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鬼节七月半是一个节日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元节有哪些别称。农历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和清明节和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传说中元节的时候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祭祀鬼魂,不仅祭祖也会举行普度仪式,超度亡魂。
中元节鬼节七月半是一个节日吗 中元节有哪些别称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是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道教盛行后,附会传统,创立了天、地、水三宫神祗。据说天宫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宫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宫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万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旱日安息。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济。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中元节鬼节七月半是一个节日吗 中元节有哪些别称
古时候经典的鬼故事:荒冢疑案
山东省某县有一个妇人,讲述这件事的人忘记了她的名字。一天傍晚,她从娘家回来,骑着一头黑驴。她的弟弟背着包袱,跟在后面。
路途中经过一座山,妇人想小解,就让她的弟弟牵着驴在山路边等着,自己一个人往树林深处走去。走了一段路,看见一座坟墓,周围有青松围绕,四边有怪石竖立,地方显得幽静偏僻。
妇人在这里小解后整理衣服,忽然发现自己的裤子不见了,找遍四周,没有找到。幸好还有外衣遮蔽身体,匆匆忙忙地骑驴回家。
妇人把这事悄悄告诉了丈夫,丈夫吓得面色如土,急忙说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摆手让妇人别再提这事。妇人不敢说话,始终弄不明白怎么回事。
到了夜里,夫妻二人关上门休息。丈夫很快入睡,鼾声如雷。妇人却心中害怕,睡不着。忽然听到巨大响声,好像大石头落到了床上,床被震动。妇人呼喊丈夫,没有回应。
点上灯烛一看,只见丈夫的胸口上牢牢地插着雪亮的一把匕首。妇人吓得大声哭叫,家里人都跑过来,妇人打开门。众人检查了门窗,没有人进来的痕迹,怀疑丈夫是妇人所杀,就报告了官府。
县令让衙役拘来妇人询问。从丢失裤子开始,妇人就把发生的事说了一遍。县令率领众衙役带着妇人去丢失裤子的地方查看,确有一座坟墓,外部看来,并没有什么异常。
找来墓主询问,墓主说:“有一个女儿夭折,葬在这里快十年了,平常会派人来扫扫墓,其它的事都一无所知。”县令告诉他发生的事情,并要开墓查看,墓主争辩,表示不愿意,在县令的训斥下才勉强同意。
挖开墓,打开棺材,里面竟然没有女尸,却是一个少年和尚,光着上身仰躺在棺材里,下身穿着一条红裤子,正是妇人丢失的那条裤子。
和尚胸口上插着一把锋利匕首,匕首周围的血迹还是湿的,好像刚刺入不久。众人都大惊失色。
对周边寺院查访,都说没有这个和尚,也没有人来提供有关和尚的线索。这件事如此怪异,始终没有合理解释,于是成了疑案。(清李庆辰《醉茶志怪》卷二《疑案》)
清明节即将到来,近期人们对清明节还有寒食节都格外的关注,但是这两个节日很容易混淆,所以很多朋友在问,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一天吗?或者直接认为,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一个节日吗?其实寒食节和清明节并不是同一天,他们两个是不同的两个节日。
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一天吗 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一个节日吗
寒食节和清明节并不是同一天,他们两个是不同的两个节日。寒食节是在冬至后105日,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介绍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介子推所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已沉入历史长河,不过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却是千年如一的
