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与大寒节气分别会在每年1月份一前一后到来,即小寒节气在月初,而大寒节气在下旬。因为节气时间都不是固定的一天,所以时间没有或有所不同。那么具体2020小寒大寒是什么时候?到底2020年小寒大寒时间分别是几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2020小寒大寒是什么时候 2020年小寒大寒时间分别是几号
2020年的小寒时间:2020年1月6日(星期一)05:29:59,农历2019年十二月(大)十二
2020年的大寒时间:2020年1月20日(星期一 )22:54:33,农历2019年十二月(大)廿六
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少数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
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几记录虽然表明,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时节,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我省盆地常年冬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苔,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大小寒要怎么保暖?
1、注意保暖
一般保暖很多人以为只要身上多穿点就行,值得提醒的是,小寒之后出门要注意头部保暖,因为身体的暖气会通过头部散发出去,所以出门最好要戴上帽子。
2、睡前泡脚
脚暖了全身都会暖起来,大小寒时节,一定要注意做好双脚的保暖工作,晚上睡前泡脚很有必要,泡脚时记得搓搓脚心,坚持睡前泡脚不仅可以让全身暖和起来,还可以帮助睡眠。
3、保持室内通风
天气寒冷,很多家庭就喜欢把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畅,含氧量也自然会减少,体质不好比较敏感的人就会感觉到胸闷、压抑,对身体极期不利,所以在小寒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畅。
4、适当运动
虽说小寒大寒天气会非常寒冷,但是还是要进行适当的运动的,运动时间可以选择在有阳光的时候,运动的方式可以采取走步、太极、体操等,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时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寒。
5、注重肾脏保养
小寒大寒时节是肾脏保养的最好时期,方法以按摩法为最佳,部位主要以腰部以及丹田这两个部位,方法是将两手搓热后,分别在腰部和丹田处按摩揉搓,可以疏通经脉,增强肾功能,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了解更多小寒节气知识,请关注》》》》小寒节气专题
更多大寒节气信息请关注》》》》大寒节气专题
小寒节气相关推荐
小寒节气养生菜谱推荐 小寒节气5款好吃保暖食物
小寒出生的人命运如何 小寒当天出生的人命运怎么样
小寒节气可以结婚吗 小寒节气这天结婚好不好
小寒节气适合搬家吗 小寒节气当天搬家好不好
北方小寒吃什么传统食物 北方人小寒节气必备5种食物
2020小寒是哪天 2020小寒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
小寒大寒是什么意思啊 小寒大寒分别代表什么寓意
小寒大寒是最冷的时候吗 小寒和大寒为什么是一年中最冷
小寒与大寒哪个冷一些 小寒大寒天气的特点
要说世界上最盛大的节日那圣诞节也是能排的上号的,不管是不是信仰基督教,人们都已经习惯了也喜欢上了圣诞节。那么今年的圣诞节是几号呢?如果你想理解2020圣诞节是哪一天,下面就请移步万年历查看详细的圣诞节时间吧!
今年的圣诞节是几号 2020圣诞节是哪一天
今年的圣诞节是12月25日。
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
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基督教堂在圣诞夜时就会门庭若市。一到圣诞节,这些教徒即前往教堂同庆耶稣诞辰。午夜时分的礼拜,备受非基督教徒青睐,纷纷前往教堂满足其好奇心。当然,教士也不失时机地向来者讲述基督降生于伯利恒--马槽的故事。
圣诞晚宴
圣诞晚宴极为丰盛,种种美食,色香味形俱备,令人大快朵颐,所以圣诞晚宴又叫圣诞大餐。在餐桌上,黄色圈状的鲜橙片预示着美好的祝愿。玫瑰、核桃、桂皮和颜色鲜艳的水果,是圣诞节传统的桌上饰品。
圣诞晚宴最主要的一道菜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佳肴——烤火鸡。在西方人眼里,没有烤火鸡就算不上是圣诞晚宴。有些西方人还习惯在圣诞晚宴的餐桌上摆一整头烤乳猪,英美等国的人们还喜欢在猪嘴里放上一只苹果。这个习惯可能源于一些较大的家庭,因为只有大家庭才有可能吃得了一头猪。后来一些讲究排场的人在圣诞请客时也纷纷效仿。晚餐后的甜食,通常有李子、布丁和碎肉馅饼等——英美等国人认为,吃过这几种食物后就会福星高照、大吉大利。在美国,圣诞大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上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别有滋味。
圣诞美食大全
苹果汁,香宾,圣诞酒,圣诞节曲奇饼,姜饼(姜饼人姜饼屋),南瓜饼,水果蛋糕,小杏仁饼,草莓大黄饼,胡桃饼,苹果派,蛋酒,蔓越桔调味汁,热巧克力,棒棒糖,蜂蜜火腿,火鸡,烤鸭,烘烤鹅,布丁,树干蛋糕。
圣诞树的传说
据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这个故事就成为圣诞树的来源。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一到立春,万物开始苏醒,光秃的树尖冒出了绿芽,地上的白雪也慢慢由白变绿,稍微耐寒一些的花儿也争相绽放,一切都是美好的景象,虽然天气还是会稍稍冷,但是距离我们脱掉棉大衣真的不远了。那么,你知道今年立春是几月几号?2020年立春是哪一天吗?不知道的话,和一起去看看吧。
今年立春是几月几号 2020年立春是哪一天
2020年立春节气
2020年立春是2月4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十一。
2020年立春开始时刻:2020年2月4日17:03:12
2020年立春结束时刻:2020年2月19日12:56
立春的由来及意义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度。当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便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便是“立春”,时间一般在每年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所以,人们把“立春”视为一年春天的开始,也视为新一年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讲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春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从这天开始,万物复苏,阳气生发,冰雪开始消散,气温、日照、降雨等等也开始趋于上升、增多,民间有谚语“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所以不管是对于日常生活还是农事生产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
立春三侯
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蛰虫始振: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鱼陟负冰: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习俗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
立春的禁忌
一、立春之日不看病,倘若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这个说法不过是想讨个好彩头,就像大年初一不看病一样,小毛病耽误一下倒也没有什么。
二、立春之日不理发,理发则不吉利。俗话说:发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出生,刚出生的草木去损害,这是不合天地运行草木生长之理的。再有,一年365天,为什么非要选在这一天去理发呢?
