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同一天

2020/4/1 16:12:04
万年历日历:同一天知识
同一天知识
国庆和中秋同一天是哪一年

因为中秋节是走农历,而国庆节是走阳历日期,所以这两个节日有时候会重合,撞在同一天。虽然这样的相遇并不常见,但也有规律可循。那么,到底国庆和中秋同一天是哪一年呢?多少年国庆节与中秋同日?我们一起来了解。

国庆和中秋同一天是哪一年 多少年国庆节与中秋同日

1982年、2001年、2020年、2031年、2077年...

2020年。国庆节和中秋节大致19年重复一次。阳历是根据太阳和地球的运行规律计算出来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是365。2422天,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阴历是根据地球和月亮的运行规律计量出来的。

人们发现月亮的圆缺变化有规律,平均29。53059天,也就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按整数计算一年就是354天或355天,这种历法的优点是人们只要抬头望一下夜空,大约就能判断日期,这种历法最早在古代中国和古代埃及使用。

天文学家表示,主要是闰月的结果。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中国的农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共354或355天,比一个回归年的天数少11天左右,4年下来,就少了1个多月。久之,就会出现时序和天时错乱的怪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采用增加“闰月”的办法。今年闰月出现在6月,不仅七夕节推迟,中秋节也跟着错后,加之农历中秋节一般出现在阳历9月7日至10月6日之间,从而出现了中秋逢国庆的历法现象。

“农历的闰月如果加在八月之前,大多数会造成中秋国庆‘喜相逢’的情况。”赵之珩说。

闰月是怎么产生的?

星体运动:

关于中国的农历(实际应叫做汉历),许多人存在着误解,常常把农历混同于阴历。

世界上的历法共有三类:一类是阳历,就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年的月数和月的日数可人为规定;一类是阴历,就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转一圈的时间为一个月,只有年的月数可以人为地规定;第三类是阴阳历,就是以月球平均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为一月,但通过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又与地球平均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相等,如中国的汉历、藏历。

所以,中国的汉历并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历。

汉历中的阴历成份和阳历成份各有用处。阴历可以指明月亮的盈亏,还可以预告潮汐的大小。

阴阳历的用处更大,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它表明了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最适合指导农事活动,因此作为阴阳合历的中国传统历法才叫做农历。所以,农历并不等同于阴历,如果把农历称为阴历就不妥当了。

太阳、月亮是人们挂在天上的日历。年复一年,地球围绕着太阳不停运转,地球上的万物也在日月轮回中生息繁衍。

月相盈亏:

闰月指的是阴阳历中的一种现象,阴阳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阳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672天,阴阳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十二个朔望月构成汉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365.2422日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一年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0.875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阳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如果改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腊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以上均指农历月份)。


中秋国庆同一天是哪一年

我国的节日繁多,有的是公立的节日,有的是农历的节日,因为各自的算法不同,有时候就会导致两个时间相近的节日碰巧在同一天遇上了。中秋节和国庆节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中秋国庆同一天是哪一年出现的呢?还有,隔几年中秋国庆同一天出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中秋国庆同一天是哪一年 隔几年中秋国庆同一天

2001年的10月1这天对应的农历是八月十五,因此2001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在同一天,除此之外,2020年、2077年中秋节和国庆节都会在同一天出现,至于隔几年中秋国庆同一天出现,这个时间是19年,但是有时候会有差别。

为什么中秋国庆会在同一天

天文专家表示,中秋国庆同一天出现这种情形,主要是闰月的结果。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中国的农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共354或355天,比一个回归年的天数少11天左右,4年下来,就少了1个多月。久之,就会出现时序和天时错乱的怪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采用增加“闰月”的办法。今年闰月出现在6月,不仅七夕节推迟,中秋节也跟着错后,加之农历中秋节一般出现在阳历9月7日至10月6日之间,从而出现了中秋逢国庆的历法现象。

“农历的闰月如果加在八月之前,大多数会造成中秋国庆‘喜相逢’的情况。”赵之珩说。

天文专家同时也表示,中秋逢国庆是正常历法现象。

闰月是怎么产生的

闰月(Leap Month),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有时,闰月也指公历的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即公历闰年的2月)。

闰月计算法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其近似值为: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 = 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77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阳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中秋国庆同一天是哪年

明年也即是2020我们将会看到中秋节和国庆节在同一天出现的独特现象,,这样的情况不多见,但是也不是偶然就出现的,主要是因为闰月在农历八月之前的缘故。那么中秋国庆同一天是哪年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中秋国庆同一天多少年一次的吧!

