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 老黄历 - 历史上的今天 - 3月25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历史上7月20日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7月20日)


历史上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7月20日是什么日子、发生了什么
1304年 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诞辰
1810年 哥伦比亚独立
1822年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者孟德尔诞辰
1847年 上海发生徐家汇教案
1864年 卡尔费尔特诞生,瑞典诗人,1931年追授诺贝尔文学奖金(+1931年)
1866年 黎曼逝世,德国著名数学家(1826年)
1897年 赖希斯泰诞生,瑞士籍波兰化学家,195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
1899年 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皇会”
1900年 齐柏林飞艇首次飞行
1903年 教皇利奥十三世去世
1904年 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诞辰
1923年 墨西哥起义者比利亚被害
1926年 捷尔任斯基逝世
1936年 黑海两海峡公约订立
1937年 无线电通讯奠基人马可尼在罗马去世
1939年 中共在延安创办了中国女子大学
1944年 “七二零”谋刺希特勒事件
1946年 中共指示以自我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1951年 毛泽东表述“毛泽东思想”
1954年 台湾著名歌手、音乐创作家,有「台湾流行乐教父」之称的罗大佑出生
1960年 班达拉奈克夫人出任斯里兰卡总理
1961年 法国与突尼斯军队交火
1962年 中国女演员王姬出生
1965年 李宗仁回祖国大陆定居
1969年 人类登上月球
1973年 功夫电影的开创者李小龙猝死,享年32岁
1974年 土耳其军队侵入塞浦路斯
1975年 NBA波士顿凯尔特人队著名球星雷.阿伦出生
1976年 海盗1号在火星着陆,并发回照片
1981年 中共中央纪律委员会要求杜绝“关系户”不正之风
1982年 我国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繁殖大熊猫成功
1983年 我国妇幼卫生事业的拓荒者——杨崇瑞逝世
1984年 中央决定改革管理体制
1987年 联合国安理会做出598号决议
1989年 中国大陆著名演员,丑女无敌中林无敌的扮演者,李欣汝出生
1990年 江泽民考察西藏
1992年 美国九百余人涉嫌金融丑闻被判有罪
1995年 广梅汕铁路全线贯通
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历史上的日子(阳历)

历史上的今天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7月20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7月20日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重大历史事件

    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

    彼得拉克(1304—1374年),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早期资产阶级的艺术和道德观的建立与他是分不开的。彼得拉克的父亲原是佛罗伦萨的一个律师,因与黑党领袖不和,于1302年被逐出城,迁居到阿雷佐。1304年7月20日,彼得拉克就在这里出生。以后又经过几次搬迁,在1312年他们家迁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当时的教廷就在那里。因此彼得拉克与教皇等上层分子都有密切联系。这种情况既关系到他的成长,也有助于他以后的人文主义活动。彼得拉克少年时就喜爱文学、修辞,对古典作品尤其感兴趣,古罗马维吉尔的诗歌、西塞罗的讲演都强烈地吸引着他。但他父亲却要他成为一个法学家。因此,从1316年起,他先后在法国的蒙得玻利和意大利的波伦亚学习法律。1320年父亲去世,他便放弃了法学,自由地发展自己的爱好。同年他回到阿维农,担任一个次要的教职。1330—1347年,他一直在红衣主教万尼.科伦那手下任职。在教会里的工作并不忙,这就使他一面参与教廷的一些政治、外交活动,一面不倦地学习文学、创作诗歌。作为诗人,彼得拉克的名声很快传开。1340年,巴黎和罗马争相邀请他去接受桂冠。结果他决定去罗马。1341年4月8日,他在罗马的卡匹托利山上接受了“桂冠诗人”的称号。彼得拉克的诗很丰富,其中《歌集》、《阿非利加》、《意大利颂》和《名人列传》著称于世。1374年7月19日,彼得拉克在一个叫阿克瓦的小村里去世。当人们发现他的遗体时,他的头还埋在维吉尔的手稿中。
    哥伦比亚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濒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是南美洲唯一面向两个大洋的国家。

