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 老黄历 - 历史上的今天 - 1521年8月15日是什么日子 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首都铁诺奇蒂特兰被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带领的军队攻陷,阿兹特克帝国灭亡.

1521年8月15日 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首都铁诺奇蒂特兰被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带领的军队攻陷,阿兹特克帝国灭亡.


历史上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首都铁诺奇蒂特兰被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带领的军队攻陷,阿兹特克帝国灭亡.

阿兹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族是古代墨西哥文化舞台上最后一个角色,他们创造了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开创了阿兹特克族最兴盛的时期。我们从简单的了解阿兹特克帝国的历史进程和它在各方面的情况来粗略的认识一下这个文明。阿兹特克族是北方贫瘠而居无定所的狩猎民族,后来侵入墨西哥谷地,征服了原有的居民托尔特克人。在十六世纪西班牙入侵之前,特诺奇蒂特兰作为阿兹特克帝国的中心,拥有人口20-3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它的文化不仅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还具备其他部落的特色,它的宗教信仰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方面。在宗教的庇护下阿兹特克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了阿兹特克人的教育、科学研究、天文学、历法、文字、艺术各方面的发展。阿兹特克人的辉煌文明最后毁于西班牙殖民者之手,它的历史从此被拦腰截断。
阿兹特克族传说
关于阿兹特克族的定居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受他们的保护神维洛波切特利(Dios de la Guerra)的启示,他们去寻找一只鹰,它栖身在一株仙人掌上,口中还衔着一条蛇,找到之后就应该在那里建造城市。而阿兹特克人在墨西哥谷地的特斯科科湖中的一个小岛上找到了这只鹰,于是他们就在这里建立了以后成为印第安著名古都的“特诺奇蒂特兰”,意即“仙人掌之地”。今天的墨西哥的国徽就是根据这个传说而来。
这虽然只是个传说,但它说明了阿兹特克族并不是墨西哥谷地的原住民。他们是北方贫瘠而居无定所的狩猎民族,后来侵入墨西哥谷地,征服了原有的居民托尔特克人。在阿兹特克人之前,有很多支印第安人的部落都曾在这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定居。
墨西哥谷地
在墨西哥谷地的不同地区建立的各个时期的文明对阿兹特克文明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特拉米洛尔帕和索拉尔潘为中心的特奥蒂瓦坎文明和以图拉为首都的托尔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帝国的历史
特奥蒂瓦坎文明是古代墨西哥文明中的一个典型的都市文明,约在公元前的两个世纪里,特奥蒂瓦坎初具都市的形式,“面积为二十平方公里左右,人口约五万”。公元350到650年是特奥蒂瓦坎最繁荣的时期,人口可能达到二十万左右。“死亡大道”(黄泉大道)向南延伸三公里,开辟东西向的大街。交叉的十字街道把都市划分为四块。克特萨尔科阿特尔神庙在城市的中心。“死亡大道”的北端矗立着的是月亮金字塔,街两侧有许多的庙宇,包括太阳金字塔。在“死亡大道”的南端是羽蛇神庙。特奥蒂瓦坎是一个具有多种阶级和多种职业的城市社会,那时就已经有了健全的文明生活。在公元650年到750年,这个文明遭到毁灭,具考古证据表明,这个城市应该毁灭于一场人为的大火。
