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 老黄历 - 历史上的今天 - 2003年7月5日是什么日子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张爱萍上将逝世

2003年7月5日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张爱萍上将逝世


历史上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张爱萍上将逝世


张爱萍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务院原副总理,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原副秘书长,原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爱萍同志,因病于2003年7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张爱萍同志1910年1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达县罗江口镇张家沟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春入达县中学,开始参加革命活动,任学生会副主席。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罗江口党支部书记、临时县委委员,积极组织学生、群众进行革命活动。1929年6月赴上海参加党的地下工作,任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委员、副书记。曾两次遭外国巡警和国民党保安队逮捕,在狱中进行了坚贞不屈的斗争,保持了革命气节。1929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14军1师历任小队长、政治指导员、中队长、大队长。在攻打老虎庄、泰州的战斗中,作战勇敢,左臂负伤。
1930年底,张爱萍同志到中央苏区工作。历任共青团闽西特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共青团苏区中央局秘书长,共青团万(安)太(和)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训练部部长、参谋长、总队长,中央反帝拥苏大同盟青年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参与创建少共国际师和红军后备兵源的组织动员工作,创作了少共国际师师歌歌词,参与编辑团中央机关报《青年实话》,主编少先队中央总队机关刊物《少年先锋》,发表数十篇文章。先后参加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春入红军大学学习,同年9月任红3军团第4师第12团政委。长征中,历任红3军团第4师政治部主任,第11团、第13团政委。在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四渡赤水、勇夺娄山关、大战老鸦山、保卫遵义城以及抢占白层渡口、金沙江堵敌、青石嘴痛歼敌骑兵等战役、战斗中,他率部英勇战斗,冲锋在前,多次担负军团前卫和后卫,为红军主力开道,掩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的安全。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军委骑兵团政委兼代团长。他刻苦学习骑兵技术和战术,很快成为优秀的骑兵指挥员。为配合红军大部队东渡黄河抗日,他率部转战长城内外的榆林、靖边、定边、安边地区,纵横驰骋,屡建奇功,有效地牵制了敌军。1936年6月,进入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上半年,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爱萍同志受毛泽东同志委派赴上海任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组织沪杭宁地区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春,任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做统战工作。同年4月下旬,赴浙江金华进行统战工作,秘密发展党员,组织抗日队伍。8月中旬赴河南确山,发展武装力量,组建新四军挺进纵队。1939年1月,任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同年6月,赴津浦路东开辟敌后根据地,任八路军、新四军皖东北办事处处长,广泛团结、扩大抗日力量,仅用3个月就建立了包括5县16区的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同年12月,任新四军第6支队第4总队总队长兼政委,开辟苏皖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后任八路军苏皖纵队政委。1940年8月,任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淮海、盐阜地区,接应江南新四军渡江北上,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3师第9旅旅长,第3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1942年12月,任第3师副师长兼第8旅旅长、政委,兼盐阜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及盐阜地委书记,统一指挥盐阜地区的反“扫荡”斗争。他运用灵活多样的作战样式,领导军民粉碎了2万余日、伪军的大“扫荡”。1944年9月,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率部转战在徐州以南、津浦路东西的广大战场,连续作战,收复失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初期,张爱萍同志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在指挥部队破击津浦铁路顽敌的战斗中头部负重伤,后赴苏联治疗。1948年底,他伤愈回国,任第三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委员。渡江战役伊始,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他坚持以人民军队为基础,招贤纳士,广罗人才,团结教育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创办了我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及第一个海军技术研究指导机构━━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从接管国民党海军机构、舰船开始,不到两年时间,就建起一支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海军部队。
1951年初,张爱萍同志任解放军第7兵团暨浙江军区司令员。后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华东局委员。他组织指挥沿海岛屿的剿匪作战,消灭了国民党军残部及潜伏特务,深入海防前线勘察地形,部署修筑工事,有力地加强了浙东地区海防建设。1954年8月,任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负责组织指挥大陈列岛战役。同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他于1955年1月组织指挥了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一举攻占一江山岛,大陈列岛不战而克,解放了浙东沿海全部敌占岛屿,给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图谋以沉重打击。他到总参谋部任职后,任总参党委副书记、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负责军事行政、装备、军务等工作。他反对一切照搬外军的做法,主张从我军实际出发进行编制体制建设,注重建章立制工作,主持制订了《关于改变组织体制的决议(草案)》、《总参谋部工作制度及工作方法十条》、《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解放军的发展方向及组织编制》、《全军组织、装备八年规划》、《对改变我军陆军师编制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为我军正规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爱萍同志长期从事国防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战线的领导工作,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领导者。1955年12月,他参加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研究制订全国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工作,拟制了《关于十二年内我国科学对国防需要的研究项目的初步意见》、《关于军队内部建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自1959年9月,先后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专委委员兼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委员,主持国防科技、装备和国防工业工作,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协作、大会战,先后4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场试验总指挥,成功地组织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导弹、首次原子弹塔爆、空爆及第三次原子弹爆炸试验。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面临严重困难的关键时刻,他深入全国各地的核工业单位调查研究,向中央建议集中全国力量,加速攻关,并呈报了《关于原子能工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为中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他长年奔波在大漠深处、深山僻壤,与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参试部队官兵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为解决核试验中的难题,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提出了许多关键的指导性意见。1964年2月,任地地导弹专门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建立导弹作战基地及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的工作。1965年6月,向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问题的报告》,得到军委批准。1966年6月6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他亲赴全国各地勘察、选址,为第二炮兵和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设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大革命”中,张爱萍同志惨遭迫害,被批斗、囚禁达6年之久,左腿致残。但他刚直不阿,正气凛然,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75年3月,他复出后任国防科委主任,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工作,提出“要尽快拿出武器装备上的‘杀手锏’来”,领导制订并组织实施了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等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制计划,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的发射。
1977年3月后,张爱萍同志再次复出,历任中央军委委员、国防科委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并兼任中央专委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他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大力拨乱反正,全面整顿,很快恢复了正常工作秩序。他集中精力抓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的研制试验,创造性地建立了武器装备研制试验工作中的总设计师和行政总指挥“两条指挥线”制度。1980年5月,他成功地组织指挥了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的发射。同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主持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军委科装委合并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82年9月,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同年11月,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他强调在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国防建设,走民富国强的路子。他建议并组织领导了我军机械化集团军试点工作;加强了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并亲临现场组织指挥潜地导弹和地球同步卫星发射。他十分重视我军信息化建设,对“银河”巨型计算机、军用汉字系列微机等信息装备的研制给予极大支持。他倡导“保军转民”工作,为秦山核电站等重大项目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出访了许多国家,积极开展军事外交和对外国防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军与世界各国军队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他积极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国防建设和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7年11月,张爱萍同志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退居二线后,他仍十分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热心参与开拓老年事业和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撰写了大量回忆文章,出版了诗词、书法、摄影选集。著有《神剑之歌》、《张爱萍军事文选》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张爱萍同志是著名的将军诗人、摄影家、书法家。他以诗、书、摄影为武器,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热情讴歌真善美,无情鞭挞假恶丑。他的大量诗词、书法、摄影作品,艺术地记录了党史、军史重要事件及重大活动,对弘扬革命传统、振奋军心士气、陶冶道德情操,起到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广泛影响。
张爱萍同志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爱萍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在长达78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生死关头,还是身处逆境,他对党和人民始终无限忠诚,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决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敢于坚持真理,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疾恶如仇,爱憎分明。
张爱萍同志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他勇挑重担,不畏艰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他能文能武,军政兼优,博学多识,多才多艺。他具有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公道正派,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他坚持求真务实,不务虚名,不尚空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工作严谨细致,雷厉风行。他顾全大局,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善于识才,敢于用才,勇于护才,视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为良师益友,与科学家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热爱人民,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他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张爱萍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学习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他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张爱萍同志永垂不朽!