    面积11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24.l万,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57%,白人占20%,黑白混血种人占14%,黑人占4%,印第安人占1%,其他人种占4%。西双牙语为官方语言。首都圣菲波哥大。

    哥伦比亚于16世纪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1810年7月20日宣布独立。

    1819年起与委内瑞拉、巴拿马、厄瓜多尔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0年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先后退出,大哥伦比亚解体。

    1831年改名为新格兰纳达共和国。

    1886年定国名为哥伦比亚共和国。7月20日为国庆日。

    1980年2月7日哥伦比亚与中国建交。
    在19世纪中叶,奥地利的一个叫做孟德尔的生物教师,为探求植物生长的秘密,在校园里进行一种叫做“植物杂交”的试验。经过几十次的反复实验,他发现:

    (一)具有相对性状的纯质亲本杂交时,由于某个性状对它的相对性状的显现作用,子一代所有个体都有这一性状。例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时,子一代都是红花,因为红花对白花是显性。他称这叫“显性规律”。

    (二)但在子二代中却表现为分离现象,不再是一律红花,出现了红花和白花两种,成三比一的比例。他把这称做“分离规律”。

    (三)他还发现,在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杂交中,子二代出现独立分配现象。他把这称做“独立分配规律”。

    他根据这些实验,第一次提出了遗传单位(现在叫做基因)的概念。这些,后来被称做“孟德尔规律”。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附近的农民家庭。他从小爱好园艺。由于家境困难,没有读完大学,到布龙一所修道院当院士。1847年获得牧师职位。在朋友的资助下,于1850年到维也纳大学理学院深造。在这里他参加了维也纳植物学会,并在学会上宣读过关于害虫危害农作物的论文。1853年夏天,他回到布龙修道院,担任时代学校的动植物学教师。他结合教学,从事植物的杂交实验工作,终于发现了遗传规律,并在1865年的布尔诺自然科学协会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但是,孟德尔遗传学规律的发现,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至1884年逝世后16年,才由荷兰植物学家德佛里斯和奥地利植物学家邱歇马克分别予以证实,成为近代遗传学的基础从此,孟德尔被人们公认为近代遗传学的奠基者。
    1847年7月20日,上海发生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教案——徐家汇教案。1846年,清政府解除1723年(雍正元年)颁布的禁教令后,西方传教士纷纷涌入中国。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主教罗类斯确定以上海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为在华活动总部,强占大片土地,修建教堂,当地人民群起反对。7月20日,80余人聚集工地,阻止修建。在法国驻沪领事要挟下,上海知县将这次斗争压制下去,并宣布徐家汇地方民地售与罗类斯建造堂宇。此后,耶稣会在徐家汇陆续占地1700余亩,先后建筑了天主堂、修道院、徐汇公学、类思小学、藏书楼、圣母院、善牧院、育婴堂等数十个建筑群,成为法国利用宗教侵略中国的基地。
    弗兰西斯科.微亚又译比利亚,1877年生于墨西哥圣胡安德尔里奥,出身债务奴隶。1910年在奇瓦瓦州领导农民起义,成为推翻迪亚斯独裁政权主力之一。1911年攻占胡亚雷斯城。同年11月6日,马德罗就任总统,违背诺言,不进行土地改革,且下令解散农民游击队。微亚拒绝执行这一命令,继续领导农民夺取土地,曾把北墨西哥特拉索斯家族1700万英亩土地分给农民。1913年组成农民起义军“北方师”参与推翻韦尔塔的斗争。次年,与萨帕塔一起率军进占首都墨西哥城。1915年,资产阶级自由派卡兰萨进袭农民军,微亚被迫撤离首都。1916年,率军抗击美国武装干涉墨西哥,后又领导游击队反对资产阶级政府。1923年7月20日,在奇瓦瓦被卡兰萨的追随者暗杀。
    1936年7月20日,《洛桑和约》各签字国在瑞士蒙特勒城签订《关于海峡制度的公约》。黑海海峡(即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和它们之间的马尔马拉海)长期是东方问题的一部分。1923年7月土耳其和英、法等协约国达成《洛桑和约》,规定了黑海两海峡的非军事化状态。