特奥蒂瓦坎灭亡以后,继而出现的是托尔特克的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出现也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和人口杂居而形成的。这些文明的开创者们继承了特奥蒂瓦坎文明的特色,在墨西哥谷地建立了一个新的文明。托尔特克人主要由外来的部落组成,他们公元九世纪左右来到库尔华坎,在图拉建立了自己的首都。
后来阿兹特克人又继承了托尔特克人的文明,并结合自己的创造,建立了古代墨西哥谷地的最后的印第安文明。这是个文化交替的过程。
就像我们前面所讲到的那样,阿兹特克族并不是墨西哥谷地的原住民,他们是一支游牧民族。约在公元1276年阿兹特克族进入墨西哥谷地,入住查普尔特佩克(Chapultepec)。而由于他们的好战本性,不断的侵扰邻近部落,使他们的邻居们愤怒不已。于是他们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讨伐。战争的结果是阿兹特克人战败,他们的大部分被俘,小部分人逃到小岛上。被俘的阿兹特克人被带到由托尔特克人的后裔组成的王朝库尔华坎,在库尔华坎的酋长科克斯科克斯的监视下生活。后来由于在库尔华坎的一次战役中立功而声誉猛增。约公元1325年,这些阿兹特克人迁往特斯科科湖中的一个小岛上居住,与以前逃至此的人汇合。后来这个小岛发展成特诺奇蒂特兰城。
阿兹特克人真正的发展应该开始于他们的第四代首领伊特斯科亚特尔(Izcoatl)(1426-1440),而孟蒂祖玛·伊尔维卡米纳(Motecuhzoma Ilhuicamina,即孟蒂祖玛一世)则巩固了阿兹特克人的统治。在阿萨亚卡特尔(Axayacatl)(1449-1481),蒂索克(Tizoc)(1481-1485),阿维索特尔(Ahuizotl)(1486-1502),孟蒂祖玛二世(1502-1520)的统治下,阿兹特克的统治范围不断扩大。
1519年,由科尔特斯领导的西班牙侵略军发动了对特诺奇蒂特兰的征服战争。根据西班牙人的记载,孟蒂祖玛二世被自己的人民用石头砸死;而根据印第安人的历史,他是被西班牙人勒死的。孟蒂祖玛二世死后,奎特拉华克继承王位,但一个月后就死于天花。最后一位酋长是库奥特莫克,他组织了特诺奇蒂特兰的保卫战,四年后被西班牙人绞死。
特诺奇蒂特兰城
介绍了阿兹特克帝国的简单的历史后,最吸引人的肯定是帝国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城了,这座辉煌的印第安古城是中美洲印第安历史上一个值得提起的地方。它不仅具有神话般的起源传说,而且还有它独特的风格。在十六世纪西班牙入侵之前,特诺奇蒂特兰作为阿兹特克帝国的中心,拥有人口20-3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的一个小岛上。由于在多雨的年份,特斯科科湖的水位会上升,淹没该城,而湖水中的盐份会损害岛上的农作物,于是阿兹特克人筑起了一条长堤,将特诺奇蒂特兰置于一个封闭的水湾中。湾内的水位用水闸来控制。三条石坝将小岛与湖岸连接起来。这三条石坝都与城内的主要街道连接在一起。而城内的街道以中心广场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四周延伸。城内多小河,多用来运输。
特诺奇蒂特兰城的房屋,有用泥砂砌成的,也有高档的用石块建造的,还有两层的楼房。而在这些房屋的顶上多种满了花草,犹如一个个的“空中花园”。城内有两个主要的广场,一个是特拉尔特洛尔科庙广场,另一个是真正称为特诺奇蒂特兰的宗教中心广场。
在特诺奇蒂特兰最具有特色的要属它的人工岛了。在特斯科科岛上,由于帝国的不断发展,人口猛增,而小岛的面积又非常有限。为此阿兹特克人在岛屿的四周建了很多的人工岛。他们先是在沼泽地建运河,然后建起挡土墙,在墙内放入一些腐败的植物,并定期的将运河底的沃土补充到墙内作为表层。人工的四周则种上树来防止水土流失。人工岛上就用来种植玉米等作物,玉米是最主要的作物。这种人工岛被西班牙人称为“水上花园”。怪不得欧洲人会把特诺奇蒂特兰比做意大利的威尼斯。
