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 老黄历 - 历史上的今天 - 3月25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历史上8月23日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8月23日)


历史上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8月23日是什么日子、发生了什么
234年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785年 唐代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遇害
1514年 土耳其苏丹•塞利姆一世在查迪兰打败波斯国王伊斯梅尔
1580年 西班牙军队在阿尔瓦公爵的率领下入侵葡萄牙,他在里斯本附近的阿尔坎塔拉战役中打败了唐.安东尼奥的支持者,从而使西班牙殖民帝国扩大一倍
1628年 白金汉公爵即将在普茨茅斯登船对法国的拉罗歇尔(La Rouchelle)再次讨伐时,被约翰.费尔顿刺死
1754年 路易十六,法国国王 是法国波旁王朝最后一位专制君主
1839年 英国占领中国香港
1883年 乔纳森.马修.怀恩莱特诞生
1884年 马尾海战爆发
1887年 皮宗石,教育家
1910年 梅阿查,意大利足球运动员,梅阿查球场以他命名
1912年 吉恩.凯利,美国舞者与编舞家,他也是歌星、电影演员与导演. 其代表作包括《锦城春色》与《万花嬉春》等
1914年 日本向德国宣战,趁火打劫,进攻中国青岛,夺取德国在华权益 青岛遂沦于日本
1920年 托洛茨基的红军部队在华沙受阻
1921年 爱尔兰议会下院拒绝英国提出的和平建议
1926年 好莱坞大影星鲁道夫.瓦伦蒂诺去世
1927年 萨柯和范齐蒂被无辜处死
1930年 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
1937年 日机轰炸上海,平民死伤无数
1939年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1940年 德国对英国发动“闪电式”攻击,对伦敦进行彻夜袭击
1943年 库尔斯克战役结束
1944年 罗马尼亚爆发反法西斯起义,国王米哈伊.艾米内斯库(Mihai Eminescu)解散扬.安东内斯库将军的内阁,并接受盟国的停战条件 新政府开始对德宣战
1946年 大汉奸褚民谊伏法
1950年 谭咏麟(中国香港歌手)出生
1958年 法国作家马丁.杜.加尔(Martin du Gard,Roger )去世 马丁.杜.加尔以他的《蒂博一家》一书获1937年诺贝尔文学奖
1960年 音乐大师汉默斯坦逝世
1962年 美国“Telstar”卫星首次在美洲和欧洲之间进行实况电视节目传播
1970年 拉尼娅 ,约旦最年轻的王后 她也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优雅的女人
1976年 猛攻“三株大毒草”
1978年 美国国防部宣称,海军试验利用激光摧毁高速飞行的反坦克导弹已取得成功
1980年 邓小平表示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永远要保留
1982年 巴解战士撤出贝鲁特
1986年 美国以间谍罪逮捕了在联合国工作的苏联物理学家扎哈罗夫,一场激烈的间谍事端在美苏两国间爆发 后经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交换条件,双方会谈,分别释放被拘留人员,事端平息
1991年 苏联国内采取一系列针对苏共的措施
1992年 首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举行
1997年 哈塔米任命伊朗首位女副总统
1999年 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在北京开幕

 

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历史上的日子(阳历)

历史上的今天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8月23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8月23日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重大历史事件

