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 老黄历 - 历史上的今天 - 1923年9月24日是什么日子 李元簇,中华民国副总统

1923年9月24日 李元簇,中华民国副总统


历史上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李元簇,中华民国副总统

李元簇(1923--)1923年9月24日出生,字肇东,湖南平江人。国民党籍。1936年参加平江县小学毕业会考,获第一名。1942年毕业于县国立第十一中学,高中毕业会考中又名列榜首。后就读于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法政系及政治大学高等科。
1946年高等考试司法官考试优等第一名及格。大学毕业后曾赴兰州、迪化(今乌鲁木齐市)等地工作,兼《扫荡报》及《青岛日报》驻兰州记者。早年历任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推事,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及台北卫戍司令部军法处长,实施军法审判。
1958年留学西德,获波恩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归台后,初任《中央日报》主笔,嗣任“国防郎”顾问兼法规司司长,“行政院法规委员会”及“诉愿委员会”主任委员。与此同时,执教于政治大学,任教授、法律研究所所长。1973年擢任政大校长。
1977年出任“教育部长”、“反共救国团”主任。年底接替李焕任“救国团”主任暨“中国童子军总会”理事长。1978年调任“行政院”司法行政部长。1980年改组为“法务部”,续任部长,任内完成审检分隶;建立政府赔偿制度,主任检察官制度,确立紧急拘捕权等工作。
1984年因新竹少年监狱暴动事件而辞职,受聘“总统府国策顾问”,重返政治大学任教。
1988年10月复出政坛,任“总统府秘书长”,为李登辉心腹幕僚。1990年5月升任第八任“副总统”,后又兼任国民党中央宪政改革策划小组召集人,“总统府国家统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民党十一、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1997年8月,在国民党举行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登辉当选为党主席,连战、李元簇、俞国华、邱创焕当选副主席。2000年5月被聘为“总统府”资政
2001年10月,陈水扁决定指派前“副总统”、“总统府资政”李元簇以“特使”身份,参加10月20日在上海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严重违反APEC的有关规定,图谋未能得逞。10月19日,台“外交部长”田弘茂宣布,台湾缺席本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台湾当局对派代表出席本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早有打算,2001年初曾扬言要让陈水扁出席,到了5、6月间又酝酿打“李元簇牌”。李元簇是前“副总统”、现“总统府资政”,如果能让他出席,不仅可以突破台湾参加APEC活动的代表必须由经济官员担任的惯例,而且还能提升出席官员的层级,借此彰显“台湾的主权”。所以,台方在明知陈水扁不可能与会的情况下,宣称陈水扁非去不可只是一种策略,其真正意图是要让李元簇出席。如果大陆同意了,台湾就会借此大肆宣扬所谓的“突破”;如不同意,就指责大陆对它刻意打压。台湾当局部署此局极为保密,知情的人不超过5个。
中国台北派代表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早就形成惯例。中国台北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完全是台当局一手造成的,但它却把大陆依惯例审核与会代表资格的做法称之为“打压”,这显然不符合事实。早在1991年10月,中国政府就同APEC各经济体就大陆、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后改为“中国香港”)三方加入APEC问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备忘录明确指出,中国是主权国家,中国台北和香港只能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并规范中国台北只能派出与APEC宗旨有关的、主管经济事务的“部长”级官员出席“部长会议”。此外,台“外交部正副部长”不得参加APEC“外长会议”,台湾不得主办只有主权国家才能主办的APEC会议。1993年,APEC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了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重申了1991年《谅解备忘录》的立场,并要求主办国要通过礼节仪式的安排,凸显主权国家与地区经济体的差异。从1994年到2000年,主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国都按1991年《谅解备忘录》的规定,只邀请具有经济背景的台湾“部长”级官员。所以,台湾方面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代表,无论人选如何变化,其身份都是“经建会主委”或“委员”,这已形成一种“惯例”。而此次台湾指派的代表李元簇既不具备经济背景,又是前“副总统”,显然违背了这一惯例。缺席责任完全在台当局,台当局提出李元簇这个人选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就明确表示,根据APEC《谅解备忘录》,台湾方面应该派负责经济事务的相关负责人出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实际上是在顾及台湾面子的情况下告诉它应派身份适当的官员与会。但是,台湾当局的 回应却极为僵硬。台湾当局见李元簇以前“副总统”和“总统府资政”的身份出席不成,又打算临时为他挂上“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的头衔与会,结果这一打算也落空。对此,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指出,如果台湾当局能按照十多年来APEC在各国举办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惯例,特别是根据1991年《谅解备忘录》的规定处理,就不会有问题;所以会成为问题,是因为台湾当局在背后还有微妙的政治图谋,并有特别打算。