特诺奇蒂特兰城中有两个很大的市场,其中一个就在中心广场的附近。这个市场每隔5天有一次集市。每到开市的那一天,人们一大早就摇着小木船或抬着轿子把商品运到市场上。市场上的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主要的商品还另辟专卖区。当时阿兹特克人还未使用铸币,所以商品都是物物交换。但有些物品已经具有货币的职能,如一袋袋的可可豆,T形的小块锡或铜,装在羽毛管里的金砂、金粉等。市场上还设有为人理发的地方,其工具是经过精心磨制的石刀。
在特诺奇蒂特兰城中的人们同这座美丽的城市一样夺目。阿兹特克人是爱美的民族,他们非常注意装饰自己的外表。男人一般都披挂宽大的斗篷和绶带,女人则穿拖地的长袍。他们的衣服有棉布的,但大多数是用野鸡、鹦鹉、蜂鸟等珍贵的鸟的羽毛编制而成的。阿兹特克人不论男女都佩带头饰、手镯、脚镯和耳环等一系列饰物。这些事物一般是用金银和珠玉做成的。
但这座古城却在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下付之一炬。以后墨西哥人民在特诺奇蒂特兰的废墟上建立了墨西哥城。现在,这座城市的遗迹不断从墨西哥城的地底下挖掘出来。它曾经的辉煌繁荣仍在墨西哥人民心目中留着深厚的印象,无怪乎在墨西哥城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的阿兹特克纪念碑上刻着这样一段铭文:“只要这个世界可以延续存在,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特诺奇蒂特兰这一名城的声威和光荣,就永远不会消失。”
阿兹特克帝国的宗教
阿兹特克帝国是在继承墨西哥谷地原有住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文化不仅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还具备其他部落的特色,比如说特奥蒂瓦坎、托尔特克。它的宗教信仰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方面。
在美洲,印第安人的宗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说,印第安人对自然力产生某种崇拜,因为他们无法解释自然界奇特的力量,所以他们相信动物、树木及其他的自然物都具有一种不可捉摸而又无法征服的力量。阿兹特克人最为崇拜的是蛇神。而这种蛇神被称为“羽蛇”克萨尔科亚特尔(Quetzalcoatl),他是托尔特克人的主神,他的历史可以推到特奥蒂瓦坎时期。除羽蛇神外,阿兹特克的主要神还有战神维洛波切特利,他是特诺奇蒂特兰的保护神;雨神特拉洛克,掌管着雨,他是一个古老的神,可以追溯到特奥蒂瓦坎时代。除了上述提到的神外,阿兹特克人还有其他的许多的神灵。这些神灵都需要人们的祭祀。
而在阿兹特克人的宗教祭祀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祭的仪式。人祭并不是阿兹特克人的独特的祭祀方法,早期的印第安人就有人祭的习惯。
阿兹特克人的人祭可以追溯到特奥蒂瓦坎时期。在特奥蒂瓦坎时期,在墨西哥谷地和中美洲地区都流行着一种金星崇拜。金星崇拜的传统除军事征服外,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处死战俘的仪式,来象征血转化成了水和丰收。特奥蒂瓦坎的羽蛇神就象征金星。有关于金星周期祭祀的毛骨悚然的实在证据就在羽蛇金字塔的建筑物的底下,1925年墨西哥考古学家佩得罗·多萨尔在金字塔(羽蛇金字塔)四角外各发现一处单人葬坑,所埋的显然是殉葬者。后来在1983-1984年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历史学主持的挖掘工作期间,苏吉亚马和卡夫雷拉在挖掘探沟时发现,沿金字塔的南边有3处对称葬坑。最大的是190号坑,其中有18具男性青年骨骸。