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多久

2020/4/1 16:11:30
万年历日历:多久知识
多久知识
沙尘暴持续多久

在沙尘暴多发区的朋友应该知道,一般沙尘暴持续时间不长,那么具体沙尘暴持续多久呢?通常情况下,沙尘暴具有突发性,一次沙尘暴也就几十分钟左右,当然个别有两个小时以上的。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是沙尘暴还是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我们一起要注意防范。

沙尘暴持续多久 一场沙尘暴持续时间有多少

一场沙尘暴一般持续2小时左右。

关于沙尘暴预警:

1、沙尘暴黄色预警

标准:12小时内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1000米),或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2、沙尘暴橙色预警

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3、沙尘暴红色预警

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或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沙尘暴的生态效应:

沙尘暴的危害虽然甚多,但整个沙尘暴的过程却也是自然生态系所不能或缺的部分。

例如:1、澳大利亚的赤色沙暴中所夹带来的大量铁质已证明是南极海浮游生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而浮游植物又可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减缓温室效应的危害,因此沙暴的影响层级并非全为负面。或许在另一层面来说,沙尘暴也许也是地球为了应对环境变迁的一种症候,就像我们感冒了会发生咳嗽是为了排除气管中的废物一样。为研究沙暴提供塔斯曼海养分以及其它诸多效应等,澳大利亚曾汇集了许多气候学者。他们发现澳大利亚沙暴的红色石英沉积物也可在新西兰找到,并且反而肥沃了新西兰的土地;因此澳大利亚沙尘暴所造成的养分损失却可造成新西兰土地的养分收获。

2、夏威夷当地肥沃的土壤沉积物根据分析资料也可证明有许多的养料成分也是来自遥远的欧亚大陆内部。正因为两地相隔万里,普通的风无法把内陆的尘埃吹到这么遥远的地方,因此正是沙尘暴,把细小却包含养分的尘土携上3000米高空,穿越大洋,再播种一般把它们撒下来。

3、科学家还发现,地球上最大的绿肺―亚马孙盆地的雨林也得益于沙尘暴,它的一个重要的养分来源也是空中的沙尘。沙尘暴能把盘石变得葱葱郁郁的秘密在于,沙尘气溶胶含有铁离子等有助于植物生长的成分。此外由于沙尘暴多诞生在干燥高盐碱的土地上,沙尘暴所挟带的一些土粒当中也经常带有一些碱性的物质,所以往往可以减缓沙尘暴附近沉降区的酸雨作用或土壤酸化作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王自发先生曾说:“沙尘暴的确降低了酸雨的酸性。

沙尘暴的成分是带有负电荷的硅酸盐,能中和酸雨中的氢离子,减轻酸雨危害。但很少有人知道,沙尘暴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

沙尘暴对人类有益的一面,除了人们公认的造就黄土高原以外,碱性的沙尘进入大气中可以与空气中的酸性物质中和,达到抑制酸雨的效果。科学家已经测算出沙尘暴对酸雨的影响,即沙尘及土壤粒子的中和作用使中国北方降水的PH值增加0.18~2.15,韩国增加0.15~0.18,日本增加0.12~0.15。此外,它从沙漠地带带走的营养成分落到海洋,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下一次超级月亮是什么时候

很多天象是比较罕见的,好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一次,不过,也有比较常见的天象,例如,“超级月亮”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天象,你甚至能在同一年见到好几次。那么,一般超级月亮的周期是多久?下一次超级月亮是什么时候呢?一起来了解。

下一次超级月亮是什么时候 超级月亮的周期是多久

近期超级月亮出现是在3月10日,下一次出现是在同年的4月8日。

超级月亮其实并不罕见。每年均会出现4-6次超级月亮,仅2015年就有六次超级月亮,2015年9月28日出现的超级月亮是这一年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2019年有3次超级月亮。

2012年5月6日是农历四月十六,正值“望”时,即月亮最大最圆的圆满时刻当天月球又恰好运行至近地点,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全年最近,因此月亮的视觉直径最大。

2013年6月23日“超级月亮”如约而至。月亮看起来像镶一个红边,有一点云遮月,但整体很亮。

2016年11月14日,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游客将目光和镜头对准月亮,5点20分左右,一轮泛着黄光的月亮徐徐升起,近70年来最大“超级月亮”现身,一时间快门声此起彼伏。

超级月亮的周期:

超级月亮”发生日期推算之前我们先看看月球的几个运行周期:

