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 老黄历 - 历史上的今天 - 1916年7月2日是什么日子 现代作家柳青出生

1916年7月2日 现代作家柳青出生


历史上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现代作家柳青出生


柳青

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柳青9岁起于寺沟村上学3年,1927年考入葭县螅镇高小,1928年随长兄柳春园到米脂县东街小学读书1年,5月刘义维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因大哥离开米脂,返回葭县媳镇小学读书1年半。1930年夏,考入省立绥德师范学校。在此,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少年漂泊者》、《反正前后》、《西线无战事》等不少进步书籍,启发很大,勇敢地参与学校的学潮斗争。经常上街讲演、张贴标语、游行,与国民党顽固派、土豪劣绅斗争,绥师进步师生的革命行动,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愤恨,“白色恐怖”很快袭来,组织被打散,学校被封闭,柳青被迫返家种地半年。
1931年,其兄春园在东北教书赚钱,资助柳青考入榆林省立第六中学学习,他苦心研读,开始钻研文学作品,经常阅读鲁迅、郭沫若、茅盾、高尔基等人的作品,在思想深处,奠定了走文学创作的道路。从初中二年级起,开始学英文,一年后即能阅读一般的英文原著。1934午夏,柳青考入西安高中,开阔厂视野,丰富了阅读内容,增加了不少知识,提高了热爱文学的兴趣,特别向往进步文学,开始自学俄文,介绍苏联文学,走上业余创作道路。在学校经常写散文、诗歌,翻译外国短篇小说,不断在报刊上发表。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燃及西安,他积极参与游行示威,宣传抗日,呼吁“停止内战”。当时,柳青是西安高中学生会负责人,担负学校高中学生刊物《救亡线》的编辑,不断鼓舞西安学生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斗争。
1936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学生运动再度高涨,柳青积极参加。12月底,经董学源介绍,与延安来的李一氓、冯文斌相识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李一氓领导的陕西省委临时宣传委员会工作,任学校党支部宣传委员,西安学生联合会刊物《学生呼声》主编,在《学生呼声》刊物上,发表了《毛泽东和斯诺的谈话》,短篇小说《待车》。
1937年,柳青高中毕业,担负《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编辑,负责西安青年文协党团工作。当时,“九·一八”事变已发生6年,东北沦陷,华北告急,祖国处于危急存亡之际。柳青利用报刊鼓动人民奋起抗日。是年,平津失守,北京师大、北大和天津北洋工学院部分师生流亡到西安,办起西北临时大学,两月后,柳青考入该校俄文选修班,一边学习俄文,一边从事苏联文学翻译。因日本飞机频繁轰炸,学校于1938年4月迁陕南城固,柳青未去,跟随八路军到前方打仗,开始了他的创作活动。
1938年5月至1939年7月,柳青在陕甘宁边区文协任“海燕”诗歌社秘书,民众娱乐改进会秘书,做机关党的工作。翻译西班牙小说《此路不通》后,与刘祖春等人赴晋西北前线采访,先后发表了不少通讯报道。1939年春,回延安随民众剧团去陕甘宁边区9个县体验生活。6月回到延安,写了两篇小说。8月再度上前线,到晋西南115师独立支队2团1营、129师386旅771团任文化教员。1940年10月回延安,在抗联全工作,先后写出《误会》、《牺牲者》、《地雷》、《一天的伙伴》、《废物》、《被侮辱的女人》、《在故乡》、《喜事》、《土地的儿子》、《三垧地的买主》等10多篇小说,生动地描绘了抗日军民的英雄形象。后来,他将这些作品收集在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地雷》中。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开始。柳青暂时放弃写作,参加了整风运动。1943年2月,组织派他到米脂县民丰区吕家检乡任文书,他经常深入农村,发展共产党员,领导群众开始减租减息,组织大生产运动。繁重的工作,艰苦的农村生活,使他病了一场。在紧张的春夏秋冬里,他读完5本《斯大林选集》。工作实践,学习中的启发,使他原来不愿到农村工作的思想感情,起了根本性的转变。柳青在这个乡一直工作3年,收集了不少资料。1945年3月6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他的《米脂民丰区三乡领导变工队的经验——三乡班干部一揽子会上的总结》。他的长篇小说《种谷记》手稿,也是在这里完成的。1945年10月,柳青带着《种谷记》手稿,随军奔赴东北,开辟解放区。