他们发现这18具骨骸的大部分手腕交叉在背后,说明他们被放入葬坑之前是被绑着的。调查者的结论是:这是殉葬的军事人员。190号葬坑两侧的两个小葬坑,每坑只埋有一人,他们也可以证实为殉葬者。1988-1989年期间,一些墨西哥的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进入了羽蛇金字塔,为特奥蒂瓦坎的尚武精神和人祭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托尔特克人也有人祭的传统。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北端的奇琴伊察(Chichen Itza)古城曾在与玛雅人的战役中被托尔特克人所占领,在古城中的"战士庙"(Temple of the Warriors)里就残留着人祭的痕迹。在神庙中有一座巨大的雕像,就是传说中的查尔穆尔神(Chacmool),它以一种僵硬的姿势半躺半坐在地上,手中捧着一个空盘子,放置在胸前,而两只眼睛凝视着西方。这位神胸前的空盘子就是用来装刚从人身体中挖出的心脏的。根据一位西班牙人说:“牺牲者的心脏被挖出之前,人们带领着四处招摇展示……然后把他放置在供桌上。四个人抓住他的手脚,向外伸张。刽子手拿着一把坚硬的石刀走过来,熟练的在他身体左侧、乳头下方的肋骨之间,割开一个切口,然后伸出手一下插进去,就像饿虎擒羊那样……”这些牺牲大部分是战俘,也有是本部落的人。一般来说这些被选中的人被杀之前都可以有一定的享受,到了祭祀的那一天就被送上祭坛,这些人认为做牺牲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托尔特克人之所以要向战神供奉活人的心脏,是因为他们认为供奉可以延缓世界末日的到来,这一说法不只在托尔特克人中盛行,在整个中部美洲也是广为认可的。
而阿兹特克人就继承了特奥蒂瓦坎和托尔特克的人祭传统,一直延续着金星崇拜。16世纪的西班牙编年史家贝纳迪诺·法·萨阿贡就曾生动的描述过阿兹特克人的进行崇拜的人祭仪式:“至于晨星,这颗伟大的星,据说当它重新出现时,恐惧便会降临到他们身上;人人都很害怕,各处出口和(房屋)通道都被关闭。据说当它出现时偶尔的一点(亮光)都可能带来病源、灾祸之类的不幸。但是,有时它被看成是仁慈的。它出来时还要杀俘虏喂养它。他们向它撒血。用俘虏的鲜血向它泼撒,用中指和拇指向它弹血;以血作为贡品抛向它;以供奉的形式滋养它。”
虽然阿兹特克人的这种宗教崇拜带有血腥的味道,但在当时的原始部落的这种行为也是人类发展到这个阶段所不能避免的,就是中国的古代也有人祭的现象,只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人祭的行为自然就会消失了。
阿兹特克的经济
这种宗教信仰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宗教的庇护下阿兹特克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了阿兹特克人的教育、科学研究、天文学、历法、文字、艺术各方面的发展。
阿兹特克人的这种神灵崇拜是当时阿兹特克手工业发展的动力。在特诺奇蒂特兰的每个家庭都设有一个祭坛,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神灵的保护。阿兹特克人经常为这些神举行宗教仪式人们总是抱着最虔诚的态度和奉献自己最好的实物进行祈祷,每个家庭对神灵的崇拜都力图超过以往。因此祭祀用品就充分展示了当地的最好手工艺。
在当时黑曜石是最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它被用来制作各种物品,其中祭祀时用的刀是最常见的一样物品,它要求的技术很高,需要制作的又薄又锋利。他们还用这种岩石为神像安装眼睛。而最具特色的应该是阿兹特克人雕凿的黑曜石杯子,由于黑曜石又硬又脆,造这种杯子很是不易。
特诺奇蒂特兰最著名的行业是制羽业。原料是外地的贡品,工匠用来制作武士的头饰和盾牌。