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又称踏青节、行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寒食节和清明节有什么关系
一是毫无关联阶段。隋唐之前,“清明节”仅仅是指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二十四节令之一,寒食节的主要项目是家家禁烟吃冷食,而且时间是在寒冷的隆冬季节。
二是相互交融阶段。隋唐五代时期,寒食节的时间确定在冬至后的“一百五”日之时,仅先于清明节一两日,而且增加了“寒食上墓、渐已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的内容。
第三,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到清代,寒食节流行的一些项目已不再普及,而民间扫墓与官家祭坛及皇家祭陵成为节日的活动主项目。这一时期,“寒食”名称尽管在一些文献、方志和文人作品中还不时出现,但“清明”称谓成为主流说法。
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有两个节气都有秋字,那就是立秋和秋分,也都是属于秋天的节气,那么秋分是立秋吗?秋分和立秋是一个意思吗?为了让大家更加明确清楚的了解这两个节气,做了以下介绍,快点来看看吧。
秋分是立秋吗 秋分和立秋是一个意思吗
秋分不是立秋,两者意思也不一样。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24日。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秋分和立秋有什么区别
1、时间不同
立秋的时间为:每年8月6~9日 太阳到达黄经135度。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秋分的时间为:每年9月22日~24日 太阳到达黄经180度。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2、节气特点不同
立秋节气气候特点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
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
秋分节气气候特点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前后天气如何
秋分之后开始不热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我说秋天是一个灿烂的季节,五彩斑斓的光影世界,秋叶也能像花朵一样的绽放,满山红叶似彩霞扑面而来。还有立体声的循环播放,秋风簌簌在林间穿梭星星点点的桥在你心上。这样的季节你喜欢吗?描写刚刚入秋的句子就在这里等你。
描写刚刚入秋的句子 我说秋天是一个灿烂的季节
描写刚刚入秋的句子 我说秋天是一个灿烂的季节
1、走在回程路上,秋风习习,街道两旁的马路上,布满了一地秋落的黄叶,金灿灿的落叶在地面上耀出一种凄美的色彩。微风吹过,无数离枝黄叶纷纷扬扬飘落尘埃,空中弥漫着萧瑟的寒意。我被这凄境感染了,心中掠过淡淡地伤感与苍凉。
2、秋雨,是寂寞的、孤独的,却——又是充满希望的。这时的雨,将落叶掩埋,将惆怅隐藏,带来的是希望与活力。
3、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边,一棵憔悴的秋柳里,一条怯懦的秋枝上,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私语三秋的情恩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私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水流去。这秋的私语,秋的情思情事,情诗情节,已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水流去。
4、无情的秋雨吹打在窗棂上,溅落了一身的雨滴,看窗外池塘边,碧天的荷花散落一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秋雨无情,雨打清荷,花落谁家
5、夜雨潇潇,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躺在床上,聆听窗外的雨声,如歌般美妙,如诗般惬意,好似行云流水,又宛似一位娇滴滴的姑娘在窃窃私语。这是秋雨吗?是,它是。但它不再是那令人忧愁的秋雨,而是充满希望的。就像生命一样,有伤心也有快乐。这条路上也许风景凄清,但也许下个转折口,将会看到一个全新的景色:微雨朦朦,烟云笼罩,小径红稀,芳野绿遍,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6、一年四季,往往在诗人的笔下,秋,是最凄凉不过的了。萧瑟的寒风,随风飘零的落叶,激发了忧伤的情感及澎湃心恬的狂潮。徐志摩笔下所流淌出的秋天私语,惆惆怅怅。昔日的情思,又从心底涌出,昨天的欢愉,今天的回忆,昨天的哀伤,今天的惆怅;昨天的一眸一笑,今天的丝丝苦味……秋天是离别的季节,亦是回忆的季节……
