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意思就是用手亲笔抄写的报刊,这是一个锻炼学生自己动手能力的过程。把自己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验中去。自己的报纸自己作主,当一次主编。从学生的眼光、角度看世界。为便于孩子们能完满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师节手抄报作业,特收集整理教师节高清手抄报图片,教师节手抄报内容图片简单又漂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师节手抄报内容 教师节手抄报内容图片简单又漂亮
1、左上方写上“感恩教师节”,下面画上边框。
2、右边画上边框,下面画一位老师。
3、上面画上爱心做装饰。
4、最后涂上颜色就可以了!
每个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是一直努力付出,期待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是每个家庭的愿望。也是因此教师肩负着一个个家庭的期待也备受关注。到了教师节的时候全社会都会掀起一轮致敬教师的热潮。那么教师节是几月几日你知道吗?还有第一个教师节是哪一年?我们下面就来看看。
教师节是几月几日 第一个教师节是哪一年
教师节是9月10日。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不同国家规定的教师节时间不同。每年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世界教师节( 10月5日 )
为纪念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颁《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将每年的10月5日定为世界教师节。
国外的教师节
葡萄牙:教师节是每年的5月18日。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早确定教师节的国家。
美国:每年9月28日定为教师节。这是中美建交前的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的。
波兰:每年10月14日为国家教育日和教师节。
法国:教师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
俄罗斯:每年10月的第一个周日定为教师节。
泰国:每年1月16日定为教师节。
德国:每年6月12日定为教师节。
朝鲜:为纪念金日成1977年9月5日发表《社会主义教育提纲》,将这天定为教师节。
印度:每年9月5日定为教师节,而每年11月14日的印度儿童节同时定为印度儿童教育工作者的节日。
蒙古:从l967年起,把每年2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教师日。
教师节让不送礼成共识
一遇到教师节,许多家长就开始焦虑,到底送不送礼呢?由此陷入了心理博弈。不送的话,万一别人都送了,自己家的孩子会吃亏;送礼的话,老师说不定对孩子好一点,重点关照。出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每年总有个别家长“暗送秋波”,通过送名贵物品等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做法,其实已经让单纯的教师节变味了。
一则,教书育人本该一视同仁,如果家长喜欢给老师送礼,而且老师也心照不宣接纳,那么就会把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带到学校,贻害无穷;二则,如果孩子们知道了,也会过早地沾染上铜臭气,教师的威信也会受到挑战。因此,教育部门把收受礼品放在“师德师风”的层面上看待,认为它挑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向来明令禁止,有线索必究。
其实,表达敬意是对的,但是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情感表达无疑最强大。过去几个教师节,一些学生给老师送上“工作写真集”,或者通过唱歌、写诗等方式表达感谢,让老师有很大的成就感,非常值得提倡。当然,这里的前提是教师形成共识,这就需要领导带头,形成坚决不收礼的节日风气,还要重申师德师风建设,对个别行为追究责任。想查询更多节日时间内容,请点击》》》节日时间大全
教师节是在现代才有的节日,人们都会在教师节这天给老师送上诚挚的祝福和鲜花礼物,而在古代,尊师重道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所以对于老师,人们无不是尊敬有加的,为此不少文豪描写了很多关于老师的诗词。以下是整理的关于教师节的诗句大全,想知道赞美老师的著名古诗有哪些,就来瞧瞧吧。
关于教师节的诗句大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 杜牧《雪中书怀》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 杜牧《雪中书怀》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 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 韩愈《听颖师弹琴》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 韩愈《送灵师》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 杜甫《野老》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 —— 李白《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赞美老师的著名古诗有哪些
1、《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酬问师》
唐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4、《天净沙六首王本成》
未知作者
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
5、《远师》
唐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6、《寻雍尊师隐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7、《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8、《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9、《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0、《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不似现在,老师在古代是非常受尊重的,尊敬师长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只要是老师说的话,那学生都是要专心听学的。因此关于老师的诗文中,一般是赞美表扬老师的,以下是整理的教师节古诗大全,感兴趣的朋友快点来瞧瞧这些有关于教师节的诗句古诗吧。
教师节古诗大全
1、《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4、《天净沙六首王本成》
未知作者
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
5、《远师》
唐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6、《寻雍尊师隐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7、《板书有感》
未知作者
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
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
8、《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9、《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0、《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有关于教师节的诗句古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 杜牧《雪中书怀》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 杜牧《雪中书怀》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 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 韩愈《听颖师弹琴》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 韩愈《送灵师》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 杜甫《野老》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 —— 李白《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今年的教师节就快到,因为暑假快结束了,又到了一年的开学季,然后教师节蹁跹而至,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教师节由来的简单介绍,这不仅仅是说1985年的第一个教师节的事情了,教师节的来历你知道的可能不全面,小编为你找寻最接近历史的真实教师节。