    诸葛亮画像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大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因其早年外号,也称“卧龙”或“伏龙”。
    诸葛亮少时已有超出众人的才能,英杰霸者的器度,身高八尺(汉制,约今1.85米),容貌甚为俊伟,当时的人都十分奇异。诸葛亮为人不贪财,他曾上表说自己没有多余财产,只有八百株桑树、十五顷田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给的,就算儿子都是自给自足,自己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果然,诸葛亮直至死也是如此,甚至死后,也吩咐下葬时挖一个洞,只要棺木能放进去便够,自己则只须穿平常的服装,不须其他配葬物。他亦极忠于主君,备受受后世推崇。在受刘备托孤后,他一直对刘禅尽心尽力,做事都亲力亲为,忧公如家,《出师表》中表明心迹,可惜最后令自己食少食烦,病死军中。身为权臣,诸葛亮既不敛财,也不架空君主,为儿子篡位铺路。李严曾写信给诸葛亮,希望他受赐九锡,但诸葛亮拒绝。在治政上更有突出的成绩,早期常为刘备足食足兵。他以“法”为根本,到后来在朝内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训诫各臣,而朝外亦民风朴实,赏罚分明(详见蜀汉)。鼓励其他朝臣以集思广益的态度进谏,又敢于认错,在第一次北伐时,因误用马谡而失败,后上表自责,自贬降官。而且在发明上亦有灵巧的构想,曾发明损益连弩(诸葛弩、元戎),木牛流马。推演兵法,作八阵图,至唐代将军李靖亦十分推崇。在第六次兵出祁山伐魏中途,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死后葬于定军山。至今到中国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县城南约20公里的五丈原镇还可以看到诸葛亮当年扎营所修建的豁落城的遗址。
    在诸葛亮死后,蜀人十分思念他,纷纷要求为他立庙,朝议认为不合礼制,一概不准,百姓便在道上私自拜祭。后来有人建议在成都立庙,但刘禅亦没有听从。直到263年春天,习隆、向充(诸葛亮《前出师表》中提到的将军向宠的弟弟)上表以周人怀念召伯、越王勾践思念范蠡的故事劝谏刘禅为诸葛亮立庙,刘禅便下诏于沔阳(今陕西勉县)建庙,这是最早的一座武侯祠。魏将钟会伐蜀时也到庙拜祭诸葛亮,命令军士不可在其墓左右伐樵。到后来,多个地方都有修建武侯祠纪念诸葛亮,中国目前另外尚保存九处武侯祠,其中四川成都最为着名,而河南南阳卧龙岗、湖北襄阳、黄陵庙、甘肃祁山、陕西城固、岐山、重庆白帝城、云南保山都有武侯祠。
    诸葛亮作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其事迹在中华民族被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更主要的是他作为中华名族智慧的最杰出的代表而得以千载被传颂。后有唐代大诗人杜甫作诗《蜀相》赞孔明: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行书《祭侄文稿》局部

    颜真卿(709年-785年),唐代政治家,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孝悌里(今山东省费县方城诸满村)。

    开元年间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因遭到宰相杨国忠排斥,出任平原太守(今山东平原县)。颜真卿估计到安禄山有可能谋反,一方面增修城池,集训兵士,囤积粮食,另一方面整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放松安禄山的疑心。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叛乱,河朔等地均被攻陷,独有平原坚守不降。颜真卿又联络各地起兵反抗,响应者十七郡,他被推为盟主,合兵三十万,致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后肃宗即位,拜颜真卿为太子太师,封鲁郡公,因此人称“颜鲁公”。德宗年间,遭到宰相卢杞嫉恨,被派往招抚淮西叛将李希烈,遂被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颜真卿出生在家学传统的家庭,先辈中有不少古文字学家、书法家。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学张旭,50岁以后才形成刚劲、雄浑的显著风格。其书品与人品颇为贴合。宋人推崇颜真卿的人品,好学颜体。在苏轼、黄庭坚看来,颜真卿继承了王羲之的变法精神,是唐朝书法的改革家。

    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有力,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著作有《自书告身》及《祭侄文稿》等。后人编有《颜鲁公文集》。传世颜真卿的作品比较多,著名的墨迹据说有138种。
    1884年8月23日,法国舰队袭击福建水师,马尾海战爆发。马尾即马江,是福州闽江下游的一段,马尾港是福建水师的基地。中法战争中,侵略者利用清政府和、战举棋不定,犹豫分歧,便以武力配合外交讹诈来迫使清政府就范。1884年7月中旬,法国海军中将孤拔率舰队以“游历”为名,驶进马尾军港。闽浙总督何?、船政大臣何如璋等,在李鸿章对外退让妥协政策的影响下,深恐得罪侵略者,影响中法“和议”和列强“调解”,不但不施防范,反而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对前来准备进攻中国海军的法国舰队以“友好的接待”。并“严谕水师、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甚至禁止港内水师舰只移动,免使法军产生疑虑。8月21日,中法谈判破裂。23日上午,何?接到驻福州领事战书后,竟然对水师官兵封锁消息,不准请战官兵“轻举妄动”,而寄希望于乞求法军延期进攻。下午一点过,法舰向福建水师发炮进攻。福建水师在未作任何战守准备的情况下仓促还击。多数舰只还来不及起锚,便被法军优势炮水纷纷击伤、击沉。海战不到30分钟,福建水师兵舰11艘,运输舰19艘,全部被击毁。官兵阵亡521人,伤150人,下落不明者51人。而法军,5人被击毙,15人受伤(其中包括孤拔)。海战同时,法军轰毁了洋务派经营了近20年的福州造船厂和两岸炮台与无数民房。马尾战败。