中秋国庆同一天是哪年 中秋国庆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上一次中秋国庆同一天是2001年,下一次中秋国庆同一天是2020年,在下一次是在2031年。

中秋国庆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国庆节和中秋节大致19年重复一次。

阳历是根据太阳和地球的运行规律计算出来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是365。2422天,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阴历是根据地球和月亮的运行规律计量出来的。

人们发现月亮的圆缺变化有规律,平均29。53059天,也就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按整数计算一年就是354天或355天, 这种历法的优点是人们只要抬头望一下夜空,大约就能判断日期,这种历法最早在古代中国和古代埃及使用。从上面可以看出阳历和阴历一年就相差10几天了,三年就有一个月了,所以"闰月"应运而生!那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阴阳合历。

阳历生日与阴历生日多久重复一次

我们现行的历法有两种:公历和农历。历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阳历亦即太阳历,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现时国际通用的公历(格里历)即为太阳历的一种,亦简称为阳历;阴历亦称月亮历,或称太阴历,其历月是一个朔望月,历年为12个朔望月,其大月30天,小月29天。阴阳历的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历月为朔望月,因为12个朔望月与回归年相差太大,所以阴阳历中设置闰月,因此这种历法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中国的农历就是阴阳历的一种。

公历

判定公历闰年遵循的一般规律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公历闰年的精确计算方法:(按一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5.5秒)

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1年不是闰年)

②、世纪年能被400整除而不能被32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3200年不是闰年)

③、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能整除3200,但同时又能整除172800则又是闰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0年不是闰年)

原因:一年按365天5h48'46'‘计算,一年日数必须是整数,不便将零时数计入,所以取365天为一年,则余5时48分46秒,积至4年约满一日,所以4年一“闰日”,谓之“闰年”,无“闰日”之年为平年,即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但到4年之时,仅有23时15分4秒闰一日,欠缺44分56秒;积至100年(25闰)时就欠缺18时43分20秒,约合3/4日,所以满100年不闰;此时又余5时16分40秒,积至400年余21时6分40秒又闰;又欠缺2时53分20秒,积至3200年计欠缺23时6分40秒,所以满3200年不闰;此时又余53分20秒,积至86400年刚好24时又一闰,这是不余不欠,需重计算,所以按阳历计算就有上面的闰年规则。

按一回归年365天5h48'45.5'’计算:3200年多出16000小时153600分145600秒=18600小时26分40秒,共32*24+8=136个闰年=776*24=18624小时>18600小时,所以只能算到775个闰年,3200不是闰年,于是775*24=18600,多出了26分40秒怎么办需要多少个周期弥补?答案是54个周期,为172800年,因为172800/3200=54个周期54*26分40秒=1404分2160秒=24小时。

农历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谓“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太阳和月亮黄经的计算十分繁琐和复杂,这里就不予介绍了)

至于定农历日历中月份名称的根据,则是由“中气”来决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为三月;以含“小满”的月份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为六月;以含“处暑”的月份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为十一月;以含“大雪”的月份为十二月。(没有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上月的闰月)

农历的历年长度是以回归年为准的,但一个回归年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在农历十九年中,有十二个平年,为一平年十二个月;有七个闰年,每一闰年十三个月。

为什么采取“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呢?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个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0.368小数部分的渐进分数是1/2、1/3、3/8、4/11、7/19、46/125,即每二年加一个闰月,或每三年加一个闰月,或每八年加三个闰月……经过推算,十九年加七个闰月比较合适。因为十九个回归年=6939.6018日,而十九个农历年(加七个闰月后)共有235个朔望月,等于6939.6910日,这样二者就差不多了。

根据公历和农历的历法安排,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

但是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节气和中气,在农历里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而且日期变动的范围很大。这样看来,农历似乎显得十分复杂。其实。农历还是有一定循环规律的:由于十九个回归年的日数与十九个农历年的日数差不多相等,就使农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农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节气和中气日期大体上是重复的,个别的相差一、两天。相隔十九年闰月的月份重复或者相差一个月。同时公历的闰年例如2000年也是平年,于是比平时19年中又少了一天。

于是就有了我们平常所见的大部分人的生日公历和农历每19年重复一次,个别人的并不重复,有的人原来19岁是重复的,但是38岁是不重复了,或者19、38岁都重复了,等到57岁是就不重复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2020中秋国庆同一天如何放假