    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威胁到土耳其的安全。土耳其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1936年7月20日,苏、英、法、土、保、罗、南、日、希、奥十国在瑞士蒙特勒签订了解决黑海问题的公约,该约规定:海峡通行与航运自由;各国商船在平时和战时可以自由通过海峡,但战时土耳其有权禁止与它作战的国家的商船通过;在战时,如土耳其中立,交战国军舰不得通过海峡;如土耳其参战,或土耳其认为遭受战争威胁时,允许通过与否完全由土耳其政府决定。公约还对黑海国家与非黑海国家通过海峡的军舰的吨位数作了明确规定。

    公约把国际委员会对海峡的监督权移交土耳其政府,取消海峡地带不设防的限制。这是土耳其外交斗争的重大胜利。

    古列尔莫马可尼

    1901年12月,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成功地用莫尔斯电码传输无线电信号,首次跨越了大西洋,距离远达3200公里。此事一经传开即引起轰动,马可尼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名人,连科学界那些认为无线电是直线传播、不能随地球曲面绕行而指责过他的人们也无言以对。

    马可尼,1874年4月25日,生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他曾在里窝那和博洛尼亚学习。他在几位有名望的教师指导下学习物理学,并有机会了解一些物理学家在电磁辐射方面进行的工作情况。马可尼对利用赫兹的“看不见的射线”传输莫尔斯电码很感兴趣,并于1894年在他父亲的庄园里开始就这项工作进行试验。虽然马可尼研制的新系统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而且很快就能把无线电信号传送到2公里以外的距离,旭他在意大利得不到什么赞助来继续他的工作,所以有人建议他去英国。

    1896年2月马可尼到了伦敦,在那里,他花了5年时间,实验并改进了装备的性能并扩大了传输的有效范围,大大增强了通讯的应用价值,并引起英国陆军、海军部门的注意。1897年,他帮助建立了无线电报通讯有限公司,该公司于19肌年成为马可尼无线电报有限公司。1899年3月他首次完成了英国与法国之间国际性的无线电通话(无线电话)。

    虽然马可尼的多数工作是基于别人的设想和发现,但他还是获得了多种专利权,并且被认为作出了一些著名的发明。这些专利权包括:第一个以应用电波为基础的无线电报的专利权(1896);架空天线(1900);磁性探测器(1902);水平定向天线(1915);以及产生假连续波的定时火花系统(1912)。

    大约从1916年起马可尼开始使用可以更有效地传输辐射能的短波无线电波。1924年马可尼公司获得在英格兰与英联邦各国间建立短波通讯的合同,在1929年前,一个世界性的通讯网就形成了。1932年马可尼在梵蒂冈与教皇的夏季住所甘尔福堡之间安装了一套短波无线电电话。

    马可尼曾几次在政府供职:他曾被派为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的巴黎和会,1923年他参加了法西斯党,成为墨索里尼的朋友。马可尼曾几次获得荣誉学位和许多奖励,其中包括和卡尔.布劳恩共同获得190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29年被封为侯爵,担任意大利皇家学院院长。

    1937年7月20日马可尼在罗马去世。他去世时,意大利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的鞋印。这是一个测试月球表面风化层的实验的一部分

    1969年7月16日早晨9点32分,阿波罗11号飞船连同它的三十六层楼房高的土星5号火箭在肯尼迪角的39A综合发射台发射了。在飞船上的是民航机长尼尔.阿姆斯特朗和两个空军军官小埃德温.“嗡嗡叫”奥尔德林上校和迈克尔.科林斯中校。土星号的第三级把他们送进了一条一百一十八英里高的轨道。把一切工作系统检查了两个半小时之后,他们再度发动了第三级火箭,这使他们获得了每小时二万四千二百四十五英里的速度,脱离地球大气层向二十五万英里外的月球前进。

    在离地球五万英里处,科林斯操纵名为“哥伦比亚”的指挥舱,使它与称为“鹰”或简称L.M.的脆弱的登月舱正面相对。“哥伦比亚”和“鹰”互相一钩住,土星号的第三级就被抛弃了。航行的第二天,星期四,他们开动了“哥伦比亚”的发动机,使他们进入到星期六就可以在月球背面六十九英里之内的一条轨道上。在肯尼迪角时间星期五下午,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爬过两个运载工具之间的管道,进入了登月舱“鹰”号,那天黄昏,宇航员们就进入了月球的重力常这时他们离月球已不到四万四千英里,速度越来越快了。

