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暴雨天气越发的频繁了,而我们在暴雨天了,一定要注意安全,不仅是出行,在家中也要了解一些暴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那么,暴雨天我们该怎么做呢?下面小编来为您介绍暴雨来袭须知5大注意要点。
暴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暴雨来袭室内外注意要点
一、室内
1、关闭门窗,这是常识,紧闭门窗预防雨水混着垃圾进屋。但是,自己观察一下会发现,狂风暴雨都是倾斜着下来的,不会南北两个方向都进门窗的,所以紧闭一边就可以,另一边可以留着缝隙,大家肯定有体会,狂风暴雨之前一定是闷热异常的。
2、及时观察一下,狂风暴雨时,有时风向不定,可以说是狂风乱挂的。这个时候,及时检查家中的门窗,该关紧的就要关紧了。
3、拔掉家中的电视插头。很多人看完电视就关机,插头常年在插座上。这样,狂风暴雨之时,容易打雷,导致连电,损坏电视机。
4、电脑电源线也要断掉。用完电脑就关机,不拔电源线是很经常做的一个坏习惯。如果,打雷,闪电,有时会导致电脑连电,烧了主机,身边有这样的例子。
5、拔掉热水器,太阳能的插头,并且尽量不要洗澡。这一点仍然是怕打雷导致电击,尤其洗澡,也是比较危险的,太阳能都是安在楼顶上,虽说避雷措施有设置,但是小心一些好啊。
6、尽量不要拨打手机。可能家人都没在家,大雨来临,他们也赶不到家了。你的担心就放在肚子里吧,打手机会害了对方,也害了家人的,狂风暴雨时,电闪雷鸣时,不要接打手机是常识。
二、室外
1、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最好穿胶鞋,披雨衣,可起到对雷电的绝缘作用。
2、暴雨天低洼地带积水较多,大家在上班、回家或出行的路上尽量结伴而行,经过有积水的地方时尽量绕行,不要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匆忙跑过有积水的地方,特别是周边都没人经过的积水地带,以防因积水漏电而发生事故。
3、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井或坑、洞中。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4、回家途中要远离路灯、高压线,绕开涵洞、桥下、大坑;远离围墙、广告牌和大树,以防意外发生。特别要注意道路前方和道路两旁是否存在垮塌(泥石流)、树木倒塌和山洪暴发等安全隐患存在。
5、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6、雷雨时,如果感到头发竖起时应立即双脚合并、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在室内躲雨时,不应依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墙壁站立,宜保持一定的距离。雷雨天气上下车时,不宜一脚在地、一脚在车,双脚同时离地或离车是最佳方法。
暴雨天开车遇上路面积水怎么办?
1、不要冒险通过积水路段,如果路面水位超过排气管的高度,就不要冒险尝试了;
2、过水的时候要保持1-2挡,转速尽可能保持在2000转以上,千万不要高档位低转速;
3、过积水的时候不要完全收油,需要减速的时候也要缓慢收油;
4、通过积水的时候,大风会让车辆在水上飘动,这时候一定要冷静,有心理准备,记住上面的准则;
5、如果在水中因为水面过高造成熄火,千万不要在水中再次启动,否则发动机就要大修了,正确的办法是把车推到没有积水的地方,查看空气滤芯是否进水,确认没有后再启动;
6、见到积水处不要左闪右避。看到水就闪,或者马上踩刹车放慢速度,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非常危险。左闪右避反而容易使后面司机误解、造成意外;
7、汽车在积水路面或暴雨中行驶后,要小心因制动摩擦片湿透而导致制动失效的情形发生。万一遇到紧急情况,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当发现制动失灵时,不要紧张。慢慢行驶,并用脚轻踩油门及制动,如此反复几次、摩擦片和制动鼓的摩擦生热便可将水膜蒸发。
近来,我国各地纷纷出现了较强的降水,其中,不少地方的暴雨蓝色预警升级为了黄色预警。那么,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严重吗?按照等级划分暴雨黄色预警是几级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暴雨黄色预警等级及含义。
暴雨黄色预警是几级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严重吗
第二级别。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监测在暴雨到来之前做出的预警信号。提示百姓躲避暴雨,工商企业尽量减少暴雨带来的损失,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是暴雨预警信号中的第二级别。
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
1 、家长、学生、学校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防御措施;
2 、收盖露天晾晒物品,相关单位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3 、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 、检查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降低易淹鱼塘水位。
暴雨带来的危害:
暴雨是中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危害主要包括洪灾和涝渍灾。长时间的暴雨容易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地段,造成洪涝灾害。据1950~1999年资料统计,中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942.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达1300万公顷以上。暴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或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常导致山洪爆发,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暴雨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洪灾一般是指河流上游的降雨量或降雨强度过大、急骤融冰化雪或水库垮坝等导致的河流突然水位上涨和径流量增大,超过河道正常行水能力,在短时间内排泄不畅,或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流暴涨漫溢或堤防溃决,形成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洪水可以破坏各种基础设施,淹死伤人畜,对农业和工业生产会造成毁灭性破坏,破坏性强。防洪对策措施主要依靠防洪工程措施(包括水库、堤防和蓄滞洪区等)。