    该战役中南洋水师损失惨重,不但主要船舰在该战役中被击毁,剩下的战舰也在日后法军追击下陆续被法舰击沉或被迫自沉,乃至于全军覆没,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海峡海权拱手让给法军。而法方参战的中国海舰队在该年8月29日与东京湾舰队合并,东向攻打台湾,并在占领基隆夺取该地煤矿,作为封锁台湾海峡的动力来源。这使得法军得以封锁台湾,占领澎湖,甚至北上威胁北京的清朝政府,迫使其与法国重起谈判。

    中法战争后,有鉴于此战教训,清朝更重视沿海海防,自马江海战后,在马尾加强了防御;在闽江口,在琅岐岛建立金牌炮台,并在其对岸建造长门炮台;在闽江两岸之间还有天险南北龟岛,在两岛各设立了两门240mm大口径阿姆斯特朗岸防要塞炮,三门80mm格鲁申式速射炮斥资购买国外战舰。同时筹组当时亚洲最大的舰队北洋水师。另一方面,日本海军将官东乡平八郎于该战后不久参访法舰,并随舰队前往基隆、厦门等地考察战况。有人认为,日后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东乡平八郎率领日本海军大败北洋水师的过程也受到法军的启发。

    今天马尾设有马江海战纪念馆收藏与纪录这场战役的文物与资料。

    德国和苏联外长在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的一份协议。条约也称为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

    由于希特勒计划在9月1日攻击波兰,因此指示外长里宾特洛甫在8月23日前往苏联,希特勒更指示里宾特洛甫接受苏联的所有条件,以避免攻击波兰时两面受袭。最后,双方在8月23日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缔结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施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条约有效期为10年。

    除互不侵犯条约外,德苏还签订了一份秘密附加协议书:

    波罗的海地区如发生领土或政治变动时,立陶宛北部疆界将成为德苏权力界限,在这方面,双方将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

    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德苏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拉杜河和桑河为势力分界。维持波兰独立是否符合双方利益,与及如何划界,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

    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她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宣布她在该地区在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双方将视本协议书为绝密文件。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只是一个双方的缓兵之计。苏联方面深知坚决反共的纳粹德国迟早会撕毁和约。条约签订后,苏联开始进入战备状态,将大批战略目标从欧洲部分运往大后方,为之后的苏德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斯大林有一点还是失算了,他始终认为德国攻下英国之前不会对苏联发动袭击。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实施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随后苏联红军也入侵波兰,同年9月17日苏联红军和德国国防军在布列斯特会师,9月25日苏德两军举行联合阅兵式,标志两国对波兰的瓜分占领。1941年6月22日,阿道夫希特勒撕毁协议,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发动猛烈进攻,苏德战争爆发。
    1943年的战争与头两年有所不同。经过两年的交手,苏德双方都摸清了对方的战斗力,了解了对方的战术思想。

    仗打到这个份上,双方主要是拼实力,拼补给,或者说拼国家资源,也就是国家军事经济潜力。

    重要的是,战争到了这个阶段,双方已能大体计算出对方在什么情况下能打什么样的战役,不同规模的战役能同时展开几个,相较而言,苏军对德军的计算更准确些,因为苏军是在本土作战,后勤能对前沿保障到什么程度,后方能支持前线多大的战役容量,德军多少有些吃不准。但德军远离本土,深入苏联腹地,补给线就那么有数的几条,对它在什么方向上能打什么规模的战役,持续时间有多久,苏军计算的比较清楚。