1946年2月,柳青到达大连,负责接收整顿大众书店和印刷厂,开始修改《种谷记》。1947年7月,东北光华书店印行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这部作品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率先问世的一部成功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1年10月正式出版,先后印刷7次,发行70万册。1946年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西北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于1947年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柳青想回陕北,体验战争生活,后因战事、交通阻塞被留在冀东参加土地改革半年。1948年10月回到陕北,解放战争已进入大反攻阶段,他深入到米脂县,以著名的“沙家店战役”中一个粮店支前为题材,用8个多月的时间,广泛征集了《铜墙铁壁》长篇小说的素材。1949年于秦皇岛写完这部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于1951年、1958年、1976年13次印刷,发行百万余册。之后,柳青参加《中国青年报》的创办工作,任编委和文艺副刊主编,培养了一批青年作者。后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苏联访问。
1952年8月,柳青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主管农业互助合作工作,他深入调查研究,给区乡干部、农民讲社会发展史,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亲自指导王莽村“七一联合农业社”,皇甫村“胜利农业社”。使长安农业社运动健康发展,成为陕西和西北的先进典型。1953年3月,辞去长安县委副书记,保留常委职务,开始定居皇甫村,住在一个破庙里,专门从事长篇小说《创业史》等文学作品的创作。1960年4月,柳青将《创业史》第一部10万册的稿酬16065元,捐给王曲公社做工业基建费用;1961年开始写《创业史》第二部时,他向中国青年出版社预借5500元稿费,为皇甫村支付高压电线、电杆费用。1963年到1964年,柳青两次参加长安县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他冒着风险,和打击一大片的极左思潮进行斗争,保护了一批农村干部,深得人心。在长安县,他还写出《我们这里已是早晨》、《灯塔,照耀着我们吧!》、《1955年秋天在皇甫村》、《王家父子》、《邻居琐事》等散文。还写了《关于王曲人民公社的田间生产点》、《怎样沤青肥》、《耕畜饲养三字经》、《美学笔记》、《狠透铁》等作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柳青被打成“反动权威”、“黑作家”、“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失去自由,身心受到摧残。之后,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派人在长安调查一个月之久,写出《柳青在长安的十五年》的长篇报告,肯定他历史清白、工作正派,作品经得起历史考验。1967年9月,“四人帮”的黑爪牙,到处宣传抗战时期柳青在四川搞过特务活动,说他是“特嫌”、文化大革命的幕后“黑手”,再次把他关进“牛棚”,折磨4年之久。在此期间,他的家被捣毁,伴侣马崴被迫害致死,但他始终立场坚定,不动摇,不妥协,坚持真理,坚决抵制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但他的病势日重,身体渐衰。
1972年,周恩来总理得知柳青病危,批示中央卫生部予以妥善安排,并嘱咐陕西省主要负责人对柳青予以照顾。同年国庆节,周总理又让《人民日报》记者捎话给柳青,希望他搞好身体,写完四部《创业史》。柳青受到巨大鼓舞,再次精心修改了《铜墙铁壁》和《创业史》。1978年,于陕西省出版局、省委召开的文艺创作会和《延河》编辑部小说创作座谈会上,发表了《生活是创作的基础》,进一步阐述了美学思想。1978年5月,柳青到北京治病,他想利用医院的现代化条件,支撑身体,争取时间,改完《创业史》第二部。但因体质太差,病情严重,于6月13日下午5时,不幸逝世,终年62岁。柳青的骨灰分放在北京八宝山公墓和长安皇甫村神禾原墓地。北京和西安分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李先念、陕西省委、省革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追悼大会。
柳青是当代著名小说家。他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生活气息浓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近几十年历次重大历史时期农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其代表作品是《创业史》第一部。由于“四人帮”剥夺了他10多年最宝贵的创作时间,《创业史》的全部创作计划未能如愿完成,这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憾事。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雷》(光华书店1947年2月初版),中篇小说《咬透铁锹》(载《延河》1958年4月号),长篇小说《种谷记》(山东新华书店1950年3月初版)、《铜墙铁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9月初版)、《创业史·第一部》(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第:版,该小说最早在《延河》1959年第4—11期上连载)、《创业史·第二部上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6月)、《创业史·第二部下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6月)。
重要足迹:
柳青的成长道路,是在米脂启程的。少年刘蕴华是被他的大哥——北大辍学返回陕北教书的刘韶华带到米脂东街小学就学的。已经在1926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大哥,对12岁少年的影响非同小可。认字不全的小小少年,手捧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刻苦研读,这是柳青人生道路上一次关键选择。
吕家硷是现在米脂县桥河岔乡一个普通的村庄。1943年,柳青在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后,响应《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发出的“到群众中去”的号召,背着背包来到了深藏在米脂县山峁之中的吕家硷乡。这时候,人们依稀从这个青年人瘦小的身材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认出他就是15年前唱着《赤色少年歌》,参加过米脂反帝抗议集会和游行的小小少年刘蕴华。柳青再次来到米脂,担任乡政府文书。
当年下乡吕家硷的柳青曾经经历着一场艰苦环境的考验:没有星点的油水、天天白水煮洋芋、大半年不带重样的腌白菜、粗糙高粱米。昏暗狭小的土窑洞,与世隔绝的山窝窝,找不到人可以交流思想。这让最初胸怀高远、要做一番大事业的柳青,内心充满孤独、寂寞和迷惘,时常有一种被“放逐”的感觉。两三个月之后,大病卧床的柳青,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在放弃还是坚持之间,犹豫、彷徨的柳青认真地为自己做出了抉择,“在革命队伍里知难而退是莫大的耻辱。坚强的柳青站立起来时,将自己真正融入到农民之中:白天一道下地耕锄,吃在一锅里;晚上叼着农民的旱烟锅,与农民一起开会聊天,困了和农民就睡在一条炕上。以米脂婆姨、劳动模范郭凤英为素材写下的散文《一个女英雄》,发表于1944年的《解放日报》;长篇小说《种谷记》也在这个时期酝酿创作之中。1945年10月,柳青奉命东进,随军赴东北开辟新区。他的背包里装着厚厚的一摞《种谷记》的手稿。
1948年10月是柳青第三次来到米脂。8个月的深入采访,得到了最生动的素材,为他创作长篇小说《铜墙铁壁》打下最扎实的生活基础。1952年,柳青深入到陕西省长安县,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之久。长篇小说《创业史》是柳青继米脂之后深入生活的精彩续篇。
柳青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创业史》,1952年,他把全家从北京迁到陕西省长安县的皇甫村,时任长安县委副书记。也就是在那里,他经历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各个阶段。并且在他以后创作的长篇小说《创史业》见证了那时代。柳青把家安在了终南山下的一个偏僻的村庄——皇甫村。把一座破庙只稍作修整,成为了住所。到1966年文革开始止,柳青在这个山村里一住14年。只到他被迫离开皇甫村时,皇甫村的很多村民不知道柳青是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有笔墨记载的大作家。这因为他的形象太过一般,与当地农民相比也是别无二致。柳青和当地的农民一样剃着光头,穿着对襟黑袄(当地叫做黑背搭子),他也常戴一顶当地农民喜欢的帽子。为了熟悉集市上农民的粮食交易情况,他也和关中农民一样把手缩在了袖筒里,不动声色地和人家捏指头摸价。他的装束,他的模样,竟然骗过了牙行和卖主的眼睛。
评价: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杨凡这样评价柳青:“著名作家柳青,是我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成为反映那个年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更引人注目的是,柳青在陕西长安落户14年,扎根农村进行文学创作,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忠实实践者,至今仍是我们陕西许多作家深入生活进行创作的典范。”
作家陈忠实认为:“《创业史》是陕西作家柳青在长安的秦岭山下完成的,它的艺术成就远远超出了个人的意义,而是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高度的标志。所以,研究这个作家,不仅仅是对柳青研究有意义,也不仅仅是对陕西今天和未来的文学发展有意义,而且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我们起码可以看到,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文艺思想和文艺政策受极左思潮影响那种艰难的环境里,柳青如何以超凡出众之思想深度和艺术功力,完成了一次艺术高峰的创造。这是同代人努力在做而没有做到的,柳青做到了。我们研究他,就是研究十七年文学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伟大的作家,处在不像今天改革开放时期的文艺政策和创作环境下,进行了怎样艰难而勇敢的艺术突围,完成一个文学高峰的创造,我们从中学习和汲取对今天和未来有益的东西。”
柳青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炜评说,柳青是以作品魅力和人格魅力共同作用,在陕西人心中建起一座雕像,陕西省现代多位作家都受他作品影响,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京夫等作家曾经都将柳青作为文学膜拜的对象,很多人的创作都是从模仿柳青开始,从对柳青的亦步亦趋寻找自己的定位,然后在“柳青体”的基础上慢慢找到自己的创作之路,可以说,柳青为现在的陕西文学打下了基础。