三、立春之日不能躺着,要坐坐或者站起来走走。都说春暖大地,这是万物初始的时候,人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来迎接春的复苏。建议大家去田间或者公园走走,吸收新鲜空气,感受活力与自然,为自己的新年讨个吉利。
四、忌讳吵架、不口出污秽言语、不要做口舌之争,和和气气,喜迎春之至。新年新面貌,一个好的心情,好的开始才能迎来来年的和和美美,顺顺利利。
五、立春之日莫搬迁。很多人都应该知道,搬家不要选择在四立八节之上,因为这是气节交接之时,气息驳杂,搬迁自然不宜,一年之始,不宜动荡。
花朝节是民间节日,主要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是庆祝各个花神的节日,节日当天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风俗活动。那么,花朝节是农历哪一天?花朝节是几月几号呢?和一起去了解下吧。
花朝节是农历哪一天 花朝节是几月几号
花朝节,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
花朝节是什么节日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花朝节的。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
旧时江南一带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这一天,家家都会祭花神,闺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笺,取了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谓之赏红,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正月的花神是柳梦梅,二月的是杨贵妃。
花朝节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因地而异,中原和西南地区以夏历二月初二为花朝;江南和东北地区以二月十五为花朝,据说这是与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应,称“花朝”对“月夕”。此外,还有一些地区以二月十二或十八为花朝节。这种现象,可能与各地花信的早迟有关。
世界上像中国那样定出花的节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见中华民族对花的热爱有悠久传统。“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夜间在花树枝梢上张挂“花神灯”,灯火与红花绿枝相映成趣;更是一展各自手艺的好时节。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因古时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故又是生殖崇拜的节日。中国古代的农耕、鱼猎全靠人力完成,人数越多,才越能显出生产力的强盛,所以在古代,人们是希望子孙繁衍,人口众多的。关于花朝节的记载,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谓“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
陶朱公书亦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其风俗多是郊游雅宴,盛唐即有此风,参加者多是些骚人墨客,有时也有亲朋好友,在观景赏花中饮酒赋诗,欢声笑语,持续不断。在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一些高雅习俗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载树、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
十二花神都有谁
历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咏百花,弄出许多趣闻轶事来,从而造就出12个月的花神来。正所谓“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在民间关于十二花神都是谁,有着众多的说法,以下列出一个流传较为广泛的版本。
男花神
一月兰花神屈原、二月梅花神林逋、三月桃花神皮日休、四月牡丹花神欧阳修、五月芍药花神苏东坡、六月石榴花神江淹、七月荷花神周敦颐、八月紫薇花神杨万里、九月桂花神洪适、十月芙蓉花神范成大、十一月菊花神陶潜、十二月水仙花神高似孙。
女花神
一月梅花神江采苹、二月杏花神杨玉环、三月桃花神戈小娥、四月牡丹花神丽娟、五月石榴花神公孙氏、六月莲花神西施、七月玉簪花神李夫人、八月桂花神绿珠、九月菊花神梁红玉、十月芙蓉花神貂蝉、十一月山茶花神王昭君、十二月水仙花神甄宓。
花朝节风俗
1、饮食
花糕: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但传说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年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这也是食花糕的由来。
吃花:唐太宗在花朝节这天曾亲自于御花园中主持过“挑菜御宴”。
春菜粥:粥里放雪菜(或加毛豆)小辣椒。
2、种花
民间有种花习俗。
3、插花
民间种花,文人则行栽花盆景,插花贡酒,香的雅事。插花供于画下案上,在唐宋或仿唐宋的古画上经常可以看到。
你可能只知道清明是一个节日,却不知道清明其实也是一个节气。作为节气之一,清明节气也放映了当下时节的物候变化,即清明到来时,雨水纷飞,万物清明洁净。那么2020年清明是几月几号呢?一起来了解2020清明节气具体时间。
2020年清明是几月几号 2020清明节气具体时间
2020年清明时间:2020年4月4日(星期六),农历2020年三月(大)十二,15:38:02
清明时间的计算:[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4.81,20世纪=5.59。