同在宗教方面一样,阿兹特克人在文化上也继承了一切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是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在教育方面,他们设有各级的学校,儿童、青少年不分男女,人人有学上,人人要学习。阿兹特克人从孩提时就开始不但接受自然、历史、法律、宗教、体育、军事和科学等教育,还要接受道德教育。而阿兹特克人的科学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对植物特别有研究,还建造了植物园,对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对它们的特性和用途进行研究、分类,分别应用于医疗、手工业生产、食品制作等方面。帝国境内有4大著名植物园,分别设在特诺奇蒂特兰、伊斯塔帕拉潘(Iztapalapan)、特斯科科和瓦斯特佩克(Huaxtepec)四座城池。许多植物园集中研究药用植物学。一些植物园还附设诊所治疗疾病。在药用植物普遍应用的基础上,各部落均有一所医院,为平民治病。此外,还有一些专科医院。
阿兹特克的历法
阿兹特克人还根据日月运行的规律和季节性的变化,相当精确的制定了自己的历法。一共有两种历法:一种是“太阳历”,把一年分成18个月,365天;一个月20天,剩余的5天,闰年(每四年一个闰年)加一天。第二种是“月亮历”,一年为13个月,260天;一个月也是20天。每52年两种历法重合一次。阿兹特克人的这两种历法在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农业方面,确定农耕季节,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其次在纪年方面,用于记录历史的发展和历史事件的发生;第三在祭祀方面,可以确定举行祭祀仪式的日期,指导人们的宗教节日活动;最后在天文方面,可以记录天体运行规律和天文现象。
阿兹特克的天文
在天文学方面,阿兹特克人根据多年的观察,对天体的运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不但测算出了日蚀和月食发生的时间,而且还记录下了水星、土星、金星等一些肉眼可以观察到的行星的运动周期和轨迹。这些表明阿兹特克人具有很高的数学水平,拥有一套精确的计算方法。
阿兹特克的文字
阿兹特克人和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一样也创造了象形文字,他们还会造纸,用于书写,这样就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古籍。他们的文字有表意和象形两种。比如用火烧神庙来表示某个地方已被征服;用一只鹿角表示一只鹿。用于书写的材料除了纸张外,还大量应用鹿皮和棉布。也有书写在石头上的。
阿兹特克人使用的计数法是二十进制。因为他们的手指头和脚指头加起来一共是20.这一方法普遍应用在他们的日常记账、交易买卖和税收登记方面。
阿兹特克的艺术
在阿兹特克时期,石雕是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通常手法。这些石雕通常是阿兹特克神话中的男女诸神。在这种粗糙的男女诸神的复制过程中,依然表现出古代工匠在这一艺术领域中捕捉人物生命之光的天然能力。
阿兹特克人的绘画艺术表现在古手抄书籍上。他们为了记录历史事件、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就在纸上设计出各种表意的图形。使用颜色是阿兹特克人的又一艺术特色。在其中使用的最多的是红色和黑色,阿兹特克人在手抄本和雕塑上着色,用以区别不同的神。
阿兹特克的毁灭
阿兹特克帝国的发展正处于鼎盛的时期,却遭到了来自大西洋彼岸的侵略者的摧残,这个辉煌文明最后毁于西班牙殖民者之手,阿兹特克发展的历史从此被拦腰截断。
