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纪念日

2020/4/1 16:10:12
万年历日历:纪念日知识
纪念日知识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法定节假日吗

每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对于这个节日,我们除了欢喜,更多的是反思和缅怀,反思历史,缅怀先烈,自强不息。那么,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法定节假日吗?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放不放假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知道,所以和一起去探讨下吧。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法定节假日吗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放不放假

抗战胜利纪念日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所以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不放假,那么2015年9月3日为什么放假呢?这是抗战胜利纪念日第一次放假,因为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2015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国务院安排2015年9月3日放假1天是为了广大民众参与到这盛大的纪念活动中来。因此2015年9月3日放假1天是特殊情况,之前每年的9月3日不曾放假,之后的9月3日也不会放假,除非像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这样的大庆,还有可能放假。

抗战胜利纪念日高速免费吗

参考《节假日高速免费时间安排表》可知,抗战胜利纪念日高速不免费。

什么是抗战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务大臣重光葵及军方代表、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字向包括中国在内的盟国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华民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1946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将一年前庆祝胜利的首日——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定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告,规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纪念意义

1945年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全面的历史将对后人起到更好的教育,爱国主义将回到它本身的含义。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近年来的最底点,日本右翼不断挑起是非,并在日本政府影响力越来越大,官方的对立到了最近年来最强,而民间的对立情绪也放大到最大,日本一次次在两岸事务和历史问题上刺激着中国人民的神经,民间反日情绪越演越烈,这一切,都将影响到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政府应该此,告诉年轻人一部完整的抗战史,以史为鉴,立足长远,为真正富民强国制定一套历史教育体系,发奋图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

十大抗战歌曲

1.《义勇军进行曲》

2.《松花江上》

3.《保卫黄河》

4.《大刀进行曲》

5.《新编“九一八”小调》

6.《毕业歌》

7.《游击队之歌》

8.《在太行山上》

9.《歌唱二小放牛郎》

10.《南泥湾》


雷锋纪念日是几月几日

说起为人民服务,雷锋同志是最好的诠释着,雷锋那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我国为学习雷锋精神设立了一个节日,这个节日就是学雷锋纪念日。那么,学雷锋纪念日是哪一天呢?想知道雷锋纪念日是几月几日,就来看看的介绍吧。

雷锋纪念日是几月几日 学雷锋纪念日是哪一天

学雷锋纪念日节日时间:3月5日

学雷锋纪念日是每年的3月5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雷锋简介

雷锋(1940年—1962年)同志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湖南长沙(望城)人。1940年12月18日出生,1960年1月入伍,入伍后表现突出,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模范共青团员”,出席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担任班长、后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因公殉职后,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此后,掀起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此后,每年3月5日便成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这个普通战士的名字已成为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学习雷锋”在传承中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不断书写新的故事。而“雷锋精神”则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雷锋精神是什么

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

周恩来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关于雷锋的格言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2、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3、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4、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5、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6、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

7、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8、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9、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10、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11、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12、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13、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14、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15、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16、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17、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18、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19、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

20、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哪一天

我国有几个纪念日需要我们铭记,因为事关国耻,所以必须铭记,才能振兴中华,外人不敢再袭。其中一个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那么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哪一天呢?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固定日期,在每年12月23日,以下是对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意义介绍,快点来看看吧。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哪一天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在每年12月23日

没错,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每年12月2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公祭日上讲到: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国人民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根据国务院批复,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下半旗。

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历史事件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蓄谋已久下给南京市民带来了一场长达六周的灾难,他们在这里屠杀,奸淫,抢劫,让南京市民处于恐惧当中。毫无人性的日军在这里留下了暴虐罪行,在战后的统计中,南京在日军的杀戮下死亡人数为30万。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以士兵的失踪为由试图进入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第29军在言辞拒绝后,遭到来自日军的射击,就此七七事变爆发。这是日军在计划中发起的战争,同时,这次战争成为日本全面侵华的开端。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对中国展开大规模的侵略,随即在8月13日爆发淞沪会战。11月8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在深感事态严重下,我军开展了对南京防御的会议,这一战,可以用破釜沉舟形容。12月1日,随着日军攻占江阴要塞,南京保卫战开始爆发。12月10日,南京保卫战结束,日本我军江阴防线,南京保卫战宣布结束。

南京陷入绝望

随着南京保卫战的结束,日军攻入南京,在12月13日的凌晨发起了对南京市民的大屠杀,让南京陷入绝望。

战后,日本对这次长达六周的大屠杀进行了否认,他们称这仅仅是他们发动的“自卫战”。试问,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对一个个持枪拿刀的日军有何威胁呢?在有关人员的回忆中,由于日军残忍的暴行,大多人都称不寒而栗。