 

历史上9月24日发生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上的今天 9月24日是什么日子、这一天发生了什么
189年 (汉灵帝中平六年八月庚午)张让等劫持少帝与陈留王出走,尚书卢植等追及,张让投河而死
622年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为躲避麦加的宗教迫害,带领信徒迁移到麦地那
660年 (唐高宗显庆五年八月癸未)苏定方等攻占百济,以其地分置熊津等五都督府
1230年 阿方索九世,莱昂国王
1501年 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当
1529年 鄂图曼帝国军队包围维也纳
1541年 医生巴拉赛尔斯
1550年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诞生
1568年 西班牙舰队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俘获了约翰.霍金斯率领的英国舰队的船只
1583年 捷克贵族、三十年战争中神圣罗马帝国的军事统帅瓦伦斯坦
1732年 灵元天皇,日本天皇
1834年 佩德罗一世,巴西第一任皇帝,葡萄牙国王(1798年出生)
1841年 文莱苏丹将沙捞越割让给英国探险家布鲁克,布鲁克成为沙捞越的白人拉者
1852年 法国人吉法尔制造的用蒸汽机推进的飞船试飞成功
1853年 法国吞并新喀里多尼亚
1865年 澳门东望洋灯塔正式运作
1877年 日本武士西乡隆盛逝世
1884年 中国近代化学的先驱徐寿逝世
1886年 奥尔蒂斯,阿根廷总统(1942年逝世)
1889年 马肯森,德国将军(1969年逝世)
1896年 美国小说家佛兰西斯.史考特.基.费兹杰罗
1898年 澳大利亚病理学家、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获得者弗洛里
1901年 清政府与日本签定重庆日租界协议书,30年为期
1903年 阿尔弗雷德.迪金接替埃德蒙.巴顿成为澳大利亚第二任总理
1905年 吴樾,中国革命家(1878年出生)
1909年 由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自行设计建设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1910年 剧作家曹禺诞生
1911年 契尔年科,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5年逝世)
1917年 李焕,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
1919年 中国北洋政府代总理龚心湛辞职,靳云鹏代任
1920年 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对土耳其宣战,土亚战争爆发
1923年 李元簇,中华民国副总统
1926年 中共加强军队中的党组织建设
1930年 约翰.杨,美国登月宇航员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三万五千名码头工人爆发了反日大罢工,要求抗日,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
1934年 筒井康隆,日本小说家
1935年 日本公开宣称要实行华北自治
1937年 日本废除西部标准时,统一使用日本标准时间
1941年 赖传湘,中华民国军人
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挪威卖国政府首脑吉斯林被处决
1946年 吉林大学的前身东北行政学院于哈尔滨成立
1948年 陈垣崇,医学家
1949年 中共发出对旧政府工作人员处理指示
1955年 陈美琪,香港演员
1956年 我国与也门建交
1957年 年仅9岁的英国皇储查理斯王子入读公立学校
1958年 在金门炮战中,AIM-9响尾蛇导弹首次参战
1959年 人民大会堂建成
1960年 世界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企业号完工下水
1962年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召开 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
1967年 苏永康,香港歌手及演员
1968年 斯威士兰加入联合国
1969年 诗人郭路生写下《相信未来》
1971年 英国外交部宣布,驱逐105名苏联驻英外交人员,因为这些苏联人员在英国进行间谍活动
1973年 几内亚比绍独立
1979年 瑞士联邦司法部在伯尔尼宣布,苏联花样滑冰运动员奥列格.普罗托波波夫和柳德米拉.别卢索娃要求在瑞士政治避难
1982年 沙特阿拉伯警察同前往麦加朝觐的数千名伊朗穆斯林发生冲突
1985年 吴文藻,中国社会学家
1988年 杨光被,中国天主教人士
1991年 苏斯博士,美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及插画家
1993年 柬埔寨恢复君主制 西哈努克宣誓登基,成为柬埔寨王国的国王
1994年 美国首次提取出恐龙基因材料
1997年 陈德良开始担任越南国家主席
2000年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在京开幕
2002年 鲇川哲也,日本的推理小说作家(1919年出生)
2003年 爱德华.萨义德,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也是巴勒斯坦立国运动的活跃分子(1935年11月1日出生)
2005年 汪大兰,中国京剧名票
2006年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涉嫌贪污被免职并立案侦查
2007年 金晶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历史上的日子(阳历)


1923年9月24日 李元簇,中华民国副总统


历史上9月24日是什么日子

9月24日星座

2025年9月24日是什么日子


喜欢万年历黄道吉日?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万年历查查: http://www.wnlcc.com

欢迎搜索"wnlcc"进入本站!

黄历吉日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