7、一片树叶落在我的脚前,以未尽枯黄的面容,匍匐的姿势,悲哀地完成了流浪的旅途。
8、幽静的树林间,风儿卷枯黄的叶子擦过我的肩头,虽然我已看不见那曾经的脚印,但我还可以听到那树叶发出幽幽的回音,虽然前方目标茫然,但前方依然铺满叶子,我愿与你同行。
9、悠长的小路在寂静的树叶中蔓延,秋风卷着微微泛起红的枫叶轻轻落在树林间,不一样的轨迹,但有一样的宿命,生命的琴弦由自己去弹奏,每一道音符的奏响都要用一生的时间,悠然脚步踏过铺满乡间的小道,蓦然回首,不见那曾经有过的脚印,风儿飒飒轻抚着,飘然的身影且且远…
描写刚刚入秋的句子 我说秋天是一个灿烂的季节
10、院子里,几棵不知名的树,似乎违背了花开的规律,开满了淡红色的花,一簇簇地,在少有绿叶点缀的枝条上毫无顾忌的盛开着,开的那么自信、那么灿烂与张扬,自信地胜过天边的彩霞。秋季赏花更为另一番的惬意,虽没有春天里百花齐艳的争宠,却在万木寂寥的时分暖了枝头,在悲凉的季节里弥漫清香。
11、秋天的气息已划过脸颊,爽朗中夹裹着丝丝凉意,而今年的秋天却无落叶纷飞、清凉萧瑟之感,也许是自然的季节仍未到深秋时分,也许是自己的心景逐已越过落叶纷飞的萧景,恬静地迷恋着硕实金秋的美。
12、秋风瑟瑟,静夜凄凄,残月孤星,黯然伤神。独依窗前,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揪心的痛,撕扯着一颗孤独的灵魂,斑斑伤痕,无情的剥落。
13、秋并不漫长,故乡的秋总是悄无声息的到来,却是匆匆的流逝,每逢秋季身在家乡的我能感觉得到只是一点冷清、孤寂罢了,大地没有夏日那充满火热的热闹时节,有的只是几棵光秃秃的树干,几片残花碎瓣而已,再加上那条早枯竭的溪流,变算得是一幅荒凉的秋景图吧。
14、秋,独自一人去郊外散步,落叶扬扬洒洒,铺满了小路。“枯藤老树昏鸦”,连那鸟儿也充满了忧愁,周围一片寂静。忽然有一种莫名的伤感索绕心头、魂牵梦绕。蓦然回首间,觉得脸上湿湿的,抬头仰望。噢!是雨!是秋雨!却又觉得这秋雨焉知我心?不免又怅恨万分。
15、但,唯有秋雨,未雨绸缪,怅若久之,缥缈不定,捉摸不透,无时似有时,有时似无时。秋,往往伴随着惆怅、忧愁、寂寥的情感,惹得那秋雨也有几丝哀愁
16、窗外,淅沥沥的下着小雨,秋雨霏霏,秋意萧瑟。让我不由得发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感慨,若你我今生无缘,何苦要相识相知。连绵的秋雨仿佛是我的心雨,散落的雨滴,滴答在你的脸颊。我仿佛看到一袭红衫,手扶瑶琴,轻拨着心曲,而我却轻摇折扇赋诗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7、“春花秋月”,虽说中秋佳节月亮最为圆满,象征着团圆与幸福,洒下的依然是遍地的银辉,让人油生点点清愁;秋季也是金收时分,五彩斑斓的色彩仿佛让人置身在一幅巨大的油画世界里,微风中摇晃树叶抖落的碎光,写下了迷人诗意的浪漫。秋季拥有色彩斑斓的浪漫,也拥有金秋成熟之美,而落叶飘零的悲凉却也是人生情绪低落的象征。
18、秋,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示着他的风韵与华姿,在这个多愁善感但又刻骨铭心的季节里,我们尽情享受着似水的年华。万千思绪顷刻间化成烟雾,留下的只有似曾相识的记忆。
秋天的经典诗词
秋天的经典诗词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秋词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我们经常说“巴铁”,但应该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巴铁”的含义,所谓的“巴铁”其实就是指巴基斯坦和我国的关系非常好,像铁哥们一样。但是,常常有人将巴基斯坦和巴勒斯坦弄混。那么,巴基斯坦和巴勒斯坦是一个国家吗?巴基斯坦和巴勒斯坦的区别是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
巴基斯坦和巴勒斯坦是一个国家吗 巴基斯坦和巴勒斯坦的区别
不是一个国家。
地理位置不同:
1、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
2、巴勒斯坦是中东的一个国家,由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两部分组成。加沙地带面积365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地区面积5800平方公里,目前实际控制领土为2500平方公里。
