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多少年

2020/4/1 16:10:07
万年历日历:多少年知识
多少年知识
抗日战争是哪一年

抗日战争是哪一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打了多少年才结束的?这样的问题有很多的朋友都不清楚,因为现在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关于战争的伤痕正在被抚平,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情。当初我们的先辈情愿用自己的性命就是想换取这样的结果,他们成功了,虽然他们也牺牲了。自己身陷战争的漩涡,唯一的希望就是子孙后代能摆脱自己的这样朝不保夕的命运,所以我们的抗战胜利来之不易,也要倍加珍惜。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当年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哪一年 抗日战争打了多少年

抗日战争时间:

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双方主要首脑

中国

蒋介石: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带领中国国民政府取得抗战胜利。

毛泽东:193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后,他同朱德等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实行战略反攻,直至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经过八年抗战,中共领导的军队、民兵和解放区(1944年抗日根据地改称解放区)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日本

昭和天皇:本名裕仁 ,称号迪宫。日本第124代天皇兼陆海军大元帅,法西斯主义者,1926年-1989年在位,是日本最长寿以及在位时期最长的日本天皇,执政长达63年。裕仁对日本侵华和发动太平洋战争有最高责任,他在制定日本侵华战略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1945年8月发布“终战诏书”,代表日本帝国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因美国的干涉战后免除了审判,帝统得到保留,战后在位期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促成神武景气。

东条英机,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第四十任日本首相(1941年-1944年),二战甲级战犯,侵略中国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重要罪犯之一。昭和天皇最忠诚和最愚鲁的手下。在关东军有剃刀将军之称,日本第一兵家石原莞尔因其才智有限,直呼其为上等兵东条。1944年因指挥无能被解除一切职务。1945年9月12日,自杀未遂,被捕入狱。1948年11月12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犯有发动战争、侵略别国、反人道罪等罪行判处死刑;12月23日被执行绞刑。

主要将领

中国将领

国民革命军方面

冯玉祥、张学良、李宗仁、阎锡山、白崇禧、陈诚、傅作义、何应钦、蒋光鼐、蔡廷锴、宋哲元、孙连仲、卫立煌、张治中、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戴安澜、郝梦龄、王铭章、谢晋元、薛岳、杜聿明、郑洞国、马占山、高志航、范筑先、张发奎、余汉谋、李品仙、刘湘、胡宗南、顾祝同、刘峙、唐生智、徐永昌、杨虎城、蒋鼎文、程潜、李烈钧、鹿钟麟、苏炳文、邱清泉、张灵甫、黄伯韬、庞炳勋、刘汝明、汤恩伯、罗卓英、刘戡、周至柔、陈绍宽、饶国华、陈安宝、唐淮源、李家钰等

共产党方面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彭德怀、叶剑英、杨尚昆、李先念、薄一波、贺龙、刘伯承、林彪、罗荣桓、罗瑞卿、左权、粟裕、叶挺、吕正操、陈毅、张云逸、王震、黄克诚、彭雪枫、张爱萍、杨靖宇、赵尚志、马本斋、陈锡联、陈赓、王树声、谭政、许光达、曾生等

日本将领

二战甲级战犯(绞刑)

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梅津美治郎、武藤章、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

其他战犯

冈村宁次、阿南惟几、杉山元、山下奉文、南云忠一、石原莞尔、阿部规秀、寺内寿一等。


日晕多少年一次

通常我们看太阳的时候,周边并都没有明显的光环,但个别时候,太阳却出现明显的光环,而且范围比较广,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日晕”。日晕其实就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是日光通过云层时,受到了冰晶的折射或反射导致。那么,一般日晕出现频率高吗?通常日晕多少年一次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日晕多少年一次 日晕出现频率高吗

日晕每年都会出现。多出现于春夏季节,民间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谚语,其意思就是若出现日晕的话,夜半三更将有雨,若出现月晕,则次日中午会刮风。

日晕是一种大气现象。它形成的原因是在5000米的高空中出现了由冰晶构成的卷层云,卷层云中的冰晶经过太阳照射后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等物理变化,阳光便分解成了红、黄、绿、紫等多种颜色,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

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经过两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有卷层云时,天空中会飘浮着无数冰晶,在太阳周围同一圈上的冰晶,都能将同一种颜色的光折射到我们的眼睛里形成内红外紫的晕环。