月球的公转周期是27.32天,但是以月亮的朔望月周期性变化作为一个月,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这两者产生差异主要是前者还差地球在这一个月里走过的路程。假设让月球从地球和太阳之间(此时月相为新月)开始公转,27.32天后,月球公转地球一周,但是因为地球在这段时间内,也围绕太阳转动了一个角度,因此,月亮还得再转两天左右,才能重新回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把月相回到新月。即两个新月月相之间的天数是29.53天,同理,两次满月之间也是相隔29.53天。根据历法计算,14个朔望月与15个近点月非常接近。也就是月球每经历14次圆缺(即天文学中的14个“朔望月”,合413.4天,大致相当于农历14个月),在第14次最圆的时候,又差不多同一时候又经过或者临近了第15个近点月的近地点。也就是说,每隔1年零1个月18天,即每隔413天,我们就会迎来这样一次“超级月亮”。但有时,这种计算的前后一个满月时也会出现临近近月点的情形,这些年很多人也将这样的满月叫做“超级月亮”。

根据部分超级月亮出现时间,从2016年11月14日,到2034年11月25日,一共是18年11天,也就是18.03年,这就是沙罗周期。

沙罗周期是指长度为6,585.32天的一段时间间隔,每过这段时间间隔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对位置又会与原先基本相同,因而前一周期内的日、月食又会重新陆续出现。

简单说说沙罗周期。月球公转轨道的周期是27.3天(恒星月),但是满月出现的间隔是29.5天(朔望月),因为在过去的20多天时间里,地球绕着太阳跑了20多度,所以,27.3*(1+27.3/365)=29.4,还差一点点,是因为这个近似值有点粗糙。白道面的取向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每年转动大约20度(周期为18.6年)。这样就有了个所谓的交点年(DraconicYear,又称为食年,因为跟日食和月食有关,eclipseyear),大约346天(粗略的估计是365*(1-1/18.6)=345)。这三个周期(恒星月、朔望月和交点年)的“最小公倍数”就是沙罗周期。因为在几百年的时间尺度里,月球轨道和地球轨道根本就不会变化的,所以,日食、月食乃至所谓的“超级月亮”,都是周期性地出现的。


地震隔多久会发生余震

一个小级别的地震通常不会有余震的发生,但是一个较高级别的地震通常会引发一系列的余震。那么,一般地震隔多久会发生余震呢?就像地震没法预测一样,余震的频率及持续时间也很难预测,我们只能进行大概时间分析。那么,通常地震后多久发生余震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地震隔多久会发生余震 地震后多久发生余震

余震可能发生在主震一个小时,一天,一周,甚至是一个月之后,必须小心的是有些余震的规模也可能大于主震。

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

在一个地震之后通常会有所谓的余震,余震是由于在主震发生之后,其他底层的岩磐为释放因主震而引起的压力不平衡而移动,并且持续发生直到达到平衡状态,或是岩盘暂时被卡住不再移动,直到累积足够的压力时,才会再度引起后续的震动。余震通常是在主震之后规模较小的地表震动,余震也会造成较脆弱建筑的损坏。

余震主要类型:

单震型:就发生一次较大的地震,前后基本上没有地震。这种地震比较少见,基本上目前无法预报。

主震-余震型:先发生一次大的地震,随后发生一系列较小的地震,这些较小的地震称为余震。例如汶川地震、唐山地震都是这种地震,一般主震发生或很快就有余震发生(常常几十分钟之内就有),离主震越近,余震越多,平均强度越强,随着时间的流逝,余震越来越少,平均震级也逐渐下降,但不排除偶尔又来一次较大余震。通常最大的余震比主震小1.2级以上。这种地震目前也无法预报。

前震-主震型:先发生大量小的地震,然后小地震突然消失一段短的时间,随后就发生大的主震。这种地震由于有大量小的前震,所以比较容易预报,小地震突然消失的时候就是预报的最佳时机。世界上唯一成功预报的一次地震——辽宁海城地震就是这种地震。

双震型:在间隔很短时间内(一般几十分钟到十几天),同一个断层上发生两次震级差不多的地震,例如70年代四川平武地震。双震型地震也不排除在两次主震前有小的前震或之后有小的余震。震群型:在间隔很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多次差不多大的主震,例如智利发生的那个世界最大地震就是这种地震,在差不多1个月时间内反复发生多次7级以上甚至8级以上地震。

常见类型主震-余震型地震:

成群发生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称主震;主震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前震和余震很少,震前异常表现也少,但能量基本上是一次性地释放的这种地震称孤立型地震。

2015年4月, 阿左旗地震发生后,内蒙古地震局预报中心与中国地震局及相关省区地震局,第一时间进行了震情会商,并对此次地震类型及余震判断等情况进行了预测研判。自治区地震局副局长张建业2015年4月17日表示,通过内蒙古地震局震情会商,地震类型基本可以定为主震余震型。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余震持续时间有多久