语言不同:
1、巴基斯坦国语为乌尔都语。
2、巴勒斯坦通用阿拉伯语。
民族构成不同:
1、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有旁遮普族、信德族、巴丹族(普什图族)和俾路支族。在巴基斯坦,人们更习惯于按照地域的概念称四省的人为旁遮普人、信德人、巴丹人(普什图人)和俾路支人。同样,巴基斯坦还有克什米尔人、布拉灰人、奇特拉尔人和古吉拉特人等人数较少的民族和部落。
2、巴勒斯坦主要民族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
宗教构成不同:
1、巴基斯坦的国教为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徒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5% 。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2、巴勒斯坦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国内主要有伊斯兰教、犹太教、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
对于关岛这个岛屿,我们可以看到它位于西太平洋,具体在马里亚纳群岛南部,从这个位置来讲,我们很难看出其到底是独立的国家,还是所属哪个国家。那么,关岛是一个国家吗?如果不是,那关岛是哪个国家的领土呢?以下小编带您了解。
关岛是一个国家吗 关岛是哪个国家的领土
关岛不是一个国家,属于美国的领土。
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稳定,年均温度26~27℃,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海湾平静,少有台风。关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全年和暖,平均温度为摄氏27度,气温很少高于摄氏30度或低于24度。大概可分为干季(11~5月) 与雨季 (6~10月) 两个季节。不过雨季是突然一阵大雨又放晴,不是连日下雨。
关岛是常夏之岛,一年分为干季(11月~5月)与雨季(6月~10月),全年平均温度为27℃,很少高于30℃和低于24℃。
关岛呈长条形,腰部狭窄。地势南高北低,南半部是火山岩山地,闪电山为最高峰,陆地海拔407米,西南沿海有小片平原;北半部为珊瑚灰岩台地,海拔150米左右。河流集中于南部,大多短小湍急。海岸陡峭,港湾多,近岸水浅多礁。岛上多热带雨林。公路纵横,交通便利。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21~32℃。年降水量2000多毫米。终年多东风和东北风。农产品多为蔬菜、水果、禽蛋和肉类,粮食不能自给。从1967年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
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南端的岛屿,在北纬13°30′、东经144°45′。面积549平方公里。人口178430人(2010年),查莫罗人占绝大多数。首府阿加尼亚,在岛屿西部。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部的兰兰山是最高峰,海拔407米。西部沿海有肥沃平原,该岛明显地分为两部分,北部为石灰岩高地,海拔约150米(500呎),南部为较高的火山山脉。高地为丛密的灌木林所覆盖,火山山脉上主要生长菖蒲。较高的山有拉姆拉姆山(MountLamlam),海拔406米(1,332呎),博拉诺斯山(Mount Bolanos,高372米〔1220呎〕)和萨萨拉关山(MountSasalaguan,高338米〔1,109呎〕)。
我国怎么去关岛?
关岛直飞5个小时即可到达,目前中国香港、上海可乘坐美联航航班直飞关岛。
中国香港 -- 关岛(UA116,23:55 – 06:35+1)
关岛 -- 中国香港(UA159,18:50 – 21:55)
每周四班(周一、三、五、六)
上海浦东 -- 关岛(UA156,23:55 – 06:25+1)
关岛 -- 上海浦东(UA189,19:30 – 22:45)
每周两班(周四、日)
北京——首尔(KE856,13:10 – 16:40),首尔——关岛(KE111,19:35 – 00:50+1)
关岛——首尔(KE112,02:30 – 06:10),首尔——北京(KE855,08:10 – 09:15)
(每天都有航班)
关岛游玩方式:
1、拉提谷探险公园
2、开小飞机体验飞行
3、美人鱼号出海
4、亚特兰蒂斯号潜水艇
5、大黄鸭水陆两栖观光车
6、鱼眼公园看热带鱼
7、环岛自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