晕通常呈环状或弧状,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由太阳照射冰晶反射至人类眼睛称为“日晕”,而月球照射冰晶反射至人类眼睛则称为“月晕”。大气中的冰晶通常是由卷状云带来,当太阳光射入冰晶时,则反射于人类眼睛,产生环状或弧状的卷圈,通常为内圈红光,而外圈为紫光。

关于日晕的观测:

日晕出现时不要长时间用肉眼观看日晕,以免灼伤眼睛。天气要下雨时,往往会在高空中出现象鸟类羽毛般的卷云,接着在卷云的下面6千米左右空中出现含雨的卷层云。由于气温低,云中的水滴变成六棱柱状的小冰晶。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即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光谱色,这就是日晕。

日晕的特殊现象:多日同辉

出现所谓的多日同辉这种天气现象,它所需要的气象条件是比较苛刻的。首先天空得有适量的云,这个云是产生几日同辉现象的物质载体,云太少了以后它形成不了,云太多了以后就会把光直接吸收掉,于是光也射不到地面上来。第二个条件就是空气中必须得有足够多的水汽,一般的都须为六菱体的冰晶存在,这样才能产生光的折射。最后一个就是对风的要求,风得比较小,大气层也得比较稳定,否则,有规则的冰晶就会被打乱,这样也形成不了有规律的光的折射现象。

关于日晕的记录:

2019年12月19日下午,江西庐山雪霁初晴,在庐山的小天池出现壮观的日晕云海美景。

2018年5月13日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出现日晕。

2016年

2016年4月28日,山东省青岛市出现明显日晕,短时间内微信朋友圈被日晕刷屏。据了解这不是青岛市第一次出现日晕现象。

2016年4月22日13时左右,地处中蒙边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三团上空出现罕见的“全日晕”奇观,这也是该团一周内第二次出现此景观。

2016年4月16日中午云南省曲靖市日晕

2016年4月16日中午云南省曲靖市日晕

2016年4月18日中午上海市出现日晕。2016年4月18日中午浙江省杭州市出现日晕。

2016年4月16日中午云南省曲靖市出现日晕。2016年4月8日中午广东省深圳市出现日晕。

2016年3月24日中午内蒙古包头出现明显日晕。

2016年5月4日中午浙江省杭州市出现日晕

天文知识

出现超级月亮代表什么 超级月亮出现时会发生什么

超级月亮出现的原因 超级月亮是怎么形成的呢

超级月亮是一年一次吗 超级月亮每一年都有吗

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现一次 哈雷彗星下一次何时出现

天狗食日多少年一次 下一次天狗食日是哪年

日全食多少年一次 日全食出现的周期是多久

月全食多少年一次 下一次月全食是哪一年

月食多少年一次 月食出现的周期是多少

慧星多少年出现一次 下次彗星什么时候出现

流星雨多少年一次 下一次流星雨时间什么时候


多少年闰九月一次

闰月是我们国家的一种独特的历法计算方式,在我们国家是分为阴历阳历的,阴历中有的年份是13个月,其中就有一个闰月,闰月也是为了平衡24节气在我们国家运转而存在的一种算法,那么多少年闰九月一次,农历闰九月是多少年一次

闰九月

多少年闰九月一次

闰九月,按照阴阳历的说法,指在某年中出现两个九月的意思,闰月在九月的很稀少,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仅有1832年和本世纪的2014年,下一个世纪将会在2109年出现。

闰九月几年一次?如下表显示

1737年、1756年、1832年、2014年、2109年、2204年、2223年、2576年、2720年、2739年、2815年、2834年、2853年、2929年、3092年、3111年、3187年、3206年、3225年、3301年、3320年、3369年、3464年、3521年、3559年、3654年、3692年、3703年、3741年、3798年、3817年、3836年、3874年、3893年、3931年、4026年、4056年、4075年、4113年、4151年、4170年、4189年、4208年、4246年、4265年、4284年、4303年、4333年、4398年、4428年、4447年、4466年、4485年、4523年、4542年、4580年、4618年、4648年、4656年、4667年、4675年、4686年、4705年、4743年、4762年、4770年、4781年、4800年、4838年、4857年、4876年、4895年、4990年。

闰九月

农历闰九月是多少年一次

“闰年”是公历年计算方式的一种调节方法,公历是每四年一闰,每次都是2月份增加一天。“闰月”则是中国传统农历的一种调节方法。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月平均约为29.5天,这样一年就比公历年少了11天。为了协调公历与农历之间的天数,农历中就设置了闰月的方法,即每逢闰年增加一个月,每两到三年一闰,19年7闰。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是有可能的。