西班牙人很早就开始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沿岸进行殖民活动。1518年前后,一些西班牙的殖民者在墨西哥沿岸探听到了一些关于阿兹特克帝国的情报,西班牙驻古巴总督贝拉斯克斯于是对那个充满黄金的天堂向往不已,就决定派科尔特斯为队长对墨西哥进行征服。科尔特斯是西班牙的贵族,曾伙同贝拉斯克斯入侵古巴,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接到这个命令后,科尔特斯马上召集部众,倾其所有家产,把赌注就压在这次远征上。贝拉斯克斯看出了他的野心,怕科尔特斯一旦羽翼丰满就会难以控制,于是就收回命令,但科尔特斯置之不理,于1519年2月强行出海。科尔特斯登陆后,迅速打败了墨西哥沿岸奋起抵抗的印第安人,并得到了一个印第安女子,这个女子是一个阿兹特克酋长的女儿,她懂玛雅语和阿兹特克语,后改信天主教,取名玛丽娜,她很快又学会了西班牙语,成为科尔特斯在征服过程中的翻译。
1519年4月,科尔特斯沿海岸北驶,两天后到达阿兹特克王国的境内。阿兹特克的国王孟蒂祖玛二世早已知道了他的行踪,于是派一些印第安酋长沿途提供科尔特斯的食宿,并派人送来了黄金和各种礼物,希望这样能阻止科尔特斯入侵特诺奇蒂特兰。但这些礼物不但没有消除科尔特斯进攻的计划,反而助长了他侵入阿兹特克帝国的野心和掠夺财物的欲望。1519年11月8日,科尔特斯堂堂正正的进入了特诺奇蒂特兰,并还受到了阿兹特克人的欢迎。进城后,西班牙人借口几个西班牙人被阿兹特克人所杀而俘虏了国王孟蒂祖玛二世,并在他的王宫内的地下室中大量掠夺财宝。1520年的一次阿兹特克人的宗教活动中,西班牙人大肆杀害了阿兹特克人,遭到了阿兹特克人的群起反抗,他们将西班牙人的驻地团团围住。1520年6月30日夜,科尔特斯组织突围,狼狈逃出特诺奇蒂特兰城,损失过半。1521年4月18日,科尔特斯再次围攻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在新首领库奥特莫克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抵抗。8月,西班牙殖民者攻入特诺奇蒂特兰城内,大肆破坏,烧杀抢掠,破坏了这座印第安的著名城市。
而这次西班牙殖民者之所以能灭亡阿兹特克帝国,有几点原因。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是殖民者的凶残和武器的先进。从历史上看,一个落后的文明在一个先进的文明的侵略下,总会处于下势,阿兹特克帝国也不例外。在科尔特斯到达阿兹特克的宗教圣地乔卢拉城时,就借口孟蒂祖玛二世在乔卢拉设好了对付西班牙人的陷阱,对城中的阿兹特克人发动了一场血腥的大屠杀,死者多达三千多人。而在阿兹特克人的一次宗教活动中竟然借口阿兹特克人的人祭极其凶残而对庆祝的人群大肆的砍杀,当即有一些贵族和六百多平民倒在血泊中。不止这些,西班牙对城市的破坏也是不留余地的,墨西哥最早的并保存至今的大教堂建造在特诺奇蒂特兰大庙的废墟上;在特拉特洛尔科,圣地亚哥教堂建造在供奉印第安之神"维洛波切特利"最大偶像的地方。他们是在毁灭一切以后再在废墟的上面重新建造自己的城市,将历史悠久的古城毁于一旦。
西班牙人带来的疾病是阿兹特克人的第二个灾难。科尔特斯的一个奴隶患了天花,于是这种疾病就开始传播开来,使毫无抵抗病菌能力的阿兹特克人迅速的染上了这种不治之之症,这些新大陆的居民不得不为他们这么多年的与世隔绝付出沉重的代价。对阿兹特克帝国,甚至整个美洲的征服,既是由武力,也是由病菌完成的。
阿兹特克人的神灵崇拜又给西班牙殖民者带来了契机。阿兹特克人曾有一个关于来自海上民族的传说,是指一些白皮肤、白胡子的人从海上而来,教给他们各种知识,帮助他们建造神庙,后来又从海上离去,并许诺以后一定回来,这些人被阿兹特克人称为“克萨尔科亚特尔”。所以当西班牙人到阿兹特克帝国的特诺奇蒂特兰时,他们的白皮肤给了他们极大的优势。阿兹特克人以为他们的神依照诺言又回到了他们身边,于是设宴庆祝。没想到这些“神”却毁灭了他们。而阿兹特克人为神灵而发动的战争的风格也给他们带来了恶运。他们的战争的目的是获得俘虏,以此来供奉神灵,并不是要将敌方至于死地,他们与西班牙殖民者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截然不同。这两种战争的双方遇到了一起,前者失败的结果是必然的。
历史意义
阿兹特克帝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特诺奇蒂特兰再也不能再现往日的光辉了,留下的只是人们对它的追忆和怀念。就像阿兹特克的一首诗歌中所写到的那样:
难道我们真的活在人间?
