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发展,发掘孩子身上具备的优秀才能。其次是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便于孩子们能完满完成老师布置的保护环境手抄报作业,特收集整理保护环境高清手抄报图片,保护环境手抄报内容简单又漂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保护环境手抄报内容 保护环境手抄报内容简单又漂亮
1、先用蓝色笔在上方写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然后在字的下面画出对应的区域,在左下角画出垃圾分类的垃圾桶,
2、然后在中间位置画一个地球,左下角再画一点丛林,
3、给地球、垃圾桶、丛林以及文字区域上色,
4、最后给文字区域画上横线即可。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石油的需求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凡是有石油资源的国家,都会致力于石油的开采。但是,开采石油难免会出现泄漏的情况,这边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那么,石油泄漏对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石油泄漏造成的环境问题。
石油泄漏对环境的影响 石油泄漏造成的环境问题
1、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可能会导致某些藻类死亡,但是某几种藻类单一疯长,产生大量毒素;
2、有毒物质污染,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或者有毒物质富集,影响后续生物链上生物的生命安全。并导致大批鱼类、鸟类、龟类死亡;
3、部分生物适应海水污染,导致整个生物链发生变化;
4、鸟类、龟类等可能被表层油污附着;
5、近海泄漏会导致近海养殖业、海滨浴场受到毁灭性打击;
6、分解石油导致的细菌大规模繁殖是否会引起环境问题不可知;
7、分解石油消耗氧气,导致更多海洋生物缺氧死亡;
8、石油分解后,会有大量的氮磷残留,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引发赤潮。
石油泄漏怎么处理?
原油泄漏有很多种,主要有陆地泄露和海上油轮泄露
陆地泄露危害性较大,简单处理方法是直接烧掉。
海上油轮泄露则需要打捞。 原油泄露后漂浮在海面上,需将泄露的原油圈起来,然后聚拢,用水泵抽到运输船上,上岸后再行处理。
原油泄漏后造成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且难以处理,预防原油泄漏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清理?
随着原油泄漏危害性的扩大,原油泄漏的治理也逐渐受到重视。治理原油泄漏比较有效的方法可以采用微生物方法。其是通过一种嗜油菌“吃掉”环境中的烷烃、芳香烃等物质,将其转化为细菌的细胞、水、二氧化碳,这种细菌在含有油污的环境中会迅速繁殖并不断吃掉周围的油污,直到油污完全消失;同时这种细菌会产生一种表面活性剂,其实质特性是一种酶,会加速油的分解。美国工业微生物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普泰科石油清理生物降解系统明显优于其他生物降解产品,数据显示,其对烷烃的清除率高达99.3%,对芳香烃的清除率达94.1%。
微生物将原油作为它们的首要食物来源。它们在石油中生长和繁殖直到失去食物来源。普泰科的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有助于分散石油,与化学分散剂不同,表面活性剂由微生物产生,因此不会损害环境。石油生物降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物质、自然食物链的一部分。其是对付沼泽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理想非侵入性处理系统。不会破坏栖息地,可以自然生物降解石油,无需践踏和擦洗甚至是挖掘即可恢复生态系统。根据天气和水质情况,数周内即可看到所期望的处理效果。
如何使一张手抄报在有限的空间内,既容纳一定的知识内容,版面设计又精彩美观呢?这不单纯是技巧问题,对编者来说,组稿、编辑、排版、插图、书写,这是一个全神贯注、脑手并用的创造过程。为便于孩子们能完满完成老师布置的保护环境手抄报作业,特收集整理保护环境高清手抄报图片,保护环境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保护环境手抄报 保护环境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1.首先我们在顶上画上几个葵花
2.给葵花花瓣涂上红色,里面涂上黄色,叶子涂上绿色
3.在葵花里面写上保护环境几个文字
4.在四周画上一圈绿色的藤蔓
5.用红色和紫色的笔画一朵朵小花
6.中间用黄色的笔画上一个黄色的边框,上面画上藤蔓和粉色的喇叭花
7.中间画一根电线杆,上面涂上棕色和蓝色
8.右边画上两颗蓝色的桃心,周围用黄色笔勾上一圈
9.下面用蓝色笔画上一圈弯曲的曲线
10.最后用黄色的笔画出一条条直线或者虚线,在四周画上几只粉色蝴蝶就可以了。
日本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是什么样的呢?日本是一个岛国,与我国的东北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虽然日本这个位置导致每年自然灾害多发,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占有极大的地理优势,尤其对海航外贸非常有利。具体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地理环境特征概况。
日本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 日本地理环境特征概况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东部和南部为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 ,大多数山为火山。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 。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其中面积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292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26位。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 的地域是山地。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据统计,世界全部里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
日本地理位置优越性
1、纬度条件,全球的主要强国、富国基本分布在北纬30度到60度之间,而日本正好在这个范围内,就这一条,就是大部分国家不具备的。
2、气候条件,气候是农业和工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主要强国、富国基本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几气候条件,不冷不热,不旱不涝,最适合人类居住和工农业发展。如果用这一标准筛选,又将北纬30度到60度之间很多国家剔除出去。
