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寒衣节,还是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一个节日,只不过流传至今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古代寒衣节是什么节日,寒衣节这天要做什么,其实寒衣节又称之为“祭祖节”,“冥阴节”,是我国传统祭祖的日子。关于寒衣节的来源,寒衣节是什么意思还有着很多神话般的传说,接下来和一起去瞧瞧吧。
古代寒衣节是什么节日 寒衣节是什么意思
寒衣节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寒衣节的传说
寒衣节传说之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给死人送衣服这一习俗,据说是由孟姜女首开先河。
据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累死在工地上,并被埋在城墙之内。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长城40里。她最终用咬破手指“点血入骨”的方式找到了丈夫尸体,并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寒衣节”。
寒衣节传说之蔡伦大嫂的促销手段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十月一,烧寒衣”起源于商人的促销伎俩。而这个精明的东汉商人,乃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的大嫂。
蔡伦造纸出名后,其兄蔡莫仿造之,因质量不及蔡伦所造之纸,故常常积压。为将积压的纸销出去,蔡莫之妻慧娘想出一个办法:一天,她佯装死去,躺在棺材里,蔡莫悲痛欲绝,大放悲声:“慧娘啊,都是我害的你呀,因为我造的纸卖不出去,把你害成这样,我真该死,我要把所有的纸都烧掉”!一边哭,一边把纸抱到慧娘棺材前烧,烧一阵,哭一阵,哭一阵,喊一阵。
突然,棺材内的慧娘有了声音,围观的人非常惊异,这是怎么回事呢?慧娘一边从棺材里走出来,一边装腔作势地唱:“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钱能做买卖,不是丈夫把钱送,谁肯放我还阳来”。唱了许多遍又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我到了阴间地府,阎王让我推磨受苦,丈夫向阎王送了钱,阎王就派好多小鬼帮我推磨,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所有的钱都给了他,他就打开地府的后门,放我回来了”。
蔡莫装模作样地说:“我并未给妻子送钱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慧娘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到他父母坟上去烧。在场的人认为烧纸能让死人还阳或在阴间少受罪,都来向蔡莫买纸烧。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蔡莫的纸销了个精光,因此改变了困境。由于慧娘还阳的日子正好是十月初一,因而每到十月初一,人们就要给死去的人烧纸。
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是属于西方国家的鬼节,这在很多国家都流行,那么你知道美国万圣节是什么节日?美国人怎样过万圣节吗?美国万圣节最常见到的场面就是群鬼游行,利用逼真的化妆技术和服装营造出诡异的氛围,让人如临其境般,若是想体验这样的万圣节活动,那就去美国看看吧。
美国万圣节是什么节日
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洋万圣节,美国的街上四处可见精彩的现场表演、戏台上演的幻觉魔术、逼真的游尸和鬼魂,及各种恐怖电影的放映。到了晚上,便赶紧将蜘蛛丝架起来,再帮负责吓人的演员上妆。鬼屋的内容,则大多与电影主题有关,如:神鬼传奇、星际传奇、鬼故事…。这些场景的布置、化妆技术和戏服,有如真的情境,一不留神,肯定令人惊声尖叫。
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变得含有喜庆的意味。因此现在象征万圣节的妖怪及图画,都变成了可爱又古灵精怪的模样,如番瓜妖怪、巫婆等。喜爱发挥创意的美国人,在这一天则极尽所能的将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样,让鬼节变得趣味多了。
在万圣节前夕,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trick or treat~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美国人怎样过万圣节
万圣节前夜,即10月31日夜晚,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收拾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为了保护儿童和对他们加以引导,美国的学校和家庭常在万圣节前夜为他们组织丰富多彩的晚会和娱乐活动。孩子们自己动手布置会场,装饰环境,然后装扮成女巫或海盗等模样表演各种节目或做游戏玩。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美国万圣节的象征和游戏