百人斩,是日军在此次暴虐的行为中可怕的杀人比赛,比赛的日军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他们分别杀了106人和105人之后结束了这可怕的比赛。

战后的他们如何呢?他们在1948年1月28日在雨花台被枪毙。

日军罪行揭露

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制造的集体大屠杀和零散屠杀造成了南京市民30万人死亡。

虽然日军在极力摆脱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但日军却怎么也抹不掉这些罪行。而日军一次次的侵华罪行在提醒我们勿忘国耻的同时,也在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意义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共同消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法西斯邪恶势力,壮大了人类的进步力量,促进了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属于人类的浩劫,3000万人口伤亡、6000亿美元损失仅仅是冰冷的数字,造成30万人死难的南京大屠杀也仅仅是日本法西斯极端残忍暴虐的典型案例之一。

以中国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在此前夕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与设立南京大屠杀受害者国家公祭日是极其必要的、是非常正当的。

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都对现实有着巨大的警鉴价值,而对历史铭记,就是树起了一面镜子,无论是对企图颠覆历史的人,还是渴望和平的人,都需要这个镜子随时折射提示,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的“国家公祭”,小而言之是中国人对自己同胞的记忆、缅怀,是对国人应有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大而言之,是中国人在替世界保留的一份珍贵遗产,是中国人就此确立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尊严方式。


香港回归纪念日有什么意义

香港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被割让给了英国,此后陆陆续续的香港新界和附近大大小小的岛屿也一同被租借给了英国,这就开始了香港被占领的100年的历史。一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的租借协议到期,我们才重新拥有香港的主权。而香港回归的7月1日就成了香港回归纪念日。那么,香港回归纪念日有什么意义?这个我们从香港回归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开始说起。

香港回归纪念日有什么意义 香港回归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对香港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正式将香港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结束了香港长达155年的英国殖民地身份,同时也是英国强迫中国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英国租借香港等地区到期的日子。中国名正言顺和平收回香港主权,于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每年的7月1日定为香港回归纪念日。

香港的顺利回归,必将极大地鼓舞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斗志和信心。收回香港,洗雪国耻,一直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今天历经坎坷、饱经风雨,终于迎来了祖国明珠的回归。百年期盼,一朝梦圆,神州大地无不欢欣鼓舞,吐气扬眉。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这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莫大的抚慰和鼓舞,将一举搬掉压在中国人民心头150多年的一块石头。通过香港回归的过程,人们会更加清楚地看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保证我们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通过香港的回归,人们将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通过香港的回归,将会进一步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于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献身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干劲,在党中央领导下,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香港的居住环境

《纽约时报》介绍美国摄影师Michael Wolf在香港拍的照片,但见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貌如外星,美国人看了吓得大叫,认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人一定会发神经。香港开埠之初,都说英国人看中维多利亚港水深港阔、背山环海,天然是一个商业要冲之地,但是,英国人也很懂得鑑赏,此地气候温暖宜人,火山、地震、海啸的威胁一无;山林、海滩、渔港无所不包,全世界也难数得出几个这样的福地。英国人来殖民,都住在香港岛上,依山修路,环境优美,连赤柱的英军坟场,也清雅地令人流连,今天成为新人拍照的景点。英国杂志《Monocle》每年都评选「最适合生活」城市,条件包括市容洁净、建筑漂亮、环境优美、文艺蓬勃等,上榜的结果以北欧最多。世上的城市因人不同,有的适宜生活,有的只可用来赚钱。因为生活,英文Life,不止是揾两餐,还有满足感官与心灵的需求,正如家居绝不止是「单位」,居住的环境也不应该只求有瓦遮头,还要追求窗外的树影,街头的清风,在草地上晒太阳,树下看野鸭戏水的一片和谐心境。香港人的家居,四面都是墙,推不开窗,狭小幽闭,到处是噪音、光害,无一刻安宁,怎麽可能适宜居住?只是一个适合赚钱的地方,为了钱,只好牺牲其他,包括美和灵魂。


2020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哪一天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这一天我们永远无法忘怀,每每想起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万生灵,我们就痛恨日本人的狠决,就痛恨战争的悲烈,这段国耻让我们知道国家不强大,只有被挨打的份,因此国人都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那么,2020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哪一天?2020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几号呢?和一起去看看吧。

2020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哪一天 2020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几号

2020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2020年12月13日,星期日,农历十月廿九。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什么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万生灵。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公祭日上讲到: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国人民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根据国务院批复,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下半旗。

南京大屠杀的资料简介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日本军队侵入南京城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意义