    星期六下午,他们把速度降低到每小时三千七百三十六英里,进入了绕行月球的轨道。航控台(它们与设在休斯敦的国家宇航局载入宇宙飞船中心联系的无线电报机)于7月20日星期日上午7点零2分钟叫醒他们,因为这一天是预定在月球上着陆的一天。在“鹰”舱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把登月舱着陆用的四条难看的腿伸展出去。航控台告诉他们说:“你们完全可以驶离船坞了。”于是,登月舱就和“哥伦比亚”分开,这时阿姆斯特朗说,“‘鹰’已经长了翅膀了1下午3点零8分,他发动了宇宙飞船的引擎,于是他们朝着月球上的静海飞去。

    他们在离月球表面九点八英里处进入了一条低轨道,在一片可怕的满是高山和火山坑的月球荒野上飞行。这时,休斯顿的一部计算机开始在他们的仪表盘上闪光,向他们发出警报。现在已如此接近目的地,他们当然不能回头,于是他们就根据在休斯顿的一个青年指挥官员的指示向前飞去,阿姆斯特朗掌握着操纵器,“嗡嗡叫”奥德林不停大声读出仪器上显示出的航行速度和高度。他们在下降的最后时刻,遇到了一些麻烦。当阿姆斯特朗发现他们将落在广阔的不可接近的西火山坑(因处于他们的目标之西四英里处,故有此称)时,“鹰”舱月球之间的距离已不到五百英尺了。他向那火山坑外面飞去,但这计划外的延长旅程,意味着他快要用完燃料了;他必须立即作出决定,要么转向那边去,要么冒坠毁的危险。就在这一刹那,他前面的仪表盘上发出两道白光,显出接触月球字样。“鹰”舱已经着陆了。

    他说,“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舱已经着陆。”这时是1969年7月20日,星期日,东部日光节约时间下午4点17分42秒。

    把仪器检查了三个小时之后,两个宇航员问休斯顿,他们可否省去预定的四个小时休息时间而就在现在下机。休斯顿回答说,“我们支持你们这一行动。”他们穿上了价值三十万美元的太空衣,降低了登月舱内的压力。接着,阿姆斯特朗背朝外,开始从九级的梯子上慢慢下去。在第二级阶梯上他拉了一根绳子,打开了电视照相机的镜头,让五亿人看到他小心地下降到荒凉的月球表现上去。

    他的九号半B的靴子接触到了月球表面,他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时是下午10点56分20秒。他拖着脚步在地上走来走去。他说,“月球表面是纤细的粉末状的,它象木炭粉似的一层一层地粘满了我的鞋底和鞋帮。我一步踩下去不到一英寸深,也许只有八分之一英寸,但我能在细沙似的地面上看出自己的脚印来。”

    阿姆斯特朗把那细粉放一些在他太空衣的裤袋里。接着,在他下舱后十九分钟,奥尔德林走到他身旁来说,“美呵,美呵,壮丽的凄凉景色。”阿姆斯特朗把一根标桩打入土里,把电视摄影机架在上面。样子象蜘蛛的“鹰”舱离镜头六十英尺远,正处于电视图象的中央,它后面就是外层空间的永恒的夜。这里的重力是六分之一个G,仅及地球上重力的百分之十六点六。电视观众们看到这两人象羚羊似的跳来跳去,并听到奥尔德林说,“当我要失去平衡的时候,我发现恢复平衡是十分自然而又非常容易的事。”他树起了一面三英尺长五英尺宽的美国旗,它是用铁丝缚在旗杆上的;奥尔德林向它行礼。他们还存放了一个盛有七十六国领导人拍来的电报的容器和一块不锈钢的饰板,上面标着下列字样:“来自行星地球的人于纪元1969年7月第一次在这里踏上月球。我们是代表全人类和平地来到这里的。”

