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著名

2020/4/1 16:11:40
万年历日历:著名知识
著名知识
关于小寒最著名的古诗

小寒,一个代表寒冷的节气,在整一年中,小寒时节气温是最低的,虽然大寒时有过比小寒低的气温,但那也是少数,因此小寒的寒冷不可小觑。面对如此严寒的节气,古人都是怎么度过有着怎样的想法呢?接下来和一起去瞧瞧24节气小寒古诗大全,看看关于小寒最著名的古诗有哪些吧。

关于小寒最著名的古诗 24节气小寒古诗大全

1、微雨

【宋】陆游

晡后气殊浊,黄昏月尚明。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

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

呼童取半臂,吾欲傍阶行。

2、小园独酌

【宋】陆游

横林摇落微弄丹,深院萧条作小寒。

秋气已高殊可喜,老怀多感自无欢。

鹿初离母斑犹浅,橘乍经霜味尚酸。

小酌一卮幽兴足,岂须落佩与颓冠?

3、清远舟中寄耘老

【宋】苏轼

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

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

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

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颍水湄。

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

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

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苹吹花散烟水。

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

北雁南来遗素书,苦言大浸没我庐。

清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龟鱼。

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

人生百年如寄尔,七十朱颜能有几。

有子休论贤与愚,倪生枉却带经锄。

天南看取东坡叟,可是平生废读书。

4、蜡梅香

【宋】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

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

搵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

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

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

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

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

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5、鹧鸪天

【宋】周紫芝

读尽牙签玉轴书。不知门外有园蔬。

借令未解銮坡去,也合雠书在石渠。

微雨后,小寒初。满斟长寿碧琳腴。

不须更问荆州路,便上追锋御府车。

6、烛影摇红

【宋】张榘

春小寒轻,南枝一夜阳和转。

东君先递玉麟香,冷蕊幽芳满。

应把朱帘暮卷。更何须、金猊烟暖。

千山月淡,万里尘清,酒樽经卷。

楼上胡床,笑谈声里机谋远。

甲兵百万出胸中,谁谓江流浅。

憔悴狂胡计短。定相将、来朝悔晚。

功名做了,金鼎和羹,卷藏袍雁。

天南看取东坡叟,可是平生废读书。

7、望月婆罗门 元夕

【金】王寂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

蛾儿雪柳风光。开尽星桥铁锁,平地泻银潢。

记当时行乐,年少如狂。

宦游异乡。对节物、只堪伤。

冷落谯楼水淡月,燕寝馀香。

快呼伯雅,要洗我、穷愁九曲肠。

休更问、勋业行藏。

8、浣溪沙

【宋】舒亶

燕外青楼已禁烟。小寒犹自薄胜绵。

画桥红日下秋千。惟有樽前芳意在,

应须沈醉倒花前。绿窗还是五更天。

9、早发竹下

【南宋】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10、窗前木芙蓉

【南宋】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小寒节气的含义

小寒节气的时间在每年太阳黄经为285°时,也就是公历的1月5号到7号之间。

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关于中元节的诗句大全

一到农历七月十五,就是我们熟知的中元节了,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是我国重要的祭祖节日,每年的这天我们总能想起很多逝去的亲人,想念他们的音容笑貌,古代时候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会把这份想念写成诗。那么,有关中元节著名的诗句有哪些呢?以下是带来的关于中元节的诗句大全,快点来瞧瞧吧。

关于中元节的诗句大全 有关中元节著名的诗句

【第1首】

《中元夜》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彩灯如金如粟,红烛光照辉映,古人的中元节竟是如此热闹繁华,只是不知道,今夕,归去的路途在哪里?

【第2首】

《中元夜寄道侣》

陆龟蒙(逝于881)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第3首】

《中元节有感》

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第4首】

中元日观法事诗

(唐)卢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坛滴黄花露,香飘柏子风。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

【第5首】

《请告南归留别同馆(中元作)》

【唐】李群玉

一点灯前独坐身,西风初动帝城砧。

不胜庾信乡关思,遂作陶潜归去吟。

书阁乍离情黯黯,彤庭回望肃沈沈。

应怜一别瀛洲侣,万里单飞云外深。

【第6首】

《诗经唐风葛生》

佚名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这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

【第7首】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阔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晨光初露的草原,东方才刚刚发白,躺在草丛上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儿,须臾之间就不见了,人生就是这样短暂啊!