闰九月是一个独特的日子,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周期,而且一个世纪也智慧才能几次,有些时候一个世纪都不会出现一次,闰九月也只能通过历法来计算,并没有确定的计算方法!以上是为您整理的“多少年闰九月一次 农历闰九月是多少年一次”,希望您会喜欢。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闰月内容吗?不妨点击》》》闰月怎么算


四星连珠多少年一次

有的天象比较常见,几个月或一年一次,而有的天象则比较罕见,错过一次需要等上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其中,四星连珠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天文现象,那么一般四星连珠多少年一次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解答的四星连珠天象出现的时间规律。

四星连珠多少年一次 四星连珠天象出现的时间规律

四星连珠至少要30年一遇,是行星连珠的一种。

科学家根据计算结果,选出了近300年间(1850~2150年)7个以上行星的“行星连珠”,θ角的最大值,把角度小于13度的列入“行星连珠”,这种天象共有17次。

距现在最近的一次“行星连珠”发生在2000年5月20日零时,θ角12.6度。此时,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冥王星,这七大行星排列在12.6度的范围内,上一次“七星连珠”发生在1965年3月6日9时,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排列在9.3度的范围内。

2149年12月6日4时发生的将是“八星连珠”,其余16次都是“七星连珠”。2000年5月20日这样的“行星连珠”为30年一遇,就人的一生来说是少见的,但从时间的大尺度来看是频繁发生的,并不罕见。

其中,“九星连珠,天生异象”这是电影中的一段剧情,称九大行星连成一线,导致太阳释放出大量中微子,危及地球。对此北京天文馆天文专家寇文解释,当多个行星分布在地球与太阳连线附近的小扇面内时,一眼望去好像处在一条直线上,被称为“行星连珠”,但绝不是如望文生义那样,像糖葫芦串成一条线,而是分散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因此所谓‘行星连珠’只存在于人们心目中,与其说是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不如说是人们感兴趣的‘视觉现象’”。

通过计算,距现在最近的一次“行星连珠”发生在2000年5月20日零时,当时除天王星和海王星外,太阳系的其余七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冥王星(现已降级为矮行星)都排列在一定方向上;而再上一次“七星连珠”发生在1965年3月6日9时;“从时间间隔来讲,‘七星连珠’为30年一遇,虽然就人的一生来说是少见的,但从宇宙的大尺度来看是频繁发生的,并不罕见。到2149年12月10日将会发生“八星连珠”,这个天象出现概率要相对低些,大约每6000年发生一次。

其他行星连珠类型

1、五星连珠

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我国古代用以表示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的现象,也就是五星处在同一条直线上。这种现象不常发生,所以古人曾唯心的认为它是祥瑞之兆。后人推广到只要五行星各居一宫相连不断时就叫做“连珠”。天文学者解释,“五星连珠”是以地球为中心,金木水火土位于太阳的一侧,人们向夜空望去,五大行星的张角小于60度,并能被肉眼观察到。

为何会出现“五星连珠”?专家解释,我们的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水星离太阳最为接近,运行速度最快,88天就公转一圈。而冥王星离太阳最远,运行速度最慢,248年才公转一圈。从地球上看,各行星时远时近,时东时西,时合时分,时聚时散。当五大行星进入我们视野的张角小于60度时,就会出现“五星连珠”的有趣天象。专家透露,观察“五星连珠”,最关键是要观察水星。只要能看到水星,就能看到“五星连珠”。5月5日前后两天,夜幕降临后,望着西方偏北的低空,可看到夜空最亮的金星,在金星下方,可寻觅到暗黄的水星。在金星的上方,可找到火星和土星。木星高挂在西天,亮度仅次于金星。从光度看,火星最暗,呈血红色,位于土星的北面。

据统计,从1901—2100年,至少有15次“五星聚”和“七星聚”。在我国,古人认为,“五星连珠”出现是吉祥好景之兆。但天文学家认为,“五星连珠”与社会的兴衰福祸和气候的冷暖旱涝无关。

2、七星连珠

“行星连珠”是“视觉现象”对于“行星连珠”现象,至今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通常用肉眼望去,行星差不多处在一条直线上,人们就称之为“行星连珠”。按这个“定义”,就算把行星的运动在画面上表示出来,就得一直关注行星的运动并找到“行星连珠”的这个时刻,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更不用说对于“行星连珠”在视觉上因人而异。30年一遇的“七星连珠”。