一次较强的地震发生之后,总是会伴随着多次余震出现,而这些余震或强或弱,同样会给我们造成危害损失。那么,通常余震持续时间有多久呢?余震一般会持续多长时间?地震之后为什么会有余震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余震的时间及原因。

余震持续时间有多久 余震一般会持续多长时间

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

地震余震有很多类型。 具体如下:

单震型:就发生一次较大的地震,前后基本上没有地震。这种地震比较少见,基本上目前无法预报。

主震-余震型:先发生一次大的地震,随后发生一系列较小的地震,这些较小的地震称为余震。例如汶川地震、唐山地震都是这种地震,一般主震发生或很快就有余震发生(常常几十分钟之内就有),离主震越近,余震越多,平均强度越强,随着时间的流逝,余震越来越少,平均震级也逐渐下降,但不排除偶尔又来一次较大余震。通常最大的余震比主震小1.2级以上。这种地震目前也无法预报。

前震-主震型:先发生大量小的地震,然后小地震突然消失一段短的时间,随后就发生大的主震。这种地震由于有大量小的前震,所以比较容易预报,小地震突然消失的时候就是预报的最佳时机。世界上唯一成功预报的一次地震——辽宁海城地震就是这种地震。

双震型:在间隔很短时间内(一般几十分钟到十几天),同一个断层上发生两次震级差不多的地震,例如70年代四川平武地震。双震型地震也不排除在两次主震前有小的前震或之后有小的余震。震群型:在间隔很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多次差不多大的主震,例如智利发生的那个世界最大地震就是这种地震,在差不多1个月时间内反复发生多次7级以上甚至8级以上地震。

出现余震的原因: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发现,“余震”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动态”地震波的冲击,而不是原先认为的缘于地震引发的断层附近的地壳重整。

美国地质调查的KarenFelzer和加州大学的EmilyBrodsky分析了近二十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以千计的中小型地震中余震的数据之后得出了这一结论,他们的工作可能影响关于余震发生的预测(来源:Nature441735)。

地震主要起因于地壳上大陆板块彼此相对移动产生的压力累积。主震发生过后的一段时间跨度内,或者在震中也可以拉开一定距离,可发生称为余震的二次震动。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认为余震产生于主震引起的“静态压力”改变,因为似乎只有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但Felzer和Brodsky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余震如何保护自己?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己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在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往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包粽子的绿豆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绿豆要泡多久?很多地方包粽子的材料中都有绿豆,而绿豆和糯米一样,非常难熟,所以很多人会在包粽子之前提前泡一段时间。那么,到底包粽子的绿豆需要泡吗?需不需要去皮?绿豆包粽子要怎么去皮?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包粽子的绿豆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绿豆需要泡吗怎么去皮

泡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绿豆包粽子是需要去皮的,去皮方法如下:

1、把绿豆洗净,放到锅里加入适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再浸泡十分钟左右即可,用手搓就可以使绿豆脱皮,再用水淘就可把皮分开。

2、去皮绿豆洗净(万能淘宝去找)没有错,洗净即可,放入电饭煲中,放入正常煮饭的水量!对的,水不要太多,我用的最普通的美的电饭煲,按精华煮的按扭,煮好的时间为40~50分钟左右。

时间到了,用木勺搅拌一下,这个时候,豆子已经很松软了,趁热将白糖加入(喜欢奶味的可以加点炼奶,或麦芽糖增味和增加黏稠度)搅拌均匀的同时也将绿豆拌成馅状!没错,稍拌一下已经成馅了,不用料理机去搅。

绿豆如何选购:

1、辨别绿豆是否新鲜。挑选绿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挑选无霉烂、无虫口、无变质的绿豆,新鲜的绿豆应是鲜绿色的,老的绿豆颜色会发黄。

2、辨别绿豆是否被污染。看绿豆是否被污染一是看绿豆是否干瘪有皱纹,二是看绿豆是否有刺激性的化学气味。

3、大小匀称,无杂质和虫眼的绿豆为优质绿豆;劣质的绿豆里面含有大量的砂石等杂质,并且多为水分偏大、容易受潮生霉的绿豆,用手伸进绿豆口袋可感受到潮湿感。

绿豆粽子做法:

用料:糯米、脱皮绿豆、五花肉、粽叶、粽绳、盐、料酒、香油、豆腐乳(腌制猪肉)、生姜(腌制猪肉)、料酒(腌制猪肉)、盐(腌制猪肉)、老抽(腌制猪肉)、五香粉(腌制猪肉)、十三香(腌制猪肉)。

步骤:

1、把新鲜的粽叶下锅煮至软化,捞出过凉水后刷洗干净,放置一旁。

把糯米和脱皮绿豆分别用开水浸泡,大概二十分钟。不要太久了不然糯米会太烂不好吃,而且一定要用开水。

2、糯米和脱皮绿豆泡好后洗净(中间不要混入冷水,不然糯米会太潮湿),洗好后的糯米和脱皮绿豆分别放入盐、香油、料酒手带一次性手套翻搅均匀。

3、猪肉提前一晚腌制,调料如上表,可按口味适当调节。拿上大概三四片粽叶,铺好,注意有杆的那一面朝上。

4、铺上一层米,不要太厚了,再铺上一层绿豆。放上五花肉(这块五花肉有点大了不过自家吃的嘛不要介意啦_,在五花肉上再铺一层绿豆和一层糯米。注意不要摊平,让中间的部分耸起,像小山一样,这样包起来的造型会比较好看。

5、把粽叶从两边往内收,然后底下的粽叶往内折,要紧贴着米。注意,折另一边的时候粽叶要反过来,例如一开始是蓝在下红在上,那么折另一边的时候要变成红在上蓝在下,同样沿着米线往内折,折的时候可以稍微给粽子整一下型,尽量使中间耸起,像小山一样。

粽子相关推荐

自己包粽子材料有哪些 包粽子材料怎样准备呢

包粽子的红豆要泡多久 红豆包粽子要泡多少时间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粽子米用什么泡才好吃

广西过年大粽子的包法 广西年粽怎么包方法步骤图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方法与步骤图 包粽子的米怎么泡好吃

粽子米泡一晚上可以吗 包粽子米要泡多久最佳最香


国家储备肉一般存放多久了

虽然国家储备肉平稳了猪肉价格,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但大家还是比较担心这些猪肉的冷冻时间,担心冻太久会不会影响健康等。那么,国家储备肉一般存放多久了呢?通常国家储备肉要存储多少年?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国家储备肉一般存放多久了 国家储备肉要存储多少年

据了解,冻猪肉原则上每年储备3轮,每轮储存4个月左右。冻牛、羊肉原则上不轮换,每轮储存8个月左右。活畜原则上每年储备3轮,每轮储存4个月左右。

因为国家储备肉随时都在进行轮换,你吃到的肉最长时间也只冻了4个月左右。

国家储备肉是流动管理的,既包括活猪,也包括冻鲜肉。

国家对储备活猪的生产基地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政府会对这些基地给予补贴,1万头储备猪的财政拨款达30万元,因此一旦政府要调用储备肉,基地就必须提供出额定的数量来。

如果全部采用活猪投放市场操作起来困难很大,因为基地里的活猪体重满60公斤的数目很可能不足额,这时就要以冻鲜猪肉来代替。所以,除了活猪储备,还设有一些中央储备肉冷库。

在中央储备肉冷库-18℃的环境下,存放的猪肉保质期是6个月,不过储备冻肉并不是冻了6个月的肉,而是在进货和销售过程中不停更换的流动的冻鲜肉,现在在各大超市里买到的猪肉都是这种冻鲜肉。

储备肉的生产与储存:

生产:

承担国家储备肉加工的生产厂,要有与生产规模配套的活猪接收、检疫检验和待宰设施;设有病畜隔离圈和急宰间及其相应的设施;屠宰车间要分清洁、半清洁和非清洁区,具有完善的给排水条件,生产工艺不得交叉迂回;活猪自麻电、放血到白条肉成品的全部屠宰加工时间不得超过45分钟。

加工分割冻猪瘦肉的生产厂,要设有专门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分割车间。

预冷间面积、冷风机配备和吊轨布置应满足班生产白条肉的预冷要求。结冻能力应当满足屠宰产品结冻要求;预冷间温度为0℃-5℃,墙、门应采取保温隔热措施,结冻间库温应为-25℃—-23℃。

储存:

国家储备肉必须实行专库储存、专人管理,在储备肉专库外均须挂“国家储备肉定点库”标牌(长50cm,宽30cm)。同时做到责任到人,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管理科学。

冷库要实行科学堆垛,合理利用库容。库内肉品堆垛符合冷库管理规范要求,做到“三离两挂两留”(三离:码垛离墙、离地、离排管;两挂:每垛挂牌,库内挂温度计;两留:留过道,留操作空间)。每垛均须挂牌(规格为长35cm,20cm),注明片(箱)数、重量、品种、等级、生产厂家、加工日期、入库时间。

储备库须做到库温稳定,必须保持在-18℃以下。在正常情况下,一昼夜温度升降幅度不超过1℃,在肉品进出库过程中,库温升温幅度不得超过4℃。

国家储备肉出库(更新),必须服从国内贸易部统一安排。国家储备肉定点储备库接到国内贸易部出库(更新)通知单后,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