    苏军总参谋部经过计算,1943年夏季,德军只能支持一个库尔斯克弧形防线决战,而且德军只能支持对库尔斯克南北夹击时的进攻兵力;在弧形防线的当面无力进攻,将取守势。

    随着决战的临近,双方都调集坦克。装甲部队的准备,成了决战准备的重头戏。

    纳粹德国一向标榜陆军,而这支陆军则以坦克力量驰骋于天下。它的坦克曾横扫波兰、西欧、巴尔干,在北非也曾逞凶一时。在苏德战争的初期,浩浩荡荡的纳粹坦克大军曾直逼莫斯科城下,其中的“虎式”,“豹式”坦克似乎天下无敌手,它们说不上最先进,但最实用。

    现在,半个欧洲在给德国人生产飞机、军火,坦克制造厂24小时连轴转。半个欧洲的资源,半个欧洲的熟练技工,半个欧洲的军工大师,全被用之于飞机、坦克和“裴迪南”式自行火炮的研制、改进、定型与大批量生产。

    偏偏苏联也是坦克强国。苏联的坦克素来不被人看好,外界也对它了解的不多,但到纳粹入侵苏联后,方领教到天外有天。苏联的KV重型坦克装甲厚,火力强,机件简单而坚固,足以令德军坦克生畏,苏制T34坦克并不重,但速度快,装甲倾斜度大,几乎无法击穿。

    1943年,苏联的坦克生产能力已经超过德国,不仅能及时补充战场上的损失,而且能大量装备部队,在这年的春夏之交,苏军拥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达到创纪录的9500辆。

    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苏德双方各自集中了大量坦克,德军的坦克师在10个以上。为此,斯大林的指导思想还是防御。

    7月5日凌晨之时,朱可夫又得到一个情报,据被俘的德步兵6师一名士兵供认,德军进攻时间大约是7月5日凌晨3时,也就是说,德军一个小时后就要全面打响了。

    朱可夫看时间紧迫,只有先斩后奏了。他先向前沿下达了实施反准备的命令,再给斯大林打电话请示,斯大林赞同他的“反准备”决定。

    阵地的前沿静悄悄的,这是决战前特有的宁静。为了这场决战,双方共投入400万兵力,130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6000多门炮和12000架飞机。而此刻,在即将打响之际,静得老兵心里发毛,新兵张惶不安。

    2时20分,朱可夫下达了反准备命令。刹那间,惊心动魄的爆炸声使大地震颤起来,库尔斯克弧形地域的交战开始了。

    据事后捕获的俘虏供称,苏军的突击完全出乎他们的意外。德军一直考虑如何对苏军发起先发制人的进攻,正当他们准备出击时,没想到防守的一方倒先打响了,结果他们的炮兵损失惨重,通信联络和观察系统大部遭到破坏。

    但朱可夫却挺后悔,他事后一直埋怨自己注子太急了。如果再晚些开炮,德军步兵出了掩体,坦克爬出待机地域,效果会更好。

    苏军的这一手并不能使德军放弃“城堡”计划。它的发起节奏固然被打乱了一下,但很快又稳定下来,仍按部就班地来。4时30分,德军作战飞机飞临苏军防御地域上空投弹扫射,德军炮兵开火。

    德军的目标很明确——库尔斯克,一如苏军统帅部事前的分析,他们的进攻点放在库尔斯克弧形防线的底部,库尔斯克以南的德军沿着铁路线向北攻,库尔斯克以北的德军沿着铁路线向南进攻,企图在库尔斯克合围。

    投入会战的德军达50个师,其中有16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但7月5日猛攻了一整天,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南北两翼都没有突破。两边比较一下,南翼的德军打得更有板眼,使苏军蒙受损失更大,这不奇怪,南边的这支从别尔哥罗德发起的德军,是苏军的老对头指挥的,他就是曼斯坦因元帅。

    7月6日,在曼斯坦因亲自指挥下,在奥博扬方向上发生了激烈战斗,交战双方同时有数百架飞机。坦克和自行火炮参加战斗。

    7月7日,曼斯坦因投入了新的坦克集团,其矛头直指奥博扬,奥博扬是库尔斯克南边的门户,德军如拿下了奥博扬,库尔斯克就难说了。德军坦克突破了沃罗涅日方面军的第一防御地带,又楔入第二防御地带,奥博扬告急!瓦杜丁把手边所能抓到的预备队全部投入奥博扬危险地域,才勉强堵住口子。

