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霜降的诗词 霜降诗词赏析
霜降
《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是宋代叶梦得的代表词作,词作写于“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原文如下: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紊气安在?走马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类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这首词,描写了在深秋的寒夜,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带病登城巡视,回望中原那一大片被金人夺去的土地,不能收复,南宋小朝廷也岌岌可危,他的心情沉重而且惆怅,于是就出现了“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的场面。
上半阕前四句写“霜降”、“碧天”、“秋事”、“西风,、“梧桐”,表明到了深秋,气候已经开始寒冷起来。写深秋时节,寒霜遍地,碧天清肃。“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着此二字,表达了词人在西风相催、寒冬将至之际对前方将士的深切关注之清。
《商去早行》
【唐 温庭揭】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述板桥霜。
料叶落山路,积花明释墙。
因思杜陵梦,亮雁满回塘。
温庭鸽(812-866 )庸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霜降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抖,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通常情况下,秋天的主旋律是悲、是哀,但杜牧的这首山行却跳出了这个老路子,他用风格明快的语言歌颂了霜打红叶后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峻拔之气拂过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霜降前四日颇寒》
【宋 陆游】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
儿童锄麦罢,都里赛神回。
鹰击喜霜近,鹤鸣知雨来。
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霜降前后,气温骤降,虽未到隆冬,但已经是寒气逼人了,所以诗人才有了“颇寒”的感叹。此时,草木凋零,风云变幻,天地之间一派萧索。而诗人却告诉大家不要悲观,盛衰是自然规律,有衰败自然会有“复燃”的时候。
《八声甘州》
【宋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妻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再再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邀,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庵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