不会永远活在世上;只是短暂的停留。
即使是玉,也会被压碎,
即使是黄金,也被压坏,
即使是克特扎尔神的羽毛,也被撕得四分五裂。
不会永远活在世上;只是短暂的停留。
但阿兹特克帝国留给后人的遗产是丰富的。到了现在,玉米已经在全世界各地扎根,特诺奇蒂特兰虽然毁灭了,但它在人们的脑海里仍是一座辉煌的古城。阿兹特克的帝国被毁灭了,但它的文明并未被消灭。像其他的美洲印第安文明一样,仍然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显示着它们的力量。阿兹特克文明及其它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就像一颗明珠,经久不衰。
传说
在阿兹特克的语言纳瓦特尔语(Nahuatl)中,阿兹特克(Aztec)是从Aztlán来的人的意思;然而,阿兹特克人称他们自己为墨西加(Mexica)或Tenochca。根据传说,阿兹特克人的祖先是从北方一个叫Aztlán的地方来的,他们根据太阳神(Huitzilopochtli)的指示往南来到阿纳华克谷地(Anahuac valley)的德斯科科湖(Lake Texcoco);当他们来到湖中央的岛屿时,他们看到一只叼著蛇的老鹰停歇在仙人掌上,这个意像告诉他们应该在这里建造城市。1325年阿兹特克人在这个地方建立了特诺兹提朗(Tenochtitlán),一座巨大的人工岛,现在墨西哥城的中心。
帝国
阿兹特克帝国共传了12位统治者。
传说中的创建者: Ténoch
1375年-1395年: Acamapichtili
1395年-1417年: Huitzilíhuitl
1417年-1427年: 奇马尔波波卡(Chimalpopoca)
1427年-1440年: 伊兹柯阿特尔(Itzcóatl)
1440年-1469年: 蒙特苏马一世(Moctezuma I)
1469年-1481年: 阿哈雅卡特尔(Axayacatl)
1481年-1486年: Tízoc
1486年-1502年: Auítzotl(通常拼为 Ahuitzotl)
1502年-1520年: 蒙特苏马二世(Moctezuma II,有名的蒙特苏马)
1520年: 库伊特拉华克(Cuitláuac,通常拼为 Cuitlahuac)
1520年-1524年: 库奥赫特莫克(Cuautémoc,通常拼为 Cuauhtemoc)
最初,阿兹特克是Tezozomoc统治下的Tepanecs国的佣兵,并常与托尔提克人(Toltecs)发生战争。当Tezozomoc死去,他的儿子Maxtla暗杀了奇马尔波波卡(Chimalpopoca);1428年,奇马尔波波卡的叔叔伊兹柯阿特尔(Itzcóatl)与德斯科科湖的前统治者Nezahualcoyotl同盟,并进攻Maxtla的首都Azcapotzalco;100天后,Maxtla投降并被放逐。阿兹特克(Tenochtitlán)、德斯科科(Texcoco)、和特拉科班(Tlacopan)组成了同盟,并取得墨西哥谷地的统治权,阿兹特克是其中最强的力量。
伊兹柯阿特尔的侄子蒙特苏马一世在1440年登基,并扩张了他的国土,1450-1454年发生了由干旱导致的大饥荒,为此,蒙特苏马不断的发动荣冠战争(Flowery Wars)获取俘虏来祭祀神灵。蒙特苏马一世的儿子阿哈雅卡特尔对特拉特洛科(Tlatelolco)王国发动了战争,但被Tzintzuntzan的Tarascan所击败,这是帝国有史以来遭遇的第一次惨败,但随後收复了Huasteca地区,并征服了米克特人(Mixtecs)和萨巴特克人(Zapotecs)。
1481年,阿哈雅卡特尔(Axayácatl)的儿子Tízoc短暂了统治该国,随后便被他的弟弟Auítzotl所取代。在Auítzotl的统治下,阿兹特克帝国的版图达到了最兴盛时期,共控制了33个省份的371个部落。首都特诺兹提朗曾经有25万人居住,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阿哈雅卡特尔(Axayácatl)的儿子蒙特苏马二世在1502年登基,1504年开始发动对底拉斯卡拉(Tlaxcala)的战争,1519年西班牙人从墨西哥湾登陆,当时阿兹特克人误以为是传说中羽蛇神(Quetzalcoatl)的归来,因此邀请西班牙人进城,但西班牙人却软禁了蒙特苏马。西班牙人在城内搜括黄金,并屠杀了阻止他们的祭司们,这导致了后来的暴动,蒙特苏马在1520年7月1日的一场暴动中死去,西班牙也被迫放弃特诺兹提朗城。
毁灭
蒙特苏马的侄子库伊特拉华克(Cuitláuac)在登基四个月後便因为西班牙人带来的天花而死去。帝国最後的皇帝库奥赫特莫克(Cuautémoc,蒙特苏马的侄子,时年18岁)登基。1521年4月28日,西班牙人及其盟军开始作最後的围攻;在经过长时间的围城和大部份人口都死于饥饿与天花的情况下,1521年8月13日,皇帝库奥赫特莫克终于向征服者克尔特兹(Hernán Cortés)的500人西班牙军队和15-20万底拉斯卡拉盟军投降。1525年2月26日,他被西班牙人绞死。帝国的人口也因为各式传染病从1500万迅速下降到3百万,首都特诺兹提朗也被烧成平地。现在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是在特诺兹提朗的废墟上重新建立的。

 