    7月10日,曼斯坦因乖巧起来。他不把口张得那么大,而是把兵力集中在一个较窄的地段里,榔头砸不动,就用锥子扎进去。

    锥子尖的前方,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它叫普罗霍罗夫卡。在战役的关键时刻,普罗霍罗夫卡村处在关键地段。曼斯坦因一旦打通了这个地段,就可以绕过奥博扬,直逼库尔斯克,小村一下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7月11日。沃罗日涅方面军洞察出曼斯坦因的意图,把预备队中的坦克部队及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紧急调往普罗霍罗夫卡方向,这支坦克大军约有800辆T34型坦克和自行火炮。它们于7月12日早晨赶到普罗霍罗夫卡附近的田野,与轰轰隆隆开来的德军坦克撞了个正着。在这片原野上空,飞机对飞机;原野中火炮对火炮,步兵对步兵;但打得分外火爆的还是坦克对坦克。

    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会战中到底投入了多少坦克,苏联战后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为1200辆,另一种说法为1600辆。且不说哪个数字更接近事实,重要的是经过这次坦克大会战,曼斯坦因的老本基本上拼光了,从南翼突入库尔斯克已然无望。几天后,希特勒命令他把部队撤回到发起进攻时的防御地区,即便如此,他的命运也比北翼强。

    在奥廖尔弧形地带的当面,本来就有苏军的两个方面军——布良斯克和西方方面军。它们于7月12日转入进攻,库尔斯克弧形地带中的中央方面军于7月15日转入反攻。三个方面军从三个方向插向奥廖尔,本来奥廖尔指日可下,但由于反攻比较仓促,进展比预料要慢。

    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南翼,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的反攻发动的很晚,到8月3日才发起,比北翼晚了20天,但由于准备充足,进展很快。

    库尔斯克南北两翼,一个先反攻,一个后反攻,先者慢,后者快,结果同一天完成任务。

    8月5日早晨6时,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前卫部队突入别尔哥罗德市。

    同是在8月5日,布良斯克方面军解放了奥廖尔。对这件事,朱可夫有点小小的遗憾。在解放奥廖尔时,本来打得稳一些便可以对德军形成合围,但斯大林等不急了。他说,我们的任务是把德寇尽快赶出我国领土,等敌人进一步削弱时,我们会合围他们的。就这样,德军等于从奥廖尔被撵走了。

    8月5日晚,为了庆祝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的解放,莫斯科鸣放了礼炮。120门大炮齐鸣12响,这是苏德战争中,第一次为祝贺苏军的战功而鸣放的礼炮。从此,它形成了制度,苏军取得的每一个巨大胜利,莫斯科的120门大炮总要齐鸣12响。

    礼炮在鸣放,库尔斯克弧形防线战役并没有结束,它还要继续半个多月,苏军从奥廖尔和别尔哥德罗继续发展战果。

    8月23日,科涅夫元帅的军队收复了哈尔科夫,苏德战场上最大的一次会战就此结束。这次会战消灭了希特勒在政治上、军事上寄于厚望的德军主要集团,而当完成了这一任务后,苏军战线中的弧形也消失了,形成了一道新的,更坚挺的战线。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30个精锐师包括7个坦克师被击溃,损失兵力30万人,会战的失利使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

    苏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惨重代价,损失兵力80多万,坦克6千多辆,但会战的胜利使苏军从此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次会战后苏军又向德军发动了连续攻势,收复大量失地,在11月解放了基辅,同时苏军的各级指挥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指挥艺术也越来越成熟。

    但在此役中,显示德国士兵的质素仍然远在苏联之上,同时亦证明苏联军官即使吸收了实战经验,将领的盲目指挥令到苏联在期后仍然要蒙受更大的损失才能换取胜利。苏联损失的坦克,战机,人员数量都超过德军;坦克的损失数更是超过德军的四倍。在盟国的军事工业生产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苏联的惨重损失还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得多补充,而德国却不能,导致一次重创苏联部队的战事变成了令第三帝国灭亡的致命伤。


历史上8月23日是什么日子
历史上的今天8月23日提供历史上8月23日是什么日子,8月23日在历史节日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


8月23日星座

2025年8月23日是什么日子


喜欢万年历黄道吉日?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万年历查查: http://www.wnlcc.com

欢迎搜索"wnlcc"进入本站!

黄历吉日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