳风”更是为这细细小小的春雨增添了无尽的美感。

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雨,也并不全是来得和风柔润的,也有这般风急雨骤的。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小船横在水中。写出雨中的自然之景,空旷,宁静,充满野趣。

四、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底花。

春景美好,却总是短暂。唐代王驾的这首《雨晴》,通过雨前雨后春花的变化对比映衬,写出雨前雨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致。

五、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这首《春寒》,实写海棠之风采,蒙蒙细雨,洗尽凡尘,海棠雨中尽显胭脂色,红翠欲滴。雨与海棠,共同构成了这眼前的美景。

六、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宋诗《春日游湖上》,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人无法渡过,一条小舟撑过柳荫。前两句同是春日名句:双飞燕子几十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七、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每每夜雨来时,读书君总会想起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总有一种夜雨袭来的清凉与孤寂之感。

八、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极写湘江秋雨,气象高远,境界壮阔。

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立夏后梅子由青转黄,江南多雨,细雨绵绵,处处蛙声,烘托周遭的寂静。

十、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不着一字,却尽是雨声,写尽夜雨之绵转、清幽。

当然,诗词中写到雨的诗词还有许多许多,尤其听雨名句“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老年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矣。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最教读书君所爱。那么,哪一句才是你心中的写雨“绝句”呢?


关于谷雨的经典诗

转眼已经来到4月中旬,谷雨节气将至,你是不是觉得降水比之前更频繁了呢?没错,谷雨的时候,我国一些地区的降水会明显增多,万物成长得更加旺盛了,你可以感受到春的蓬勃。面对如此景象,你会想起哪些关于谷雨的经典诗呢?下面为您精选一些描写谷雨的古诗4句诗鉴赏。

关于谷雨的经典诗 描写谷雨的古诗4句诗鉴赏

《谷雨》

明代: 方太古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清代: 朱彝尊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咏廿四气诗 谷雨春光晓》

唐代: 元稹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谷雨》

宋代: 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

宋代: 黄庭坚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次韵虞隐君堪潘阃掾谷雨中见寄》

元代: 陈基

吴笺新制玉鸾纹,冲雨殷勤寄荜门。

燕子不来人独立,自拈湘管认啼痕。

想了解更多关于谷雨节气内容,请点击》》谷雨节气专题


描写白露的诗句

白露之后,我们早上醒来,或夜晚漫步,都能看到花草上挂满露珠,这是天气变凉的一个征兆,并且你能明显感觉得到初秋的微寒。在这样一个时节,古人都有哪些感触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描写白露的诗句——关于白露的诗句古诗鉴赏。

描写白露的诗句 关于白露的诗句古诗鉴赏1

《蒹葭》

先秦: 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玉阶怨》

唐代: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灞上秋居》

唐代: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描写白露的诗句 关于白露的诗句古诗鉴赏2

《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宋代: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明月皎夜光》

两汉: 佚名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秋夜长》

唐代: 王勃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想了解更多有关白露节气知识,请点击进入》》》白露节气专题

白露相关推荐:

白露为什么要吃鸡 白露吃童子鸡的由来

白露养生小窍门 白露养生防冻防燥防疾病多运动

白露有什么风俗禁忌 白露民间习俗活动及忌宜说法

2019白露是几月几日 今年白露几月几号几点

白露是什么季节 今天几点白露2019

白露吃什么蔬菜 白露时节吃这十种时蔬养生


雨水节气的诗词歌赋鉴赏

雨水节气过后,我国大部地区的雨水会增加,而雨水的滋润,可以让万物复苏的速度加快,春天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快。在这样一个时节,古人们都有哪些感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雨水节气的诗词歌赋鉴赏,为您精选六首关于雨水节气古诗赏析。

雨水节气的诗词歌赋鉴赏 精选六首关于雨水节气古诗赏析

《咏廿四气诗 雨水正月中》

唐代: 元稹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祭鱼盈浦屿,归雁□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春雨》

元代: 熊鉌

春来一月雨,米斗钱三千。江空尽绝市,灶冷厨无烟。

我从莆城来,四望良凄然。滨海皆食淡,逻卒相寻挻。

累累起夫役,庶局供熬煎。玉食宁几何,千百俱并缘。

祇今二月节,何暇及种田。使臣询民瘼,当务固有先。

近仓有陈粟,庶解朝夕悬。州县价一平,乡闾自然宽。

欲言事何限,何当息民肩。

《春雨》

唐代: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雨》

元代: 熊禾

春来一月雨,米斗钱三千。

江空尽绝市,灶冷厨无烟。

我从莆城来,四望良凄然。

滨海皆食淡,逻卒相寻挻。

累累起夫役,庶局供熬煎。

玉食宁几何,千百俱并缘。

只今二月节,何暇及种田。

使臣询民瘼,当务固有先。

近仓有陈粟,庶解朝夕悬。

州县价一平,乡闾自然宽。

欲言事何限,何当息民肩。

《绮罗香咏春雨》

宋代: 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春雨》

唐代: 徐凝

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想了解更多雨水节气相关知识,请关注》》》》》雨水节气专题


大雪节气古诗词鉴赏

大雪时节,气温更低了,降雪量开始加大,纷纷飘雪的天气越发频繁,虽然寒冷,但景象尤其唯美。面对如此美丽的场景,古人肯定忍不住要诗兴大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读那些大雪节气古诗词鉴赏吧,为您精选关于写大雪节气的诗词5首。

大雪节气古诗词鉴赏 关于写大雪节气的诗词5首

大雪节气古诗词《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江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五首鉴赏: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代: 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赏析:

全词写的虽然是亡国之痛,却并不鼓噪喧哗,而是曲折深婉,层层推进,于沉郁压抑之中凌空设譬、突兀而起,复又归于深长的叹息与无尽的忧思。全词借对二帝的思念与亡国之痛,深刻地表现了南宋初期爱国志士中普遍存在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

宋代: 范成大

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

岂是不能扃户坐,忍寒犹可忍饥难。

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

赏析:

这组诗描述了这样的情景:皑皑雪中,寒风凛冽,行人稀少,只见一位衣服褴褛的卖菜老人,伛偻着身子,挑着箩筐,踏着冰雪,走门串户,嘶哑的叫卖声,颤颤悠悠,回荡在大街小巷。这是一幅“雪中叫卖图”。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宋代: 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

第一首诗主要写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诗人之处境。前两句以夸张之法写大雨瓢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后两句转写近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门,其妙处是把作者的主观之感和猫结合一起写。这首诗也道出了作者处境悲凉。

第二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江雪》

唐代: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了解更多大雪节气知识,请点击进入》》》大雪节气(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