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几年 抗日战争到底打了几年
抗日战争一共14年。
从战争意义上的抗战,应该说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起持续了14年,前期是中共领导的局部抗战,主战场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东北抗日义勇军,抗联皆中共指挥领导,包括后来的1932年在上海进行的淞沪抗战,1933年在华北进行的长城抗战……同样是浴血抗击侵略者。
在这场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不仅收复了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强占的所有失地,而且光复了甲午战争时被日本掠夺的全部国土,一举洗雪了遭受日本野蛮侵略的奇耻大辱。为了世代铭记这场伟大的抗日战争,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总之,谈起中国抗战,人们要深深缅怀浴血八年奋战的英雄,同时也要追念坚持十四年不懈斗争的勇士,还应上溯至甲午战争以来五十年为反抗日本侵略而疾呼奋起的志士仁人,这才能全面地认识整个近代中日关系史。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实。
文件中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工作人员表示,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是贯彻中央相关精神,2016年10月,国务院相关领导就曾批示教育部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当时要求教育部各部门通力配合,两个月前已要求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落实该概念,目前已全面完成修改,2017年春季全国中小学生地方课程教材将全面落实。
教育部此次明确“十四年抗战”的概念,既还历史本来面目,也让青少年了解全面历史。
八年抗战的由来
八年抗战,是指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全民族参与的抗日战争。这场全面族抗战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开始,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以日本投降而宣告结束时,共持续了8年时间。这便是此后广为流传的“八年抗战”。
抗日战争十四年的由来
十四年抗战,指的是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开始对华实施侵略战争,由此我国开始出现了反对日本侵略的局部抗战。直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才爆发了全面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算起直至18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历时14年之久,这便是十四年抗战的由来。
十四年抗战与八年抗战的区别
十四年抗战,包含了八年的全面族抗战以及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十四年抗战是对抗日战争始末的全面概括。而八年抗战,仅仅是指在局部抗日战争升级为全面族抗战直至日本投降的八年抗日战争。
因此,十四年抗战与八年抗战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但这里面需要提醒的是,切莫将八年抗战错误的理解为中国反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时间只有八年,而是从局部抗战演变到全面抗战一共历时长达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