涝灾一般是指本地降雨过多,或受沥水、上游洪水的侵袭,河道排水能力降低、排水动力不足或受大江大河洪水、海潮顶托,不能及时向外排泄,造成地表积水而形成的灾害,多表现为地面受淹,农作物歉收。涝灾一般只影响农作物,造成农作物的减产。治涝对策措施主要通过开挖沟渠并动用动力设备排除地面积水。
渍灾主要是指当地地表积水排出后,因地下水位过高,造成土壤含水量过多,土壤长时间空气不畅而形成的灾害,多表现为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水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导致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不利于作物生长,使农作物减收。实际上涝灾和渍灾在大多数地区是相互共存的,如水网圩区、沼泽地带、平原洼地等既易涝又易渍。山区谷地以渍为主,平原坡地则易涝,因此不易把它们截然分清,一般把易涝易渍形成的灾害统称涝渍灾害。
当降水达到暴雨级别的时候,气象部门就会发布一定级别的预警信号,以提示人们要做好防范措施。那么,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几个等级呢?和其他气象灾害预警一样,暴雨各级别预警也由不同颜色代表,具体暴雨预警颜色等级从小到大排列是怎么样的?一起来了解。
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几个等级 暴雨预警颜色等级从小到大排列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从小到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具体含义如下:
蓝色预警
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黄色预警
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橙色预警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红色预警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我国暴雨分布情况:
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台风暴雨的点雨量往往很大。
中国属于季风气候,从晚春到盛夏,北方冷空气且战且退。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形成一场场暴雨。中国大陆上主要雨带位置亦随季节由南向北推移。华南(两广、闽、台)是中国暴雨出现最多的地区。从4至9月都是雨季。6月下半月到7月上半月,通常为长江流域的梅雨期暴雨。7月下旬雨带移至黄河以北,9月以后冬季风建立,雨带随之南撤。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中国暴雨日及雨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山地多于平原。而且东南沿海岛屿与沿海地区暴雨日最多,越向西北越减少。在西北高原每年平均只有不到一天的暴雨。太行山、大别山、南岭、武夷山等东南面或东面的坡地,都是这些地区暴雨日的中心。
一般当降水达到一定强度的时候,为了学生们的安全,学校会采取停课措施,而在此之前,学校会参考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情况。那么,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停课吗?一般暴雨预警信号几级停课?我们一起来了解。
暴雨蓝色预警停课吗 暴雨预警信号几级停课
一般不会。
根据暴雨预警级别防御情况,发布橙色预警时,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四大暴雨预警标准及防御:
蓝色预警
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黄色预警
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橙色预警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红色预警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高考期间遇到暴雨天气怎么办呢?在南方,高考难免会遇上比较恶劣的降水天气,尤其有些地区还会刮台风,但即便如此,高考还是会如期进行。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考生及家长该如何应对呢?以下为您介绍高考遇暴雨家长和学生须知要点。
高考期间遇到暴雨天气怎么办 高考遇暴雨家长和学生须知要点
1、提前踩点,设计好从家里(或酒店)到学校的线路,有条件的话尽量住近一点,减少路程的奔波。
2、提前约好车,确定出行方式,提早出门。下雨天更要提早出门,避免迟到情况发生。
3、备好伞具是肯定需要的。就算出门没有下雨,也必须带好雨具以防万一。
4、多备一套更换的衣物鞋袜,以防淋湿以后身体感觉不适。
5、身份证/准考证、文具等要用防水袋装起来,最好使用防水的书包,避免因为下雨弄湿考试必要的证件及用具。
6、考场是有冷气的,不管是热还是冷 ,都带上外套比较好。
7、考生自己的心态要注意好,不要太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高考暴雨天家长护送孩子出行注意事项:
1、风雨过大要停车。风雨过大,最好是靠边停车,待暴雨过后继续前行。但不要停在树下及广告牌等物体下面。
2、打开近光灯和雾灯。暴雨滂沱时,天气阴沉,应及时打开近光灯和雾灯。如是在高速上,要打开“双闪”灯。
3、尽量保持直线行驶。暴雨时路面会积水,容易出现刹车距离变长,还会产生侧滑。要双手平衡把握方向盘,直线行驶。
为什么高考老是下雨?