 

历史上7月2日发生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上的今天 7月2日是什么日子、这一天发生了什么
626年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唐朝政权
1286年 元朝颁布《农桑辑要》
1481年 丹麦、挪威和瑞典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出生 (1559年逝世)
1489年 英国著名教士托马斯.克兰麦诞辰
1504年 罗马尼亚民族英雄斯特凡大公逝世
1601年 苏州机工起义
1704年 清代戏曲作家、诗人洪升逝世
1778年 法国思想家、作家、政治理论家卢梭逝世
1840年 英舰进犯厦门邓廷桢奋力退敌
1850年 英国保守党的创始人罗伯特.皮尔逝世
1895年 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金善宝出生
1903年 前英国首相杜嘉菱出生
1914年 棉花专家和农业教育家王彬生出生
1916年 现代作家柳青出生
1922年 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出生
1925年 刚果民主共和国前总理,著名政治家卢蒙巴出生
1927年 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赵世炎逝世
1931年 日本人制造万宝山事件
1935年 日本制定掠夺华北资源大纲
1936年 红二、红四方面军开始北上
1937年 中国女钢琴家顾圣婴出生
1941年 刘少奇作《论党内斗争》演讲
1942年 中共要求正确对待原第四方面军干部
1945年 中苏谈判商讨苏军出兵条件
1947年 波兰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纪念馆
1949年 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逝世
1956年 美国超级名模和演员瑞莉.霍尔出生
1959年 庐山会议和反右倾运动
1961年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逝世
1964年 美国总统约翰逊签署民权法案
1965年 李宗仁海外归来
1973年 中国知名模特、演员、歌手瞿颖出生
1977年 小说家纳巴科夫去世
1979年 日本歌手,日本组合V6的成员三宅健出生
1985年 美国著名演员、歌手和模特儿艾希莉.提斯代尔出生
1986年 美国偶像歌手、电影演员林赛.罗韩,出生于纽约
1988年 军队干部制度改革已见成效
1990年 麦加宰牲节惨案
1990年 苏共召开二十八大,叶利钦宣布退出苏共
1991年 谐剧大王邓寄尘逝世
1994年 哥伦比亚球员埃斯科巴被枪杀
1995年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重新并网
1997年 泰币实行浮动汇率制
2006年 韩国围棋创始人赵南哲逝世
2007年 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逝世

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历史上的日子(阳历)


1916年7月2日 现代作家柳青出生


历史上7月2日是什么日子

7月2日星座

2025年7月2日是什么日子


喜欢万年历黄道吉日?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万年历查查: http://www.wnlcc.com

欢迎搜索"wnlcc"进入本站!

黄历吉日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