以中国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共同消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法西斯邪恶势力,壮大了人类的进步力量,促进了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属于人类的浩劫,3000万人口伤亡、6000亿美元损失仅仅是冰冷的数字,造成30万人死难的南京大屠杀也仅仅是日本法西斯极端残忍暴虐的典型案例之一。

如果以全球视角审视中国拟确定和设立“两日”的立法举动,就会不难发现其蕴含与释放的重大世界意义,而不仅是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凝聚力量、奋力拼搏的应有国内启示,当然更非煽动旧有国恨家仇的民族主义象征。企图否定和美化法西斯主义罪恶侵略历史,企图挑战与颠覆二战战后国际秩序,企图污蔑和攻击人类反法西斯胜利成果,企图漠视或泯灭中国人民抗战牺牲与贡献;此类历史修正主义、历史翻案之风,都是绝不允许的,都是必被坚决反对的,也都是必然失败的。

历史观绝不仅仅是如何看待历史、如何看待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具体问题,而更是具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会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可以说,安倍政权领导和推动的日本右倾化行径是历史的倒退、时代的逆行、对公理的挑衅。因此,其也必然引起了周边有关国家和西方主流社会的强烈批判与坚决反对。

为二战历史确定国家纪念日和设立国家公祭日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二战后,相关国家每年都会定期在诸如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馆等举行国家纪念与公祭活动。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在此前夕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与设立南京大屠杀受害者国家公祭日是极其必要的、是非常正当的。


抗日战争胜利是哪一年

在73年前的今天,1945年9月3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回到国内,这天我们开始了一整天的狂欢,当时了国民政府下令9月3日当天全民放假一天,为庆祝抗日胜利。从此之后每年的9月3日就是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如果你还不记得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哪一天?那么要记得9月3日,刚刚开学的时候。

抗日战争胜利是哪一年 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哪一天

抗日战争胜利是1945年8月15日。

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9月3日。

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原因:

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一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我国往年在9月3日这一天,曾举办过多次大型庆祝活动。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当天

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的《停战诏书》正式播发,宣布无条件投降。公民们从前是无权听到他的声音的。他没有用投降这个字眼,但人们明白停火是按同盟国提出的条件进行的。他们知道生活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的变化。原子弹对广岛和长崎的轰炸以及苏军8月8日对满洲的出兵终于迫使日本投降。日本同意波茨坦会议的修正条件。同盟军将占领日本,解除日本的军国主义制度。

《波茨坦公告》是盟国对日本的最后通牒,并重点规定了战后对日本的处置,即坚决剥夺日本侵略和掠夺的领土、彻底打碎日本军国主义国家机器、严格限制日本战争权利和基础力量发展、公开审判战争罪犯。

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胜利,大公报以颇为理性和客观的笔触告诉读者:日本已答复四国(中美英苏)接受规定条款﹔今晨(8月15日)七时四国首都同时正式宣布﹔日本投降电文经由瑞士政府转达,电文表示:“接受波茨坦宣言各项规定及美国贝尔纳斯国务卿八月十一日以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名义答复事。”

而实际上,日本投降的消息在此前的8月10日就已经见诸报端。在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教授提供的8月10日报纸的号外上,新华日报、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大中报四家媒体都刊登了同一条消息:日本无条件投降!

当天的《新华日报》号外上用大号黑体字写道:“美国新闻处旧金山8月10日电:日本已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当晚的中央通讯社号外标题是“接受波茨坦三国领袖公告日本向盟国投降”“日本投降照会托瑞士瑞典转达中美英苏。”

8月15日晨,上海国际饭店之顶升起上海最高的一面国旗,临风招展,数千人仰头致敬。上海全市停业,爆竹声整天不绝,人们自发地上街游行,欢呼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胜利。在敌后的晋察冀、晋绥、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当边区政府和报社接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连夜组织宣传队奔赴附近农村,传播胜利的消息,赶印号外和传单,飞送各地。人们奔走相告,一群一伙的人们欢呼聚谈,庆贺胜利的到来。

8月15日,在延安,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听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万人欢腾。街上张灯结彩,各处黑板报都用大字报道了胜利的消息。各机关和群众的乐队、秧歌队纷纷出发游行。入夜,人们用柴棍扎起火炬,举行了火炬游行。同日,蒋介石对全国军民和世界人士发表广播演说。他激动地说:“我们的‘正义必然胜过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了它最后的证明,……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的时期中,八年奋斗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实现。”他还指出:“我们一贯声言,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已被我们盟邦共同打倒了,我们当然要严密责成他忠实执行所有的投降条款,但是我们并不要企图报复。”为庆祝抗日胜利,全国即日起放假3日,民众狂欢,噩梦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