按照往年的规定,我们国家的国庆节享有7天的超长假期,而中秋节也有3天的小长假,这两个假期合起来也能休息10天的时间。2020这两个假期真的合在一起了,那么2020年中秋国庆同一天怎样放假呢?2020年中秋国庆放假7天还是10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2020年中秋国庆休息几天的详细介绍。

2020年中秋国庆同一天怎样放假 2020年中秋国庆休息几天

2020年中秋国庆放假时间:10月1日~8日,放假8天;调休上班时间: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为什么2020年中秋国庆同一天只放假8天

按照《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因此2020年中秋国庆的法定假日是有4天的时间,加上周末和调休,2020年中秋国庆同一天放假8天。

2020年中秋国庆同一天是怎么回事

2020中秋节,与国庆节在10月1号这天奇妙相遇。天文专家表示,出现这种情形,主要是闰月的结果。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中国的农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共354或355天,比一个回归年的天数少11天左右,4年下来,就少了1个多月。久之,就会出现时序和天时错乱的怪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采用增加“闰月”的办法。今年闰月出现在6月,不仅七夕节推迟,中秋节也跟着错后,加之农历中秋节一般出现在阳历9月7日至10月6日之间,从而出现了中秋逢国庆的历法现象。

“农历的闰月如果加在八月之前,大多数会造成中秋国庆‘喜相逢’的情况。”赵之珩说。

天文专家同时也表示,中秋逢国庆是正常历法现象。

2020年中秋国庆高速免费几天

2020年中秋国庆高速免费从10月1日0时至10月8日24时。免费通行的车辆为行驶的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包括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

车主普遍关注的是高速免费通行时间怎么算。很多人会在30号下班后直接上高速回乡或外出旅游,也可能在返程时因为堵车或其他原因,导致7号24点前还未到达高速出口。这两种情况是否属于免费通行范畴呢?

免费通行是以车辆驶离高速公路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也就是说,在收费时间段上高速,但在免费时间段下高速,是不收费的。反之,在免费时间段上高速,但下高速时已经超过免费时段,则需要收费。

错过免费通行时间怎么办

如果预测下高速时还未到1号0点,可就近选择一个服务区稍作等待。既能让驾驶员缓解驾驶疲劳,又能享受免费通行。

如果预测无法在8号24点前赶到高速收费站,可以提前一两个小时就近选择一个收费站下高速,然后再掉头重新上高速,就只需支付后一段高速的费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不要在高速收费站随意停车,在收费广场违停可处罚200元;第二,在1号0点前,中途经过省界收费站是需要收费的。

高速免费时间堵车怎么办

往年到了国庆时节期间,高速堵车异常严重,甚至有些车友遇上严重的交通拥堵,都是在高速上度过了整个假期!毕竟国庆的天气好假期时间长,10月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风和日丽并且温度适宜的天气,再加上假期比较长,所以出门活动的人就更加多了。因此大家若是准备在十一开车出门,一定要注意堵车的问题,尽量不要在高峰期出门,特别是在回城的当天晚上,一般来说大多数高速都是必堵无疑。也正因为这样,有些车主觉得十分麻烦,便选择不想开车出门了。


2020中秋国庆同一天怎么算加班

2020年我们遇上难得一见的中秋和国庆节的巧遇,这两个节日正好都是在10月1号这一天,因此放假也是两个节日一起了,但是这样也引出了新的问题,那就是,2020中秋国庆同一天怎么算加班费?在整个假期中,2020中秋国庆加班都是三倍工资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加班费计算方法吧!

2020中秋国庆同一天怎么算加班 2020中秋国庆加班都是三倍工资吗

根据国务院放假规定,中秋节只有当天1天是法定假日,而国庆节假期只有1-3日是法定假日,因此2020年中秋国庆假期加班,劳动者在前三天法定假日上班,用人单位应该按照日工资的三倍支付加班工资,该费用不得以调休抵销。10月4日至7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可以选择给劳动者安排补休或者按照不低于本人日工资的两倍支付加班费。

2020年中秋国庆假期加班费计算公式

日工资,小时工资

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

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

节假日加班费计算

节假日加班三薪(月工资收入÷21.75×300%)、公休日加班双薪(月工资收入÷21.75×200%)