地震及余震持续时间

每次大地震之后,受灾区仍是不安稳的,因为数次的余震会持续不断的发生。可别小看这些余震,它持续的时间有时候会长到让你难以想象。那么,一般情况下,地震及余震持续时间是多久?你知道地震的余震持续最多多少年吗?我们一起来了解。

地震及余震持续时间 地震的余震持续最多多少年

主震持续96.57秒,余震根据地震的特性来看持续时间一般很长,而且无法有效监测。

专家表示:一次大地震的余震可以持续数十年,甚至千年尺度。

“5年之后有余震很正常”,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蒋海昆研究员对记者说,“从研究角度看,一次大地震的余震可以持续数十年、上百年,甚至千年尺度。”

在不同的地震活动区,由于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差异,余震活动持续时间并不相同,例如中国东部地区的地震余震持续时间通常较长。蒋海昆说,一些地区大地震的余震已经持续很多年。“比如中国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40年,但当地近期仍有高于本底背景活动的3、4级有感余震发生,仍是唐山大地震的余震。”

而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由于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同属龙门山断裂带,有一些专家认为这是汶川地震的余震,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看法。

蒋海昆说,关于余震的学术研究确实还存在一些争论。例如,2009年曾有国外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认为余震的时间可持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也有一些专家对余震是否能延续这么久持不同观点。

无论如何,一个地方发生大地震后,由于震后应力调整等因素,破裂面有一个较长时期的逐渐愈合的过程,这段时间内原震区就可能发生较多的地震,这是需要震区相关机构和民众持续警惕的事情。

余震的危害有哪些?

余震也是地震,其危害可以用地震标准来评价。

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容易突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引发了地震。

震 源:地球内部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

震 中: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震 中 距:震中到地面上任一观测点的距离;

极 震 区:震后破坏程度最严重的地区。

(注: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

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日环食多少年出现一次

每年全球范围内,起码有一次的日食现象发生,但日食现象中分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等,而这些现象中有些比较罕见,而且即便发生了,你所在地区也不一定能见到。那么,一般日环食多少年出现一次?到底日环食几年一回?一起来了解。

日环食多少年出现一次 日环食几年一回

全球范围:1-2年一次;中国境内:10年左右一次。

预计中国境内可见的环食:

环食 2020年6月21日:西藏普兰,那曲,昌都,四川南部,贵州中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中南部,台湾中南部 下午

环食 2030年6月1日:内蒙古根河,黑龙江黑河,伊春,鹤岗,抚远等地 下午

环食 2041年10月25日:内蒙古锡林浩特,通辽,辽宁沈阳,抚顺,本溪,吉林通化等地 上午

环食 2042年10月14日:曾母暗沙 上午

环食 2064年2月17日(春节):西藏东南部,林芝,昌都,青海西宁,甘肃中部金昌,武威,宁夏,内蒙大部,山西,吉林,黑龙江中南部 带食而没

环食 2074年1月27日(春节):广西北海,广东雷州半岛至中部,东北部,江西南部,福建中南部 傍晚

环食 2074年7月24日:南海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之间 上午

环食 2085年6月22日:云南西双版纳,思茅,个旧,贵州都匀,贵阳,湖南中南部,江西中部,浙江东南部,福建北部 上午

环食 2095年11月27日:辽宁沈阳,大连 带食而出

环食 2096年11月15日:曾母暗沙带食而出

日环食发生的原理:

日环食与日全食原理类似,日环食的发生也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

日环食过程分为初亏、偏食、环食始、食甚、环食终、偏食、复圆。

从天文观测角度看,日环食可观测的现象比日全食要少很多,因为太阳光还没有被完全遮蔽,色球、日冕、贝利珠等很多现象都很难观测到,但在环食阶段,尤其是在食甚的时候,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变成了一个金光闪烁的圆环,这一景象同样令人深感视觉震撼。

每一次“天文盛宴”都是向公众普及天文知识的好机会。为了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天文知识,由中国多家天文机构联合组建的中国天文科学网络委员会,曾在云南大理开通“中国天文科普网”。无穷无尽的宇宙、变化万千的壮观天象,可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加强天文科普能力建设、创新科普形式,可以提高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

观测事项:

据天文专家介绍,在地面观测日环食需要一定的天气条件,如果出现阴雨天气难免会无缘得见日环食奇观。如今兴起的“坐飞机观天象”方式则有效避免了天气障碍,但是在此段时间如果需要搭乘飞机那么就可以很好地进行日环食的观测了。如果在等待登机,那么可以选择机场登机口作为观测地点,如果正在飞机上,由于飞机翱翔在云端之上,受云层遮盖影响较小,更有利于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