1. 杰克的灯笼
相传在爱尔兰有个无恶不作的酒鬼叫杰克,他捉弄撒旦,骗他爬到树上摘苹果,然后在树上刻了一个十字,将他困在树里。杰克死了之后,由于他生前干尽坏事,天堂和地狱都不肯收留他。最后撒旦罚他永远提着灯笼,直到找回人间的路为止。美国人现在所提的杰克的灯笼,大多都是由南瓜雕刻而成的。
2. 黑猫
据说以前的人们相当害怕巫术,他们相信黑猫是女巫或巫师的化身。猫本身是个灵敏的动物,若再加上毛色是黑的,令人特别感到一股邪气,所以人们通常都认为黑猫会带来坏运,黑猫据说会跟巫婆一起骑着扫帚飞上天空。
3. 咬苹果游戏
在万圣节前夕,咬苹果是人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先将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子里,孩子们不能用手拿苹果,必须用嘴巴去咬,先咬到的人就是优胜者。据说此游戏源自罗马人,他们在敬拜死者庆典的同时,也敬拜水果女神,据说她戴着苹果王冠,因此罗马人会在这一天玩着许多跟苹果有关的游戏,其中一个就是咬苹果,后来此游戏传到居尔特,最后传到美国,变成一个万圣节很受欢迎的传统游戏。
4. Trick or treat活动
「不给糖就捣蛋」的由来源自于中世纪的欧洲习俗。十一月二日是天主教的全灵日,在这天,人们会挨家挨户地去要「灵魂蛋糕」,当他们得到蛋糕时,就会为施与者的祖先祈祷,反之,他们就会作弄那个人,因为他不关心他的祖先。
传说里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在古时候这个节日又被人们称为上巳节,也是祭祀的日子。那么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吧。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三月三是壮族的民族节日,俗称:歌圩节,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
盛行于壮族地区。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春秋二季为最盛。春季多于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则多于中秋节后的一段时间,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圩,这是经常的普遍的。传说很早以前,一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很漂亮,又很会唱山歌,远近的小伙子都想向她求婚,于是老歌手提出赛歌择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以期被老歌手和姑娘挑中。从此,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 歌圩。定期歌圩一般一年举行三两次,规模大者上万人参加,小者也有一二千人。不定期歌圩一般是小型的,三五十人,一二十人都可以进行。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爱情理想为主题。
其内容一般为见面歌、邀请歌、盘歌、新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歌圩一般为期一天,也有连续两三天的。参加歌圩的除青年人外,也有中老年和少年。老人小孩主要是“观战”、欣赏、品评,有的老年歌手参与活动,但他们不唱歌,而是给青年人当参谋。歌圩非常热闹,除青年们对歌外,还有唱戏的、做买卖的。各种日用百货、绫罗布匹、饮食糕点、鸡鸭鱼肉、蔬菜等,应有尽有。实际上歌圩也带有几分交易会的性质。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放假安排资讯,请点击》》》三月三的来历
美国感恩节是什么节日?美国的感恩节是不是传统节日呢?感恩节是由美国人独创的一个节日,也是美国的传统节日,是一家人团聚的好日子。那么,美国感恩节怎么过的呢?下面和一起去了解下吧。
美国感恩节是什么节日
感恩节在北美属于一个特别大的节日,特别是对于加拿大人和美国人来说,这个节日特别重要,即使远在异乡的人也都要在节日前赶回去与家人团聚,共庆佳节。
追根溯源,感恩节的诞生和美洲古代的印第安人有关,特别是和玉米的种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620年9月6日,一批英国清教徒难以忍受宗教的迫害,搭乘“五月花号”木船驶往美洲。他们在疲劳、饥饿、寒冷和疾病的袭击下在大西洋上漂泊了65天,最后到达北美殖民地的普利茅斯。
当时正值冬季,气候严寒,田野寂寥。当地印第安人慷慨地拿出贮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送去猎获的野鸭和火鸡。春天来了,印第安人教他们种植玉米和南瓜,饲养火鸡,随着时间的推移,白人移民和印第安人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这年秋季玉米丰收,移民们举行了丰盛的感恩会,用烤火鸡和玉米糕点款待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带着各种玉米制品、烤火鸡、南瓜馅饼、野葡萄以及玉米酒浆等参加晚会,人们欢唱歌舞,通宵达旦。