举例说明:2088年清明日期=[88×.0.2422+4.81]-[88/4]=26-22=4,4月4日是清明。
例外:无。
清明节气含义: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三花一开,春满枝头,春意盎然,绿意萌动。
清明气候: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清明含有明洁之意。到了清明节气,东亚大气环流已实现从冬到春的转变。西风带槽脊移动频繁,低层高低气压交替出现。江淮地区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雷雨等不稳定降水逐渐增多。
我国北方,气温回升很快,降水稀少,干燥多风,是一年中沙尘天气多的时段。北方许多地区4月份的平均气温都已经达到10℃~15℃。我国的东北北部、西北部分地区虽说还没有进入春季,但从1971~2000年的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来看,呼和浩特3月的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就已经达到了19.4℃、西宁23.1℃、齐齐哈尔23.0℃,对处于4月上中旬的清明期来说,这些地区有时气温明显攀升不足为奇。山林田野草木萌发,恰逢春游、扫墓、植树时节,预防森林火灾十分重要。
长江中下游降雨明显增加,除东部沿海外,江南大部地区4月平均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如果冷空气偏强,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小于10℃的低温阴雨天气,日照不足,会给早稻、棉花等喜温作物的生长带来严重影响。
华南因地理位置偏南,临近海洋,当受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锋面影响时,开始出现较大的降水,称为华南前汛期。其中两广北部和闽北4月份的平均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其降雨强度居全国之冠。每当雨带中遇到热力对流旺盛发展时,会有雷暴等强对流天气出现,形成较大的暴雨,值得警惕。
清明习俗:
清明节在公历04-06日,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至后10天,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是传承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礼俗主题。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
在2020年开始之后,我们对于2020年节日的盘点也就开始了,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下今年中秋节是几号。想要了解2020中秋节是几月几号,还是来看看万年历吧!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是同一天,都是在公历的10月1日,星期四。
今年中秋节是几号 2020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2020中秋节是2020年10月01日,星期四。农历八月十五。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El。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历史上有很多传说。唐朝高祖年间,匈奴连年侵犯边界,大将李靖率兵出征,一举获胜,于中秋节凯旋。为庆祝胜利,长安城鸣炮奏乐,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在中国经商的吐蕃人给皇上献祝礼,高祖李渊接过礼盒,取出圆饼,手指明月笑道:“应将胡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分给文武群臣共食,称“月华饭”。
北宋时代,有人从圆圆的月亮,想象出象征月亮的食品“中秋玩月羹”。到了明朝,又从中秋玩月羹发展成“中秋月饼”。
吃月饼的传说虽有多种,最为常见的是因为元末在月饼中夹有起义字条,号召人民群众起义斗争,所以每逢中秋节就要吃月饼。
传说乾隆登基以后,为了寻找亲生父母,曾经六次下江南。有一次,、乾隆皇帝巡游到杭州,寻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据说陈阁老已不在世)。这时,正值中秋,乾隆的母亲(陈阁老夫人)看见自己的儿子,内心非常高兴,亲手做了圆圆的甜饼,给乾隆吃。乾隆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母亲做的甜饼,连声称赞:“好饼,好饼,中秋良宵也!”从此甜饼成了月饼,中秋节变成了亲人团圆节。江南一带每逢中秋节,就用月饼招待归家的亲人,以表示亲人团圆。如果亲人在异地,就要仰望着月亮,表示思念之情。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舞草龙
舞草龙
用田中稻草扎成龙形,糊上彩纸。晚上在龙身插香,游行于街市。大的多达十余人共舞,小的一个人独舞,伴以锣鼓,称之为舞草龙。
提灯会
提灯会,邀友约伴,沿街游行歌唱。所提之灯,有素雅馨香的茉莉灯、鲜艳明亮的袖灯等,前者以香取胜,后者则以颜色取胜,都寓意光明,足以与天上月亮争辉。
买兔儿爷
相传月中有玉兔捣药,因此月亮也被称作玉兔。北方中秋,市面上都会出售兔儿爷。兔儿爷用泥在模具中制成,也有布扎或者纸绘的,人身兔首,衣冠被施以彩色,或坐或立,或者捣柞,或者骑兽,或甲宵披挂而带族旗。价格昂贵的兔儿爷,可值万钱,小孩子买回去,用香花、饼果供养起来。
走月
农历八月十五日夜晚,女子多盛装出游,如同正月十六月夜一样,或者探亲访友,或者悠然漫步。湖北俗称之为踏月,河南俗称之为走月,吴地人们则叫作走月亮,似乎还存有古人玩月退兴的余绪。
桂花香气浓烈,能辟臭解郁,女子夜游时,答插一两枝,顿时衣袂生香,更具风韵。
模秋
这晚儿童执火炬,成群结队到田野里摘取果、豆等物,相互认识辨别,称之为模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