历史上8月15日发生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上的今天 8月15日是什么日子、这一天发生了什么
978年 李煜逝世,南唐后主
1521年 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首都铁诺奇蒂特兰被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带领的军队攻陷,阿兹特克帝国灭亡.
1666年 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2~1666),耶稣会传教士
1769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诞辰
1771年 英国著名历史小说家和诗人司各脱诞生
1878年 中国第一套邮票发行
1897年 周拾禄,我国水稻品种鉴定的开创人
1900年 慈禧将珍妃投于井内
1911年 俄国支持外蒙独立
1913年 陈焕章、梁启超等倡议定孔教为国教
1914年 巴拿马运河开始通航
1915年 蔡锷、梁启超密谋倒袁
1918年 美国与苏俄断交
1920年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李汉俊发起创办《劳动界》周刊,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通俗工人读物
1926年 北伐战争南口战役结束
1934年 陈宰均,畜牧学家,农业教育家
1936年 黛丽达,意大利女作家,192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1871年)
1937年 中国空军与日机频繁搏战
1944年 盟军在法国南部(戛纳市以西)实施登陆
1945年 二战结束
1947年 英国同意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
1948年 朝鲜分裂
1949年 韶山解放
1950年 中国福利会成立
1950年 西藏墨脱发生中国有史以来最大地震
1951年 周恩来重申中国对南沙的主权
1956年 台湾空军少校黄纲存驾机回大陆
1959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对台湾广播
1960年 刚果共和国宣布独立
1962年 雷锋殉职
1971年 巴林宣布独立
1974年 中国与巴西联邦共和国建交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首都巴西利亚
1975年 孟加拉国父穆吉布全家被杀
1985年 日本首相首次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1988年 中共中央决定放开绝大部分商品价格
1991年 陕西泾阳出土青铜器
1993年 徐永椿,树木学家,林业教育家
1995年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逝世.1983年他因在星体结构和进化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6年 建国以来最大走私毒品案的七名毒枭伏法
1997年 Linux平台上主流的桌面环境GNOME创始人 Miguel de Icaza 通过电子邮件宣布GNOME问世
1998年 奥马汽车炸弹爆炸事件
2001年 龙门石窟等四处古迹被授予世界遗产证书
2004年 中国公安部、外交部联合签署命令,正式发布并实施《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 这标志着中国“绿卡”制度正式实施

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历史上的日子(阳历)


1521年8月15日 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首都铁诺奇蒂特兰被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带领的军队攻陷,阿兹特克帝国灭亡.


历史上8月15日是什么日子

8月15日星座

2025年8月15日是什么日子


喜欢万年历黄道吉日?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万年历查查: http://www.wnlcc.com

欢迎搜索"wnlcc"进入本站!

黄历吉日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