从此以后,在每年玉米收获后的11月底,定居在这里的白人移民都要举行感恩会,家家烤火鸡,烹制玉米食品,款待印第安人。长此以往,这种感恩会就成为一种惯例,并逐渐形成后世的感恩节。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基督徒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市乡镇到处都有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分别了一年的亲人们也会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圆,品尝以“火鸡”为主的感恩节美食。
美国的感恩节是不是传统节日
感恩节是美国的传统节日,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美国感恩节怎么过
家人团聚
感恩节在美国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感恩节它有宗教方面的含义。一些美国人在感恩节的前一天或是感恩节的早上参加宗教仪式,还有的长途跋涉和他们的家人团聚。感恩节的主要庆祝方式是一桌丰盛的家庭晚宴。对许多美国人来说,感恩节这一天是所有家庭成员欢聚一堂的难得时光。这个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时刻。
与其它节日不同,感恩节是一个家庭节日。许多人说,今年他们特别感谢他们的家人、朋友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在感恩节,人们享受着一整天的烹调、美味和交谈所带来的快乐。传统的感恩节大餐都包括一只火鸡,火鸡内填满面包和火鸡一起做熟。其他和火鸡相搭配的传统感恩节食物有:红薯,越橘和南瓜派。据说,感恩节前后,商店出售的食物比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要多。当然,许多人在感恩节吃的食物也比一年中其它的时候要多。
梅西百货大游行
梅西百货感恩节游行今年已经迎来了自己第87个年头,纽约人感恩节当天观看游行,已经成了传统,一代代的纽约客,儿时的记忆中都留有感恩节花车和各式的充气气球。为了能占到更好的观看点,有经验的人会在早上六点半之前就到游行路线上开始等候。如果想前往观看,建议穿上暖和的冬装,再带上热腾腾的饮料和零食。不过观看游行时候,上厕所是个麻烦事情,所以喝水也不能太多。
如果在游行起点观看游行,大概能够看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游行;如果在梅西总部附近观看,可以看到为时三个小时左右的游行。有人还会在梅西总部附近的HeraldSquareHotel租一个房间,从房间的窗口俯瞰游行。为了让更多人能够看到游行盛况,NBC电视台将从早上9点开始转播游行实况。
为游行中的气球充气是纽约人喜爱观看的又一活动在游行队伍中有形态各异的气球。今年21日下午三点到十点为气球充气时间。地点是中央公园附近77街和81街之间被充气。这时不少纽约人会选择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附近去观看充气球的过程。
乡间郊游
有些家庭在节日里驱车到乡间去郊游,或是坐飞机出去旅行,特别是当年移民们安家落户的地方——普利茅斯港更是游客们向往的所在。在那里,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号”仿制的船和普利茅斯石,还可以花几个小时在移民村里参观。移民村是仿照当年的样子建成的。参观时,还有专门人员扮成清教徒同游客们谈天,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黑色星期五购物
在黑色星期五这天,绝大多数商店都会清晨五、六点钟就开门,有的甚至更早。商家更会采取提前在感恩节几天前的报纸上刊登广告,发放优惠券,对商品大幅降价等措施来吸引顾客。很多消费者把这一天看作准备圣诞礼物或买到便宜货的黄金时刻,由于降价商品数量有限,很多热门商店(如沃尔玛,bestbuy,target等)门前在前一天晚上就会排起长队。而商店开门的一刻也偶尔会由于过于拥挤争抢而酿成踩踏事件。
由于各商家要到最后一刻才公布自己的降价商品清单,并把这看作商业秘密,而网络上往往在几个星期前就出现了从各个渠道搞到的降价信息,从而引发了一些法律纠纷。
中国传统节日众多,我们熟知就是那么几个,尤其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因为这几个是法定节假日,所以人们的关注度比较高。那么对于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你知道九九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吗?你知道九九重阳节的由来是什么吗?以下是对九九重阳节的介绍,想了解这个节日的朋友可以过来瞧瞧哦。
九九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九九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据现存史料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远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重阳节”之名称记载,见于三国时代;至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倍受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与内涵。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九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习俗
