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天了

2020/4/1 16:11:49
万年历日历:天了知识
天了知识
立冬算是冬天了吗

立冬是冬季第一个节气,一般来说,这也算是冬季的开始了,但实际上立冬算是冬天了吗?也有人说立冬不是冬季的开始,冬至节气才是,那么到底冬天的开始是立冬还是冬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两个节气的含义。

立冬算是冬天了吗 冬天的开始是立冬还是冬至

按节气意义划分,冬季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冬至至春分为冬季。 从气候学上讲,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算作冬季。

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在广东的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在汕头,人们立冬吃用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这些也都是温热的食物。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立冬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

不过,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数十个纬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11月,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两者的温差可达30℃-50℃之多。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华南部分地区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立冬之后保健误区:

1、戴口罩防冷

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

2、蒙头睡觉

把头蒙在被窝里,感觉上暖和一些,但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故蒙头大睡的人醒后会感到昏昏沉沉、疲乏无力。

3、热水洗脸

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容易使人的面部产生皱纹。

4、饮酒御寒

饮酒后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酒劲过后,因大量热能散出体外,反而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导致酒后寒。

5、手脚冰冻用火烤

冬天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瘀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性瘀血。轻的形成冻疮,重的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冰冻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擦,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

6、皮肤发痒用手抓

冬天因干燥感到浑身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挠,否则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饮烈性酒。勤洗澡,勤换内衣。瘙痒严重者,可服用扑尔敏、非那根等药物,也可涂些炉甘石洗剂或涂搽肤轻松软膏治疗。

立冬推荐

立冬的诗句唯美简短的 立冬的诗句大全赏析

2019立冬节气养生常识 立冬养生小知识及注意事项

立冬养生食物吃什么 立冬时节健康养生最佳蔬果推荐

立冬养生食谱推荐 适合立冬时节好的吃营养食谱

立冬养生汤推荐 5款立冬滋补提高免疫力的汤品

2019立冬养生短信问候语 24节气立冬节气养生温馨语

2019立冬冷不冷啊 2019立冬天气温度如何

2019立冬带字图片 24节气立冬插画图带文字

2019年立冬可以结婚吗 立冬这天结婚好不好

2019立冬是几月几日几点 2019立冬时间具体几点


今日小年到

小年是过年的前奏,今日小年到很多地方都开始了过年的前期准备活动,其中小年祭灶是传统,那么今天你家送灶王上天了吗?根据民间的传说,灶王是专管人间琐事的,在小年这天要送灶王上天报告,到了除夕这天灶王才会回到人间。

今天是2019年1月28号,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到了。也有地方实在明天,也就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

你家送灶王上天了吗

不管是哪天过小年,在小年这天,人们主要任务就是祭灶人后送灶王爷上天。

根据民间传说,灶神是火神的化身,专门管理民间家宅的一些事情。每到小年这天,在民间蛰伏了一年的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的善恶。行善的家庭有奖,而为恶的人家就要受罚。人们怕灶王爷上天之后乱说话,于是就在小年这天祭灶,送上甜甜的祭灶糖,和年糕等贡品。希望他吃了嘴能甜一点,多说一些好听话让来年人们的日子好过一点。

祭灶的流程

首先要说明的是,古时候祭灶都是男人的事情,女人是不参与祭灶的。民间俗语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就是这样。在祭灶前人们首先要更换一副新的灶王像,有灶王爷的单人像也有灶王爷和灶王奶的合照。然后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放上贡品。主要有糖瓜还有清水、料豆、秣草之类的草料。传说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准备的。在祭灶时,除了焚香叩拜,人们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之后,涂在灶王爷的嘴上。不忘念上: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这样的话,送完灶王爷糖瓜就是孩子的零嘴了,所以民间有“二十三糖瓜粘”的俗语。

送灶之后还有除夕的接灶仪式也是祭灶的一部分,人们将灶王爷送上天,到了除夕还要好生的把人接回来,镇守家宅安宁,保一家子未来一年的平安。除夕当天举行接灶仪式之后才会开始除夕祭祖的仪式。而有些地区接灶王是在正月十五,或者是正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