    与此同时,全世界都在注意月球。从澳大利亚到挪威,从堪萨斯到华沙,人们将耳朵贴向收音机,或从电视上收看重大事件。据估计,电视观众约有6亿人,占地球上人口总数的1/5。即使在同美国不友好的国家里,这一登月任务的新闻也由电台以赞赏的态度或者至少以公正的态度进行报道。

    开罗广播电台将阿波罗登月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伦敦的一位律师秘书将此举说成为“简直太了不起了”。女演员吉纳.劳洛布里吉达说:“这决不是娱乐行业的表演。”但是,“我今天在电视中看到的将会水远是最出色的。”

    按计划,第一次月球旅行将持续不到一天的时间。登月舱将于明天下午1时55分从月球起飞。在指令舱飞回地球之前,它将被抛弃掉。

    他们一面收集五十来磅石块供科学研究之用,一面测量他们太空衣外面的气温:阳光下是华氏234度,阴处是零下279度。他们摆出一长条金属箔来收集太阳粒子,架起测震仪来记录月球震动,还架起反射镜来把结果送给地球上的望远镜。他们在半夜里回到“鹰”舱,总共在月球上停留了二十一小时又三十七分钟之后,发动引擎离开了月球,(航控台说:“你们可以起飞了。”奥尔德林说:“对!我们是这条航道上的一号机。”)返回轨道之后,他们就和呆在“哥伦比亚”里的柯林斯会合,柯林斯把两个飞行工具重新钩在一起。他们就从管道里爬过去和他呆在一起,“鹰”舱则被放走而飘入太空,最后将坠毁在月球上。

    上午1点56分,柯林斯使“哥伦比亚”朝向地球,就发动引擎,使指挥舱摆脱了月球的引力。回程需要六十个小时。那天晚上,宇航员们通过电视送到地球上来一幅摄自十七万五千英里外的地球本身的照片。奥尔德林说:“坐在这里看着地球变得越来越大而月亮变得越来越小,这情景多美呵。”阿姆斯特朗说:“不管你航行到哪里,回家总是好事。”星期四,他们以每小时二万四千六百零二英里的速度航行,在太平洋上空五十七英里重新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在这一阶段的最关键时刻,宇宙飞船的挡板被四千度的高温烤焦了。云把指挥舱包围起来,因此无线电联系中断了三分钟。

    守候着的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的雷达已探测到正降落的“哥伦比亚”在十三点八英里外,在三个八十三英尺的橙色和白色的降落伞下疾降。接着,这指挥舱就溅落在海面上,激起六英尺高的大浪,并倾翻了。但经舱内三人努力把舷边的气袋充了气,就立即使它恢复了平衡。“大黄蜂”号上起飞的直升飞机在头顶盘旋,引导这只飞船开往目的地。尼克松总统在舰桥上挥动双筒望远镜。舰上的乐队吹奏起了“哥伦比亚,你是海上明珠”,在整个美国和许多外国城市里,教堂钟声四起,气笛长鸣,汽车驾驶人都按响了车上的喇叭。
    杨崇瑞1891年出生于通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她自幼随父耕读,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追求科学的种子。1917年,她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22年她在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曾亲自到农村调查了解妇幼卫生状况。为了降低我国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杨崇瑞致力于预防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工作。她利用临床工作之暇,在北京灯市口慈善工厂专为孕妇及其她女工进行产前检查和疾病治疗,并在朝阳门外设立孕妇检查所,专门从事孕期检查及妇科治疗。1925年,她被选送到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进修妇产科,被国际妇产科权威威廉教授视为她最好的两名学生之一。然而,想到国内广大农村妇幼卫生工作的紧迫需要,杨崇瑞回国后毅然离开从事了10年并卓有成绩的妇产科临床工作,转入当时不为一般人重视的群体保健事业。1929年,她多方呼吁,排除困难,筹建了北京国立第一助产学校和附属产院,1933年又创办了南京中央助产学校,并亲任校长。她治学严谨,把“牺牲精神,造福人类”定为学校的“校训”,作为学生的奋斗目标。以后她又在全国相继建起了60余所助产学校,培养了大批妇幼卫生人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早在30年代初,她就以一个医学家的远见卓识预见到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提出“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主张,主编《节育讯》,并创办了“节育指导所”,堪称我国倡导计划生育的先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正在日内瓦工作的杨崇瑞博士毅然回国,参加了中国红十字医疗队,投身于抗战救护工作。1948年,杨崇瑞被国际卫生组织聘为联合国妇幼卫生组副组长。次年,她在欧洲各国参观时,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顿时欣喜若狂。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愿望,她毅然谢绝朋友们的挽留,放弃了联合国的高薪和要职,辗转返回祖国。回国后,她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一任妇幼卫生局局长。杨崇瑞博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她终生为之奋斗的妇幼卫生事业。她身居要职,却终生粗茶淡饭,过着俭朴的生活,把积攒下来的钱用于助产教育和地方妇幼卫生事业。1983年她逝世后,亲属根据她的遗嘱,把她积蓄的6.9万元人民币和书籍杂志全部捐赠给国家。
    联合国安理会经过半年的努力,于1987年7月20日全体一致通过了要求伊朗、伊拉克立即停火的决议,即598号决议。598号决议的主要内容是:

    1.要求伊朗和伊拉克立即停火,停止陆上、海上和空中的一切军事行动,并立即把所有军队撤到国际上公认的边界内,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争端。

    2.请联合国秘书长派遣联合国观察员,核查、证实和监督停火与撤军,并就此向安理会提出报告。

    3.敦促伊朗和伊拉克双方与联合国秘书长合作,协助秘书长执行本决议和进行调解的努力,以期按照《联合国宪章》所载的各项原则,就一切有待解决的问题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全面、公正和体面的解决。

    4.促请其他所有国家尽力克制,不采取可能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和扩大的任何行动,从而促进本决议的执行。

    5.请秘书长与伊朗和伊拉克协商,探讨委托一个公正的机构去调查冲突责任问题,并尽快向安理会提出报告。

    6.确认这场冲突造成了重大破坏,冲突结束后需要在国际援助下进行重建,请秘书长派遣专家进行研究,并向安理会提出报告。

    7.请秘书长与伊朗、伊拉克及该地区其他国家进行协商,审查加强该地区安全与稳定的措施。

    598号决议还指出,它的各项要求是按照《联合国宪章》第39条和第40条的规定作出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两伊双方或其中一方拒绝决议,安理会将再次开会,“审议确保本决议获得遵守的进一步步骤”,其中包括采取一些制裁性措施。

    决议通过后,两伊相继作出反应。7月21日,伊拉克副总理兼外长阿齐兹赴纽约,向秘书长通报了伊拉克的立场,表示欢迎安理会决议,并决定暂停袭击伊朗海上目标,以示伊拉克的诚意。但伊拉克要求伊朗必须同时遵守决议。伊朗对决议既未表示接受,也未加以反对。伊朗副外长拉里加尼同联合国秘书长进行了两轮会谈,还同除美、法以外的13个安理会成员国进行了会晤,表示早日结束战争也是伊朗的目标。但伊朗坚持说,只有宣布伊拉克是战争发起者,伊朗才愿意接受这一决议。

    国际社会普遍要求两伊遵守安理会598号决议,一些国家还为此进行斡旋。阿拉伯国家为实施该决议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8月23-25日,阿盟部长理事会特别会议在突尼斯举行。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伊朗以9月2日为限接受安理会598号决议,并决定将根据伊朗的态度和海湾形势的发展,另行讨论对付伊朗的办法,包括重新考虑同伊朗的外交关系。

    598号决议是联合国为结束长达7年之久的两伊战争作出的新尝试。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一决议是公平、合理的,它反映了国际社会要求尽早结束流血冲突、恢复海湾地区和平的强烈愿望,为全面、公证解决两伊争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历史上7月20日是什么日子
历史上的今天7月20日提供历史上7月20日是什么日子,7月20日在历史节日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


7月20日星座

2025年7月20日是什么日子


喜欢万年历黄道吉日?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万年历查查: http://www.wnlcc.com

欢迎搜索"wnlcc"进入本站!

黄历吉日择日