1、登高
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2、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农历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4、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不知道男生们知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是专属于他们的,这个节日就是男生节,就是不如女生节出名,但是在我国大学校园里广为流传。那么,男生节在什么时候?男生节是什么节日呢?接下来和一起去了解下吧。
男生节是什么节日 男生节在什么时候
1909年,根据美国社会党的宣布,定为2月的最后的一个星期天直到1913年。
国际男生节的由来
国际决定要弄一个男生节日,作为对男生运动所作出的杰出成就的褒奖。这个计划由来自17个国家的100多名男生指定,其中包括最早在芬兰国会中取得选举权的三名男生。但在那次会议上并没有确定一个准确的日期。1911年,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将男生节定为3月19日,超过一百万人在当天参加了集会。除了要求得到选举权和政府公职权,她们还要求得到平等的工作和就业培训机会,并且要求消除工作中的性别歧不到一周,在3月25日纽约发生了悲剧,一场大火140多名男工丧失生命,他们大多是意大利和犹太移民。这个事件给了美国政府极大的压力,工作环境恶劣造成的灾难不容忽视,国际男生节的制定摆上了台面。在一次大战前夕的和平运动中,俄国男生在1913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庆祝了他们的第一个节日。而在欧洲的其他地方,在随后的几年里,男生总是在3月9日前后来举行集会,表达他们团结起来抵抗战争的决心。1917年,二百多万俄国士兵死在战争中,俄国男生再次选择在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为“面包与和平”举行罢工。不顾政府的反对,男生们走上街头。四天后沙皇不得不退位,临时政府赋予男生们选举权。这个历史性的星期天是罗马公历的2月23日,而在其他国家所使用的阳历中,这一天是3月9日。总的来说,三九节是各国男生为争取平等、公正、和平以及发展而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也正因为此,南非的国际男生节的日子不同于世界各国,定在8月9日。1956年8月9日,数百名黑人男生在比勒陀利亚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当局推行种族隔离的“通行证法”。后来的新南非政府即将这一天定为男生节,以纪念南非男生在争取平等斗争中所作的贡献。
中国男生节是十一月几号
每年的11月12日的男生节,是发源于清华大学的传统校园特色节日。如今不仅是清华大学在校学生,更是广大清华毕业生的重要节日和美好回忆。
第一次男生节初酝酿于1911年,然由于历史原因不幸取消。1914年清华大学第一次招收女学生,自此以后男生节真正变得完整起来。历史上男生节总是伴随着一些清华的重大事件。如反对日帝国主义残害福州人民的游行,第一次提出变清华学堂为清华大学,罗校长宣布对学生军事化管理,1932年班禅在清华演讲等等。
近年,每年的男生节都热闹非凡。常规的活动有:男生宿舍楼下献歌、女生创意布置男生寝室,玩转紫荆活动。在此期间,清华周边各大商家也为男生们提供额外的购物优惠。
男生节游戏有哪些
一、偷天陷阱
记得电影偷天陷阱中辛康纳利训练泽塔琼斯过红外线的情景吗?这个游戏有些类似,先制作道具找一些红绳(玻璃绳就行),中间穿上纸杯,来形容铃铛,还要准备眼罩根据参加人数,再准备背景音乐disco。然后请几个助手在舞台上拉着绳子,让参赛者先睁着眼睛练习一下,跟他们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游戏,要考验他们的灵巧度和记忆力。
等到参赛者练习几次后,蒙上他们的眼睛,音乐响起,让他们走,这时候高潮是,主持人让所有的助手把绳子拿开,你就会看到很精彩的表演了,注意旁边的人还可以故意误导一下,说低头,抬脚等等,绝对笑死人没商量!
二、我爱你VS不要脸
听上去有些“暧昧”,实际上是个练反应的好游戏。
规则:众人围坐成一圈,规定只能对自己左边的人说“我爱你”,对右边的人说“不要脸”。两人之间只能连续对话3次。一旦有人说错,即受罚。
亮点:当游戏达到一定速度时,反应跟不上的人,往往会出现“我……不要脸”或“不……我爱你”之类的经典“自白”。
三、抢椅子
台上置三张椅子,邀请四个人上来,放DISCO音乐,四个人伴着音乐围着椅子转,当音乐骤停时抢坐椅子,未坐到者淘汰;减一椅子,三个人续前动作,当音乐骤停时抢坐两张椅子,未坐到者淘汰;最后两人抢坐一张椅子,坐到者为胜。
四、循环相克令
循环相克令的令词为“猎人、狗熊、枪”,两人同时说令词,在说最后一个字的同时做出一个动作——猎人的动作是双手叉腰;狗熊的动作是双手搭在胸前;枪的动作是双手举起呈手枪状。双方以此动作判定输赢,猎人赢枪、枪赢狗熊、狗熊赢猎人,动作相同则重新开始。这个游戏的乐趣在于双方的动作大,非常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