3、沿海优势,大航海时代以来,人类的经济就逐渐进入海洋时代,全球的沿海地区聚集了60% 的人口和80% 的财富,距离海岸线100公里以内的范围成为海洋经济带,以我国为例,海洋经济带的面积约为50万平方公里,渤海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聚集了最主要的富裕地区,5% 的国土面积完成了30% 以上的GDP,根据这一数据,沿海经济带和内陆地区的土地经济价值兑换比例为1:10,这还没考虑在中央政府的安排下,沿海地区对内陆地区的反补。
日本地理位置与人文关系
首先,我问来说说日本的地理情况。翻开日本地图就可以看到,日本被称之为岛国是名副其实的。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4大岛和3000多个小岛,绵延约1900公里,分布在亚洲东海岸附近,构成了岛国日本的全貌。并且它处于地球板块相互碰撞的太平洋“火圈”及太平洋内,这使得日本成为世界上多火山的岛国之一,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日本的国土只有37.78万平方公里
,领土总面积只相当于中国一个普通省大小,而且大部分(约68% )是山地,无法居住和生活,大部分日本人集中在狭窄的沿海平原。日本土壤的天然肥力较低,而且土壤呈酸性,并且日本的主要岛屿多山,土地森林覆盖率近90% ,海岸线长26,505平方公里。供种植业和养殖业使用的平地很少。日本的气候属于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
由以上所诉的地理环境,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国土很小,而且其大部分是山区和丘陵,使得适用面积更显得小,且不适合人居住。但日本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却赋予了日本民族独特个性和气质,因而,从许多方面造就了日本人的性格。
日本正好处于富士山等七个火山带上,世界上10% 的火山都在日本,所以火山爆发十分频繁。
又因为其四面环海,海啸和台风也时常发生。这些都造成了日本人心理上的一种不安全感和危机感。再看日本地理环境较恶劣,是一个资源很少的国家,这也使得日本无时不在担心他们将来以及后代的发展,危机感时刻的撞击这日本人的思想,这又造成了日本人强烈的侵略性和攻击性。
反面,正是这种资源缺乏的恶劣地理条件使得日本人又格外的勤劳。
如何使一张手抄报在有限的空间内,既容纳一定的知识内容,版面设计又精彩美观呢?这不单纯是技巧问题,对编者来说,组稿、编辑、排版、插图、书写,这是一个全神贯注、脑手并用的创造过程。为便于孩子们能完满完成老师布置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手抄报作业,特收集整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高清手抄报图片,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手抄报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1、勾线,先用直尺在手抄报边四边描上边线,再用双线字体写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画出地平线,再画一棵树和一片大云朵,在云边画一个飞翔的小孩子。
3、接着画六颗小树苗,然后画一个带有蝴蝶结的大福袋,再在旁边画五棵小树苗,接着在上面画一片土地和一朵鲜花。
4、上色,把字体填充成蓝色,小孩子的衣服涂上蓝色,树叶和花叶以及地平线上色为绿色。
5、树干涂上棕色,再把福袋的蝴蝶结涂上绿色,福袋涂上金黄色,小孩子的头发和面部身体上色肉色。
6、鲜花瓣涂上红色,云朵边涂上粉色,最后把土地涂满土色就可以了。
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但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对环境的破坏是日益严重,甚至到了环境不堪重负的地步,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国际上成立了环境日,以此来呼吁保护环境。那么环境日是几月几日?下面来看看环境日是哪一天的相关介绍。
环境日是几月几日 环境日是哪一天
环境日是6月5日。
1972年6月5日在联合国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 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联合国环境署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
世界环境日发展历史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上述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会上提出了经周恩来总理审定的中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团体在每年6月5日前后举行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各类活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在这一天发表有关世界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出席会议的国家有113个,共1300多名代表。除了政府代表团外,还有民间的科学家、学者参加。会议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会前,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夫斯特朗委托58个国家的152位科学界和知识界的知名人士组成了一个大型委员会,由雷内杜博斯博士任专家顾问小组的组长,为大会起草了一份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这次会议提出了响遍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会议经过12天的讨论交流后,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DeclarationofUnitedNationsConferenceonHumanEnvironment、,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和具有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共同努力。会议提出建议将这次大会的开幕日这一天作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建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让世界各国人民永远纪念它。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要在每年的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世界环境日标语
1、保护环境,热爱人类自己的家园
2、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4、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5、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6、努力把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7、为实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跨世纪目标而努力奋斗!
8、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保护同步;
9、贯彻环境教育,宣导环保资讯;
10、生产绿色产品,节约地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