春节长假七天总加班费=月工资收入÷21.75×300%×3+月工资收入÷21.75×200%×4。

2020年中秋国庆加班费的3倍工资,是否包含当日工资

举个例子,比如你的工资是2200元,每个月22个工作日,那么你每日的工资是100元。这样国庆节你加班每日的加班费是3倍工资就是300元,这个300元是不包括本来的日工资100元的。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第4条明确规定:应另外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注意是"另外支付",因法定休假日属有薪日,故加上本数,工作一日实际得4倍工资。法定节假日本是有薪日,劳动者即使在家休息不加班,也是有“1倍”工资的,加班的3倍工资基于加班行为产生,不应当包含本薪。

不同时间加班费的计算方法:

①: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法: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②、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法: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3、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法: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2020年中秋国庆连续加班7天属于违法行为吗

对于节假日加班,劳动法有相关规定,节假日期间单位可要求员工加班,但必须征得员工同意,否则员工有权拒绝加班。国庆连续加7天班属违法,员工有权拒绝并且可以举报(举报电话12333)。如果员工自愿在国庆节连续7天加班又如何处理呢?《劳动法》的第三十八条规定并未设置前置条件,因此不管是单位要求还是员工自愿,都是违反劳动法相关规定的,即便是员工自愿,也必须保证员工每周一天的休息时间。

碰到“隐性加班”该怎么算加班费

对一些行业或岗位的工作人士来说,不去单位就不用加班的想法并不现实。“关键是让你随时待命,有事情通知,都不敢出去耍。”网友@朱夔抱怨道。工作电话不断、在家工作却没无补偿等情况,成为网友吐槽的焦点,甚至有人感叹,“加量不加价,以为我是方便面吗?”

李莉(化名)今年刚跳槽到一家出版社工作,对于上司的安排很难说不,她告诉记者,“假期要完成一篇推广文案,倒休、加班费是不用想了,都是自己这摊事,现在不写,不是等着挨骂?”

从事出国留学行业六、七年的王猛(化名)早就习惯了“随时待命”,“没办法,我的下班时间,才是客户咨询、报名的高峰期,不可能因为放假就不处理。”

通过微信、电话等布置临时工作任务,是否也算加班呢?有法律界人士认为,这可以理解成“隐性加班”,但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很难认定。

为此,有分析认为,随着各种加班形式的不断出现,应该对这些“隐性加班”的类型进行细化。比如,如果有的任务只是简单回复即可,并不要求8小时工作时间外完成,则不应当算作加班;如果是经常性的、且占用8小时工作以外很大一部分时间,则可能被界定为加班,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加班费,职工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答: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可拨打人力社保热线12333、便民专线88908890进行投诉,或直接向用工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冬至和立冬是同一天吗

立冬和冬至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都含有“冬”字,应该都属于冬季的节气,而且都是民间最重要的日子,那么冬至和立冬是同一天吗?若不是同一天,那么立冬和冬至哪个在前面呢?以下是对立冬和冬至节气的介绍,快点来瞧瞧吧。

冬至和立冬是同一天吗 立冬和冬至哪个在前面

冬至和立冬不是同一天,根据节气排名和时间来看,立冬节气在冬至节气前面,先立冬,后冬至。

立冬介绍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到来,立冬节气时太阳公转到了黄经225℃的位置。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冬至介绍

冬至节气是冬天第四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之间到来,立冬节气时太阳公转到了黄经270℃的位置。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

立冬习俗有哪些

1、喝羊肉汤

在山东滕州,立冬时节,有喝羊肉汤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绝对是一种享受。而且,羊肉中还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热量,御寒效果极佳。

2、立冬游泳

现在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3、南方热补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4、北方饺子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农历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说起立冬吃饺子,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在路上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去熬,然后捞出来切碎,包在像耳朵一样的面皮里再下锅煮,那个形状和耳朵一样,包着这些馅料的就是饺子。所以立冬吃饺子老人们也称“安耳朵”,更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5、烧香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冬至习俗有哪些

1.北方吃饺子

在冬至这一天也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2.南方吃汤圆

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3.祭天

据文献记载,早在汉武帝元鼎五年便有冬至祭天习俗,后经历代逐渐制度化。

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该祭祀体现了国人敬天畏地尊重自然的情怀,表达了为天下苍生祈求风和日丽天气的愿望。

冬至"寓意阴极阳升、万物生长,这场"祭天礼"以古喻今,寓意国家复兴、与民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