教师节由来的简单介绍 教师节的来历你知道的可能不全面
教师节由来的简单介绍 教师节的来历你知道的可能不全面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当时,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孔子生日)。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其实早在1932年,国民党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教师没有单独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而从此以年,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这算是一个自有来历的教师节吧。
教师节由来的简单介绍 教师节的来历你知道的可能不全面
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不同国家规定的教师节时间不同。每年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北京庆祝了第一个教师节。
世界各国教师节
我国的教师节为每年9月10号,世界各国教师节的日期均不同。
台湾于每年9月28日庆祝教师节,此日亦为中国古代教育先驱孔子的诞辰。教师节最早由国立中央大学在1931年发起建立,日期为6月6日,1932年被国民政府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师节;1939年教育部改定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后来经历数及考纪专家将孔子诞辰换算为国历应为9月28日;故于1952年由国民政府行政院提请总统明令:孔子诞辰及教师节改为9月28日,以纪念至圣先师,并慰劳教师们的辛劳。
世界各国教师节
香港于1997年主权移交前,教师节跟随中华民国的习惯定于每年的9月28日;主权移交后则跟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改为每年的9月10日。
阿尔巴尼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3月7日,正好在妇女节的前一天。在教师节这天,阿尔巴尼亚放假一天。
捷克教师节是一个假日,定于3月28日,这一天是Jan ámos Komensky (Comenius)的生日。学童们会在教师节这天送花给他们的老师。
印度的教师节是9月5日,并纪念印度第二位总统Sarvepalli Radhakrishnan,他也是一位教育家。在传统上,印度教师节的这天,学校教书的工作是交给较高年级的学生负责,让老师们能够休假。
拉丁美洲的教师节为9月11日,这个节日是在1943年巴拿马所举行的泛美教育会议(Interameric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上所制定的。这天也是阿根廷教育家Domingo Faustino Sarmiento的逝世纪念日。
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也会根据自己的国家的历史,设立教师节。
巴西教师节是每年的10月15日
墨西哥的教师节始于1917年的9月,由国家议会颁布5月15日为教师节,并于1918年首次庆祝。
美国的教师节是每年五月份第一个完整星期中的星期二(2009年是五月五日),是个放假的节日。
韩国的教师节是5月15日,在这天,学生们会送给老师们康乃馨,并和学生一起度过欢愉的一天。
新加坡的教师节是9月1日。这天新加坡所有的学校放假一天。
年年都有教师节你有想过中国的教师节是这样来的吗?关于我国教师节的来历小编也做了一个详细的了解,现在我们过的教师节是从1985年开始的,到现在也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要算中国最早的教师节那就要从汉代开始了,这个时间是很长的了,我们还是看下面详细的说吧!
我国教师节的来历 中国的教师节是这样来的
我国教师节的来历 中国的教师节是这样来的
如今的9月10日教师节是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的。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古老的教师节起源于汉代
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中记载:汉、晋时期,每年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这天,皇帝都要率领文武官员去祭拜孔庙,还要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布席函丈(教师)为饮食之客,席间词赋其娱”。看到皇帝在这天祭孔、请老师们吃饭,各地官府也纷纷效仿,这天除了祭奠孔子,也要“置休经师,授束修(干肉)”。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但教师已开始享受节日休假、会餐、发福利待遇了。在一定程度上说,古代也是有教师节的。古代的教师节就是每年农历的八月二十七日,这天是圣人孔子的出生日。孔子作为儒家的开山祖师,在我国古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有弟子学生3000人,贤人弟子72人。
教师节起源于汉代
老师的称谓历史
“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其实,除了“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比如先生、夫子、师父、师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那么,有些在现代社会中常见的称呼和古代是表示同样的意思吗?
【博士】
如今的博士通常指的是拥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人。然而在古代,早有博士一词。博士在古代是个官名。秦汉时期,博士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为“文学博士”等。
【教授】
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讲学的博士。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始设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学以及明清两代的府学也都设有教授。
【助教】
如今的助教有助理教师的意思。然而在古代,助教指的是在国子监任教的教师。西晋咸宁二年立国子学,始设助教,协调国子祭酒、博士传授儒家经学。此后除个别朝代外,国子监中都设经学助教,称国子助教、太学助教、四门助教、广文助教等。
老师的称谓历史
古代“教师”从业也得通过考试
在西汉以前,教师多是推荐,并不需要从业考试。但到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教师“资格考试”——要想成为太学博士,得通过太常主持的考试(有点类似今天教育部主持的考试)。而且,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和年龄都有相应的规定,要求曾教过学生50名以上,年龄不小于50岁。
隋唐时期,中国形成了完备的官学制度。官学,相当于今天的公办学校,既有小学,也有大学;既有综合性学校,也有专科学校。当然,教学管理和要求也更规范更严格了,对教师从业资格和教学能力都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办法。其中,授课数量是考核定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宋代是民办学校开始兴起和繁荣的时代,私立书院流行,但朝廷对官学同样抓得很紧,要当上“公办教师”同样得考试。宋熙宁八年(公元1076年)实施的“教官试”制度,大概是中国教育史上最难通过的教育主管和教师资格考试。由于考试过严,全国州、县的教授数量明显减少。
古代教师节的活动
古代的教师节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法定的日期,但据史料记载,在古代每年的这个日子,皇帝就会率领众文武官员前去祭拜孔子,各个地方的文人雅士也会相约去祭奠孔夫子。
唐宋时代,农历八月二十七国都和各州、府、县都要举行孔子诞辰祭典,主祭者为地方首长,朝廷由皇帝亲临主祭。当时的祭典非常隆重。国子监、书院以及州、府、县也要从本地学校的学长(主持学习事务的教师)、学正(做训导工作的教师)中选拔成绩突出者为司业,报送朝廷,这些“先进教育工作者”最高可获赏银50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