网友一:在我国,南方雨季为4-9月,北方雨季为6一9月。而高考在6月份,也就是说,高考的时候正好是全国各省份的雨季,当然下雨的几率要非常大。
网友二:曾记得,去年我们高考的时候是下雨的,高考完了也有下雨,可能是因为6月正值炎热的时候,让高考学子们感到无比烦躁,所以,天公作美,在高考期间下几场雨,让天气变得凉快一点,好让高考学子们好好考试。祝高考学子们都能够金榜题名,逢考必过吧!
网友三:告诉你真是答案吧,为什么高考下雨,因为学生高考天气炎热,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轻快,安静,愉悦的,凉爽的环境,让学生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国家会在高考前两天启动人工降雨,这样就可以缓解夏天炎热,干燥的坏境,不光高考,中考也会。
网友四:每年高考前后,正逢梅雨季节前后,所以都会下雨。梅雨主要是南方的热气流北上,北方的冷气流南下,两股气流交汇形成锋面雨,并且雨期较长,加上我国东南方夏季是高温多雨的气候,所以下雨是必然的。
网友五:因为下雨是在倾诉着考生的痛苦,流露出考生三年的压抑情绪,上天也开眼了,同时下雨也让考生有个舒服的环境,还有下雨是季节性问题,要是在冬季,不是下雨了,就是下雪了,我表示没经历过高考,但也上了大学,祝考生金榜题名!!
网友六:据说高考前,每个考生和家长都很紧张,一紧张就冒汗,那么多考生就增加了空气的湿度,于是压强增大,空气开始膨胀向上流动,向上时温度降低,水分子凝结就行成雨滴,于是开始下雨,然后,考生和家长心里就安稳了,就考出理想的成绩,考中理想的大学。祝所有考生金榜题名,心想事成!
高考天气推荐
为什么每年高考都下雨 揭秘为什么高考就下雨
一高考就下雨怎么回事 为什么一到高考就下雨啊
高考碰上台风怎么办 当高考遇上台风如何应对
影响高考的气象因素有哪些 每年高考天气一般怎么样
高考遇到暴雨怎么办 高考当天下大暴雨注意事项
高考期间遇强对流天气怎么办 高考遇强对流天气8大注意事项
高考遇上极端天气会延期吗 高考期间遇恶劣天气会不会停考
每当雨季到来,我国很多地区便会常常遭受暴雨的袭击,尤其个别地区更是异常的频繁。暴雨之所以如此眷顾这些地方,和其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具体我国暴雨集中地区是什么地方?我国暴雨发生最多在哪里?一起来了解。
我国暴雨集中地区是 我国暴雨发生最多在哪里
暴雨集中的地带主要有两条:1、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南沿海;2、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东麓。
此外,阴山、秦岭、南岭等山脉的南麓也是暴雨的多发地区。
我国的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及松花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关中盆地等地区。而涝渍灾害则主要出现于东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中国是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有暴雨出现。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台风暴雨的点雨量往往很大。
造成我国暴雨频繁的原因: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跨高、中、低三个纬度区,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吹北风,空气干燥,全国大部地区气候干旱;夏季吹南风,空气潮湿,雨季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我国暴雨洪水频繁主要受季风影响,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控制,全年的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湿润高温时期,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6月至9月雨量占正常年降水量的60%至80%。黄河中下游地区、海河、辽河流域,大部分集中在7月、8月,而且往往又集中在几次暴雨过程中。
季风雨带的季节性位移导致降雨地域的阶段性变化。夏季风始于5月,由南向北推进,在北进过程中有3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和两次跃进阶段,相应有3个雨季,即华南雨季(南方各省份,4月至6月),江淮梅雨季(长江中下游各省份,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华北东北雨季(华北及东北各省份,7月中下旬至8月),此时季风达到最强盛。9月以后,季风减弱并南撤,雨带也逐渐南退。10月以后,季风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夏秋频繁的台风活动。直接由台风形成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辽宁沿海地区和台湾、海南等省份。台风在东南沿海登陆后,一般转向北上,风速逐渐减缓形成低压,若与北方冷空气结合,就可能形成大范围的暴雨洪水,在北方的暴雨洪水中占有很大比重。
我国是个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有暴雨出现。由于受季风、地形等影响,我国暴雨的地域性和时间性特征十分不明显。总体而言,南方多而北方少,东南沿海多而西北内陆少;夏季多而冬季少,主要出现在夏季风活跃的下半年里。暴雨日及雨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山地多于平原。而且东南沿海岛屿与沿海地区暴雨日最多,越向西北越减少。在西北高原每年平均只有不到一天的暴雨。太行山、大别山、南岭、武夷山等东南面或东面的坡地,都是这些地区暴雨日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