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第9首】

《中元夜百花洲作》

范仲淹(989~1052)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壼。

从来酷署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第10首】

《醉和顔美中元夕绝句》

赵鼎

年年人月喜团圆,好在诗边又酒边。

莫道玄风只渔钓,也随世俗夜无眠。

中元节之所以为佳节,一则可以助诗兴,二则可以促酒兴。诗酒风流,好不快活人也!习俗的事情且不去管,只消得闲来垂钓,静候夜明。

【第11首】

《中元》

徐集孙

今朝逢令节,依旧客殊乡。

禅衲同分席,清斋若过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带山香。

忽忆三秋菊,谁锄小迳荒。

佳节来临,不能回乡团圆,只能在独在异乡为异客。禅院中煮茶烧菜,倒也安闲,不过想到秋天来临,菊花怒放时节,谁人带锄于小径之上呢?

【第12首】

《中元作》

李商隐(813~858)

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城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第13首】

《日赠张尊师》

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第14首】

中元节有感

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第15首】

《即事中元甲子》

【唐】韦庄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

只有羸兵填渭水,终无奇事出商山。

田园已没红尘内,弟侄相逢白刃间。

惆怅翠华犹未返,泪痕空滴剑文斑。

【第16首】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岗。

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

【第17首】

《中元夜寄道侣》

陆龟蒙(逝于881)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第18首】

请告南归留别同馆(中元作)

唐-李群玉

一点灯前独坐身,西风初动帝城砧。

不胜庾信乡关思,遂作陶潜归去吟。

书阁乍离情黯黯,彤庭回望肃沈沈。

应怜一别瀛洲侣,万里单飞云外深。

【第19首】

《中元夜看月》

唐-罗隐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第20首】

《水调歌头天地有中气》

宋-刘辰翁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

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

香寝镇狮蛮。


著名的天坑在广西哪里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天坑”,即一种发育在碳酸盐岩喀斯特地区的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的喀斯特负地形。其中,我国就有不少这样的地形景观。其中,最著名的在广西。那么,著名的天坑在广西哪里呢?我国著名天坑在哪个位置?一起来了解。

著名的天坑在广西哪里 我国著名天坑在哪个位置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其中大石围天坑位于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北边,最新发现天坑群分布于那坡县城厢镇和龙合乡。

乐业天坑群是1998年国土资源部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的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 —喀斯特漏斗群。该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降水量大,为地下洞穴的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其典型特色是地质构造独特,生物种类繁多。代表景观为大石围。

乐业县拥有以大石围天坑群为代表的世界级品牌的旅游资源,经过中、美、英、日、法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科考论证,在2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发现有天坑28个,其天坑数量和天坑分布密度世界绝无仅有。其中,在全世界13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7个,因此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乐业县还拥有世界上最雄伟壮观的水上天然石拱桥——布柳河仙人桥,以及百朗大峡谷、五台山原始森林等景区。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已获得“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际岩溶与洞穴探险科考基地”、“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四大称号,正在积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

大石围天坑位于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北边,距县城23公里,属红水河南端的干热河谷地带,是整个“天坑”溶洞群中的最有代表性,也是最有名的景点之一,有“天然绝壁地宫”之美称。大石围天坑地下原始森林面积9.6万平方米,垂直深度613米,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20米,容积约0.8亿立方米,其地下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积位居世界第三。原始森林底部地下溶洞高50~200米,宽70~150米,洞中有两条宽7~13米的地下暗河,是广西河流量最大、流程最远的地下暗河之一。

什么是天坑?

天坑是指发育在碳酸盐岩喀斯特地区的一种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的喀斯特负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积,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2001年之前一直将其作为喀斯特漏斗的特例,2001年我国学者正式提议将这种喀斯特地貌命名为“天坑”。

上世纪80年代初,地质学家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大岩湾”“小岩湾”,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大型漏斗地貌,在此之后随着我国南方大型喀斯特漏斗的不断发现,此类地貌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

价值:

1、科学价值

天坑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规模最大的个体形态,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在喀斯特及其相关科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

天坑的形成与喀斯特水文地质过程及含水层的演化有着特别密切的相互联系,天坑形成机制及其分布与演化规律的研究,可能会导致人们对含水层性质及演化过程认识的巨大飞跃。

天坑的研究将有助于对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机制,特别是溶蚀、侵蚀和崩塌作用的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化及发展。