 

历史上7月5日发生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上的今天 7月5日是什么日子、这一天发生了什么
450年 北魏太武帝族诛崔浩
1810年 马戏团的创始人费尼斯.巴纳姆Phineas T.Barnum出生
1811年 委内瑞拉独立日
1826年 英国政治家,首任新加坡总督斯坦福.莱佛士逝世
1830年 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
1848年 北平“七.五”惨案
1854年 《上海英法美租地章程》公布
1857年 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国际妇女运动领袖克莱拉.蔡特金出生
1893年 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沈鹏飞出生
1898年 光绪帝下谕奖励新学人材
1910年 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罗伯特.金.默顿出生
1911年 法国总统蓬皮杜诞辰
1918年 中华民国军政府组成
1919年 中国画家吴冠中出生
1921年 苏俄租借法令颁布
1924年 匈牙利裔美国大提琴家亚诺什.施塔克出生
1928年 孙殿英盗掘东陵
1930年 周恩来在联共会议上作报告
1935年 瓦格纳法通过
1937年 民族英雄赵一曼牺牲
1938年 秦腔旦角郭明霞出生
1943年 王稼祥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
1946年 比基尼泳装首次亮相
1957年 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遭厄运
1960年 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举行工作会议研究国际问题和国内经济调整问题
1963年 中共代表团抵达莫斯科
1969年 德国建筑师及设计学校先趋包浩斯的创办者瓦尔特.格罗皮乌斯逝世
1976年 中国首次远洋科学调查
1977年 巴勒斯坦发生军事政变,总理布托被捕内幕
1979年 美国作家科维克(Ron Kovic)出生
1981年 视觉系偶像团体alice nine-「爱丽丝九号」主唱小原一将(ショウ)出生
1982年 意大利前锋阿尔贝托.吉拉迪诺诞生
1983年 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郑洁出生
1984年 修复古代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启动 邓小平为之题词
1985年 台湾歌手,台湾男子演唱团体棒棒堂LOLLIPOP主唱杨奇煜出生
1986年 第一届友好运动会举行
1988年 国家行政学院建立
1993年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995年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逝世
1996年 世界第一只“克隆羊”诞生引起世人关注
1998年 香港启德机场正式关闭
1998年 克隆牛诞生
1999年 苏哈托起诉《时代》周刊
2003年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张爱萍上将逝世
2006年 美国安然公司创始人莱亚,在等待判刑期间心脏病发死亡

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历史上的日子(阳历)


2003年7月5日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张爱萍上将逝世


历史上7月5日是什么日子

7月5日星座

2025年7月5日是什么日子


喜欢万年历黄道吉日?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万年历查查: http://www.wnlcc.com

欢迎搜索"wnlcc"进入本站!

黄历吉日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