2、旅游价值

天坑是一种自然奇观,并为喀斯特所特有,具有稀少、险峻、奇特、恢弘、壮丽、生态环境独特等一系列特殊的旅游观赏价值及感官属性。


东北冬季旅游攻略

东北的冬季是非常美丽的,尤其是东北的雪景。那么,东北的冬季有哪些地方好玩呢?来亚布力滑雪场,去体验高级滑雪道带来的刺激感;来长白山,去欣赏天池如玉盘翠珠的冬日景色;来吉林雾凇岛,去感受雾凇岛如诗如画的仙境吧。今日小编整理了一份关于东北冬季旅游攻略,东北有哪些著名景点的资料,希望你们能喜欢。

亚布力滑雪场

亚布力滑雪场

亚布力滑雪场地处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镇西南23公里处,距哈尔滨市198公里,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集接待滑雪旅游和滑雪运动员训练比赛的综合性滑雪场,也是亚洲最大的滑雪场。滑雪场内还有长达5公里的环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专用道,雪场还拥有多台造雪机、压雪机、雪上摩托车等现代滑雪场机械设备;滑雪者可以从任何一处乘索道,不需要脱掉雪板,滑遍场内全部雪道。

门票:2小时:180.00元 3小时:240.00元 半天:300.00元 一天:480.00元 两天:900.00元 三天:1200.00元

开放时间:平日:08:00~16:30 周末及节假日:07:30~16:30

地址:尚志市亚布力镇东南20公里

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

冬季的天池,如玉盘翠珠,美丽壮观;游人登至天文峰顶,向下俯瞰,洁白的天池山峰环绕,好似一个天然的冰上舞台。天池孤悬天际,没有入水口,只有出水口,但湖水却终年外流不息,自11月末封冻到第二年6月解冻,冰层厚度达1.2米。满山顶的瑞雪点点片片,像似一个美丽的少女身披着那洁白的衣衫。给人一种“白山少女白衫湿”的素美境界,令游人如痴如狂。

门票:125.00元

开放时间:06:00~17:00

地址:白山市抚松县境内

吉林雾凇岛

吉林雾凇岛

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长江三峡同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却是这四处自然景观中最为特别的一个。每当雾凇来临,吉林市松花江岸十里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

门票:30.00元

开放时间:06:30~17:00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

关于东北冬季旅游攻略,东北有哪些著名景点这篇文章小编就整理到这里了,这个冬季如果你想去东北旅游,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冬季适合去哪里旅游

冬季旅游哪里好 冬季旅游景点推荐

日本冬季旅游攻略 日本旅游必去的地方

2015国外冬季旅游城市排行榜

云南冬季旅游攻略 云南冬天去哪旅游比较好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有哪些

著名的元宵节的诗句相信很多人都能随口说出一两句,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直被人们传送至今可见元宵节的与诗词文化的魅力。那么除此之外关于元宵节的诗句有哪些呢?下面就有很多元宵节的诗词好句。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有哪些 著名的元宵节的诗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 崔液《上元夜六首》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 失名《折桂令元宵》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 李商隐《观灯乐行》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 李商隐《观灯乐行》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 元好问《京都元夕》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紫府东风放夜时。 ——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 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 符曾《上元竹枝词》

看灯记得年时节。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 王守仁《元夕二首》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 蒋捷《女冠子元夕》

好灯争奈人心别。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 王磐《古蟾宫元宵》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 —— 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 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今年华市灯罗列。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与腊八节有关的诗句

腊八节就在下个月,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今天我们主要来看看与腊八节有关的诗句有哪些?又有哪些是名句是流传千古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那些著名的文人是如何描写腊八节的著名诗句的,精彩内容我们下面继续。

与腊八节有关的诗句 描写腊八节的著名诗句

《腊节》

[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粥》

[清]李福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

《腊八》

[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粥》

[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节的由来简介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古称“腊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清代,雍和宫的腊八盛典极为隆重。雍和宫内有一口直径2米、深1.5米的古铜大锅,重约4吨,专熬腊八粥。现在,江南、东北、西北地区仍保留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腊八粥一般都为甜味粥。中原地区许多农家喜欢吃腊八咸粥。

了解更多腊八节信息请点》》》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